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7)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7)
1. 瘤贅(七十九)
(新按)
一、刺灸法:向一人於眼皮下弦,生一小瘤,初如米粒,漸大如豆。其人疑畏,求治於外科,彼用攢針三四枚,翻轉眼皮,刺其內膜,少少出血,如此二三次,其瘤日縮,竟得盡消。又一人於手臂上生一瘤,漸大如龍眼,其人用小艾於瘤上灸七壯,竟爾漸消不長,亦善法也。或用隔蒜灸之,亦無不可。
一、凡於不便處有生此物者,當以此二法酌宜用之。大都筋脈宜灸,血病宜刺,或有以蘿蔔子、南星、朴硝之類敷而治者,亦可暫消。若欲拔根,無如前法。
一、蛛絲纏法:可治瘤贅,未甚大者,其法最妙。予嘗見一人於腹上生一瘤,其大如胡桃,一治者取珠絲捻成粗線,纏扎其根。數日其絲漸緊,瘤根漸細,屢易屢細,不十日意爾脫落,誠奇法也。可見諸線日松,惟蛛絲日緊,物理之妙,有當格致者如此。然亦纏治宜早,若形勢既大,恐不宜也。
薛氏按曰:一男子左腿外側近臀腫一塊,上有赤縷三年矣。飲食起居如常,觸破湧出膿血,發熱惡寒,此膽經受證,故發於腿外側。診其脈,左尺洪數,左關弦洪,此腎水不能生肝木,用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而愈痊。
一男子小腹患之,膿水淋漓,此足三陰之證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,以培脾土,用六味地黃丸,以生腎水,更用蘆薈丸,以清肝火而斂。
一老儒,眉間患之三年,其狀如紫桃下墜蓋目,按之如水囊,此肝脾之證,膿瘀內潰而然耳。遂刺出血膿,目即開。以炒黑膽草、山梔、芎、歸、芍藥、柴胡、白朮、茯苓等藥而愈。
白話文:
一、刺灸療法:
有個病人眼皮下方長了一個小瘤,一開始像米粒大小,後來漸漸長到像豆子一樣大。他很害怕,去找外科醫生治療。醫生用三四根攢針,翻開他的眼皮,刺破內層薄膜,稍微讓它出血,這樣做了兩三次,那個瘤就一天天縮小,最後完全消失了。另一個人手臂上長了一個瘤,漸漸長得像龍眼那麼大。他用少量艾草在瘤上灸了七次,瘤就逐漸消退不再長大,也是個不錯的方法。也可以用隔著蒜頭灸,也是可以的。
二、一般原則:
凡是在不方便的地方長了這種東西,就應該根據情況選擇使用這兩種方法。總的來說,肌肉筋脈的問題適合用灸,血的問題適合用刺,也有人用蘿蔔子、南星、朴硝之類的藥敷在上面來治療,也可以暫時消腫。如果要徹底去除病根,沒有比前面說的方法更好的了。
三、蜘蛛絲纏繞法:
蜘蛛絲纏繞可以治療小瘤,對於不太大的瘤效果最好。我曾經看見一個人肚子上長了一個像核桃一樣大的瘤,有個醫生用蜘蛛絲搓成粗線,纏繞紮緊瘤的根部。幾天後,絲線越來越緊,瘤的根部越來越細,換過幾次線後,不到十天,瘤就自己脫落了,真是神奇的方法。可見一般的線日漸鬆弛,只有蜘蛛絲會越來越緊,這其中蘊含著自然界奇妙的道理,值得我們好好研究。不過這種纏繞的方法要盡早使用,如果瘤已經很大了,可能就不適合了。
薛氏的案例分析:
一位男子左腿外側靠近臀部的地方腫了一塊,上面有紅色的絲狀紋路,已經三年了。他的飲食起居都很正常,但是如果碰破了就會流出膿血,還會發熱怕冷。這屬於膽經受損的症狀,所以會長在腿的外側。診斷他的脈象,發現左尺脈洪大而數,左關脈弦洪,這是腎水不足不能滋養肝木,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治療就痊癒了。
另一個男子的小腹也長了瘤,流著膿水,這屬於足三陰經的問題,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來補養脾土,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腎水,再用蘆薈丸來清肝火,使膿水收斂。
一位老先生,眉毛之間長了一個瘤,已經三年了,看起來像紫色的桃子一樣下垂遮住了眼睛,按下去像水囊一樣。這是肝脾的問題,膿瘀在裡面潰破了。就用針刺破讓膿血流出來,眼睛立刻就能睜開了。然後用炒黑膽草、山梔、芎、歸、芍藥、柴胡、白朮、茯苓等藥治療就好了。
