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從集·雜證謨 (5)

1. 論證(共六條)

痓之為病,即《內經》之痙病也。以痙作痓,蓋傳寫之誤耳。其證則脊背反張,頭搖口噤,戴眼項強,四肢拘急,或見身熱足寒,惡寒面赤之類皆是也。

仲景曰:太陽之病,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痓。太陽病,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,名曰柔痓。太陽病,發熱脈沉而細者,名曰痙,為難治。太陽病,發汗太多,因致痓。風病,下之則痓,復發汗,必拘急。瘡家,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痓。

陳無擇曰:夫人之筋,各隨經絡結束於身,血氣內虛,外為風寒濕熱之所中,則痓。蓋風散氣,故有汗而不惡寒曰柔痓。寒泣血,故無汗而惡寒曰剛痓。原其所因,多由亡血,筋無所營,故邪得以襲之。所以傷寒汗下過多,與夫病瘡人,及產後致斯疾者,概可見矣。診其脈皆沉伏弦緊,但陽緩陰急,則久久拘攣,陰緩陽急,則反張強直,二證各異,不可不別。

愚謂痙之為病,強直反張病也,其病在筋脈。筋脈拘急,所以反張。其病在血液,血液枯燥,所以筋攣。觀仲景曰:太陽病,發汗太多,因致痙。風病下之則成痙。瘡家不可發汗,汗之亦成痙。只此數言,可見病痓者多由誤治之壞證,其虛其實可瞭然矣。自仲景之後,惟陳無擇能知所因,曰:多由亡血筋無所營,因而成痙,則盡之矣。

但惜其言之既善,而復有未善者,曰:血氣內虛,外為風寒濕熱所中則痙,斯言不無又誤。若其所云,則仍是風濕為邪,而虛反次之。不知風隨汗散,而既汗之後,何復言風;濕隨下行,而既下之後,何反致濕。蓋誤汗者,必傷血液。誤下者,必傷真陰。陰血受傷則血燥,血燥則筋失所滋,筋失所滋則為拘為攣,反張強直之病勢所必至,又何待風寒濕熱之相襲而後為痙耶?且仲景所言,言不當汗而汗也,不當下而下也。汗下既誤,即因誤治而成痓矣。

豈誤治之外,必再受邪而後成痙,無邪則無痙哉!此陳氏之言,不惟失仲景之意,而反致後人疑惑,用持兩端。故凡今人之治此者,未有不以散風去濕為事,亦焉知血燥陰虛之證,尚能堪此散削否?此不可不為辨察。故余列二子之論於前,以資後學之印證。

一、痙證甚多,而人多不識者,在不明其故而鮮有察之者耳。蓋凡以暴病而見反張戴眼、口噤拘急之類,皆痙病也。觀仲景以汗下為言,謂其誤治亡陰所以然也。余因類推,則常見有不因誤治,而凡屬陰虛血少之輩,不能養營筋脈,以致搐攣僵仆者,皆是此證。如中風之有此者,必以年力衰殘,陰之敗也。

產婦之有此者,必以去血過多,衝任竭也。瘡家之有此者,必以血隨膿出,營氣涸也。小兒之有此者,或以風熱傷陰,遂為急驚,或以汗瀉亡陰,遂為慢驚。凡此之類,總屬陰虛之證。蓋精血不虧,則雖有邪干,亦斷無筋脈拘急之病,而病至堅強,其枯可知。故治此者,必當先以氣血為主,而邪甚者,或兼治邪。

若微邪者,通不必治邪。蓋此證之所急者在元氣,元氣復而血脈行,則微邪自不能留,何足慮哉!奈何今人但見此證,必各分門類而悉從風治。不知外感之風,寒邪證也,治宜解散。內生之風,血燥證也,止宜滋補。矧此數者,總由內證,本無外邪,既以傷精敗血枯燥而成,而再治風痰,難乎免矣。

