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六十一長集·婦人規古方 (5)
卷之六十一長集·婦人規古方 (5)
1. 婦人
(錢氏),生化湯,此錢氏世傳治婦人者。
當歸(五錢),川芎(二錢),甘草(炙,五分),焦姜(三分),桃仁(十粒,去皮尖、雙仁),熟地(三錢)
上㕮咀,水二鍾,棗二枚,煎八分,溫服。一方無熟地。附加減法:凡胎衣不下,或血冷氣閉,血枯氣弱等證,連服生化湯二、三劑即下,或用此送益母丸一丸即下。蓋益母草行血養血,性善走而不傷人者也;一、凡婦人無論胎前產後,皆宜此藥;一、凡血暈虛暈,加荊芥穗六、七分;一、凡產婦氣虛氣脫,倦怠無力,加人參、黃耆;一、凡陽虛厥逆,加附子、肉桂;一、脈虛煩渴,加麥冬、五味;一、氣壅有痰,加陳皮、竹瀝;一、血虛血燥便結,加麻仁、杏仁、蓯蓉;一、多汗不眠,加茯神、棗仁、黃耆;上體多汗,加麻黃根;下體多汗,加漢防己;一、煩熱,加丹皮、地骨皮;一、口噤如風,反張瘛瘲者,加荊芥、防風各三、四分;一、惡露未盡,身發寒熱,頭痛脅脹,其小腹必然脹痛,加紅花、丹皮、肉桂各三、四分,玄胡一錢;一、內傷飲食,加山楂、陳皮、砂仁,或神麯、麥芽;一、外傷寒濕,或加蒼朮、白朮;一、血積食積,胃有燥糞,臍腹脹痛,加大黃二錢;一、產後下血不止,或如屋漏水沉黑不紅,或斷或來,或如水,或有塊,淋瀝不休,此氣血大虛之候,不可誤用寒涼。其脈浮,脫者,可加附子輩諸陽分藥,否則無救矣。
佛手散單用當歸三錢,川芎二錢,此即其變方也。
會稽《錢氏世傳》曰:嘗論產證,本屬血虛,陰亡陽孤,氣亦俱病。如大補則氣血陡生,倘失調則諸邪易襲。四物避芍藥之寒,四物得薑、桃之妙。氣毋耗散,法兼補虛;食必扶脾,勿專消導。熱不可用芩、連,恐致宿穢凝滯;寒不宜用桂、附,反招新血流崩。三陽見表證之多,似可汗也,用麻黃則重竭其陽;三陰見里證之劇,似可下也,用承氣則大涸其血。耳聾脅病,乃腎虛惡露之停,休用柴胡;譫語汗多,乃元弱似邪之證,毋同胃實。
厥由陽氣之衰,難分寒熱,非大補不能回陽;痓因陰血之虧,豈論剛柔,非滋營胡以潤絡?潮熱似瘧,以瘧治則遷延;神亂如邪,以邪論則立困。總屬大虛,須從峻補。去血多而大便燥,蓯蓉加於生化,非潤腸和氣之能通;患汗出而小便難,六君倍用參、耆,必生津助液之可利。加參生化頻服,救產後之危;活命長生調攝,須產前加意。
當歸川芎湯,治小產後瘀血,心腹疼痛,或發熱惡寒。
當歸,熟地黃,白芍藥(炒),玄胡索(炒),川芎,桃仁,紅花,香附,青皮(炒),澤蘭,牡丹皮
上水煎,入童便、酒各小半。若以手按腹愈痛,此是瘀血為患,宜用此藥,或失笑散消之。若按之反不痛,此是血虛,宜用四物、參、苓、白朮。若痛而作嘔,此是胃虛,宜用六君子。若或作瀉,此是脾虛,宜用六君子送二神丸。
白話文:
這份藥方是錢氏家族世代相傳,專門治療婦科疾病的生化湯。
基本藥方:
- 當歸(五錢)
- 川芎(二錢)
- 甘草(炙,五分)
- 焦薑(三分)
- 桃仁(十粒,去皮尖、雙仁)
- 熟地(三錢)
煎煮方法: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加入兩碗水,放入兩枚紅棗,煎至剩八分,溫服。有個方子沒有熟地。
加減法:
- **胎盤不下、血虛氣滯:**服用生化湯二、三劑即可幫助胎盤娩出。也可搭配益母丸服用,因益母草能活血養血,性走而不傷身。
