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6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63)

1. 攻陣

磠砂合濟有功,乳香五錢隨良。蜜丸一粒放毫光,取下多年積脹。

《簡易》,勝紅丸,治脾積氣滯,胸膈滿悶,氣促不安,嘔吐清水,丈夫酒積,婦人脾血積,小兒食積並治。

三稜,蓬朮(各醋煮),青皮,陳皮,乾薑,良薑(各一兩),香附(二兩,炒)

上為末,醋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薑湯下。

《御院》,助氣丸,治三焦痞塞,胸膈飽悶,氣不流通,蘊結成積,痃癖氣塊,並皆治之。

三稜(炮),莪朮(炮,各一兩),青皮,橘紅,白朮(各五錢),木香,檳榔,枳殼(各三錢)

上為末,糊丸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。

《局方》,三黃丸,治三焦積熱,咽喉腫閉,心膈煩躁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。

黃芩,黃連,大黃(各等分)

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四、五十丸,白湯送下,或淡鹽湯亦可。此方為湯,即名瀉心湯。

(東垣),雄黃聖餅子,治一切酒食傷脾,積聚滿悶等證。

巴豆(百枚,去膜油),雄黃(半兩),白麵(十兩,炒,羅過)

上二味為細末,同面和勻,用新汲水攪和作餅如手大,以水煮之,候浮於湯上,看硬軟捏作小餅子。每服五、七餅,加至十餅、十五餅,嚼食一餅利一行,二餅利二行。食前茶酒任下。

(河間),舟車丸,治一切水濕蠱腹,痰飲癖積,氣血壅滿,不得宣通,風熱鬱痹,走注疼痛,及婦人血逆氣滯等證。

黑醜(頭末,四兩),甘遂(麵裹煨),芫花,大戟(但醋炒,各一兩),大黃(二兩),青皮,陳皮木香,檳榔(各五錢),輕粉(一錢),取蟲加蕪荑半兩。

上為末,水糊丸,如小豆大。空心溫水下,初服五丸,日三服,以快利為度。服法如前三花神佑丸。

(子和),導水丸

大黃,黃芩(各二兩),滑石,黑醜(頭末,各四兩)

加法:甘遂一兩,去濕熱腰痛,泄水濕腫滿,久病則加;白芥子一兩,去遍身走注疼痛宜加;朴硝一兩,退熱散腫毒止痛,久毒宜加;郁李仁一兩,散結滯,通關節,潤腸胃,行滯氣,通血脈宜加;樟柳根一兩,去腰腿沉重宜加。

上為細末,滴水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或加至百丸,臨臥溫水下。

(子和),神芎丸,治心經積熱,風痰壅滯,頭目赤腫,瘡癤咽痛,胸膈不利,大小便秘,一切風熱等證。

大黃(生),黃芩(各二兩),黑醜(頭末,生),滑石(各四兩),黃連,川芎,薄荷葉(各半兩)

滴水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後溫水下。《局方》無黃連。

《三因》,小胃丹,上可去胸膈之痰,下可利腸胃之痰。

芫花,大戟(俱醋炒),甘遂(麵裹煨,各一兩),大黃(酒拌蒸,一兩半),黃柏(炒褐色,二兩)

上為細末,粥丸,麻子大。每服十丸,溫水下。

白話文:

攻陣

硇砂這種藥材搭配其他藥物,效果很好,再加入五錢的乳香會更好。將藥材做成蜜丸,服用後藥效會發揮作用,可以去除體內多年累積的脹氣。

《簡易》勝紅丸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胃積滯,導致胸悶、呼吸急促不安、嘔吐清水等症狀。男子因飲酒過多造成的積滯,女子因脾血積滯,以及小孩因飲食積滯,都可以用此方治療。

藥材組成:三稜、蓬朮(都用醋煮過),青皮、陳皮、乾薑、良薑(各一兩),香附(二兩,炒過)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《御院》助氣丸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三焦氣機不暢,導致胸悶、氣不流通、氣機鬱結成積,以及痃癖(腹部腫塊)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三稜(炮製過)、莪朮(炮製過,各一兩),青皮、橘紅、白朮(各五錢),木香、檳榔、枳殼(各三錢)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糊狀物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《局方》三黃丸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三焦積熱,導致咽喉腫痛、心煩躁動、小便赤澀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黃芩、黃連、大黃(各等量)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用蜂蜜煉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四、五十丸,用白開水或淡鹽水送服。這個方子如果改為湯劑,就叫做瀉心湯。

(東垣)雄黃聖餅子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吃太多酒食而損傷脾胃,導致積聚、腹脹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巴豆(一百枚,去掉外膜和油脂),雄黃(半兩),白麵(十兩,炒過並篩過)。

製作方法:將巴豆和雄黃磨成細末,與白麵混合均勻,用新打的水攪拌做成餅狀,大小如手掌。放入水中煮,等餅浮上水面後,看軟硬程度捏成小餅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個餅,可以加到十個、十五個。吃一個餅就會排便一次,吃兩個餅就會排便兩次。飯前、茶酒皆可服用。

(河間)舟車丸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因水濕引起的腹脹、痰飲、積聚、氣血壅塞、不通暢、風熱引起的痹痛、遊走性疼痛,以及婦女氣血逆亂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黑醜(頭末,四兩),甘遂(用麵包裹後煨熟),芫花、大戟(都用醋炒過,各一兩),大黃(二兩),青皮、陳皮、木香、檳榔(各五錢),輕粉(一錢),另外加入蕪荑半兩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調成糊狀做成藥丸,大小如小豆。空腹用溫水服用,開始時每次五丸,每天三次,以排便順暢為度。服用方法和前面提到的三花神佑丸類似。

(子和)導水丸

藥材組成:大黃、黃芩(各二兩),滑石、黑醜(頭末,各四兩)。

加減用法:若要去除濕熱引起的腰痛,以及排水腫,慢性病患者可以加甘遂一兩;若要去除全身遊走性疼痛,可以加白芥子一兩;若要退熱散腫止痛,慢性中毒者可以加朴硝一兩;若要疏通結滯,通利關節,潤腸胃,理順氣機,暢通血脈,可以加郁李仁一兩;若要去除腰腿沉重感,可以加樟柳根一兩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滴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或者加到一百丸,睡前用溫水送服。

(子和)神芎丸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心經積熱,風痰壅塞,導致頭目紅腫、瘡癤咽痛、胸悶、大小便秘、各種風熱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大黃(生用)、黃芩(各二兩),黑醜(頭末,生用)、滑石(各四兩),黃連、川芎、薄荷葉(各半兩)。

製作方法:用水滴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溫水送服。《局方》這個方子裡沒有黃連。

《三因》小胃丹:這個方子可以清除胸膈的痰,也可以疏通腸胃的痰。

藥材組成:芫花、大戟(都用醋炒過),甘遂(用麵包裹後煨熟,各一兩),大黃(用酒拌勻蒸過,一兩半),黃柏(炒至褐色,二兩)。
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粥做成藥丸,大小如麻子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溫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