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四十一謨集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一謨集 (4)

1. 吐瀉新按

都蕳,錢旭陽長郎,年及兩周,季夏間以生果傷脾,因致先瀉後痢。旭陽善醫,知其不過傷於生冷,乃與參、朮、薑、桂、溫脾等藥,瀉痢不愈,而漸至唇口生瘡。乃謀之餘,曰:此兒明為生冷所傷,今不利溫藥,將奈之何?余曰:此因瀉傷陰,兼之幸辣遽入,而虛火上炎耳,非易以附子,不能使火歸原也。因用二劑,而唇口瘡痛,咽腫倍甚,外見於頭面之間,而病更劇矣。

又謀之餘曰:用藥不投如此,豈真因濕生熱耶?余診之曰:上之脈息,下之所出,皆作真熱,本屬陽虛。今熱之不效,雖屬可疑,然究其所歸,寒之則死,必無疑也。意者,藥猶未及耳。旭陽曰:尚有一證似屬真寒,今其所用湯飲,必欲極滾極熱者,余等不能入口,而彼則安然吞之,即其喉口腫痛如此,所不顧也,豈其證乎?余曰:是矣,是矣。

遂復增附子一錢五分,及薑、桂、肉果、人參、熟地之屬,其瀉漸止,瀉止而喉口等證,不一日而全收矣。疑似之間,難辨如此,使非有確持之見,萬無一生矣。余自經此以來,漸至不惑,後有數兒,證治大同者,俱得保全。億,此不惑之道,其要何居?在知本之所在耳,臨證者可無慎哉!

白話文:

錢旭陽的長子,年紀約兩歲,在夏季時因吃太多生冷水果傷了脾胃,導致先拉肚子後拉痢疾。錢旭陽很懂醫術,知道這不過是吃生冷食物造成的,於是給孩子用了人參、白朮、生薑、肉桂等溫補脾胃的藥,但瀉痢沒好,反而嘴唇和嘴角都開始長瘡。錢旭陽很煩惱,來問我說:「這孩子明明是吃生冷食物傷的,現在卻不能用溫熱藥,那該怎麼辦?」我說:「這是因為拉肚子傷了陰液,又加上誤用了辛辣藥,導致虛火上炎而已,不用附子這種大熱藥,沒辦法讓火氣回到原本的位置。」

於是我就用了兩劑附子藥,結果嘴唇和嘴角長瘡的情況、喉嚨腫痛都更加嚴重,甚至連頭臉都腫起來,病情更嚴重了。

錢旭陽又來問我:「用藥不對症到這種程度,難道真的是因為濕氣而生熱嗎?」我診斷後說:「從上面的脈象、到下面排出的東西,都呈現真熱的現象,但本質卻是陽氣虛弱。現在用熱藥沒有效果,雖然令人懷疑,但追根究底,如果用寒涼藥,絕對會要命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我想,可能是藥力還沒到。」

錢旭陽說:「還有一種情況,看起來像真寒,現在他喝湯或飲料,一定要非常燙口的才肯喝,我們大人都沒辦法入口,他卻能安然吞下,即使喉嚨腫痛成那樣也毫不在乎,這難道不是他的病症嗎?」我說:「說得對,就是這樣!」

於是,我又增加了附子一錢五分,加上生薑、肉桂、肉豆蔻、人參、熟地等藥材。結果瀉肚子慢慢停止了,瀉肚子一停,喉嚨腫痛等症狀,不到一天就全部好了。病情如此難以分辨,如果不是有堅定的判斷,絕對無法救活這孩子。

我從經歷這件事之後,漸漸不再疑惑。後來有幾個孩子的病症與這孩子相似,我也都用相同的方法醫治,也都保全了他們的性命。我認為,這不再疑惑的道理,關鍵在哪裡呢?在於了解病根的所在,身為醫生,怎麼能不謹慎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