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六十三長集·痘疹詮古方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三長集·痘疹詮古方 (13)

1. 痘疹

蒼朮(以黃連代之更妙)

乳香,降真香,甘松,北細辛,芸香(各等分),

上為末,水丸,如豆大。每焚一丸熏之,良久又焚一丸,不可太多,只是略有香氣,使之不斷可也。

砭法(一三一),治丹瘤。

用細瓷器擊碎取鋒鋩者,以箸一根,劈開頭夾定,用線縛住,兩指輕捻箸梢,令瓷鋒正對毒頂,懸高寸許,另用一箸輕擊箸頭,令毒血遇刺而出,即可解散。

蜞針法(一三二),治痘癰及丹瘤。

用水蛭大者五六根,放腫毒頭上吮去惡血,可以消丹瘤,決癰腫。

雄黃散(一三三),治痘後牙齦生疳蝕瘡。

雄黃(一錢),銅綠(二錢)

上為末,乾摻之。

綿繭散(一三四),治痘瘡餘毒,肢體關節生疳蝕瘡,膿水不絕。

出蛾綿繭(不拘多少),生白礬(入繭內,以炭火煅枯)

上為細末,干貼疳瘡口內。此總治瘡毒膿水淋漓,收斂之外劑。

搽牙散(一三五),治痘後餘毒攻牙生疳,一日爛進一分,急用此搽之。

銅綠,雄黃,五倍子,枯礬,胡黃連,北細辛,烏梅(同褐子包固,火煅存性)

上等分為末搽之。

吹口丹(一三六),治疳。

黃連,青黛,兒茶,片腦

上等分為末吹之。

生肌散(一三七),痘後癰毒不收口,用之神效。

枯礬(三錢),海螵蛸,赤石脂(煅,各二錢),龍骨(煅),黃丹(飛炒),乳香(出汗),沒藥(出汗,各一錢),血竭(五分),輕粉,麝(各二分),

為細末,摻瘡口內,外以太乙膏貼之。

馬鳴散(一三八),治走馬疳良方。

人中白(即尿缸底白垽也。以物刮取,新瓦盛之,火煅如白鹽乃佳,半兩),五倍子(生者一錢,另用一錢同礬煅之),馬鳴蛻(即蠶蛻紙也。火燒過,二錢半),枯白礬(二錢。即用五倍子一錢,入礬於內煅枯者)

上為極細末,先以濃米泔水浸洗瘡口,以此敷之。

白話文:

痘疹

蒼朮(如果用黃連代替效果更好) 乳香、降真香、甘松、北細辛、芸香(各取等量)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丸子,大小如豆子。每次取一丸焚燒,用煙燻,過一會兒再燒一丸,不要燒太多,只要略有香味,讓香味持續不斷就可以。

砭法(一種醫療方法):治療丹瘤(皮膚腫瘤)。 用細瓷器打碎,取其尖銳的碎片,用筷子劈開頭部夾住瓷片,用線綁緊,用兩隻手指輕輕捻動筷子頭,讓瓷片的尖端對準毒瘤頂部,懸空約一寸高,再用另一根筷子輕輕敲擊筷子頭,讓毒血因為被刺而流出,這樣就可以讓腫瘤消散。

蜞針法(一種醫療方法):治療痘瘡引起的癰腫和丹瘤。 用水蛭五六條,放在腫毒的頂部,讓牠們吸吮惡血,可以消除丹瘤,排解癰腫。

雄黃散:治療痘疹後牙齦長出疳瘡(潰瘍)。 雄黃(一錢)、銅綠(二錢)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直接撒在患處。

綿繭散:治療痘瘡後殘留的毒素,導致肢體關節長出疳瘡,膿水流個不停。 取出蛾的繭(數量不限),將生白礬放入繭內,用炭火燒至枯乾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直接敷在疳瘡口。這個藥粉總體來說是治療各種瘡毒,膿水淋漓的外用收斂藥。

搽牙散:治療痘疹後殘留的毒素侵襲牙齒導致長出疳瘡,每天潰爛進展很快,要趕快用這個藥粉擦。 銅綠、雄黃、五倍子、枯礬、胡黃連、北細辛、烏梅(用褐子包好,用火煅燒保留藥性)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粉末,用來擦拭患處。

吹口丹:治療疳瘡。 黃連、青黛、兒茶、冰片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粉末,吹在患處。

生肌散:痘疹後癰腫潰爛不癒合,使用此藥效果顯著。 枯礬(三錢)、海螵蛸(二錢)、赤石脂(煅燒過,二錢)、龍骨(煅燒過,二錢)、黃丹(炒過,一錢)、乳香(出汗,一錢)、沒藥(出汗,一錢)、血竭(五分)、輕粉(二分)、麝香(二分)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撒在瘡口內,外面再貼上太乙膏。

馬鳴散:治療走馬疳(一種惡性潰瘍)的有效配方。 人中白(就是尿缸底部的白色沉澱物,用東西刮下來,放在新的瓦片上,用火燒成白色像鹽一樣才好,半兩)、五倍子(生的,一錢,另外用一錢和礬一起煅燒)、馬鳴蛻(就是蠶蛻下的紙,燒過,二錢半)、枯白礬(二錢,就是用五倍子一錢,放入礬一起煅燒至枯乾的)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先用濃米湯浸洗瘡口,然後再敷上這個藥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