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1. 針灸法
足內踝二尖(治上牙痛,灸之)、足三里(治上齒痛,灸四十九壯)、手三間(治下齒痛,灸七壯)、列缺(灸七壯,永不發)、合谷(齒齲灸之)、內庭(下牙痛,針灸皆可)、陽谷(治上牙痛,在手外踝骨尖,左灸右,右灸左,十一壯,屢驗神效)、太淵(治風牙)、肩髃(七壯,隨左右灸之)、耳垂下盡骨上穴(灸三壯,痛即止,如神)。
一法治一切牙痛:以草量手中指,至掌後橫紋止,將草折作四分,去三留一,於橫紋後量臂中,隨痛左右灸三壯,即愈。
一、經驗法:於耳前鬢髮尖內有動脈處,隨痛左右用小艾炷灸五七壯,神效。亦不必貼膏藥。如再發,再灸,即可斷根。
白話文:
足內踝的兩個尖端(可以治療上牙痛,用艾灸的方式治療)、足三里穴(可以治療上排牙齒疼痛,艾灸四十九壯)、手三間穴(可以治療下排牙齒疼痛,艾灸七壯)、列缺穴(艾灸七壯,可以永遠不再發作牙痛)、合谷穴(蛀牙可以艾灸這個穴位)、內庭穴(下排牙齒疼痛,針刺或艾灸都可以)、陽谷穴(治療上排牙齒疼痛,在手腕外側踝骨尖端,左邊牙痛灸右邊的穴位,右邊牙痛灸左邊的穴位,灸十一壯,多次試驗效果非常好)、太淵穴(治療因風引起的牙痛)、肩髃穴(灸七壯,根據左右邊的疼痛來選擇灸哪邊的穴位)、耳垂下方盡頭骨頭上面的穴位(灸三壯,疼痛馬上停止,效果神奇)。
另一個治療各種牙痛的方法:用草來測量手中指的長度,從指尖到手掌後面的橫紋為止,把草折成四份,去掉三份,留下一份,從橫紋後面開始測量手臂,根據牙痛的位置,左邊痛就灸左邊手臂,右邊痛就灸右邊手臂,灸三壯,就可以痊癒。
一個經驗方法:在耳朵前面鬢角髮際線內側,有動脈跳動的地方,根據疼痛的位置,左邊痛灸左邊,右邊痛灸右邊,用小的艾炷灸五到七壯,效果非常好,也不需要貼藥膏。如果再發作,再灸就可以斷根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