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8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86)

1. 寒陣

《原機》,芍藥清肝散,治眵多眊矂,緊澀羞明,赤脈貫晴,臟腑秘結。

白朮,川芎,防風,羌活,桔梗,滑石,石膏,芒硝(各三分),黃芩,薄荷,荊芥,前胡炙甘草,芍藥(各二分半),柴胡,山梔,知母(各二分),大黃(四分)

水煎,食遠熱服。

《良方》,龍膽瀉肝湯,亦名龍膽湯。治肝經濕熱,小便赤澀,或脅脹口苦寒熱,凡肝經有餘之證宜服之。

龍膽草(酒拌炒),人參,天冬,麥冬,生甘草,黃連(炒),山梔,知母(各五分),黃芩(七分),柴胡(一錢),五味(三分)

水一鍾半,煎服。

七味龍膽瀉肝湯,治肝火內炎,如前諸證。

柴胡梢,澤瀉,車前子,木通,龍膽草,歸梢,生地(各等分)

上㕮咀。水二鍾,煎一鍾。空心稍熱服。

(薛氏),加味龍膽瀉肝湯,治肝經濕熱,或囊癰下疳便毒,小便澀滯,或陰囊作痛,小便短少。

龍膽草(酒炒,一錢),車前子(炒),當歸尾,木通,澤瀉(大人倍用),甘草,黃芩,生地山梔(大人倍用)

上水煎。若治小兒,子母同服。

當歸六黃湯,治盜汗之聖藥。

當歸,黃耆(蜜炙,各二錢),生地黃,熟地黃,黃連,黃芩,黃柏(各一錢)

水二錢,煎服。

正氣湯,治陰分有火盜汗。

黃柏(炒),知母(炒,各二錢),炙甘草(六分)

水一鍾半,煎八分,食遠熱服。

(仲景),芍藥甘草湯,治傷寒脈浮,自汗出,小便數,心煩,微惡寒,腳攣急,足溫者。

白芍藥,甘草(炒,各四兩)

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溫再服。

生地黃煎,治陰火盜汗。

生地,當歸,黃耆(炙),甘草(炙),麻黃根,浮小麥,黃連,黃芩,黃柏(各錢)

水一鍾半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《寶鑑》,石膏散,治陽明風熱頭痛。

石膏,川芎,白芷(等分)

上為細末。每服四錢,熱茶清調下。

《本事》,荊芥散,治頭風。

荊芥,石膏(煅,等分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姜三片,連須蔥白三寸,水一鍾,煎七分,食遠服。

雙玉散,治熱痰咳嗽喘急,煩渴頭痛。

石膏,寒水石(等分)

上為極細末。每服三錢,人參湯或隨證用引調下。

《玄珠》,秘方茶調散,治風熱上攻,頭目昏痛,及頭風熱痛不可忍。

小川芎(一兩),細芽茶,薄荷(各三錢),白芷(五錢),荊芥穗(四錢),片芩(二兩,酒拌炒三次,不可令焦)

頭巔及腦痛,加細辛、藁本、蔓荊子(各三錢)。上為細末。每服二、三錢,用茶清調下。

天花散,治消渴。

天花粉,生地黃,麥門冬,乾葛(各二錢),五味子,甘草(各一錢)

上作二服,水一鍾半,粳米百粒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(錢氏),地骨皮散,治壯熱作渴。

白話文:

芍藥清肝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眼睛分泌物多、視力模糊、眼睛緊澀怕光、眼睛有紅絲、以及便秘等問題。藥材包括白朮、川芎、防風、羌活、桔梗、滑石、石膏、芒硝(各三分),黃芩、薄荷、荊芥、前胡、炙甘草、芍藥(各二分半),柴胡、山梔、知母(各二分),大黃(四分)。用水煎煮後,在飯後稍微溫熱時服用。

龍膽瀉肝湯(又名龍膽湯)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肝經濕熱引起的,像是小便顏色深赤、小便時感到澀痛、胸脅脹滿、口苦、忽冷忽熱等症狀,凡是肝經火氣過旺的情況都適合服用。藥材包括龍膽草(用酒拌炒過)、人參、天冬、麥冬、生甘草、黃連(炒過)、山梔、知母(各五分),黃芩(七分),柴胡(一錢),五味子(三分)。用水一碗半煎煮後服用。

七味龍膽瀉肝湯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肝火旺盛引起的類似上述症狀。藥材包括柴胡梢、澤瀉、車前子、木通、龍膽草、當歸梢、生地(各等分)。將藥材切碎,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,空腹時稍微溫熱服用。

加味龍膽瀉肝湯(薛氏)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肝經濕熱,像是陰囊腫痛、下身瘡瘍、梅毒、小便澀痛、或是陰囊疼痛、小便量少等問題。藥材包括龍膽草(酒炒過,一錢),車前子(炒過),當歸尾,木通,澤瀉(成人用量加倍),甘草,黃芩,生地,山梔(成人用量加倍)。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是治療小孩,則可與母親一同服用。

當歸六黃湯:這個藥方是治療盜汗的良藥。藥材包括當歸、黃耆(用蜂蜜炙過,各二錢),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(各一錢)。用水二錢煎煮後服用。

正氣湯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盜汗。藥材包括黃柏(炒過)、知母(炒過,各二錢),炙甘草(六分)。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,在飯後稍微溫熱時服用。

芍藥甘草湯(仲景)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感冒後,出現脈浮、自汗、小便次數多、心煩、稍微怕冷、腳抽筋、腳卻溫熱的情況。藥材包括白芍藥、甘草(炒過,各四兩)。用水三升煮成一升半,去渣,分兩次溫服。

生地黃煎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盜汗。藥材包括生地、當歸、黃耆(炙過)、甘草(炙過)、麻黃根、浮小麥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(各一錢)。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

石膏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陽明經風熱引起的頭痛。藥材包括石膏、川芎、白芷(等分)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熱茶送服。

荊芥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頭風。藥材包括荊芥、石膏(煅過,等分)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帶鬚蔥白三寸,用水一碗煎至七分,飯後服用。

雙玉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熱痰引起的咳嗽、喘促、煩渴、頭痛等症狀。藥材包括石膏、寒水石(等分)。將藥材磨成極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人參湯或隨症狀選擇藥引送服。

秘方茶調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頭痛、頭暈,以及劇烈的頭風熱痛。藥材包括小川芎(一兩)、細芽茶、薄荷(各三錢)、白芷(五錢)、荊芥穗(四錢)、片芩(二兩,用酒拌炒三次,不能炒焦)。如果是頭頂或腦部疼痛,可以加入細辛、藁本、蔓荊子(各三錢)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、三錢,用茶水送服。

天花散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消渴症(糖尿病)。藥材包括天花粉、生地黃、麥門冬、葛根(各二錢),五味子、甘草(各一錢)。將藥材分成兩份,每次用一份,加入粳米一百粒,用水一碗半煎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

地骨皮散(錢氏):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高熱和口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