《刪補名醫方論》~ 卷二 (10)
卷二 (10)
1. 刪補名醫方論(二)
上為細末,熟水丸,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下。
【集註】李杲曰:小便者,足太陽膀胱所主,生於肺金。肺中伏熱,水不能生,是絕小便之源也;渴而小便不通者,肺氣不得降是也。故用清燥金之正化氣薄淡滲之藥,瀉火而清肺,滋水之化源也。若熱在下焦而不渴,是絕其流而尿不泄也。須用氣味俱厚,陰中之陰藥治之。
《素問》云: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。又云:膀骯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無液癃秘,是無陰則陽元以化也。須用知、柏大苦寒之劑,桂一錢為引,服之須臾,前陰若刀刺火燒,尿如湧泉而愈。此證一在上焦氣分而渴,一在下焦血分而不渴。兩者之殊,至易辨耳。
柯琴曰:水為腎之體,火為腎之用。人知腎中有水,始能制火,不知腎中有火,始能致水耳。蓋天一生水,一者,陽氣也,即火也,氣為水母,陽為陰根,必火有所歸,斯水有所主。故反佐以桂之甘溫,引知、柏入腎而奏其效。此相須之殷,亦相制之理也。
瓊玉青,治虛勞乾咳。
生地黃(四斤),白茯苓(十三兩),白蜜(二斤),人參(六兩)
上以地黃汁同蜜熬沸,用絹濾過,將參、茯為細末,入前汁和勻,以瓷瓶用綿紙十數層,加箬葉封瓶口,入砂鍋內,以長流水沒瓶頸,桑柴火煮,三晝夜取出,換紙紮口,以蠟封固,懸井中,一日取起,仍煮半日,湯調服。
【集註】李中梓曰:乾咳者,有聲無痰,火來乘金,金極而鳴也。此本元之病,非漸漬難以成功;若誤用苦寒,只傷脾土,金反無母。故丹溪以地黃為君,令水盛則火自息。又損其肺者益其氣,故用人參以鼓生髮之元。虛則補其母,故用茯苓以培萬物之本。白蜜為百花之精,味甘歸脾,性潤悅肺,且緩燥急之火。
四者皆溫良和厚之品,誠堪寶重。郭機曰:起吾沉瘵,珍賽瓊瑤。故有瓊玉之名。
龜鹿二仙膠,大補精髓,益氣養神。
鹿角(血者,十斤),龜版(自敗者,五斤),枸杞子(甘州者,三十兩),人參(十五兩)
上用鉛壇,如法熬膠,初服酒化一錢五分,漸加至三錢,空心下。
【集註】李中梓曰:人有三奇,精、氣、神,生生之本也。精傷無以生氣,氣傷無以生神。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,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,善通督脈,足於精者,故能多淫而壽;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具,善通任脈,足於氣者,故能伏息而壽。二物氣血之屬,味最純厚,又得造化之無微,異類有情,竹破竹補之法也。
人參益氣,枸杞生精,佐龜、鹿補陰補陽,無偏勝之憂;入氣入血,有和平之美。由是精生而氣旺,氣旺而神昌,庶幾龜、鹿之年矣。故曰二仙。
四神丸,治脾腎雙虛,子後作瀉,不思食,不化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煮沸的開水調和製成藥丸,約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服用。
