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三十九人集·婦人規(下)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九人集·婦人規(下) (8)

1. 產後類

2. 論產後當大補氣血(四六)

產後病治,嘗見丹溪云:產後當大補氣血,即有雜證,以末治之,一切病多是血虛,皆不可發表。此其意謂血氣隨胎而去,必屬大虛,故無論諸證,皆當以大補為先,其他皆屬可緩。余於初年,誠然佩服,及執而用之,則每為所困,經者數次,始悟其言雖有理,而未免言之過也。即今產科所宗,無非此法。

余目睹其誤,及親為解救者,蓋不少矣。故敢剖析於後,實有所見,不得不言,非存心自衒,故毀先賢。若然,則徒為笑罵之招耳。賓雖至愚,必不為也。觀者其深察此意。

凡產後氣血俱去,誠多虛證,然有虛者,有不虛者,有全實者。凡此三者,但當隨證隨人,辨其虛實,以常法治療,不得執有成心,概行大補以致助邪,此辨之不可不真也。

一、產後虛證,無非隨人元氣,必素弱之人多有之,或於產後血氣俱去而更弱者亦有之。此當因人察脈,因脈察證。若脈氣、形氣、病氣俱不足,此當以全虛治之。若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或兼火邪,或兼外邪,或以飲食停滯,是亦虛中有實,不得不詳審而治。此中委曲,未能言盡,惟明者悟之。

一、產後不虛證,蓋或其素日無病,或以年少當時,或以素耐辛苦貧勞之質,此輩本無不足,及其一旦受孕,乃於無病腹中參入此物,故致血氣壅塞,為脹為嘔,是皆添設有餘之病。及其既產,始見通快,所留得去,仍復故吾。

常人之產,此類極多,果何虛之有?然或以內傷,或以外感,產後之病,難保必無,倘有所犯,去之即愈;若概行大補,果能堪否?即臨盆帶去血氣,未免暫見耗損,然以壅滯之餘,不過皆護胎隨從之物,去者當去,生者旋生,不出數日,必已來復,此生化自然之理,何至是產皆虛也。凡治此類,但當因證用治。

若執云產後必當大補氣血,則實實之病,必所不免,而輕者必甚,甚者必危矣。由此觀之,則立言者固不易,而用言者又豈易哉。

一、產後全實證,有如外感風寒,頭痛身熱,便實中滿,脈緊數洪大有力者,此表邪之實證也。又火之盛者,必熱渴躁煩,或便結腹脹,口鼻舌焦黑,酷喜冷飲,眼眵,尿管痛赤,脈見洪滑,此內熱之實證也。又鬱怒動肝,胸脅脹痛,大便不利,脈弦而滑,此氣逆之實證也。

又惡露未盡,瘀血上衝,心腹脹滿,疼痛拒按,大便難而小便利,此血逆之實證也。又凡富貴之家,保護太過,或過用人參、耆、術,以致氣壅;或過用糖、酒、炭火,以致內熱;或產本不虛,而妄用大補之藥,以致增病,此調攝之實證也。又或因產過食,恐其勞困,固令勉強,以致停蓄不散,此內傷之實證也。

以上諸證,姑舉要者以見其概。然既有表邪則不得不解,既有火邪則不得不清,既有內傷停滯則不得不開通消導。且人有強弱,產有虛實,病有真假,治有逆從,固不可以同日語也。觀《六元正紀大論》曰:婦人重身,毒之何如?曰:有故無殞,亦無殞也。此自經常不易之大法,亦何庸贅辨之若此。

白話文:

論產後當大補氣血

產後疾病的治療,我曾見朱丹溪說:產後應該大力補益氣血,即使有其他雜症,也用溫和的療法處理,因為大部分產後疾病都是血虛造成的,都不能用發散的方法治療。他的意思是,生產時血氣隨著胎兒排出,身體必然非常虛弱,所以不論出現什麼症狀,都應該先大力補益為首要任務,其他治療都可以緩一緩。我年輕時,非常佩服他的說法,可是實際運用後,卻常常遇到困境,經過多次經驗後,才明白他的話雖然有道理,但卻有點過於絕對。現在產科普遍遵循的就是這種方法。

