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1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114)

1. 熱陣

俱為末,和勻,酒糊丸,桐子大。溫酒下五十丸,空心服。如痛甚,煎當歸酒下。

《良方》,三層茴香丸,治腎與膀胱俱虛,邪氣搏結不散,遂成寒疝,臍腹疼痛,陰丸偏大,膚囊壅腫,有妨行步,或瘙癢不止,時出黃水,浸成瘡瘍,或長怪肉,或外腎腫脹,冷硬如石,日以漸大,須溫導陽氣,漸退寒邪,補虛消疝,暖養腎經。凡一應小腸氣寒疝之疾,久新不過三料。

第一料:

舶上茴香(用鹽半兩,同炒焦黃,和鹽秤用一兩,連下共重四兩),川楝子(炮,去核),沙參(洗),木香(各一兩。)

上為細末,米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空心溫酒或鹽湯下,日三服。小病一料可安,病深者,一料才盡,便可用第二料。

第二料:

如前方加蓽茇(一兩),檳榔(五錢)

上六味,共重五兩半,依前糊丸,服如前。若未愈,再服第三料

第三料:

如前方加白茯苓(佳者,四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,或五錢或一兩)

上八味,共重十兩,丸服如前,漸加至三、四十丸。凡小腸氣頻發及三十年者,或大如栲栳者,皆可消散,神效。

奪命丹,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,偏墜搐痛,臍下脹痛,以致悶亂,及外腎腫硬,日漸滋長,陰間濕癢等證。

吳茱萸(揀淨,一斤,分四分用,酒、醋、鹽湯、童便各浸一宿,焙乾),澤瀉(淨片,二兩,酒浸一宿)

上為末,酒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鹽酒或鹽湯下。

《良方》,奪命丹,方在婦人。治瘀血入胞,脹滿難下。

(萬氏),奪命丹,方在痘疹。治痘瘡倒陷,解毒發痘。

《外科》,奪命丹,方在外科。治疔瘡發背,惡毒惡證,有奪命之功。

《局方》,二氣丹,治虛寒積冷,小便不禁,老人虛人尺脈微弱患此者。

硫黃(制,研細),肉桂(各二錢半),乾薑(炮),硃砂(研為衣,各二錢),附子(制,半兩)

上以麵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
《局方》,半硫丸,治高年冷秘虛秘,及痃癖冷氣。《簡易》曰:此潤劑也。

半夏(湯泡七次,焙乾為末),硫黃(明淨者,研極細,用柳木槌子殺過)

上等分,以生薑汁打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用無灰酒或生薑湯任下。

養正丹,治上盛下虛眩運,此藥升降陰陽,及咳逆翻胃,霍亂吐瀉,中風涎潮,不省人事,傷寒陰盛,唇青自汗。

硫黃(為末),黑錫(熔淨),水銀,硃砂(研,各一兩)

上將錫熔化,入硫末,漸入漸攪為末,再入水銀同擂。如硬,再於火上微煅,又擂勻放冷,研極細末,糯米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
《局方》,黑錫丹,治痰氣壅塞,上盛下虛,腎水虧竭,心火炎盛,或一應下虛陰寒,真頭痛等證,及婦人血海久冷無子,赤白帶下。

白話文:

熱陣

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用酒調成糊狀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五十丸,在空腹時服用。如果疼痛劇烈,可以用當歸煎酒送服。

《良方》中的三層茴香丸,治療腎和膀胱都虛弱,邪氣聚集無法散開,導致寒疝,出現肚臍腹部疼痛、陰囊腫大、陰囊皮膚腫脹,妨礙行走,或者瘙癢不止,時常流出黃水,浸泡成瘡瘍,或者長出奇怪的肉,或者外生殖器腫脹,冰冷堅硬如石頭,每天逐漸增大。需要溫通陽氣,逐漸驅散寒邪,補虛消散疝氣,溫養腎經。所有各種小腸疝氣寒疝的疾病,無論新病舊病,服用不超過三個療程就能治好。

第一療程:

舶上茴香(用鹽半兩一同炒至焦黃色,和鹽一同稱量,共重一兩,連同茴香共四兩),川楝子(炮製,去除核),沙參(洗淨),木香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米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,每日三次。小病一個療程就可以痊癒,病情嚴重的,一個療程服用完後,就可以服用第二療程。

第二療程:

在第一療程的基礎上,加入蓽茇(一兩),檳榔(五錢)。

以上六味藥,共重五兩半,依照之前的做法做成丸子,服用方法同前。如果還沒有痊癒,再服用第三療程。

第三療程:

在第二療程的基礎上,加入白茯苓(好的,四兩),附子(炮製,去除皮臍,或者五錢或者一兩)。

以上八味藥,共重十兩,做成丸子服用方法同前,可以逐漸增加到三、四十丸。所有小腸疝氣頻繁發作以及三十年以上的病程,或者腫大如籮筐的,都可以消散,效果神奇。

“奪命丹”,治療多年或新近發生的小腸疝氣,出現陰囊下墜抽痛、肚臍下脹痛,導致心煩意亂,以及外生殖器腫硬,逐漸增大,陰囊濕癢等症狀。

吳茱萸(挑選乾淨的,一斤,分成四份使用,分別用酒、醋、鹽湯、童子尿浸泡一晚,焙乾),澤瀉(乾淨的片狀,二兩,用酒浸泡一晚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調成糊狀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鹽酒或鹽湯送服。

《良方》中的“奪命丹”,配方用於婦科疾病,治療瘀血進入子宮,引起脹滿難以下降的症狀。

(萬氏)的“奪命丹”,配方用於痘疹,治療痘瘡凹陷,解毒發痘。

《外科》中的“奪命丹”,配方用於外科疾病,治療疔瘡和發背等惡性病症,具有奪回性命的功效。

《局方》中的二氣丹,治療虛寒積冷,小便失禁,老年人或體虛的人脈搏微弱的患者。

硫黃(製過,研磨成細粉),肉桂(各二錢半),乾薑(炮製),朱砂(研磨作為丸衣,各二錢),附子(製過,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

《局方》中的半硫丸,治療老年人便秘,虛秘,以及脅肋部位積聚的冷氣。《簡易》說:這是一個潤滑劑。

半夏(用湯水浸泡七次,焙乾磨成粉末),硫黃(純淨的,研磨極細,用柳木槌子敲打過)。

將以上藥材等份混合,用生薑汁調成糊狀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、七十丸,用無灰酒或生薑湯送服。

“養正丹”,治療上盛下虛引起的眩暈,這個藥物能夠調節陰陽的升降,以及治療咳嗽、嘔吐、胃部翻騰、霍亂吐瀉、中風流涎、不省人事、傷寒陰盛、口唇發青、自汗等症狀。

硫黃(磨成粉末),黑錫(熔化乾淨),水銀,朱砂(研磨,各一兩)。

將錫熔化,加入硫黃粉末,一邊加入一邊攪拌成粉末,再加入水銀一同研磨。如果變硬,再在火上稍微鍛燒,再次研磨均勻放涼,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糯米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

《局方》中的黑錫丹,治療痰氣壅塞,上盛下虛,腎水虧竭,心火旺盛,或者所有下虛陰寒的症狀,以及真頭痛等症狀,還能治療婦女血海寒冷導致的不孕,以及赤白帶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