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鈐古方 (3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鈐古方 (38)

1. 外科

上麝香、丁香、木香三味宜最後下之。以上收油法,凡熬成熟油一斤,下飛淨好紅丹八兩;若欲微嫩,則止下七兩五錢。

神異膏(三百十),治癰疽瘡毒及收口甚效,此瘡瘍中第一方也。

麻油(二斤),黃丹(十二兩),黃耆,杏仁,玄參(名一兩),蛇蛻(半兩),男發(如雞子團),蜂房(子多者佳,一兩)

上先以黃耆、杏仁、玄參入油煎至將黑,乃入蛇蛻、蜂房、亂髮再煎至黑,去柤,徐徐下丹慢火煎收,黃丹不必拘數,但以得中為度。凡膏藥用久,必至老硬,煎時預留嫩膏少許,如硬,量和之。

清涼膏(三一一),治一切瘡瘍潰後宜用之。

當歸(二兩),白芷,白芨,木鱉子,黃柏,白蘞,乳香,白膠香(各五錢),黃丹(五兩淨),淨麻油(十二兩),

上用油煎前六味,以槐柳枝順攪油熟,丹收然後下乳香等二味。

阿魏膏(三一二)治一切痞塊,更服胡連丸。

羌活,獨活,玄參,官桂,赤芍藥,穿山甲,生地黃,兩頭尖,大黃,白芷,天麻,紅花(各半兩),木鱉(十枚,去殼),亂髮(一團),槐柳桃枝(各半兩),

上用麻油二斤四兩,煎藥黑去柤,入發再煎,發化仍去柤入上好真正黃丹煎收,軟硬得中,入後細藥即成膏矣。

阿魏,芒硝,蘇合油,乳香,沒藥(各五錢),麝香(三錢),

上凡貼膏藥,須先用朴硝隨患處鋪半指厚,以紙蓋用熱熨斗熨良久,如硝耗再加熨之,二時許方貼膏藥。若是肝積,加蘆薈末同熨之。

硃砂膏(三一三)治一切頑瘡破瘡,杖瘡癰疽,發背破傷者,最妙最佳。

麻油(一斤),飛母(六兩),水銀(一兩),硃砂(佳者一兩半飛),好黃蠟(四兩),

先下油熬數沸,下雞子二枚,敲開連殼投之,熬焦撈去子,退火俟油定,下水銀五錢,再加微火攪熬飯頃,即入丹漸收成膏,後下黃占再攪,候大溫,下極細好硃砂一兩五錢攪勻,瓷罐收貯。

神效當歸膏(三一四)治一切發背瘡瘍,湯火疼痛等證,去腐肉,生新肉,其效如神。凡洗拭換膏,必須預備即貼之,新肉畏風故也。如用白蠟尤好。此藥生肌止痛,補血續筋,故與新肉相宜。

當歸,生地黃,黃蠟(各二兩。白蠟當減半),麻油(六兩),

上先將當歸、地黃各一兩入油煎黑去柤,又將二味各入一兩煎至微焦,復去滓,乃入蠟溶化,候冷攪勻即成膏矣。用塗患處,以紙蓋之,如有死肉,須用利刀剪去,則生肌尤速。

攻堅敗毒膏(三一五)亦名乾坤一氣膏。專攻痞塊,諸瘡毒,痔漏。

當歸,熟地,生地,白芍藥,赤芍藥,南星,半夏,三稜,蓬朮,木鱉,兩頭尖,穿山甲,巴豆仁,肉桂,五靈脂,桃仁,續斷,玄參,玄胡索,蓖麻子仁,白芷,羌活,獨活,大黃,紅花,川烏,草烏,蘇木,川芎,防風,杏仁(各一兩),

白話文:

外科

麝香、丁香、木香這三味藥材,適合在最後才加入。以上是製作藥油的方法,大約熬製好一斤的熟油,就加入八兩研磨過的紅丹;如果想要藥性溫和一點,就加入七兩半的紅丹。

神異膏(三百十):治療癰疽瘡毒,以及促進傷口癒合效果非常好,是瘡瘍藥方中的第一名。

配方:麻油(二斤),黃丹(十二兩),黃耆、杏仁、玄參(各一兩),蛇蛻(半兩),男人的頭髮(像雞蛋大小的一團),蜂巢(有很多蜂蛹的更好,一兩)。

先將黃耆、杏仁、玄參放入麻油中煎煮到快要變黑,再放入蛇蛻、蜂巢、頭髮繼續煎煮到變黑,然後濾掉藥渣。接著慢慢加入黃丹,用小火煎煮濃縮,黃丹的用量不必拘泥,只要達到適當的濃度就好。凡是膏藥使用久了,都會變得又老又硬,所以在煎藥的時候,可以預留一些較嫩的藥膏,如果藥膏變硬,就加入預留的藥膏調和。