我親眼見證許多因這種方法而產生錯誤,以及我親自解救的案例,數量相當不少。因此,我大膽地在此剖析,是因為我確實有所見聞,不得不說出來,並不是故意炫耀自己,也不是為了批評前賢。如果這樣做,只會招來非議和嘲笑,即使再愚笨的人也不會這樣做。希望讀者能深思這番話的用意。

凡是產後氣血都流失的產婦,確實大多是虛證,但有虛的、有不虛的,甚至還有完全實證的。這三種情況,都應該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和症狀,辨別虛實,用一般的治療方法,不能抱著一成不變的想法,一概大力補益,反而助長邪氣,這點必須確實分辨清楚。

一、產後虛證,大多是因為產婦本身元氣就虛弱,或者生產後血氣流失而更加虛弱。這類情況應該根據產婦的脈象觀察,再根據脈象判斷病情。如果脈氣、形氣、病氣都不足,那就應該以全面調理虛弱為治療方向。如果形氣不足,但病氣有餘,或者兼有火邪,或者兼有外邪,或者因為飲食停滯,這就是虛中有實,必須仔細審慎地治療。這裡面細節很多,無法全部說完,只有聰明的人才能領悟。

二、產後不虛證,可能是因為產婦平時沒有疾病,或者因為年輕體壯,或者因為天生體質強健,能吃苦耐勞。這些人本來就沒有不足之處,只是懷孕後,在沒有疾病的腹中加入了胎兒,所以導致血氣壅塞,出現脹氣、嘔吐等症狀。生產後,這些症狀就消失了,恢復到之前的狀態。

一般人的生產,這種類型非常多,哪裡來的虛弱?然而,產後也可能因內傷或外感而生病,並非一定沒有。如果真的生病了,去除病因就能痊癒;如果一概大力補益,真的能夠承受嗎?即使生產時帶走了部分血氣,也只是暫時的損耗,而且那些壅塞的餘留物,大多是保護胎兒的物質,該去的就讓它去,新的血氣會很快產生,幾天之內就能恢復,這是人體生化自然的規律,何至於所有產後都虛弱呢?治療這種類型,應該根據症狀用藥。

如果堅持認為產後一定要大力補益氣血,那麼實證的病情一定會加重,輕者會加重病情,重者則會危及生命。由此可見,提出理論不容易,運用理論更不容易。

三、產後全實證,例如外感風寒,頭痛發熱,大便秘結,腹部脹滿,脈象緊數洪大有力,這是表邪的實證。又或者火邪盛,會有口渴煩躁,或者大便秘結,腹部脹滿,口鼻舌頭焦黑,非常想喝冷飲,眼睛紅腫,尿道疼痛發紅,脈象洪滑,這是內熱的實證。又或者鬱怒傷肝,胸脅脹痛,大便不通暢,脈象弦而滑,這是氣逆的實證。

還有惡露未盡,瘀血上衝,心腹脹滿,疼痛按壓時會感到拒抗,大便困難,小便卻通暢,這是血逆的實證。還有富貴人家,過度保護,或者過度服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,導致氣機壅塞;或者過度食用糖、酒,或者靠近火炭,導致內熱;或者產後本來不虛,卻濫用大補的藥物,導致病情加重,這是調養不當的實證。又或者因為生產後飲食過多,擔心產婦勞累,強迫產婦進食,導致停滯不散,這是內傷的實證。

以上這些症狀,只是舉出一些主要的例子。如果是有表邪就必須解表,如果有火邪就必須清熱,如果有內傷停滯就必須通利消化。而且人有強弱之分,產後有虛實之別,疾病有真假之分,治療有順逆之分,不能一概而論。《六元正紀大論》說:婦女懷孕,中毒會如何?答案是:有原因但不一定會死,也可能不會死。這本身就是經常不變的重大原則,何必再贅述解釋呢?

只是因為朱丹溪的說法,很多人過於偏執,所以我不得不詳細解釋,以解決後人的疑惑。各種虛實的治療方法,詳見後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