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2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七賢集·外科鈐(下) (24)

1. 鶴膝風(五十八)

張上舍,患前證,伏枕半載,流膿三月。彼云:初服大防風湯去附子,將潰服十宣散,今用十全大補湯而去肉桂,俱不應。視其脈證甚弱,予以十全大補湯,每帖加熟附子一錢,服三十餘劑少愈。乃去附子五分,又服三十餘劑將愈。卻全去附子,更三十餘劑而痊。

一男子,左膝腫大,三月不潰。予謂體虛之人,風邪襲於骨節,使氣滯而不行,故膝愈大而腿愈細,名曰鶴膝風,遂以大防風湯,三十餘劑而消。

州守張天澤,左膝腫痛,胸膈痞悶,飲食少思,時欲作嘔,頭暈痰壅,日晡益倦,此脾肺氣虛也。用蔥熨,及六君加炮姜,諸證頓退,飲食少進。用補中益氣加蔓荊子,頭目清爽。間與大防風湯十餘劑,又用補中益氣湯,三十餘劑而消。(薛按)

白話文:

一位姓張的官員,得了這種病(鶴膝風),臥床休息了半年,流膿三個月。他說:一開始吃大防風湯,去掉了附子,快要潰爛時吃十宣散,現在用十全大補湯,去掉了肉桂,都沒效果。我看他的脈象和症狀都很虛弱,就用十全大補湯,每帖加一錢的熟附子,吃了三十多帖稍微好轉。接著去掉五分附子,又吃了三十多帖快好了。最後完全去掉附子,再吃三十多帖就痊癒了。

一位男子,左膝腫大,三個月都沒潰爛。我認為是體虛的人,風邪侵入骨節,導致氣滯不通,所以膝蓋越來越大而腿卻越來越細,這叫做鶴膝風。於是給他開了大防風湯,吃了三十多帖就消腫了。

州守張天澤,左膝腫痛,胸悶不適,食慾不振,時常想吐,頭暈痰多,傍晚更加疲倦,這是脾肺氣虛的症狀。用蔥熨敷,以及服用六君子湯加炮姜,各種症狀立刻減輕,食慾稍為增加。改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,頭腦清晰爽快。期間也吃了十多帖大防風湯,又接著服用三十多帖補中益氣湯就消腫了。(薛氏評論)

2. 多骨疽(五十九)

立齋曰:多骨疽者,由瘡瘍久潰,氣血不能營於患處,邪氣陷襲,久則爛筋腐骨,而脫出,屬足三陰虧損之證也,用補中益氣湯,以固根本。若陰火發熱者,佐以六味丸,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。陽氣虛寒者,佐以八味丸,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。外以附子餅,蔥熨法,祛散寒邪,補接營氣,則骨自脫,瘡自斂也。

夫腎主骨,若腎氣虧損,其骨漸腫,荏苒歲月,潰而出骨,亦用前法。若投以克伐之劑,復傷真氣,鮮有不誤者。

白話文:

多骨疽是因為瘡瘍久治不愈,氣血無法供給患處,邪氣乘虛而入,時間久了就會腐蝕筋骨,導致骨頭脫出,這屬於足三陰經虧損的症狀。治療方法是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元氣。如果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,可以加服六味丸,滋陰降火。如果出現陽氣虛寒的症狀,可以加服八味丸,溫補陽氣。外用附子餅和蔥一起熱敷,驅散寒邪,補充營氣,這樣就能使脫出的骨頭自行癒合,瘡瘍自然痊癒。

腎臟主骨,如果腎氣不足,骨頭就會漸漸腫脹,時間久了就會潰爛,最後骨頭脫出,治療方法也是跟上面一樣。如果使用攻伐的藥物,反而會傷及元氣,很容易導致治療失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