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五性集·雜證謨 (1)

1. 述古(共六條)

丹溪曰:世俗例用澀藥治瀉,若瀉而虛者,或可用之;若初得之者,必變他證,為禍不小。殊不知瀉多因濕,惟分利小水最為上策。

薛立齋曰:凡傷食瀉黃,若飲食已消,而泄瀉未止,此脾胃之氣傷也,宜用五味異功散。若泄瀉而腹中重墜,此脾氣下陷也,宜補中益氣湯。若服克伐之劑,而腹中窄狹,此脾氣虛痞也,宜六君子湯。若脅脹、善怒、瀉青,此肝乘脾虛也,宜六君加柴胡、升麻、木香。若少食體倦、善噫瀉黃,此脾虛色陷也,宜六君加升麻、柴胡。

又立齋曰:凡久瀉脾胃虛弱,或作嘔,或飲食少思,屬脾胃虛弱,用四君子加半夏、木香。或腹痛屬脾胃虛寒,用六君加炮薑、木香。大抵此證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劑,損其真陰,元氣不能主持,遂成久瀉,若非補中益氣湯、四神丸滋其本源,後必胸痞腹脹、小水淋瀝,多致不起。

又立齋曰:若久瀉,腸胃滑泄不禁,但脾胃虛寒下陷者,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、肉豆蔻、補骨脂。若脾氣虛寒不禁者,用六君子湯加炮薑、肉桂。若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者,用八味丸。若脾腎俱虛者,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。若大便滑痢,小便閉澀,或肢體漸腫,喘嗽唾痰,脾腎氣血俱虛,宜用十全大補湯送四神丸,或宜加減《金匱》腎氣丸。

每見元氣既虛,而復用五苓之類,因損真陰,以致前證益甚者,急投《金匱》腎氣丸,多有得生者。若反用牽牛、大黃峻劑而通之,是速其危也。

又立齋曰:大凡黃連、枳實雖消停滯,開痞悶,若人脾胃充實,暴患實痞,宜暫用之,若屢患屢服,或脾胃虛痞者,用之則脾胃反傷,而諸證蜂起矣。故東垣先生曰:脾胃實者,用黃連、枳實瀉之,虛者,用白朮、陳皮補之。

徐東皋曰:大抵諸泄瀉證,各宜以類推求,必先分痢,後實脾土,益元氣,無不全愈。

白話文:

**丹溪說:**世俗習慣用收澀的藥物來治療腹瀉,如果腹瀉是因為虛弱引起的,或許還可以用這種方法;但如果是剛開始腹瀉,就用收澀藥,必定會導致病情轉變為其他更嚴重的狀況,造成的禍害不小。實際上,大多數腹瀉都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引起的,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小便來排出體內的濕氣。

**薛立齋說:**凡是因為吃壞東西導致腹瀉,大便呈黃色,如果食物已經消化了,但腹瀉還沒停止,這是因為脾胃的氣受損了,應該用五味異功散來治療。如果腹瀉時感覺腹部下墜,這是因為脾氣下陷了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如果服用了過於攻伐的藥物,導致腹部感到狹窄不適,這是因為脾氣虛弱阻塞了,應該用六君子湯來治療。如果出現脅肋脹痛、容易發怒、腹瀉時大便呈青色,這是因為肝氣過旺而侵犯了虛弱的脾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、升麻、木香來治療。如果出現食慾不振、身體疲倦、容易打嗝、腹瀉時大便呈黃色,這是因為脾氣虛弱而氣血下陷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升麻、柴胡來治療。

**薛立齋又說:**凡是長期腹瀉導致脾胃虛弱,或者出現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,這些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,應該用四君子湯加上半夏、木香來治療。如果腹痛是因為脾胃虛寒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、木香來治療。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過度使用消食、利水的藥物,損傷了體內的真陰,導致元氣無法支持身體機能,最終造成長期腹瀉。如果不用補中益氣湯或四神丸來滋養身體的根本,之後必定會出現胸悶腹脹、小便淋漓不盡等症狀,很可能導致病情難以好轉。

**薛立齋又說:**如果長期腹瀉,腸胃滑脫而無法控制,但根本原因是脾胃虛寒下陷,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木香、肉豆蔻、補骨脂來治療。如果僅僅是脾氣虛寒而無法控制,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、肉桂來治療。如果是命門火衰導致脾土虛寒,應該用八味丸來治療。如果脾腎都虛弱,應該用十全大補湯送服四神丸。如果出現大便滑瀉不止、小便不通暢,或者肢體逐漸腫脹、咳嗽氣喘、咳痰,這些都是因為脾腎氣血都虛弱,應該用十全大補湯送服四神丸,或者可以適當加減《金匱》腎氣丸來治療。

我經常看到有些人元氣已經虛弱了,還使用五苓散之類的藥物,反而會損傷體內的真陰,導致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,這時應該趕緊服用《金匱》腎氣丸,往往可以救活病人。如果反而使用牽牛子、大黃等峻猛的藥物來通便,那簡直是加速病人的危險。

**薛立齋又說:**黃連、枳實雖然可以幫助消化、消除痞悶,但如果病人的脾胃功能正常,只是因為突發的實證痞滿,可以暫時使用這兩種藥物。但如果經常生病、經常服用,或者脾胃虛弱而出現痞滿,服用黃連、枳實反而會損傷脾胃,導致各種症狀接連出現。所以,東垣先生說過,脾胃功能強壯的,可以用黃連、枳實來瀉實;脾胃虛弱的,應該用白朮、陳皮來補虛。

**徐東皋說:**總之,各種腹瀉的症狀,都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推斷病因,必須先區分是哪種腹瀉,然後再調理脾土,補益元氣,這樣才能完全治好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