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65)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65)
1. 攻陣
天門冬(去心),黃芩(酒炒),海粉(另研),栝蔞仁(另研),橘紅(各一兩),連翹,香附(淡鹽水浸炒),桔梗(各五錢),青黛(另研),芒硝(另研,各三錢)
上為細末,煉蜜入薑汁少許搗丸,龍眼大。噙嚼一丸,清湯送下,或丸如綠豆大,淡薑湯送下五六十丸。此等老痰,大約飲酒人多有之,酒氣上蒸,肺與胃脘皆受火邪,故結而成痰。此方天冬、黃芩瀉肺火,海石、芒硝咸以軟堅,栝蔞潤肺消痰,香附、連翹開鬱降火,青黛去鬱火,故不用辛燥等藥。
《醫林》,辰砂化痰丸,治風化痰,安神定志,止嗽除堅。
辰砂(另研),明礬(另研,各五錢),南星(制,一兩),半夏曲(三兩)
上為細末,薑汁糊丸,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
《三因》,控涎丹,凡人忽患胸背手足腰胯疼痛,牽引釣動,時時走易不定,不可忍者,或手足冷痹,氣脈不通,是皆痰涎在心膈上下,故為此證。
真白芥子,紫大戟(去皮),甘遂(麵裹煨,各等分)
上為末,糊丸,桐子大。臨臥淡薑湯或溫水下五、七丸至十丸。痰甚者,量加之。
《醫林》,烏巴丸,治胸膈久為頑痰所害,面色青白浮腫,不思飲食,遍身疼痛,夜間氣壅不得睡,往來寒熱,手足冷痛,不得轉側,屢用痰藥墜之不下,取之不出,此是頑痰堅滯,宜此藥利下之則愈,未利再服。
烏梅肉(二兩),巴霜(五粒,去油)
上用水二碗,砂鍋內將烏梅肉煮爛,候水稍干,入巴豆,將竹片攪如稠糊,取出搗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丸、九丸、十丸、十一丸、或十五丸,薑湯下,不拘時。
《御藥》,吐痰方,治胸中有痰瘀癖者。
用白礬一兩,水二升,煮一升,入蜜一合,更煮少時。溫服。須臾即吐,如未吐,再飲熱水一盞,吐痰為效。
人參利膈丸,方在和陣。
治痰逆嗝噎聖藥。
《和劑》,青木香丸,治胸膈噎塞,氣滯不行,腸中水聲,嘔噦痰逆,不思飲食,寬中和膈。
黑醜(炒香,取頭末,十二兩),破故(炒),蓽茇(各四兩),木香(二兩),檳榔(用酸粟米飯裹,濕紙包,火煨令紙焦,去飯,四兩)
上為末,滴水為丸,綠豆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茶湯、熱水任下。
消痞核桃
莪朮(酒洗),當歸(酒洗),白芥子,急性子(各四兩,俱搗碎),皮硝,海粉(各八兩),大核桃(百枚)
上先以群藥入砂鍋內,寬水煮一二沸,後入大核桃重五錢者百枚,同煮一日夜,以重一兩為度,取起晾乾。先用好膏藥一個,摻阿魏一錢,麝香半分,量痞大小貼住,以熱手磨擦。每空心服前桃一個,三日後二個,以至三個。服完後,須四物湯之類,數帖即愈。
熨痞方
一層用麝香二、三分摻肉上。二層阿魏一、二錢。三層芒硝一、二兩鋪蓋於上。
白話文:
攻陣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老痰的,通常喝酒的人比較容易出現。這是因為酒氣上衝,導致肺和胃受到火邪侵擾,進而凝結成痰。
方子中包含:天門冬(去除內心)、黃芩(用酒炒過)、海粉(另外研磨)、栝蔞仁(另外研磨)、橘紅(各一兩)、連翹、香附(用淡鹽水浸泡後炒過)、桔梗(各五錢)、青黛(另外研磨)、芒硝(另外研磨,各三錢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和少量薑汁,搗成丸子,像龍眼那麼大。每次含嚼一丸,用清湯送服;也可以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用淡薑湯送服五六十丸。這個方子中,天門冬和黃芩可以瀉肺火,海石和芒硝的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痰,栝蔞能潤肺消痰,香附和連翹可以疏解鬱氣、降低火氣,青黛則能去除鬱結的火,所以不需要使用辛燥的藥材。
辰砂化痰丸
這個方子出自《醫林》,用於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痰,可以安神定志,止咳化痰。
方子包含:辰砂(另外研磨)、明礬(另外研磨,各五錢)、南星(炮製過,一兩)、半夏曲(三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調成糊狀,製作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再用硃砂裹在丸子外面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控涎丹
這個方子出自《三因》,用於治療突然發作的胸背、手足、腰胯疼痛,疼痛會牽引、抽動,並且會時常轉移不定,讓人難以忍受;或者出現手足冰冷麻木、氣脈不通暢的情況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痰液停留在心膈上下所引起的。
方子包含:真白芥子、紫大戟(去皮)、甘遂(用麵包裹後煨過,各等分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臨睡前用淡薑湯或溫水送服五到十丸。如果痰很多,可以適量增加用量。
烏巴丸
這個方子出自《醫林》,用於治療胸膈長期被頑固的痰所困擾,導致面色青白、浮腫、食慾不振、全身疼痛、夜間氣喘難以入睡、時而發冷時而發熱、手足冰冷疼痛,無法翻身,多次使用化痰藥都無法奏效的情況。這是由於痰液堅硬阻塞所導致的,應該使用這個方子來通利大便,使痰排出。如果第一次沒有效果,可以再次服用。
方子包含:烏梅肉(二兩)、巴豆霜(五粒,去除油脂)。
將兩碗水倒入砂鍋,加入烏梅肉煮爛,待水稍微收乾後,加入巴豆,用竹片攪拌成稠糊狀,取出後搗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七丸、九丸、十丸、十一丸或十五丸,用薑湯送服,不拘時間。
吐痰方
這個方子出自《御藥》,用於治療胸中有痰瘀積的人。
方子包含:白礬一兩,水二升,煮至剩下一升,加入蜂蜜一合,再煮一會。溫服。不久就會吐痰,如果沒有吐出,再喝一碗熱水,吐出痰液即可見效。
人參利膈丸
這個方子的內容在“和陣”部分。
這是治療痰逆、打嗝的特效藥。
青木香丸
這個方子出自《和劑》,用於治療胸膈阻塞、氣滯不通、腸鳴、嘔吐、痰多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可以寬胸和胃。
方子包含:黑醜(炒香,取頭末,十二兩)、破故紙(炒)、蓽茇(各四兩)、木香(二兩)、檳榔(用酸小米飯包裹,濕紙包好後用火煨至紙焦,去除米飯,四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水滴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用茶湯或熱水送服。
消痞核桃
這個方子包含:莪朮(用酒洗過)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白芥子、急性子(各四兩,都搗碎)、皮硝、海粉(各八兩)、大核桃(一百枚)。
首先將其他藥材放入砂鍋,加入足夠的水煮一兩次,然後放入重約五錢的大核桃一百枚,一同煮一天一夜,使核桃重量達到一兩為度,撈起晾乾。先用好的膏藥一片,撒上阿魏一錢、麝香半分,貼在痞塊上,用熱手按摩。每天空腹服用核桃一個,三天後改為兩個,直到三個。服用完後,要再服用幾劑四物湯之類的藥方,就會痊癒。
熨痞方
這個方子包含:第一層,在肉上撒上二到三分麝香。第二層,鋪上一到二錢阿魏。第三層,在上面蓋上一到二兩芒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