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1)
1. 論外備用方
還少丹(補一三五),金櫻膏(補百,虛帶濁),人參固本丸(補百六),琥珀散(和三四七,氣虛淋濁),地髓湯(和三四五,淋痛),海金砂散(寒一七二,膏淋),五淋散(寒百十七,熱淋),牛膝湯(寒一二五,砂淋),《直指》黃芩湯(寒百七,心肺熱),秘真丹(固二五),五子丸(固四六,濁),蓮子六一散(固四四,赤濁),鎖精丸(固二六,帶濁),威喜丸(固四五),家韭子丸(固三四,陽虛久濁),固精丸(固二九,虛滑帶濁)
白話文:
論外備用方
還少丹(用於補益身體,適用於一、三、五等狀況),金櫻膏(用於補益身體,適用於各種虛弱體質並帶有分泌物混濁的情況),人參固本丸(用於補益身體,適用於第一百零六種狀況),琥珀散(用於調和身體,適用於三、四、七等狀況,並伴隨氣虛和淋濁),地髓湯(用於調和身體,適用於三、四、五等狀況,並伴隨小便淋痛),海金砂散(屬於寒性藥方,適用於第一百七十二種狀況,並伴隨膏淋),五淋散(屬於寒性藥方,適用於第一百一十七種狀況,並伴隨熱淋),牛膝湯(屬於寒性藥方,適用於第一百二十五種狀況,並伴隨砂淋),《直指》黃芩湯(屬於寒性藥方,適用於第一百零七種狀況,並伴隨心肺熱),秘真丹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二十五種狀況),五子丸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四十六種狀況,並伴隨分泌物混濁),蓮子六一散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四十四種狀況,並伴隨赤濁),鎖精丸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二十六種狀況,並伴隨分泌物混濁),威喜丸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四十五種狀況),家韭子丸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三十四種狀況,並伴隨陽虛和久濁),固精丸(用於固澀精氣,適用於第二十九種狀況,並伴隨虛弱滑泄和分泌物混濁)。
2. 遺溺
3. 經義
《宣明五氣篇》曰:膀胱不利為癃,不約為遺溺。
《五癃津液別篇》曰:天寒則腠理閉,氣濕不行,水下留於膀胱,則為溺與氣。陰陽不和,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,髓液皆減而下,下過度則虛,虛故腰背痛而脛酸。
《骨空論》曰:督脈為病,癃、痔、遺溺。
《經脈篇》曰:肝所生病者,遺溺,閉癃。
《痹論》曰:淫氣遺溺,痹聚在腎。
《氣厥論》曰:心移寒於肺,肺消。肺消者,飲一溲二,死不治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倉廩不藏者,是門戶不要也。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
《本輸篇》曰:三焦者,足少陰太陽之所將,實則閉癃,虛則遺溺。
白話文:
《宣明五氣篇》說:膀胱功能失常,就會小便不暢通,稱為癃;如果膀胱約束不住,就會小便失禁,稱為遺溺。
《五癃津液別篇》說:天氣寒冷的時候,皮膚紋理會閉合,濕氣無法散發,水液就會停留在膀胱,於是就形成小便和小便時的氣體。如果體內陰陽失調,就會使得液體溢出,向下流到陰部,骨髓液也會減少而向下流失,如果流失過度就會導致虛弱,虛弱就會引起腰背疼痛、小腿酸軟。
《骨空論》說:督脈出現病變,會導致小便不暢通、痔瘡、小便失禁。
《經脈篇》說:肝臟出現病變,會導致小便失禁、小便不通暢。
《痹論》說:過多水濕之氣導致小便失禁,這種痹症會聚集在腎臟。
《氣厥論》說:心臟的寒氣傳移到肺臟,肺氣會虛損。肺氣虛損的人,喝一口水會排出兩口小便,這種情況是無法醫治的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如果儲藏食物的倉庫不能藏住東西,就像門戶沒有關緊一樣。如果小便不停,就像膀胱沒有藏住水液一樣。能夠守住精氣的人就能生存,不能守住精氣的人就會死亡。
《本輸篇》說:三焦是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所聯繫的部位,如果三焦實證,就會小便不通暢;如果三焦虛證,就會小便失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