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卷之十從集·雜證謨 (2)
1. 卷之二十六必集·雜證謨
2. 頭痛
3. 經義
《五藏生成篇》曰:頭痛巔疾,下虛上實,過在足少陰、巨陽,甚則入腎。心煩頭痛,病在鬲中,過在手巨陽、少陰。
《經脈篇》曰:膀胱足太陽也,是動則病沖頭痛,目似脫,項如拔。
《脈解篇》曰:陽明並於上,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,故頭痛鼻鼽腹腫也。
《通評虛實論》曰: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腸胃之所生也。
《著至教論》曰:三陽獨至者,是三陽並至,並至如風雨,上為巔疾,下為漏病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來疾去徐,上實下虛,為厥巔疾。推而下之,下而不上,頭項痛也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寸口之脈中手短者,曰頭痛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曰:厥成為巔疾。顑痛,剌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。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,見血立已。不已,按人迎於經,立已。項痛不可俯仰,刺足太陽;不可以顧,刺手太陽也。
《寒熱病篇》曰:陽迎頭痛,胸滿不得息,取之人迎。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,正屬目本,名曰眼系,頭目苦痛取之,在項中兩筋間。
《雜病篇》曰:厥挾脊而痛者至頂,頭沉沉然,目䀮䀮然,腰脊強,取足太陽膕中血絡。
《奇病論》帝曰: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,此安得之?名為何病?岐伯曰:當有所犯大寒,內至骨髓,髓者以腦為主,腦逆故令頭痛,齒亦痛,病名曰厥逆。帝曰:善。
《厥病篇》曰:真頭痛,頭痛甚,腦盡痛,手足寒至節,死不治。
白話文:
《五藏生成篇》說:頭痛且頭頂疼痛,是屬於下半身虛弱而上半身氣血過盛的狀況,問題出在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,嚴重的話病邪會進入腎臟。心煩且頭痛,病在胸膈之間,問題出在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。
《經脈篇》說: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,如果這條經脈異常活動,就會導致頭痛,眼睛好像要脫出眼眶,脖子好像要被拔掉一樣的疼痛。
《脈解篇》說:陽明經的氣向上走,上走的陽明經會連結到太陰經的孫絡,所以會導致頭痛、鼻塞流涕和腹部腫脹。
《通評虛實論》說:頭痛耳鳴,以及九個孔竅(指眼、耳、鼻、口等)不通暢,是腸胃功能失調所引起的。
《著至教論》說:三陽經的氣獨自向上衝,代表三陽經的氣一起往上衝,這種情況像颳風下雨一樣,往上衝會導致頭頂疼痛,往下衝會導致小便失禁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脈象來得急促但消退緩慢,屬於上實下虛的狀況,會導致頭頂疼痛的厥證。如果推動氣血往下,但氣血沒有往上走,就會引起頭和脖子的疼痛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寸口脈摸起來短的人,是頭痛的徵兆。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厥證會演變成頭頂疼痛。臉頰疼痛,可以針刺手陽明大腸經以及臉頰疼痛部位的盛脈放血。臉頰疼痛可以針刺足陽明胃經的曲周動脈,見血就會立刻停止疼痛。如果沒好,按壓人迎穴,立刻就會好。脖子疼痛不能低頭或仰頭,針刺足太陽膀胱經;脖子疼痛不能轉頭,針刺手太陽小腸經。
《寒熱病篇》說:陽氣上衝引起的頭痛,伴隨胸悶、呼吸不順暢,可以針刺人迎穴。足太陽膀胱經有一條經脈通往脖子進入腦部,直接連到眼睛的根本部位,叫做眼系,頭和眼睛的疼痛可以針刺這裡,在脖子後面的兩條筋之間。
《雜病篇》說:厥證引起的疼痛從背部夾著脊椎往上到頭頂,感覺頭暈沉沉的,眼睛昏花,腰背僵硬,可以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膕窩裡的血絡放血。
《奇病論》黃帝問:有人頭痛持續好幾年都沒有好,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?這種病叫什麼名字?岐伯說:是因為曾經受到極度的寒冷侵襲,寒邪進入骨髓,而髓以腦為主,腦部氣血逆亂就會導致頭痛,牙齒也會痛,這種病叫厥逆。黃帝說:說的好。
《厥病篇》說:真正的頭痛,頭痛非常劇烈,連腦部都感到疼痛,手腳冰冷到關節,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,會導致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