故余筆於此,以明痓證之要。

一、仲景言痙止屬太陽,而不及他經者何也?蓋痓必反張,其病在背,背之經絡惟太陽、督脈耳,言太陽則督在其中矣,此其義也。然仲景止言其表,而未詳其里。考《內經》之《經脈篇曰》:足少陰之脈,貫脊屬腎,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。《經筋篇》曰:足少陰之筋,循脊內挾膂,上至項,結於枕骨,與足太陽之筋合。

又曰:足太陽之筋病,脊反折,項筋急。足少陰之筋病,主癇瘛及痙。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。陰病者,不能仰。由此觀之,則痙之為病,乃太陽少陰之病也。蓋腎與膀胱為表裡,膀胱為津液之府,而腎為藏精之臟,病在二經,水虧可知,故治此者,最當以真陰為主。

白話文:

論證(共六條)

痙這個病,就是《內經》裡說的痙病。把痙寫成痓,應該是抄寫時的錯誤。它的症狀是:脊背向後彎曲,頭部搖晃,嘴巴緊閉,眼睛向上翻,脖子僵硬,四肢抽搐,有時會發熱腳冷,怕冷臉紅等現象。

張仲景說:太陽病,發燒沒有汗,反而怕冷,叫做剛痙;太陽病,發燒有汗但不怕冷,叫做柔痙;太陽病,發燒脈象沉細,叫做痙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太陽病,因為發汗太多導致痙攣。風病,用瀉下的方法會導致痙攣,如果再用發汗的方法,一定會出現拘急的症狀。生瘡的人,即使身體疼痛,也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,如果發汗就會導致痙攣。

陳無擇說:人的筋,各自隨著經絡分布在身體各處。如果體內血氣虛弱,又受到風寒濕熱的侵襲,就會導致痙攣。風會散氣,所以有汗但不怕冷的叫做柔痙;寒會使血液凝滯,所以沒有汗而且怕冷的叫做剛痙。追究病因,多半是因為失血,筋沒有得到濡養,邪氣就趁虛而入。所以傷寒病發汗瀉下太多,以及生瘡的人,還有產後發生這種病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診斷時,脈象大多是沉伏弦緊的,但是如果陽脈遲緩而陰脈急促,就會長期拘攣;陰脈遲緩而陽脈急促,就會向後反張僵硬,這兩種情況各不相同,一定要區分清楚。

我認為痙這個病,是身體僵硬、向後反張的病,病變部位在筋脈。筋脈拘緊,所以會向後反張。病變也在血液,血液枯燥,所以筋會攣縮。看張仲景說:「太陽病,發汗太多,會導致痙攣;風病,用瀉下的方法會導致痙攣;生瘡的人,不可以發汗,發汗也會導致痙攣。」僅僅這幾句話,就可以看出,得痙病的人大多是因為誤治造成的壞證,是虛證還是實證就很明顯了。自張仲景之後,只有陳無擇能夠明白病因,他說:「多半是由於失血,筋沒有得到濡養,所以導致痙攣」,這就說得很透徹了。

但是,可惜他雖然說得很好,但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,他說:「血氣內虛,又受到風寒濕熱侵襲,就會導致痙攣」,這句話還是有錯誤。如果按照他所說,那麼還是風濕為邪,虛弱反而是次要的。他不知道,風會隨著汗液散去,既然已經發過汗,怎麼還會說有風呢?濕會隨著瀉下排出,既然已經瀉下,又怎麼會導致濕呢?發汗錯誤,一定會損傷血液;瀉下錯誤,一定會損傷真陰。陰血受到損傷就會變得枯燥,血液枯燥筋就得不到滋養,筋得不到滋養就會拘攣,反張僵硬,這是必然會出現的病勢,又何必等到風寒濕熱侵襲才導致痙攣呢?而且張仲景所說,說的是不應該發汗卻發汗,不應該瀉下卻瀉下。發汗瀉下如果錯誤,就會因為誤治而導致痙攣。