清涼膏(三一一):適合治療所有瘡瘍潰爛之後的狀況。

配方:當歸(二兩),白芷、白芨、木鱉子、黃柏、白蘞、乳香、白膠香(各五錢),研磨過的黃丹(五兩),麻油(十二兩)。

將麻油和當歸等前六味藥材一起煎煮,用槐樹或柳樹的枝條順時針攪拌,直到麻油熟透,再加入黃丹濃縮,最後加入乳香等後二味藥材。

阿魏膏(三一二):治療一切體內腫塊,搭配胡連丸服用效果更好。

配方:羌活、獨活、玄參、官桂、赤芍藥、穿山甲、生地黃、兩頭尖、大黃、白芷、天麻、紅花(各半兩),木鱉(十枚,去殼),人的頭髮(一團),槐樹枝、柳樹枝、桃樹枝(各半兩)。

使用麻油二斤四兩,先煎煮以上藥材到變黑,然後濾掉藥渣,再放入頭髮繼續煎煮,等頭髮溶化後再濾掉藥渣,最後加入好的黃丹煎煮濃縮,藥膏的軟硬度要適中。最後再加入以下細末藥材,就製成藥膏了。

後加細末藥材:阿魏、芒硝、蘇合油、乳香、沒藥(各五錢),麝香(三錢)。

使用膏藥前,要先在患處鋪上半指厚的朴硝,用紙蓋住,再用熱熨斗熨燙一段時間,如果朴硝用完就再加繼續熨,約兩小時後再貼上膏藥。如果是肝臟積塊,可以加入蘆薈粉一起熨燙。

硃砂膏(三一三):治療所有頑固的瘡、破裂的瘡、因棍棒造成的傷、癰疽、背瘡、外傷等,效果最好。

配方:麻油(一斤),研磨過的鉛粉(六兩),水銀(一兩),好的硃砂(一兩半,需研磨過),好的黃蠟(四兩)。

先將麻油加熱煮沸,然後放入雞蛋兩個,敲破後連殼一起放入,熬煮到焦黑後撈出雞蛋。等油稍涼,加入水銀五錢,再用小火攪拌熬煮一段時間,接著加入鉛粉慢慢濃縮成膏狀,之後加入黃蠟攪拌,等到藥膏稍溫時,加入極細的硃砂一兩半攪拌均勻,然後用瓷罐裝起來。

神效當歸膏(三一四):治療一切背瘡、瘡瘍、燙傷等引起的疼痛,能去除腐肉、促進新肉生長,效果神奇。凡是清洗換藥膏時,必須準備好新藥膏馬上貼上,因為新肉怕吹風。如果使用白蠟效果會更好。這個藥能促進肌肉生長、止痛、補血、接續筋骨,所以對新生的肌肉特別好。

配方:當歸、生地黃、黃蠟(各二兩。用白蠟時減半),麻油(六兩)。

先將當歸、生地黃各一兩放入麻油中煎煮到變黑,然後濾掉藥渣;再將剩下各一兩的當歸、生地黃放入麻油中煎煮到微焦,再濾掉藥渣,接著放入黃蠟融化,等冷卻後攪拌均勻就製成藥膏。塗在患處,用紙蓋住。如果有死肉,要用鋒利的刀剪掉,這樣可以讓新肉長得更快。

攻堅敗毒膏(三一五):又名乾坤一氣膏。專門治療體內腫塊、各種瘡毒、痔瘡、瘺管。

配方:當歸、熟地、生地、白芍藥、赤芍藥、南星、半夏、三稜、蓬朮、木鱉、兩頭尖、穿山甲、巴豆仁、肉桂、五靈脂、桃仁、續斷、玄參、玄胡索、蓖麻子仁、白芷、羌活、獨活、大黃、紅花、川烏、草烏、蘇木、川芎、防風、杏仁(各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