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六十宙集·古方八陣 (17)
卷之六十宙集·古方八陣 (17)
1. 以下咽喉方
人參平補湯,治腎虛聲啞不出。
人參,川芎,當歸,熟地黃,白芍藥,白茯苓,菟絲子(制),杜仲(制),北五味子,白朮,巴戟(去心),半夏曲,橘紅(各半兩),牛膝(酒洗),破故紙(炒),益智仁,葫蘆巴(炒),炙甘草(各二錢半),石菖蒲(一錢半)
上咀。每服五錢,姜五片,棗二枚,煎七分,吞山藥丸百餘粒。凡五鼓後腎氣開時,不得咳唾言語,再進上藥,則功效勝常。
百合丸,治肺燥失聲不語。
百合,百藥煎,杏仁(去皮尖),訶子,薏苡仁(等分)
上為末,雞子清和丸,彈子大。臨臥噙化。或用蜜丸亦妙。
《秘方》,竹衣麥門冬湯,治一切勞瘵痰嗽,聲啞不出,難治者,服之神效。
竹衣(取金竹內衣膜鮮者,一錢),竹茹(彈子大一丸。即金竹青皮也,刮取之),竹瀝(即取金竹者),麥冬(三錢),甘草,橘紅(各五分),白茯苓,桔梗(各一錢),杏仁(七粒,去皮尖,研)
上咀。水一鍾半,加竹葉十四片,煎七分,入竹瀝一杯,和勻服。
射干丸,治懸壅腫痛,咽喉不利。
射干,炙甘草(各半兩),川升麻,川大黃,木鱉仁(各二錢半),杏仁(去皮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,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小彈子大。常含一丸,津咽。
《醫林》,鐵笛丸,治謳歌動火,失音不語者神效。
薄荷葉(四兩),連翹,桔梗,甘草(各二兩半),訶子(煨),大黃(酒蒸),砂仁(各一兩),川芎(一兩半),百藥煎(二兩)
上為細末,雞子清和丸,彈子大。臨臥噙化一丸。或煉蜜丸亦可。
《三因》,雄黃解毒丸,治急喉風雙蛾腫痛,湯藥不下。
雄黃(飛),鬱金(各一兩),巴霜(十四枚)
上為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熱茶清下七丸,吐出頑涎即蘇,未吐再服,大效。如口噤,以物斡開灌之,下咽無有不活者。如小兒驚熱,痰涎壅塞,或二丸三丸,量大小與之。一法,以此丸三粒,用醋磨化灌之,其痰立出,尤妙。
《三因》,玉鑰匙,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。
月石(五錢),牙硝(一兩半),白殭蠶(一錢),冰片(一字)
上為細末。每用五分,以竹管吹入喉中,立愈。此方加雄黃二錢,即名金鑰匙。
《濟生》,二聖散,治纏喉風,急喉痹。
膽礬(二錢半),白殭蠶(炒,半兩)
為細末。用少許吹入喉中。
《秘方》,奪命散,治急喉風。
白礬(枯),殭蠶(炒),月石,皂角(炙煙盡,各等分)
為細末,每用少許吹喉中,痰出即愈。
馬牙硝散,治喉癰,及傷寒熱後咽痛,閉塞不通,毒氣上衝。
馬牙硝細研。每服一錢,綿裹含咽津,以通為度。
燒鹽散,治喉中懸壅垂長,咽中妨礙。
燒鹽,枯礬(各等分)
白話文:
以下是針對咽喉問題的藥方:
人參平補湯: 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聲音嘶啞、發不出聲音。
藥材包括:人參、川芎、當歸、熟地黃、白芍藥、白茯苓、菟絲子(製過)、杜仲(製過)、北五味子、白朮、巴戟天(去心)、半夏曲、橘紅(各半兩)、牛膝(用酒洗過)、破故紙(炒過)、益智仁、葫蘆巴(炒過)、炙甘草(各二錢半)、石菖蒲(一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生薑五片、紅棗二枚,用水煎煮至七分,然後配合吞服山藥丸一百多粒。在每天五更時分(凌晨3-5點),腎氣開始旺盛時,不要咳嗽、吐痰或說話,再次服用此藥,效果會比平常更好。
百合丸: 用於治療肺燥引起的失聲、說不出話。
藥材包括:百合、百藥煎、杏仁(去皮尖)、訶子、薏苡仁(各等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雞蛋清調和製成丸子,像彈珠大小。睡覺前含在口中慢慢化開。也可以用蜂蜜製成丸子,效果也很好。
