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性集·雜證謨 (1)

1. 簡易方

《太平聖惠方》:治風冷寒痹腰痛。用川烏頭三個,生搗為末,少加鹽水調,攤於紙帛上,貼痛處,須臾止。

又方:治卒患腰腳疼痛。用杜仲一兩,制,水二鍾,煎一鍾;再用羊腎四枚,細切去脂膜,入藥湯,煮熟;次入韭白、鹽、花椒、薑、醬、醋作羹,空腹食之,二三次即腰腳倍健。

白話文:

簡易方

《太平聖惠方》記載:治療因風寒引起的腰痛。使用川烏頭三個,生搗成粉末,加入少許鹽水調勻,攤在紙或布上,貼在疼痛處,很快就能止痛。

另一個方子:治療突然發生的腰腳疼痛。使用杜仲一兩,炮製過,加入兩碗水煎成一碗;然後加入羊腎四枚,切細去除脂肪膜,放入藥湯中煮熟;接著加入韭菜頭、鹽、花椒、薑、醬油、醋做成羹湯,空腹食用,吃兩三次就能使腰腳變得更加強健。

2. 針灸法

灸腰痛不可俯仰,令患人正立,以竹杖柱地,平臍點記,乃以度背,於脊中點記,隨年壯灸之。腎俞(三壯或七壯)、崑崙(三壯)、委中(剌出血沉腳腰腫痛)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腰痛,如果患者無法彎腰或後仰,就讓患者站直。用竹杖抵著地面,在與肚臍平行的位置做記號,然後量到背部,在脊椎中間做記號。接著根據患者的年齡,用艾灸進行治療。可以灸腎俞穴(灸三壯或七壯)、崑崙穴(灸三壯),如果委中穴放血,可以治療腳腫和腰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