- **不論產前產後:**此方都適用於婦女。
- **血虛頭暈:**加荊芥穗六、七分。
- **產後氣虛無力:**加人參、黃耆。
- **陽虛手腳冰冷:**加附子、肉桂。
- **脈虛口渴:**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- **氣滯有痰:**加陳皮、竹瀝。
- **血虛便秘:**加麻仁、杏仁、肉蓯蓉。
- **多汗失眠:**加茯神、酸棗仁、黃耆。
- 上半身多汗,加麻黃根。
- 下半身多汗,加漢防己。
- **煩熱:**加丹皮、地骨皮。
- **牙關緊閉、抽搐:**加荊芥、防風各三、四分。
- **惡露未盡,發冷發熱、頭痛胸痛、小腹脹痛:**加紅花、丹皮、肉桂各三、四分,玄胡一錢。
- **飲食內傷:**加山楂、陳皮、砂仁,或神麯、麥芽。
- **外感寒濕:**加蒼朮、白朮。
- **血瘀食積、胃腸乾燥、肚臍周圍脹痛:**加大黃二錢。
- **產後持續出血,血色暗黑或斷斷續續,或如水狀,或有血塊,淋漓不盡:**這是氣血大虛的表現,不可誤用寒涼藥。若脈浮且虛脫,可加附子等溫陽藥,否則會有危險。
佛手散:
單用當歸三錢、川芎二錢,是生化湯的變方。
《錢氏世傳》觀點:
錢氏認為,產後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血虛,陰液虧損導致陽氣虛弱,氣也跟著生病。若大補氣血,容易導致氣血失調,招致外邪入侵。四物湯避免了芍藥的寒性,加入薑、桃仁後效果更佳。治療時應兼顧補虛和調氣,飲食上要顧護脾胃,不宜專注於消積導滯。熱證不可用黃芩、黃連,以免阻礙穢濁排出;寒證不宜用桂枝、附子,以免導致新血流失。三陽經出現表證(如發熱),看似可以發汗,但用麻黃會過度耗損陽氣;三陰經出現裡證(如腹瀉),看似可以攻下,但用承氣湯會耗盡血液。耳聾、脅痛是腎虛和惡露滯留所致,不宜用柴胡。胡言亂語、多汗是元氣虛弱的表現,不是實熱,不可當作胃實證來治療。
手腳冰冷是由於陽氣衰弱,難以分辨寒熱,必須大補才能恢復陽氣。抽搐是陰血虧損所致,不能單純以剛柔來論治,必須滋養陰血才能濡養經絡。忽冷忽熱像瘧疾,若當作瘧疾治療會延誤病情;神志不清像中邪,若當作中邪來治療會加重病情。這些都屬於大虛證,需要峻補。失血過多導致大便乾燥,可在生化湯中加入肉蓯蓉,不是單靠潤腸通便就能解決;汗出多小便困難,要加大六君子湯中人參和黃耆的用量,才能生津助液,有利排尿。頻服加人參的生化湯,可以挽救產後危急情況,同時產前也要重視調養。
當歸川芎湯:
治療小產後瘀血,心腹疼痛,或發熱惡寒。
- 當歸
- 熟地黃
- 白芍藥(炒)
- 玄胡索(炒)
- 川芎
- 桃仁
- 紅花
- 香附
- 青皮(炒)
- 澤蘭
- 牡丹皮
煎煮方法:
用水煎煮,加入少量童便和酒。
辨證施治:
- **按壓腹部疼痛加劇:**是瘀血為患,宜用此藥或失笑散。
- **按壓腹部疼痛減輕:**是血虛,宜用四物湯加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。
- **疼痛伴隨噁心嘔吐:**是胃虛,宜用六君子湯。
- **疼痛伴隨腹瀉:**是脾虛,宜用六君子湯加二神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