李杲說:小便的功能,是由足太陽膀胱經所主導,但它的產生根源於肺金。如果肺中有潛伏的熱邪,水就無法生成,這就斷絕了小便的源頭;如果口渴且小便不通暢,那是因為肺氣無法下降的緣故。因此要用清熱燥濕、具有疏通氣機和滲透作用的藥物,來瀉除肺火、清潤肺氣,從而滋養化生水液的源頭。如果熱邪在下焦,而且不口渴,那就是尿液的出口被堵塞了。這時就必須使用氣味濃厚的、滋養陰液的藥物來治療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:沒有陽氣,陰液就無法產生;沒有陰液,陽氣就無法化生。又說: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,氣化功能正常,津液才能排出。如果沒有陰液,小便就會癃閉不通,這是因為陰液不足,陽氣就無法正常化生的緣故。這時需要使用知母、黃柏這樣大苦大寒的藥物,再用少量的肉桂作引導,服藥後不久,前陰會有像刀割火燒一樣的感覺,然後尿液像泉水一樣湧出,病就好了。這個病症,一種是發生在上焦氣分,會口渴;另一種是發生在下焦血分,不會口渴。這兩種情況的差別,很容易分辨。
柯琴說:水是腎的物質基礎,火是腎的功能表現。人們都知道腎中有水才能制約火,卻不知道腎中有火才能產生水。天地生成水,其中的「一」就是指陽氣,也就是火。氣是水的母親,陽是陰的根本,必須火有所歸宿,水才能有所主宰。所以用少量的肉桂,它的甘溫性質可以引導知母、黃柏進入腎臟,發揮它們的藥效。這體現了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約的道理。
「瓊玉膏」,可以治療虛勞乾咳。
需要生地黃四斤、白茯苓十三兩、白蜜二斤、人參六兩。
將生地黃榨汁,和白蜜一起熬煮沸騰,用絲絹過濾。將人參、白茯苓磨成細末,加入前面的汁液中攪拌均勻。準備一個瓷瓶,用十幾層棉紙和箬葉封住瓶口,放入砂鍋內,加入長流水,水面沒過瓶頸。用桑柴火煮三天三夜,取出後更換新的紙封口,再用蠟封住,懸掛在井中一天,取出後再煮半天。服用時用熱水調和服用。
李中梓說:乾咳的特點是有聲音卻沒有痰,這是因為火邪侵襲肺金,肺金受到極度損害後發出的聲音。這是身體根本的疾病,不能急於求成,需要慢慢調養才能見效。如果誤用苦寒藥物,只會損傷脾胃,反而使肺金失去滋養。所以朱丹溪用生地黃作主藥,讓水液充足,火邪自然就會平息。又因為損害了肺氣,所以用人參來振奮生發之元氣。虛弱就補益它的母親,所以用茯苓來培補萬物之根本。白蜜是百花精華,味道甘甜能歸入脾經,性潤能滋養肺部,而且能緩和燥熱的火邪。
這四味藥都是溫和、善良、厚重的藥物,值得珍視。郭機說:它能治癒我多年的沉疴舊疾,珍貴程度賽過瓊玉。所以有「瓊玉」的美名。
「龜鹿二仙膠」,能大補精髓,益氣養神。
需要鹿角(帶血的,十斤)、龜板(自然脫落的,五斤)、枸杞子(甘肅產的,三十兩)、人參(十五兩)。
用鉛製的器皿,按照方法熬製成膠。開始服用時,用酒化開,每次服用一錢五分,逐漸增加到三錢。空腹時服用。
李中梓說:人有三寶,精、氣、神,是生命產生的根本。精虧損就無法產生氣,氣虧損就無法產生神。精不足的,可以用味道濃厚的藥物來補益。鹿吸收了天地間最充足的陽氣,善於疏通督脈,精氣充沛,所以能夠多交配並且長壽;龜吸收了天地間最充足的陰氣,善於疏通任脈,氣足,所以能夠伏息並且長壽。這兩種動物都是氣血充足的,味道純厚,又具有造化之神奇,它們雖然是不同的物種,但是有著相同的屬性,可以互相補充。
人參補益元氣,枸杞滋養精血,加上龜、鹿能夠補陰補陽,沒有偏盛的顧慮;它們既能入氣分又能入血分,具有平和的優點。由此精氣充足,氣旺盛,精神才能充沛,這樣就可能像龜、鹿一樣長壽。所以稱之為「二仙」。
「四神丸」,可以治療脾腎兩虛、在每天黎明前腹瀉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