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六理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理集·雜證謨 (1)

1. 附按

薛氏治一小兒,每飲食失節,或外驚所忤,即吐瀉發搐,服鎮驚化痰等藥而愈。後發搐益甚,飲食不進,雖參朮之劑,到口即嘔。余用白朮和土炒黃,用米泔煎數沸,不時灌半匙,仍嘔。次日灌之,微嘔。再日灌之,欲嘔。此後每服二三匙,漸加至半杯,不嘔,乃濃煎服而愈

一、小兒瀉而大便熱赤,小便澀少,此熱蘊於內也。先以四苓散加炒黃連一劑,其熱頓退。又用七味白朮散去木香二劑,熱渴頓止。後以四君、升麻調理而痊。

一、小兒九歲,會炙爆之物,作瀉飲冷,諸藥不應,肌體消瘦,飲食少思。余用黃連一兩,酒拌炒焦為末,入人參末四兩,粥丸小豆大,每服四五十丸,不拘時,白湯下,服訖漸愈。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,服月餘而瘥。後不戒厚味,患疳積,消瘦少食,發熱作渴,用大蘆蒼丸為主,以四味肥兒丸為佐,疳證漸退。卻以四味肥兒丸為主,以五味異功散為佐而痊。

後又不禁厚味,作瀉飲冷,仍服肥兒丸、異功散而瘥。

白話文:

薛某治療一個小孩,每次飲食不節制,或受驚嚇,就會嘔吐、腹瀉、抽搐,服用鎮驚化痰的藥物後痊癒。後來抽搐加重,不吃東西,即使服用人參、白術等藥物,入口就嘔吐。我用白術炒到焦黃,用米湯煎煮幾沸,不時灌服半匙,還是嘔吐。第二天灌服,稍微嘔吐。第三天灌服,想嘔吐但沒吐出來。此後每次服用二三匙,逐漸增加到半杯,不再嘔吐,於是濃煎服用而痊癒。

有一個小孩腹瀉,大便乾燥發紅,小便少而澀,這是內熱的症狀。先用四逆散加炒黃連一劑,內熱立刻減退。又用七味白術散去除木香兩劑,口渴也立刻止住了。之後用理中湯、升麻湯調理,病就好了。

有一個九歲小孩,吃了油炸辛辣的食物,又喝冷飲,導致腹瀉,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,身體消瘦,食慾不振。我用黃連一兩,用酒拌炒焦,研成粉末,加入人參末四兩,做成像小豆一樣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四五十粒,不限時間,用白開水送服,服用後逐漸痊癒。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,服用一個多月而痊癒。後來又不忌口吃油膩食物,得了疳積,消瘦少食,發熱口渴,於是主要服用大蘆蒼丸,輔以四味肥兒丸,疳積症狀逐漸減輕。後來改以四味肥兒丸為主,輔以五味異功散而痊癒。

後來還是不忌口吃油膩食物,又腹瀉喝冷飲,再次服用肥兒丸、異功散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