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
1. 經義

沉濁為內,浮澤為外,黃赤為風,青黑為痛,白為寒,黃而膏潤為膿,赤甚者為血,痛甚為攣,寒甚為皮不仁。男子色在於面王,為小腹痛,下為卵痛,其圜直為莖痛,高為本,下為首,狐疝㿉陰之屬也;女子在於面王,為膀胱、子處之病,散為痛,搏為聚,方員左右,各如其色形。其隨而下至胝為淫,有潤如膏狀,為暴食不潔。

左為左,右為右,其色有邪,聚散而不端,面色所指者也。其色上銳,首空上向,下銳下向,在左右如法。以五色命臟,青為肝,赤為心,白為肺,黃為脾,黑為腎。肝合筋,心合脈,肺合皮,脾合肉,腎合骨也。

《五臟生成篇》曰:凡相五色之奇脈,面黃目青,面黃目赤,面黃目白,面黃目黑者,皆不死也。面青目赤,面赤目白,面青目黑,面黑目白,面赤目青,皆死也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夫精明五色者,氣之華也。(詳後眼目門)

《刺熱篇》曰:肝熱病者左頰先赤,心熱病者顏先赤,脾熱病者鼻先赤,肺熱病者右頰先赤,腎熱病者頤先赤。太陽之脈,色榮顴骨,熱病也,榮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。與厥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,其熱病內連腎,少陽之脈色也。少陽之脈,色榮頰前,熱病也,榮未交,曰今且得汗,待時而已,與少陰脈爭見者,死期不過三日。頰下逆顴為大瘕,下牙車為腹滿,顴後為脅痛,頰上者鬲上也。

《經脈篇》曰:心主所生病者,面赤目黃,喜笑不休,煩心心痛,掌中熱。

白話文:

經義

身體內部渾濁的病變,會表現在外,呈現浮腫和光澤;黃色或紅色,代表是風邪;青色或黑色,代表疼痛;白色,代表寒冷;黃色且像油脂一樣濕潤,代表化膿;紅色且顏色很深,代表出血;疼痛劇烈,會導致肌肉痙攣;寒冷到極點,會使皮膚失去知覺。

男性的面部如果出現病色,對應小腹疼痛;往下延伸,對應睪丸疼痛;病色呈現環狀直線,對應陰莖疼痛;病色位置較高,對應陰莖根部;位置較低,對應陰莖頭部;這些病色出現,可能與疝氣等陰部疾病相關。

女性的面部如果出現病色,對應膀胱、子宮等疾病;病色分散,代表疼痛;病色凝聚,代表腫塊;病色呈現方形或圓形,且無論在左右,都與疾病的顏色和形狀一致。病色如果往下延伸至陰部,代表縱慾過度;如果出現像油脂般濕潤的分泌物,代表暴飲暴食或飲食不潔。

身體左側的病色,代表左邊的疾病;右側的病色,代表右邊的疾病。病色如果出現異常,聚集或分散不定,就要根據面部出現病色的位置來判斷。病色如果上方尖銳,代表病邪向上;下方尖銳,代表病邪向下;病色在左右,則依照相同的規則判斷。

以五色對應五臟,青色對應肝,紅色對應心,白色對應肺,黃色對應脾,黑色對應腎。肝與筋相連,心與血脈相連,肺與皮膚相連,脾與肌肉相連,腎與骨骼相連。

《五臟生成篇》說:凡是觀察五色病變的特殊脈象,如果臉色發黃,但眼睛是青色、紅色、白色或黑色的,都不會死亡。如果臉色發青,眼睛發紅;臉色發紅,眼睛發白;臉色發青,眼睛發黑;臉色發黑,眼睛發白;臉色發紅,眼睛發青,這些都是將死的徵兆。
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能辨別五色的精微之處,是氣的精華所顯現。(詳見後面眼目的章節)

《刺熱篇》說:肝有熱病的人,左邊的臉頰會先變紅;心有熱病的人,整個臉會先變紅;脾有熱病的人,鼻子會先變紅;肺有熱病的人,右邊的臉頰會先變紅;腎有熱病的人,下巴會先變紅。太陽經脈的病色出現在顴骨上,代表熱病。如果病色還沒有完全顯現,代表很快就會出汗,只要等待時機。如果病色與厥陰經脈的病色同時出現,代表最多活不過三天。熱病如果影響到腎,就要觀察少陽經脈的病色。少陽經脈的病色出現在臉頰前方,代表熱病。如果病色還沒有完全顯現,代表很快就會出汗,只要等待時機。如果病色與少陰經脈的病色同時出現,代表最多活不過三天。臉頰下方向顴骨蔓延的病色,代表腹部有腫塊;病色出現在下牙床,代表腹脹;病色出現在顴骨後方,代表脅肋疼痛;病色出現在臉頰上方,代表胸膈以上有病。

《經脈篇》說:心主病所引起的疾病,會出現臉色發紅、眼睛發黃,喜歡笑個不停,心煩意亂、心痛,手掌發熱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