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38)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38)
1. 和陣
天門冬丸,治吐血咯血,大能潤肺止嗽。
天門冬(一兩),貝母,杏仁(各七錢,炒),白茯苓,阿膠,甘草(各五錢)
上為細末,煉蜜丸,芡實大。每噙化一丸,津嚥下。
發灰散,治起居所傷,小便尿血,或忍尿脬轉,臍下急痛,小便不通,又治肺疽心衄,內崩吐血,舌上出血。
亂髮(燒灰。即血餘也)
上每服二錢,以米醋湯調服。
棕灰散,治大腸下血不止,或婦人崩漏下血。
敗棕,不拘多少,燒灰存性,為細末。
每服二錢,空心好酒或清米飲調服。
《寶鑑》,平胃地榆湯,治邪陷陰分,則陰結便血。
陳皮,厚朴,蒼朮,甘草,地榆,人參,白朮,當歸,芍藥,升麻,乾葛,茯苓,神麯乾薑(炒),香附(各等分)
上咀。每服五錢,加薑、棗煎,空心服。
(海藏),愈風湯,一名舉卿古拜散。治一切失血,筋脈緊急,產後或汗後搐搦。
荊芥穗(為細末)
上先炒大豆黃卷,以酒沃之,去黃卷取淨汁,調前末三、四錢服之。輕者一服,重者二、三服即止。氣虛者忌服。童便調亦可。
《局方》,小烏沉湯,治氣逆便血不止。
烏藥(一兩),炙甘草,香附(醋炒,四兩)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前鹽湯下。
除濕和血湯,治陽明經濕熱虛陷,便血腹痛。
當歸身(酒拌),牡丹皮,生地黃,熟地黃,黃耆(炙),炙甘草(各一錢),白芍藥(錢半),生甘草,升麻,陳皮,秦艽,蒼朮,肉桂(各五分)
水二鍾,煎八分,空心,候宿食消盡熱服。
驅瘧飲,治諸瘧久瘧不愈者。
草果,青皮,陳皮,人參,茯苓,半夏(制),厚朴,蒼朮(炒),檳榔,白朮,甘草(各一錢),良薑(五分)
水二鍾,棗二枚,烏梅一個,煎八分,食遠服。
祛瘧飲,三發後,火盛氣強者,可因其衰而減之,立效。
貝母(去心),紫蘇(各一錢),橘紅,山楂肉,枳實(各錢半),檳榔(八分),柴胡(七分),甘草(炙,三分),知母(去毛淨,鹽酒炒過,五錢)
上用水二鍾,煎一鍾,又將滓再煎,至八分,並一處,露過宿,臨發日早溫服一半,未發前一時許再溫服後半。
截瘧飲,《史崇質傳》云:得之四明胡君,屢試屢驗。
黃耆(炙,一錢六分),人參,白朮,白茯苓,橘紅,砂仁,草果,五味子(各一錢),甘草(七分),烏梅(三枚)
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煎一鍾,溫服。
《濟生》,萬安散,治一切瘧病之初,邪盛氣壯者,進此藥以逐邪取效。若氣虛胃弱及妊婦,皆不宜用。
蒼朮,厚朴(姜炒),陳皮,檳榔,常山(酒浸)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
上咀。水一鍾半,煎八分,露一宿,臨發早,溫服。忌熱物。
《濟生》,鱉甲飲子,治瘧疾久不愈,脅下痞滿,腹中結塊,名曰瘧母。
白話文:
天門冬丸:治療吐血、咯血,能有效滋潤肺部、止咳。 成分:天門冬(一兩)、貝母、杏仁(各七錢,炒過)、白茯苓、阿膠、甘草(各五錢)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狀,大小如芡實。每次含化一丸,讓藥汁慢慢嚥下。
發灰散:治療因生活起居不慎造成的尿血,或是因為忍尿導致膀胱脹痛、小便不暢;也能治療肺部膿瘡、心臟出血、內臟出血、吐血,以及舌頭出血。 成分:亂髮(燒成灰,也就是頭髮燒成的灰)。 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醋湯調服。
棕灰散:治療大腸出血不止,或是婦女崩漏下血。 成分:破損的棕櫚葉(多少不拘),燒成灰,保留藥性,研磨成細末。 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好酒或清米湯調服。
平胃地榆湯(出自《寶鑑》):治療邪氣侵入陰部導致陰分鬱結、便血。 成分:陳皮、厚朴、蒼朮、甘草、地榆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芍藥、升麻、葛根、茯苓、神麯、乾薑(炒)、香附(各等分)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切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薑、棗一同煎煮,空腹時服用。
愈風湯(又名舉卿古拜散,出自海藏):治療各種失血症狀,包括筋脈抽搐、產後或發汗後引起的抽搐。 成分:荊芥穗(研磨成細末)。 用法:先將黃豆捲炒熟,用酒浸泡,取出酒液,用酒液調和荊芥穗細末三、四錢服用。病情輕者服用一次即可,重者服用二、三次即可。氣虛的人忌用。也可以用童便調服。
小烏沉湯(出自《局方》):治療氣逆導致的便血不止。 成分:烏藥(一兩)、炙甘草、香附(醋炒,四兩)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鹽湯送服。
除濕和血湯:治療陽明經濕熱虛陷導致的便血腹痛。 成分:當歸身(酒拌過)、牡丹皮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黃耆(炙過)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、白芍藥(一錢半)、生甘草、升麻、陳皮、秦艽、蒼朮、肉桂(各五分)。 用法:用水兩碗煎煮至八分,空腹,等宿食消化後趁熱服用。
驅瘧飲: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瘧疾。 成分:草果、青皮、陳皮、人參、茯苓、半夏(制過)、厚朴、蒼朮(炒過)、檳榔、白朮、甘草(各一錢)、良薑(五分)。 用法:用水兩碗,加入紅棗兩枚,烏梅一個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祛瘧飲:如果瘧疾發作三次後,病邪盛、氣血強盛者,可以趁其衰弱時減輕病症,效果明顯。 成分:貝母(去心)、紫蘇(各一錢)、橘紅、山楂肉、枳實(各一錢半)、檳榔(八分)、柴胡(七分)、甘草(炙過,三分)、知母(去毛洗淨,用鹽酒炒過,五錢)。 用法: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,將藥渣再次煎煮至八分,將兩次藥液混合,放置一夜,在瘧疾發作前一天早上溫服一半,在瘧疾發作前一小時左右再次溫服另一半。
截瘧飲(出自《史崇質傳》):據說是四明胡君所傳,多次驗證有效。 成分:黃耆(炙過,一錢六分)、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橘紅、砂仁、草果、五味子(各一錢)、甘草(七分)、烏梅(三枚)。 用法:用水兩碗,加入薑三片、紅棗兩枚,煎煮至一碗,溫服。
萬安散(出自《濟生》):治療各種瘧疾初期,邪氣旺盛、體質強壯者,可使用此藥驅邪見效。如果體虛、脾胃虛弱或是孕婦,不適合使用。 成分:蒼朮、厚朴(薑炒過)、陳皮、檳榔、常山(酒浸過)、甘草(炙過,各一錢半)。 用法:用水一碗半,煎煮至八分,放置一夜,在瘧疾發作前早晨溫服。忌食熱性食物。
鱉甲飲子(出自《濟生》):治療瘧疾久治不癒,脅下脹滿、腹部結塊,這種情況被稱為瘧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