竹衣麥門冬湯(秘方): 用於治療各種勞損疾病引起的咳嗽、痰多、聲音嘶啞、發不出聲音等難以治癒的病症,服用後有神奇的療效。
藥材包括:竹衣(取新鮮金竹內層的薄膜,一錢)、竹茹(像彈珠大小的一丸,即刮取金竹的青皮)、竹瀝(即取金竹的汁液)、麥冬(三錢)、甘草、橘紅(各五分)、白茯苓、桔梗(各一錢)、杏仁(七粒,去皮尖,磨成末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。用水一碗半,加入竹葉十四片,煎煮至七分,再加入竹瀝一杯,攪拌均勻後服用。
射干丸: 用於治療懸壅垂腫痛、咽喉不適。
藥材包括:射干、炙甘草(各半兩)、川升麻、川大黃、木鱉仁(各二錢半)、杏仁(去皮尖、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,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,像小彈珠大小。經常含一丸,讓口水慢慢吞下。
鐵笛丸(《醫林》): 用於治療因唱歌或過度用嗓導致的火氣上升、失聲、說不出話等情況,效果神奇。
藥材包括:薄荷葉(四兩)、連翹、桔梗、甘草(各二兩半)、訶子(煨過)、大黃(用酒蒸過)、砂仁(各一兩)、川芎(一兩半)、百藥煎(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雞蛋清調和製成丸子,像彈珠大小。睡覺前含一丸在口中慢慢化開。也可以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。
雄黃解毒丸(《三因》): 用於治療急性喉風引起的雙側扁桃體腫痛,導致無法下嚥湯藥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:雄黃(飛過)、鬱金(各一兩)、巴霜(十四枚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糊製成丸子,像綠豆大小。用熱茶水送服七丸,吐出頑固的痰涎後即可恢復,如果沒有吐出,可以再次服用,效果顯著。如果出現牙關緊閉,可以用器具撬開,灌入藥丸,沒有不活的。如果是小孩子因驚嚇發熱、痰涎堵塞,可以服用二至三丸,根據孩子的大小適量給予。還有一種方法,可以用此藥丸三粒,用醋磨開灌入,痰液立刻排出,效果更佳。
玉鑰匙(《三因》): 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喉痹及纏喉風。
藥材包括:月石(五錢)、牙硝(一兩半)、白殭蠶(一錢)、冰片(少量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。每次用五分,用竹管吹入喉嚨,立刻見效。此方加入雄黃二錢,就叫做金鑰匙。
二聖散(《濟生》): 用於治療纏喉風、急性喉痹。
藥材包括:膽礬(二錢半)、白殭蠶(炒過,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。用少量吹入喉嚨。
奪命散(秘方): 用於治療急性喉風。
藥材包括:白礬(枯過)、殭蠶(炒過)、月石、皂角(炙燒至煙盡,各等分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用少量吹入喉嚨,痰液排出即可痊癒。
馬牙硝散: 用於治療喉癰,以及傷寒發熱後咽喉疼痛、閉塞不通、毒氣上衝等症狀。
藥材:馬牙硝(磨成細末)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,慢慢吞咽口水,直到咽喉暢通為止。
燒鹽散: 用於治療喉嚨中懸壅垂過長、妨礙吞咽等情況。
藥材:燒鹽、枯礬(各等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