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4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48)

1. 和陣

上為細末,酒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煎愈風湯空心送下。

調元健步丸,治陰虛血少,濕熱兼行,足履無力。

當歸(酒洗),川黃柏(鹽酒炒),枸杞(各二兩),牛膝(三兩,鹽酒浸),白芍藥(微炒),白茯苓,白朮(炒),蒼朮,陳皮(各一兩),炙甘草(三錢),木瓜,五加皮(各八錢),川續斷(七錢),澤瀉防己(各五錢)

蜜丸,桐子大。空心鹽湯送下七、八十丸,或百丸。

《三因》,勝駿丸,治元氣不足,為寒濕之氣所襲,腰足攣拳,或腳面連指走痛無定,筋脈不伸,行步不隨。常服益真氣,壯筋骨。

附子(炮製),當歸,天麻,牛膝,木香,棗仁(炒),熟地(酒蒸),防風(各二兩),木瓜(四兩),羌活,乳香(各半兩),全蠍(炒),甘草(炙),沒藥(各一兩),麝香(二錢)

上為末,用生地黃三斤,以無灰酒四升煮乾,曬二日,杵爛如膏,入前末和勻,杵千餘下,每兩作十丸。每服一、二丸,細嚼臨臥酒下。作小丸服亦可。

神應養真丹,治厥陰經為四氣所襲,腳膝無力,或右瘓左癱,半身不遂,手足頑麻,語言蹇澀,氣血凝滯,遍身疼痛。

當歸(酒浸片時,搗),熟地黃(酒蒸,搗),川芎,芍藥,羌活,天麻,菟絲子(酒製),木瓜(等分)

上為末,入地黃、當歸二膏,加蜜搗丸,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空心酒下,鹽湯亦可。

透骨丹,專治腳氣。

川烏(炮),羌活,沉香,乳香(另研),川芎,檳榔,木瓜(各一兩),木香(一兩半),白茯苓(二兩)

上為末,曲糊丸,梧子大。食前薑湯下六、七十丸。

《本事》,虎骨酒,去風,補血益氣,壯筋骨,強腳力。

虎脛骨(真者),萆薢,仙靈脾,薏苡仁,牛膝,熟地黃(各二兩)

上銼細,絹袋盛,浸酒二斗,飲了一盞入一盞,可得百日。婦人去牛膝。

《活人》,薏仁酒,治腳痹。

薏苡仁,牛膝(各二兩),海桐皮,五加皮,獨活,防風,杜仲(各一兩),熟地黃(一兩半),白朮(半兩)

上為粗末,以生絹袋盛,用好酒五升浸,春秋冬二七日,夏月分作數帖,逐帖浸酒用之。每日空心服一盞或半盞,日三、四服,常令酒氣不絕。久服覺皮膚下如有蟲行,即風濕氣散。

椒艾囊,治腳氣極效,及避一切腳氣風氣毒氣。

艾葉(揉,半斤),川椒(一斤,淨),草烏(二兩,為粗末)

上三味,和勻,用布袱鋪如棉褥,裹足底及足脛,即用火踏,下加微火,烘踏於上,使椒艾之氣得行於足,自然寒濕風毒諸氣皆得消散,立能止痛。痛止後,仍要三二日一為之,或夜臥包之,達旦去之。用此方法,無不效者。

(丹溪),敷腳氣方,治腳氣腫痛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和米糊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七、八十丸,用煮過的愈風湯在空腹時送服。

調元健步丸,治療因陰虛血少,又兼有濕熱,導致腳部無力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當歸(用酒洗過)、川黃柏(用鹽酒炒過)、枸杞(各二兩)、牛膝(三兩,用鹽酒浸泡)、白芍藥(稍微炒過)、白茯苓、白朮(炒過)、蒼朮、陳皮(各一兩)、炙甘草(三錢)、木瓜、五加皮(各八錢)、川續斷(七錢)、澤瀉、防己(各五錢)。

將藥材用蜂蜜製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在空腹時用鹽水送服七、八十丸,或是一百丸。

《三因》書中記載的勝駿丸,治療因元氣不足,又受到寒濕之氣侵襲,導致腰腿抽筋彎曲,或腳面連著腳趾疼痛遊走不定,筋脈無法伸展,行走不便的情況。經常服用可以增強真氣,強壯筋骨。

藥材包含:附子(炮製過)、當歸、天麻、牛膝、木香、棗仁(炒過)、熟地黃(用酒蒸過)、防風(各二兩)、木瓜(四兩)、羌活、乳香(各半兩)、全蠍(炒過)、甘草(炙過)、沒藥(各一兩)、麝香(二錢)。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三斤生地黃,加四升無灰酒煮乾,曬兩天,搗爛成膏狀,加入之前磨好的藥末,攪拌均勻,再搗一千多次,每兩藥材做成十丸。每次服用一到兩丸,細嚼後在臨睡前用酒送服。也可以做成小丸子服用。

神應養真丹,治療因厥陰經受到四種邪氣侵襲,導致腳膝無力,或是右半身癱瘓、左半身癱瘓,半身不遂,手腳麻木,說話困難,氣血凝滯,全身疼痛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當歸(用酒浸泡片刻,搗爛)、熟地黃(用酒蒸過,搗爛)、川芎、芍藥、羌活、天麻、菟絲子(用酒製過)、木瓜(等量)。

將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生地黃和當歸製成的藥膏,再加入蜂蜜搗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在空腹時用酒送服,用鹽水送服也可以。

透骨丹,專門治療腳氣病。

藥材包含:川烏(炮製過)、羌活、沉香、乳香(另外研磨)、川芎、檳榔、木瓜(各一兩)、木香(一兩半)、白茯苓(二兩)。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米曲糊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在飯前用薑湯送服六、七十丸。

《本事》書中記載的虎骨酒,可以祛風、補血益氣、強壯筋骨、增強腳力。

藥材包含:虎脛骨(真的)、萆薢、仙靈脾、薏苡仁、牛膝、熟地黃(各二兩)。

將藥材切細,用絹布袋裝好,浸泡在二斗酒中,喝一盞酒就再加一盞,可以飲用一百天。婦人去掉牛膝。

《活人》書中記載的薏仁酒,治療腳痹。

藥材包含:薏苡仁、牛膝(各二兩)、海桐皮、五加皮、獨活、防風、杜仲(各一兩)、熟地黃(一兩半)、白朮(半兩)。

將藥材磨成粗末,用生絹袋裝好,用好酒五升浸泡,在春、秋、冬三季浸泡十四天,夏季則分做幾帖,一帖一帖浸泡。每天在空腹時服用一盞或半盞,一天服用三、四次,要保持酒氣不斷。長期服用會感覺皮膚下像有蟲子在爬,這就是風濕之氣散去的表現。

椒艾囊,治療腳氣病效果極佳,並且可以避開一切腳氣、風氣、毒氣。

藥材包含:艾葉(揉過,半斤)、川椒(一斤,去除雜質)、草烏(二兩,磨成粗末)。

將以上三味藥材混合均勻,用布包好,像棉褥一樣鋪在腳底和腳踝處,然後用火烘烤,下方加小火,烘踏在上面,讓椒艾的氣進入腳部,這樣寒濕風毒等氣自然消散,可以立即止痛。疼痛停止後,仍需三、兩天做一次,或者在晚上睡覺時包著,到早上再取下。用這個方法,沒有不見效的。

(丹溪)記載的敷腳氣方,治療腳氣腫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