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鈐古方 (23)
卷之六十四春集·外科鈐古方 (23)
1. 外科
海藻散堅丸(一八二)治肝經癭瘤。
海藻,昆布,龍膽草(酒拌炒焦。各二兩),小麥(醋煮炒乾,四兩),
上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臨臥白湯送下,或噙化咽之尤好。凡患瘰癧,服調治之藥未應,宜佐以此上二方。一方有柴胡二兩。
連翹飲子(一八三),治乳內結核。服數劑如不消宜兼服八珍湯。初起有表證者,宜先解散。
連翹,川芎,栝蔞仁(研),皂刺(炒),橘葉,青皮,甘草節,桃仁(各一錢半),
上水煎。食遠服。
清肝解鬱湯(一八四)治肝經血虛風熱,或鬱火傷血,乳內結核,或為腫潰不愈,凡肝膽經血氣不和之病,皆宜用此藥。
人參,熟地黃,芍藥(炒),茯苓,山梔(炒),貝母(各一錢),柴胡,牡丹皮,川芎,陳皮(各五分),當歸,白朮(各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,
上水煎服。
羌活白芷散(一八五)治風熱血燥,手掌皺裂,或頭面生瘡,或遍身腫塊,或膿水淋漓。
羌活,白芷,荊芥,軟柴胡,蔓荊子,防風,甘草,牙皂,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,各一錢),
上水煎服。
胡麻散(一八六),治風熱癮疹瘙癢。
胡麻子(一兩二錢),苦參,荊芥穗,何首烏(各八錢),威靈仙,防風,石菖蒲,牛蒡子(炒),甘菊花,蔓荊子,白蒺藜(炒),炙甘草(各六錢),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薄荷湯調服,茶清亦可。
四生散(一八七),治臁腿瘡淫不愈,或眼目昏花,名腎臟風,並治風癬疥癩,血風瘡證。
黃耆,獨活,白附子(真者),白蒺藜(等分),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用豬腰子一枚,批開入藥,濕紙包裹煨熟,空心連腰子細嚼,鹽湯送下。
檳蘇散(一八八),治風濕流注,腳脛痠痛,或嘔吐不食。
檳榔,木瓜,陳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香附,紫蘇(各五分),
水一鍾半,生薑三片,蔥白三莖,煎一鍾。空心服。
升麻和氣飲(一八九),治風癬瘡疥熱結,大便不通。
當歸,陳皮(各一錢半),枳殼(麩炒),芍藥(酒炒),半夏(制),桔梗(炒),白芷,蒼朮(米泔浸,炒),乾葛,白茯苓,甘草(炙,各一錢),乾薑(炒),大黃(各五分),升麻(三分),
上水煎服。
當歸飲(百九十),治風濕血熱,癮疹癢痛,膿水淋漓,瘡疥發熱等證。
當歸,川芎,生地黃,白芍藥,白蒺藜(炒),黃耆,何首烏(不見鐵。各錢半),防風,荊芥,甘草(各一錢),
上水煎服。
羌活當歸散(一九一),治風毒血熱,頭面生瘡,或赤腫,或成塊,或癮疹瘙癢,膿水淋漓。
羌活,當歸,川芎,升麻,防風,白芷,荊芥,鼠黏子(蒸),黃連(酒炒),黃芩(酒炒),連翹,甘草
白話文:
海藻散堅丸:這個藥方(編號182)用來治療肝經上的癭瘤(可能是指甲狀腺腫大或淋巴結腫大)。 藥材包含:海藻、昆布、龍膽草(用酒拌炒至焦黑,各二兩),小麥(用醋煮過再炒乾,四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二三十顆,睡前用白開水送服,或是含在嘴裡慢慢吞嚥更好。凡是患有瘰癧(淋巴結核)的人,如果服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,可以搭配服用這兩個藥方。其中一個藥方還加入了柴胡二兩。
連翹飲子:這個藥方(編號183)用來治療乳房內的結塊。服用數劑後如果沒有消散,應該同時服用八珍湯。如果剛開始發病時有表證(感冒症狀),應該先解除表證。 藥材包含:連翹、川芎、栝蔞仁(磨成粉)、皂刺(炒過)、橘葉、青皮、甘草節、桃仁(各一錢半)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清肝解鬱湯:這個藥方(編號184)用來治療因肝經血虛導致的風熱,或是鬱火傷血引起的乳房結塊,或是腫脹潰爛難以癒合。凡是肝膽經血氣不和的疾病,都適合用這個藥方。 藥材包含:人參、熟地黃、芍藥(炒過)、茯苓、山梔(炒過)、貝母(各一錢)、柴胡、牡丹皮、川芎、陳皮(各五分)、當歸、白朮(各一錢半)、甘草(五分)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羌活白芷散:這個藥方(編號185)用來治療風熱血燥引起的症狀,如手掌皮膚皺裂、頭面長瘡、全身腫塊,或是流膿水。 藥材包含:羌活、白芷、荊芥、軟柴胡、蔓荊子、防風、甘草、牙皂、黃芩(用酒炒過)、黃連(用酒炒過,各一錢)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胡麻散:這個藥方(編號186)用來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。 藥材包含:胡麻子(一兩二錢)、苦參、荊芥穗、何首烏(各八錢)、威靈仙、防風、石菖蒲、牛蒡子(炒過)、甘菊花、蔓荊子、白蒺藜(炒過)、炙甘草(各六錢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薄荷湯調服,用清茶也可以。
四生散:這個藥方(編號187)用來治療小腿潰瘍久不癒合,或是眼睛昏花(可能是腎臟問題引起的風症),也用來治療風癬、疥瘡、癩病等皮膚病。 藥材包含:黃耆、獨活、白附子(真的)、白蒺藜(等分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豬腰子一個,切開後放入藥粉,用濕紙包好煨熟,空腹時連同豬腰子一起仔細嚼碎,用鹽湯送服。
檳蘇散:這個藥方(編號188)用來治療風濕引起的流注(可能指關節疼痛),腳部酸痛,或是嘔吐不食。 藥材包含:檳榔、木瓜、陳皮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、香附、紫蘇(各五分)。 將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,生薑三片,蔥白三段,煎煮至剩一碗。空腹服用。
升麻和氣飲:這個藥方(編號189)用來治療因風引起的皮膚瘡疥,以及熱結導致的大便不通。 藥材包含:當歸、陳皮(各一錢半)、枳殼(用麩炒過)、芍藥(用酒炒過)、半夏(炮製過)、桔梗(炒過)、白芷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)、葛根、白茯苓、甘草(炙過,各一錢)、乾薑(炒過)、大黃(各五分)、升麻(三分)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當歸飲:這個藥方(編號190)用來治療風濕血熱引起的皮膚瘙癢、流膿水,以及瘡疥發熱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生地黃、白芍藥、白蒺藜(炒過)、黃耆、何首烏(忌鐵器,各一錢半)、防風、荊芥、甘草(各一錢)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羌活當歸散:這個藥方(編號191)用來治療因風毒血熱引起的頭面長瘡、紅腫、結塊、皮膚瘙癢、流膿水等症狀。 藥材包含:羌活、當歸、川芎、升麻、防風、白芷、荊芥、鼠黏子(蒸過)、黃連(用酒炒過)、黃芩(用酒炒過)、連翹、甘草。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