2. 疣(八十)
立齋曰:疣,屬肝膽經,風熱血燥,或怒動肝火,或肝客淫氣所致。蓋肝熱水涸,腎氣不榮,故精亡而筋攣也。宜以地黃丸,滋腎水以生肝血為善。若用蛛絲纏、螳螂蝕、著艾灸,必致多誤。大抵此證與血燥結核相同,故外用腐蝕等法,內服燥血消毒,則精血益虛,肝筋受傷,瘡口翻突開張,卒成敗證。
府庠朱宏仁,年二十,右手背近中指患五疣,中一大者如黃豆,余皆如聚黍,拔之如絲,長三四寸許,此血燥筋縮也。用清肝益榮湯,五十餘劑而愈。府庠沈嫗文,幼齧指甲,及長不能自禁。余曰,此肝火血燥也。又頸側常生小疣子,屢散屢發。又臂生一塊如綠豆大,若觸碎,則如斷束縷,扯之則長,縱之則縮,後兩鬢髮白點,求治。
余曰:子素肝病,此部亦屬肝膽經也。夫爪為筋之餘,膽行人身之側,正與齧爪生庥等證相應。須滋補腎水,以生肝膽,則諸病自愈矣。乃與六味地黃丸服之二年,白點自退,疣亦不生。一男子,小腹中一塊,不時攻痛,或用行氣化痰等藥不應。尤以為血鱉,服行氣逐血之劑後,手背結一庥子,漸長寸許,形如鱉狀,肢節間如豆大者甚多。彼疑鱉生子,今發於外,亦用行血。
虛證悉至,左尺洪數,關脈洪數而弦。余以為腎水不能生肝木,以致肝火血燥而筋攣,用六味地黃丸,生腎水滋肝血,三月餘,諸證悉愈。一婦人,左手背,並次指,患五六枚,如熟椹,內熱晡熱,月經素不及期。余曰:此因肝脾血虛而有熱也,當調補二經,使陰血生而諸證自愈。
不信,乃用艾灸手,即腫脹發熱,手指皆攣,兩脅項及胸乳間皆患疣,經行無期。余用加味逍遙散少加炒黑黃連,數劑漸愈。乃去黃連,更佐以歸脾湯,各患漸愈。又百餘劑,經行如期,再用地黃丸三料而痊。(俱薛按)
白話文:
疣的病因在於肝膽經的風熱血燥,可能是由於情緒導致肝火旺盛,或是肝經受邪氣侵犯所致。因為肝熱導致津液不足,腎氣不能滋養肝臟,所以精血虧損,筋脈攣縮。治療宜用地黃丸滋補腎水,以生肝血為佳。用蛛絲纏繞、螳螂蝕咬、艾灸等方法治療,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。總之,這種病症與血燥結核相似,如果用外敷腐蝕藥物,內服燥血消毒的藥物,會使精血更加虧虛,肝筋受損,瘡口擴大,最終導致病情惡化。
有個叫朱宏仁的年輕人,右手背靠近中指長了五個疣,其中一個大的像黃豆,其他的像小米粒,拔掉後像絲線一樣,長三四寸,這是血燥筋縮引起的。用清肝益榮湯治療,五十多劑就治癒了。有個沈姓老太太,小時候愛咬指甲,長大後也改不了這個習慣。我說這是肝火血燥引起的。她頸側經常長小疣,反反覆覆,手臂上還長了一個像綠豆大小的疣,如果弄破了,像斷掉的絲線一樣,拉長後會縮回去,後來兩鬢還長了白斑,來求治。
我說:你素有肝病,這個部位也屬於肝膽經。指甲是筋的餘氣,膽經循行於人體側面,這與咬指甲長疣的病症相符。需要滋補腎水,以滋養肝膽,這樣所有病症都會痊癒。於是給她服用六味地黄丸兩年,白斑消退,疣也不再長了。一個男子,小腹部有一個腫塊,時常疼痛,服用行氣化痰的藥物無效。他懷疑是血瘀,服用行氣活血的藥物後,手背上長了一個疣,慢慢長到一寸長,形狀像鱉,關節之間還有很多像豆子大小的疣。他懷疑是鱉生了小鱉,現在長到體外,又用活血的藥物,結果病情加重,左寸脈洪數,關脈洪數而弦。我認為是腎水不能滋養肝木,導致肝火血燥,筋脈攣縮,於是給他服用六味地黃丸,滋補腎水,滋養肝血,三個月後,所有症狀都痊癒了。一個婦女,左手背靠近幾個手指的地方長了五六個疣,像熟桑葚一樣,經常感到內熱、午後潮熱,月經一向推遲。我說:這是因為肝脾血虛而有熱,應該調補肝脾兩經,使陰血充足,這樣所有症狀就會痊癒。
她不相信,用艾灸治療手上的疣,結果手腫脹發熱,手指都攣縮了,兩脅、項部和胸乳之間都長了疣,月經也不來了。我用加味逍遙散,少加炒黑黃連,幾劑藥後病情好轉。然後去掉黃連,再用歸脾湯,各個部位的疣都漸漸好轉。又服用了一百多劑藥,月經恢復正常,再服用地黃丸三劑就痊癒了。(皆薛氏按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