難道除了誤治,一定要再受到邪氣侵襲才會導致痙攣嗎?沒有邪氣就沒有痙攣嗎?陳氏的這番話,不僅沒有領會張仲景的意思,反而讓後人產生疑惑,不知所措。所以現在治療這個病的人,沒有不以驅散風邪、去除濕氣為方法的,他們又怎知道血燥陰虛的病症,還能承受得了這些散邪的方法嗎?這一點不可不辨別清楚。所以,我把這兩位醫家的論述放在前面,給後學作為參考。

一、痙證有很多種,但是人們大多不認識,是因為不明白病因,而且很少有人仔細觀察。凡是突然發病,出現向後反張、眼睛向上翻、嘴巴緊閉、抽搐拘急等症狀,都屬於痙病。看張仲景從發汗瀉下來說,是因為誤治損傷陰液才導致這種情況的。我由此類推,就經常看到,有些不是因為誤治,而是凡屬於陰虛血少的人,不能滋養筋脈,以至於抽搐倒地的人,都屬於這種病症。比如中風出現這種情況,一定是年老體衰,陰液敗壞。產婦出現這種情況,一定是失血過多,衝脈、任脈虛竭。生瘡的人出現這種情況,一定是血液隨著膿液排出,營氣枯竭。小兒出現這種情況,有的是因為風熱損傷陰液,導致急驚風,有的是因為汗瀉過多損傷陰液,導致慢驚風。凡此種種,都屬於陰虛的病症。如果精血沒有虧損,即使有邪氣侵犯,也絕對不會出現筋脈拘急的病症。而病到這個程度,說明陰液已經非常枯竭了。所以治療這個病,一定要先以補養氣血為主,邪氣很盛的,可以兼顧治療邪氣。如果邪氣很輕微的,完全不必治療邪氣。因為這個病最急迫的是恢復元氣,元氣恢復了血脈才能暢通,那麼輕微的邪氣自然就不能停留,何必擔心呢?可是現在的人,一看到這種病,就各自按不同的分類,全部都當成風來治療。他們不知道,外感之風,屬於寒邪證,治療應該用解表的方法;內生的風,屬於血燥證,治療應該用滋補的方法。何況這裡說的幾種情況,都屬於內證,本來就沒有外邪,是因為損傷精血,導致枯燥而形成的,如果再用治療風痰的方法,就難免會出問題了。

所以我在這裡寫下這些,來闡明痙證的要點。

一、張仲景說痙證只屬於太陽經,而不提及其他經絡,是為什麼呢?因為痙證一定會向後反張,病變部位在背部,背部的經絡只有太陽經和督脈,說太陽經就包括了督脈,這就是其中的含義。然而張仲景只說了表面,沒有詳細說明內部。考察《內經》的《經脈篇》說:「足少陰經的脈絡,貫穿脊椎連屬於腎,它的直行部分從腎向上貫穿肝和膈膜。」《經筋篇》說:「足少陰經的筋,沿著脊椎內側,夾著脊柱兩旁的肌肉,向上到頸部,連接於枕骨,與足太陽經的筋會合。」又說:「足太陽經的筋發病,會導致脊椎向後彎折,頸部的筋急。足少陰經的筋發病,會導致癲癇抽搐和痙攣。陽經發病,腰部會向後彎折,不能向前彎曲;陰經發病,不能向後仰。」由此看來,痙這個病,是太陽和少陰經的病。因為腎和膀胱互為表裡,膀胱是津液的府庫,腎是儲藏精氣的臟腑,病變在這兩條經絡,說明津液虧虛,所以治療這個病,最重要的是以滋養真陰為主。

2. 論治(共八條)

一、痙證凡因汗因瀉者,其氣必虛。微虛者,宜三陰煎、五福飲之類主之。大虛而脈見沉細,陰勝者,宜大營煎、大補元煎、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。

