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2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27)

1. 和陣

上作一服,水鍾半,姜十片,煎七分,入沉香末少許,不拘時溫服。

(《局方》),四七湯,治七情之氣結成痰涎,狀如破絮,或如梅核,在咽喉之間,咯不出,咽不下,此七情所為也。或中脘痞滿,氣不舒快,痰飲嘔惡,皆治之。

半夏(湯泡,錢半),茯苓(一錢二分),蘇葉(六分),厚朴(薑製,九分)

水一鍾半,生薑七片,紅棗二枚,煎八分,不時服。

(《得效》),加味四七湯,治心氣鬱滯,豁痰散驚。

半夏(制,二錢半),厚朴(制),茯苓(各一錢半),蘇葉,茯神(各一錢),遠志,石菖蒲,甘草(各五分)

水二鍾,加薑、棗煎服。

(《玉機》),澤瀉湯,治心下有支飲,苦眩冒。

澤瀉(五錢),白朮(二錢)

水二鍾,煎七分,食遠溫服。

硃砂消痰飲,治痰迷心竅,驚悸怔忡。

膽星(五錢),硃砂(二錢半,另研),麝香(二分,另研)

上為末,臨臥薑湯調下一錢。

(《深師》),消飲丸,治停飲胸滿嘔逆,腹中水聲,不思飲食。

白朮(二兩,炒),茯苓(五錢),枳實(炒),乾薑(炮,各七錢),上為細末,蜜丸,桐子大。溫水下三十丸。

(《秘方》),星香丸,治諸般氣嗽生痰。

南星(礬水泡一宿),半夏(制同上,共泡之),香附(皂角水浸一周時,各二兩),陳皮(去白,四兩)

上不見火為末,薑汁糊丸。每服五十丸,臨臥薑湯送下。

祛痰丸,治風痰頭旋惡逆,胸膈不利。

南星(生),半夏(生),赤茯苓,橘紅,乾薑(炮,等分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不拘時,米飲送下。

天花丸,亦名玉壺丸。治消渴引飲無度。

人參,天花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麥門冬湯下。

(《局方》),玉壺丸,治風痰頭痛,亦治諸痰。

南星(生),半夏(生,各一兩),天麻(五錢),白麵(三兩)上為末,水和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用水一大盞,煎沸入藥,煮令藥浮即熟,漉出放溫,別用生薑湯下。

一方:用南星、半夏各二兩俱制,天麻、白礬各五錢,共為末,以薑汁糊丸,如胡椒大。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。

玉液丸,治風熱痰涎壅盛,利咽膈,清頭目,止咳嗽,除煩熱。

半夏(湯泡,焙為細末),枯礬(研細,各十兩),寒水石(煅赤為末,水飛,三十兩)

上研勻,麵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(潔古),玉粉丸,治氣痰咳嗽。

南星,半夏(各一兩,俱湯浸),橘紅(二兩)

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人參、生薑湯任下,食後。

(《瑞竹》),杏仁丸,治久嗽,及老人咳嗽,喘急不已,睡臥不得,服此立效。

白話文:

[和陣]

基本藥方: 取一份藥,加入半碗水,放入十片生薑,煎煮至剩七分,加入少量沉香粉,不論何時溫熱服用。

(《局方》)四七湯: 治療因情緒波動導致氣結成痰,痰液像破棉絮或梅核,卡在喉嚨,吐不出也吞不下,這是情緒所致。也適用於胸腹脹悶、氣不舒暢、痰飲嘔吐等症狀。

  • 藥材:半夏(用熱水浸泡過的,約7.5克),茯苓(約4.5克),紫蘇葉(約2克),厚朴(用生薑炮製過的,約3克)
  • 用法:加入一碗半水,放入七片生薑,兩枚紅棗,煎煮至剩八分,不拘時服用。

(《得效》)加味四七湯: 治療心氣鬱結、痰多驚慌。

  • 藥材:半夏(炮製過的,約9克),厚朴(炮製過的),茯苓(各約6克),紫蘇葉、茯神(各約4克),遠志、石菖蒲、甘草(各約2克)
  • 用法:加入兩碗水,放入生薑、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(《玉機》)澤瀉湯: 治療因心下有水飲積聚而導致的頭暈目眩。

  • 藥材:澤瀉(約18克),白朮(約7克)
  • 用法: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剩七分,飯後溫服。

硃砂消痰飲: 治療痰迷心竅、驚悸心慌。

  • 藥材:膽星(約18克),硃砂(約9克,另行研磨),麝香(約0.7克,另行研磨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睡前用生薑湯調服約4克。

(《深師》)消飲丸: 治療停飲導致胸悶嘔吐、腹中有水聲、食慾不振。

  • 藥材:白朮(炒過的,約75克),茯苓(約18克),枳實(炒過的),乾薑(炮製過的,各約27克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溫水服用30丸。

(《秘方》)星香丸: 治療各種氣喘咳嗽、生痰。

  • 藥材:南星(用明礬水浸泡一夜),半夏(炮製方法同南星,一同浸泡),香附(用皂角水浸泡一周),各約75克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約150克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不用火烘乾,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丸。每次睡前用生薑湯送服50丸。

祛痰丸: 治療風痰引起的頭暈噁心、胸膈不適。

  • 藥材:南星(生的),半夏(生的),赤茯苓,橘紅,乾薑(炮製過的,等量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麵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50-70丸,不拘時,用米湯送服。

天花丸/玉壺丸: 治療消渴症,口渴多飲。

  • 藥材:人參,天花粉(等量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30-50丸,用麥門冬湯送服。

(《局方》)玉壺丸: 治療風痰引起的頭痛,也適用於各種痰症。

  • 藥材:南星(生的),半夏(生的,各約37克),天麻(約18克),白麵(約112克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30-50丸,用一大碗水煎煮藥丸至藥浮起,撈出放溫,再用生薑湯送服。
  • 另一種做法: 南星、半夏(各約75克,均需炮製),天麻、白礬(各約18克),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製成如胡椒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30丸,用開水送服。

玉液丸: 治療風熱引起的痰涎壅盛,能清利咽喉、清頭目、止咳嗽、除煩熱。

  • 藥材:半夏(用熱水浸泡過的,烘乾磨成粉末),枯礬(磨成粉末,各約375克),寒水石(煅燒至紅,磨成粉末,水飛,約1125克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研磨均勻,用麵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30丸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。

(潔古)玉粉丸: 治療氣痰咳嗽。

  • 藥材:南星,半夏(各約37克,均用熱水浸泡),橘紅(約75克)
  • 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浸泡過熱水的蒸餅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50-70丸,用人參或生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

(《瑞竹》)杏仁丸: 治療久咳不癒、老年咳嗽、氣喘不止、難以入睡,服用後效果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