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
1. 經義

《經脈篇》曰:腎所生病為黃疸。

《玉機真藏論》曰:風者,百病之長也。今風寒客於人,使人毫毛畢直,皮膚閉而為熱。當時之時,可汗而發也;或痹不止,腫痛,當是之時,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。弗治,肝傳之脾,病曰脾風,發癉,腹中熱,煩心出黃。
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溺黃赤,安臥者,黃疸。已食如飢者,胃疸。目黃者,曰黃疸。

《論疾診尺篇》曰:身痛而色微黃,齒垢黃,爪甲上黃,黃疸也。安臥,小便黃赤,脈小而澀者,不嗜食。賓按:此二條,凡已食如飢者,即陽黃之證;安臥,脈小,不嗜食者,即陰黃之證也。

《通評虛實論》曰:黃疸暴痛,癲疾厥狂,久逆之所生也。

白話文:

《經脈篇》說:腎臟引起的疾病會導致黃疸。

《玉機真藏論》說:風邪是各種疾病的首要因素。當風寒侵襲人體時,會使人汗毛豎立,皮膚閉塞而發熱。此時,可以通過發汗來治癒;如果痹痛持續不消,出現腫脹疼痛,這時可以用熱湯或熱熨、以及火灸或針刺來去除邪氣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肝臟的病邪會傳到脾臟,這種病就叫脾風,會引發黃疸,肚子發熱,心煩並出現黃疸。
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小便黃赤,而且喜歡躺著不動的人,是患了黃疸。吃完飯還感覺餓的人,是患了胃疸。眼睛發黃的人,就叫做黃疸。

《論疾診尺篇》說:身體疼痛而且膚色稍微發黃,牙齒上有黃垢,指甲上發黃,這是黃疸。喜歡躺著不動,小便黃赤,脈象細小而澀的人,會不想吃東西。賓按:這兩條所說的,凡是吃完飯還感覺餓的,就是陽黃的症狀;喜歡躺著不動,脈象細小,不想吃東西的,就是陰黃的症狀。

《通評虛實論》說:黃疸突然發作,伴隨劇烈疼痛,以及癲癇、昏厥、發狂等症狀,都是因為疾病長期積累、氣機逆亂所導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