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50)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50)
1. 和陣
《寶鑑》,天台烏藥散,治小腸疝氣,牽引臍腹疼痛。
烏藥,木香,茴香(炒),良薑(炒),青皮(各半兩),檳榔(二個),川楝子(十個),巴豆(七十粒)
上將巴豆微打破,同川楝子加麩炒黑,去麩及巴豆不用,其餘共為細末。每服一錢,溫酒下,甚者姜酒下。
《百選》,桃仁膏,治氣血凝滯,疝氣,膀胱小腸氣,痛不可忍。
桃仁(炒,去皮尖),大茴香(炒)
上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蔥白二寸煨熟,蘸藥細嚼,空心熱酒下。
《局方》,守效丸,治㿗疝不痛者之要藥。
蒼朮,南星,白芷,川芎,山楂,半夏,枳實(一云橘核)
上等分為末,薑汁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鹽湯下。有寒,加茱萸;有熱,加山梔子;又或加青皮、荔枝核。
來復丹,治伏暑泄瀉,裡寒外熱,其效如神,及治諸腹痛疝氣,小兒驚風。
硝石(一兩,同硫黃為末,入瓷碟內,用微火炒,以柳枝攪結砂子,火不可大,恐傷藥力;再研極細,名二氣末),舶上硫黃(一兩),五靈脂(澄去砂),橘紅,青皮(各二兩,一作各二錢)太陰玄精石(一兩)
上為末,醋糊丸,豌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伏暑悶亂,紫蘇湯下。大人疝氣諸痛,悉宜服之。小兒驚風欲絕,研碎,米湯下。
《衛生》,潤腸湯,治大便燥結不通。
生地黃,生甘草,熟地黃,當歸尾,大黃(煨,各五錢),桃仁,麻子仁(各一錢),紅花(五分)
上用水二盞,煎一盞,空心服。
通幽湯,治大便燥結堅黑,腹痛。
熟地,生地,歸梢,紅花,桃仁泥,大黃(各一錢),升麻(二分)
水一鍾半,煎服。古方加麻仁、甘草,即名潤燥湯。
(東垣),導滯通幽湯,治幽門不通,氣不升降,大便閉塞。凡脾胃初受熱中,多有此證,治在幽門,以辛潤之。
升麻梢,桃仁泥,歸身(各一錢),炙甘草,紅花(各三分),熟地,生地(各五分)
水二鍾,煎一鍾,調檳榔末五分,稍熱服。
(河間),厚朴湯,治大便氣秘不通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者,謂之虛秘,此湯主之。蓋實秘者物也,虛秘者氣也。
厚朴(一錢半),白朮(二錢),半夏,枳殼,陳皮,甘草(各一錢)
水一鍾半,姜三片,棗三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如不通,加大黃一錢。
《會編》,皂角散,治大小便關格不通,經三、五日者。
大皂角(燒存性)
上為末。米湯調下。又以豬脂一兩煮熟,以汁及脂俱食之。又宜以八正散加檳榔、枳殼、朴硝、桃仁、燈心、茶葉煎服。
《良方》,三仁丸,治大腸有熱,津液竭燥,大便澀。
柏子仁,松子仁,火麻仁(各一兩)
上研勻,用黃蠟半兩溶化和丸,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前米飲下;未快,加數服之。
白話文:
和陣
天台烏藥散,治療小腸疝氣,牽引肚臍和腹部疼痛。
藥材:烏藥、木香、茴香(炒過)、良薑(炒過)、青皮(各半兩)、檳榔(二個)、川楝子(十個)、巴豆(七十粒)。
製作方法:先將巴豆稍微搗碎,與川楝子一同加入麩皮炒至黑色,去除麩皮和巴豆不用,將剩餘藥材一起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送服,病情嚴重者用薑酒送服。
桃仁膏,治療氣血凝滯引起的疝氣,膀胱和小腸氣,疼痛難忍。
藥材:桃仁(炒過,去除皮尖)、大茴香(炒過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兩寸長的蔥白煨熟後,蘸藥細嚼,空腹用熱酒送服。
守效丸,是治療不痛的疝氣的主要藥物。
藥材:蒼朮、南星、白芷、川芎、山楂、半夏、枳實(一說用橘核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末,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丸藥,如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七、八十丸,用鹽湯送服。如果體內有寒氣,加入茱萸;有熱氣,加入山梔子;也可以加入青皮、荔枝核。
來復丹,治療暑天引起的腹瀉,屬於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的症狀,效果顯著,也治療各種腹痛疝氣、小兒驚風。
藥材:硝石(一兩,與硫磺一同磨成粉末,放入瓷碟內,用微火炒,用柳枝攪拌成砂狀,火不可太大,以免損害藥效;再磨成極細粉末,稱為二氣末)、舶上硫黃(一兩)、五靈脂(除去砂子)、橘紅、青皮(各二兩,一說各二錢)、太陰玄精石(一兩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調成糊狀製成丸藥,如豌豆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若因暑熱而感到悶亂,用紫蘇湯送服。大人各種疝氣疼痛,都適合服用。小兒驚風快要昏厥時,將藥丸磨碎,用米湯送服。
潤腸湯,治療大便乾燥結塊不通暢。
藥材:生地黃、生甘草、熟地黃、當歸尾、大黃(煨過,各五錢)、桃仁、麻子仁(各一錢)、紅花(五分)。
製作方法:用水兩碗煎至一碗,空腹服用。
通幽湯,治療大便乾燥堅硬如黑色,並伴有腹痛。
藥材:熟地、生地、當歸梢、紅花、桃仁泥、大黃(各一錢)、升麻(二分)。
製作方法:用水一碗半煎服。古代配方中加入麻仁、甘草,則名為潤燥湯。
導滯通幽湯,治療幽門不通,氣機無法上升下降,大便閉塞。通常是脾胃初受熱邪引起的,治療的重點在幽門,要用辛潤的藥物。
藥材:升麻梢、桃仁泥、歸身(各一錢)、炙甘草、紅花(各三分)、熟地、生地(各五分)。
製作方法:用水兩碗煎至一碗,調入檳榔末五分,稍熱時服用。
厚朴湯,治療因氣機阻滯導致大便不通,無法進食,小便清澈的病症,稱之為虛秘,此方主治。實秘是由於實質性的東西堵塞,虛秘是由於氣機不暢。
藥材:厚朴(一錢半)、白朮(二錢)、半夏、枳殼、陳皮、甘草(各一錢)。
製作方法: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三片,紅棗三枚,煎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若不通,加大黃一錢。
皂角散,治療大小便關閉不通,已經持續三、五日的病症。
藥材:大皂角(燒至保留藥性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用米湯調服。另外,用豬油一兩煮熟,將湯汁和豬油一併食用。也宜用八正散加入檳榔、枳殼、朴硝、桃仁、燈心、茶葉煎服。
三仁丸,治療大腸有熱,津液枯竭乾燥,大便難以排出。
藥材:柏子仁、松子仁、火麻仁(各一兩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,用黃蠟半兩融化後和藥粉製成丸藥,如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;若沒有效果,可增加服用次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