一、痙證多汗者,宜三陰煎、參歸湯、人參建中湯主之。陽氣大虛,汗出或亡陽者,宜參附湯、耆附湯、大補元煎之類主之。若汗出兼火,多熱躁者,且當歸六黃湯主之。

一、痙因泄瀉者,宜胃關煎、溫胃飲之類主之。瀉止而痙者,宜大營煎、五福飲之類主之。

一、痙有兼火者,必脈見洪滑,證見煩熱,宜一陰煎,或加減一陰煎主之。若火盛之甚,以致陰血涸燥者,不得不先去其火,宜清化飲、保陰煎、玉女煎之類主之。

一、痙有表邪未解者,當察其邪之微甚及證之陰陽。若身有微熱,脈不緊數者,此微邪也。只補正氣,其邪自散。宜五福飲之類主之。若表邪未解,陰虛無汗身熱者,宜三柴胡飲、四柴胡飲、補陰益氣煎之類主之。若陽氣大虛,陰極畏寒,邪不解而痙者,宜大溫中飲主之。

一、痙有痰盛者,不得不先清上焦。若火盛多痰者,宜用清膈煎、抱龍丸。若多痰無火,宜用六安煎。凡此證候,多屬虛痰虛火。因其壅滯,不得不暫為清理。但得痰氣稍開,便當調理血氣。

一、小兒吐瀉及多汗之後。一、婦人產後。一、諸證大失血之後。一、凡病中風及瘡毒潰膿之後,皆有此證,悉當依前法酌宜治之。

一、痙證有兼濕者,當如王海藏治法,詳見後條。

白話文:

關於痙攣的治療,共有以下八條:

一、痙攣這種病症,如果是因為流汗或腹瀉所引起的,那一定是身體的氣虛弱了。稍微虛弱的,適合用三陰煎、五福飲之類的藥方來治療;如果虛弱得很嚴重,脈象呈現沉細,而且是陰氣過盛的狀況,就適合用大營煎、大補元煎、十全大補湯之類的藥方來治療。

二、痙攣如果伴隨著多汗,適合用三陰煎、參歸湯、人參建中湯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陽氣極度虛弱,大量出汗甚至有虛脫的現象,就適合用參附湯、耆附湯、大補元煎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出汗的同時又有火氣,容易感到煩躁發熱,則應當用當歸六黃湯來治療。

三、痙攣如果是因為腹瀉引起的,適合用胃關煎、溫胃飲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腹瀉停止後才出現痙攣,就適合用大營煎、五福飲等藥方來治療。

四、痙攣如果同時有火氣,脈象一定會呈現洪滑,而且會感到煩熱。這時適合用一陰煎,或是加減一陰煎來治療。如果火氣非常旺盛,導致身體陰液枯竭,就必須先清除火氣,適合用清化飲、保陰煎、玉女煎等藥方來治療。

五、痙攣如果還有外感風邪沒解除的情況,要仔細觀察風邪的輕重以及身體陰陽的狀況。如果身體只是微微發熱,脈象也不緊不數,這只是輕微的外感,只要補益正氣,風邪自然會消散,適合用五福飲之類的藥方來治療。如果外感風邪沒解除,又出現陰虛無汗、身體發熱的狀況,就適合用三柴胡飲、四柴胡飲、補陰益氣煎等藥方來治療。如果陽氣極度虛弱,陰寒到極點而怕冷,外感風邪又沒解除,還出現痙攣,就適合用大溫中飲來治療。

六、痙攣如果痰液過多,就必須先清除上焦的痰。如果火氣旺盛又多痰,適合用清膈煎、抱龍丸。如果痰多但沒有火氣,適合用六安煎。通常這種情況多屬於虛痰虛火,因為痰氣阻塞,所以必須暫時清理。只要痰氣稍微疏通,就應該要調理氣血。

七、小孩在嘔吐腹瀉或大量流汗之後,婦人在生產之後,或是各種病症大量失血之後,還有中風或瘡毒潰爛出膿之後,都容易出現痙攣。這些狀況都應當按照前面的方法,依照實際情況來治療。

八、痙攣如果同時有濕氣,應當按照王海藏的治療方法,詳細內容在後面的條文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