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18)
卷之四十四烈集·痘疹詮 (18)
1. 結靨三朝治款(二十八)
一、痘瘡無論已潰未潰,於十二日之後,但得結靨,便為佳兆。若痂皮不結,則必成倒靨。其有回之未盡,或遍身俱靨而但有數顆不靨者,終致作癢抓破,亦難必其生也,速宜治之。
一、靨時色白如梅花片者,此為假回,十二日後當死,此不治之證也。如不泄瀉,可速用六氣煎,或六物煎,合二仙散大進救之。
一、痘瘡成膿不靨,以致潰爛,膿汁淋漓,黏著疼痛,不可著席者,用敗草散,或蕎麥散,以絹袋盛撲之,更多布席上襯臥尤佳,或用秘傳茶葉方亦佳。若欲面上不成瘢者,用救苦滅瘢散,以密水調敷之。
一、痘瘡潰爛先傷於面者,凶兆也。如飲食無阻,二便如常,更無他證者,宜內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毒盛內熱者,宜以解毒防風湯加當歸、蟬蛻,相間服之,外以救苦滅瘢散敷之。
一、痘瘡於未灌之先,或會傷犯破爛成瘡,及諸痘收靨,此獨不靨,膿汁不幹,更多痛楚,若不急治,漸成疳蝕,損傷筋骨,以致橫夭,宜服十全大補湯,外敷救苦滅瘢散,或白龍散。
一、痘瘡抓破去皮而猶有血水者,急用六氣煎,或六物煎主之,外以白龍散敷之。
一、痘有臭氣。凡當收靨之時,臭而帶腥者,此痘瘡成熟之氣,邪氣自內而出也,為吉。若臭如爛肉濁惡不可近者,此雖似結痂,未可為真,急須清熱滋血,宜涼血養營煎,或解毒防風湯。若於養漿之時便見臭者,此毒火熏蒸之氣,積於中而見於外也,大凶,速宜清熱以解其毒。
若痘瘡潰爛不靨而臭不可聞者,名為爛痘,間亦有收靨無事者。只要胃氣不衰,飲食如故,不作煩躁,則為可治,宜用八珍湯,或四味消毒飲,外用敗草散敷之。
一、痘瘡靨後而有生瘡潰爛成坑者,須用托裡消毒散,或解毒內托散主之。如氣血俱虛而不斂者,必用十全大補湯。如遍身瘡多潰爛,深而無氣血者必死。
白話文:
一、無論痘瘡是否潰破,只要在發病十二天後能結痂,就是好現象。如果沒有結痂,就會變成倒陷的痘疤。如果有些地方沒有完全結痂,或是全身都結痂了,卻有少數幾顆沒有結痂,最後會因為癢而抓破,也很難保證能痊癒,必須趕快治療。
二、結痂時顏色像梅花瓣一樣白,這是假性結痂,十二天後病人會死亡,這是無法醫治的病症。如果沒有腹瀉,可以趕快用六氣煎,或是六物煎,配合二仙散大量服用來救治。
三、痘瘡化膿卻無法結痂,導致潰爛,膿液不斷流出,黏著皮膚且疼痛,無法躺在蓆子上,可以用敗草散或是蕎麥散,用絹布袋裝著撲在患處,多鋪幾層布在床上讓病人躺臥更好,或是用秘傳的茶葉方也可以。如果想要臉上不留疤痕,可以用救苦滅瘢散,用蜜水調和後塗抹。
四、痘瘡潰爛先從臉部開始,是不好的徵兆。如果飲食正常,大小便也正常,沒有其他症狀,可以內服十全大補湯。如果毒性很強,體內發熱,可以用解毒防風湯,再加當歸、蟬蛻,交替服用,外用救苦滅瘢散塗抹。
五、痘瘡在還沒化膿之前,可能會因為碰撞破裂形成瘡,或是其他痘瘡都結痂了,唯獨這顆沒有結痂,膿液不乾,而且更疼痛,如果不趕快治療,會慢慢變成疳蝕,損傷筋骨,甚至夭折,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,外敷救苦滅瘢散或是白龍散。
六、痘瘡抓破皮後仍然有血水滲出,要趕快用六氣煎或是六物煎來治療,外用白龍散敷在患處。
七、痘瘡有臭味。凡是快要結痂的時候,有腥臭味,這是痘瘡成熟的氣味,邪氣從體內排出,是好現象。如果臭味像腐爛的肉一樣難聞,即使看起來像結痂,也不是真的結痂,必須趕快清熱滋陰,可以用涼血養營煎或是解毒防風湯。如果在出漿的時候就聞到臭味,這是毒火熏蒸的氣味,積在體內而顯現在外,是大凶之兆,要趕快清熱解毒。
如果痘瘡潰爛不結痂,而且臭味難聞,稱為爛痘,但有時候也會有結痂痊癒的。只要胃氣沒有衰退,飲食正常,不煩躁不安,就是可以治療的,可以用八珍湯或是四味消毒飲,外用敗草散敷在患處。
八、痘瘡結痂後出現潰爛成坑洞的瘡,必須用托裡消毒散或是解毒內托散來治療。如果氣血兩虛而無法癒合,必須用十全大補湯。如果全身瘡多處潰爛,而且很深又沒有氣血,必定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