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36)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36)
1. 和陣
每服五、六錢,姜五片,棗二枚,水煎服。
橘半胃苓湯,治嘔吐泄瀉,脹滿不下,食不知味。
橘紅,半夏(制,各一錢),蒼朮(米泔浸炒),白朮(炒),厚朴,炙甘草,人參,茯苓,澤瀉,茅根(各二錢),薑汁(數匙)
水二鍾,煎一鍾,入薑汁再煎一、二沸,陸續飲之。
柴苓湯,治身熱煩渴泄瀉。
白朮,茯苓,澤瀉,柴胡,豬苓,黃岑
上水煎服。
加減柴苓湯,治諸疝。此和肝腎、順氣、消疝、治濕之劑。
柴胡,甘草,半夏,茯苓,白朮,澤瀉,豬苓,山梔(炒),山楂,荔核(煨,各等分)
上㕮咀。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
《局方》,真人養臟湯,治大人小兒冷熱不調,下痢赤白,或如膿血、魚腦,裡急後重,臍腹㽲痛;或脫肛墜下,酒毒便血,並治之。
人參,當歸,訶子,肉豆蔻(麵煨),炙甘草,木香(各一錢),芍藥,白朮(各三錢),肉桂(五分),粟殼(蜜炙,二錢)
水二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臟寒者,加附子一錢。
《良方》,草果散,治中寒泄瀉,腹痛無度。
厚朴(薑汁炒,二兩),肉豆蔻(麵煨),草豆蔻(煨,各十個)
上每服三錢,薑、水煎服。
《經驗》,大橘皮湯,治濕熱內甚,心腹脹滿,水瀉,小便不利。
橘皮,檳榔(各一錢),滑石,茯苓,豬苓,澤瀉,白朮(各二錢),官桂,甘草(各五分)
水一鍾半,生薑三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消食導氣飲,治凡遇氣怒便作泄瀉,此必因怒挾食所致。其有脾土本虛,不勝肝氣者,此方主之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炙甘草,川芎,半夏,青皮,陳皮,枳實,香附,神麯,砂仁,木香,上酌虛實增減用
水一鍾半,姜三片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
《外臺》,黃芩湯,治乾嘔下利。
黃芩,人參,乾薑(各三兩),桂枝(一兩),半夏(半升),大棗(十二枚)
上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溫分三服。
秘傳斗門方,治毒痢臟腑撮痛,膿血赤白,或下血片,日夜不息,及噤口惡痢,裡急後重,全不進食,久渴不止,他藥不能治者,立見神效。
乾薑(炒,四錢),粟殼(蜜炙,八錢),地榆,甘草(炙,各六錢),白芍藥(炒,三錢),黑豆(炒,去皮,一兩半)
上㕮咀,可分三、四帖,用水一鍾半,煎七分,食遠熱服。
治痢簡易八方
《外臺秘要》方:治痢下白膿不止。用白麵一味炒熟,搗篩,煮米粥內方寸匕食之。此療瀉痢日至百行,藥所不及者也。
《千金方》:治痢。用薤白一握,細切,煮粥食之。
《聖惠方》:治赤白痢疾。以蔥一握,切,和米煮粥,空腹食之。
《千金翼方》:用雞子以醋煮極熟,空腹食之,治久痢赤白。
又方:用乾薑於火內燒焦黑,不可成炭,放瓷瓶中閉冷,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飲調下。
白話文:
和陣
每次服用五、六錢的藥粉,加入生薑五片、紅棗兩顆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橘半胃苓湯,治療嘔吐腹瀉、腹脹滿悶不消、吃東西沒味道。
藥材包含:橘紅、製半夏(各一錢)、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蒼朮、炒過的白朮、厚朴、炙甘草、人參、茯苓、澤瀉、茅根(各二錢),以及少許薑汁。
將兩碗水煎煮成一碗,加入薑汁後再煮沸一、兩次,分次慢慢喝。
柴苓湯,治療身體發熱、口渴、腹瀉。
藥材包含: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柴胡、豬苓、黃芩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加減柴苓湯,治療各種疝氣。這個方劑可以調和肝腎、疏通氣機、消除疝氣、治療濕氣。
藥材包含:柴胡、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澤瀉、豬苓、炒過的梔子、山楂、煨過的荔枝核(各等分)。
將藥材切碎,加兩碗水和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八分,飯前服用。
《局方》真人養臟湯,治療大人小孩因冷熱不調引起的腹瀉,排出紅白色、膿血、像魚腦的糞便,伴隨裡急後重、肚臍腹部疼痛;或者脫肛、痔瘡出血、酒毒引起的便血,都可以治療。
藥材包含:人參、當歸、訶子、用麵粉包裹煨過的肉豆蔻、炙甘草、木香(各一錢)、芍藥、白朮(各三錢)、肉桂(五分)、用蜂蜜炙過的罌粟殼(二錢)。
將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如果體內寒冷,可以加入附子一錢。
《良方》草果散,治療因體內寒氣引起的腹瀉,伴隨劇烈腹痛。
藥材包含:用薑汁炒過的厚朴(二兩)、用麵粉包裹煨過的肉豆蔻、煨過的草豆蔻(各十個)。
每次服用三錢的藥粉,加入生薑和水煎煮後服用。
《經驗》大橘皮湯,治療濕熱過盛,引起心腹脹滿、水瀉、小便不利。
藥材包含:橘皮、檳榔(各一錢)、滑石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白朮(各二錢)、官桂、甘草(各五分)。
將一碗半水加入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
消食導氣飲,治療凡是遇到生氣就腹瀉,這必定是因生氣而影響消化所導致。如果體內脾胃虛弱,無法承受肝氣,這個方劑可以治療。
藥材包含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川芎、半夏、青皮、陳皮、枳實、香附、神麯、砂仁、木香,以上藥材用量根據虛實情況酌情增減。
將一碗半水加入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七分,飯後溫服。
《外臺》黃芩湯,治療乾嘔和腹瀉。
藥材包含:黃芩、人參、乾薑(各三兩)、桂枝(一兩)、半夏(半升)、大棗(十二枚)。
將以上六味藥材,用七升水煎煮至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
《秘傳斗門方》,治療毒痢,引起內臟絞痛、排出膿血、紅白色或片狀血便,整天不停歇,以及無法進食、裡急後重、口渴不止、其他藥物無法治療的嚴重痢疾,此方效果顯著。
藥材包含:炒過的乾薑(四錢)、用蜂蜜炙過的罌粟殼(八錢)、地榆、炙甘草(各六錢)、炒過的白芍藥(三錢)、炒過並去皮的黑豆(一兩半)。
將藥材切碎,可以分三、四帖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七分,飯後溫服。
治療痢疾的簡易八方
《外臺秘要》方:治療痢疾排出白色膿液不止。用純白麵粉炒熟,搗碎過篩,用米粥沖服一小勺。此方可治療腹瀉次數多到一天上百次,其他藥物無法奏效的情況。
《千金方》:治療痢疾。用一把小蒜,切碎煮粥食用。
《聖惠方》:治療紅白色痢疾。用一把蔥切碎,和米一起煮粥,空腹食用。
《千金翼方》:用雞蛋以醋煮至極熟,空腹食用,治療長久不癒的紅白色痢疾。
又一方:用乾薑在火上燒焦黑,但不能變成炭,放入瓷瓶中冷卻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