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1)

1. 卷之五十三圖集·古方八陣

2. 補陣

四君子湯,治脾胃虛弱,飲食少思,或大便不實,體瘦面黃,或胸膈虛痞,吞酸痰嗽,或脾胃虛弱,善患瘧痢等證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(各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

加薑、棗,水煎服。或加粳米百粒。

加味四君湯,治痔漏下血,面色痿黃,怔忡耳鳴,腳軟氣弱,及一切脾胃氣虛,口淡,食不知味,又治氣虛不能攝血,以致下血不禁。

人參,白朮(炒),茯苓,炙甘草,黃耆(炙),白扁豆(炒)

上水煎服。或為末,每服三錢,滾湯調服。

生附四君湯,方在小兒。治脾胃虛寒吐瀉。

五味異功散,治脾胃虛寒,飲食少思,嘔吐,或久患咳嗽,面浮氣逆腹滿等證。

人參,白朮(炒),茯苓,炙甘草,陳皮(各一錢),此即四君子湯加陳皮也

上加薑、棗,水煎服。

六君子湯,治脾胃虛弱,飲食少思,或久患瘧痢,或食飲難化,或嘔吐吞酸,或咳嗽喘促若虛火等證,須加炮姜,其功尤速。

即前四君子湯加陳皮、半夏各一錢五分。

加味六君湯,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,及傷寒病後米穀不化,腸中虛滑,發渴微痛久不瘥者,及治小兒脾疳瀉痢。

人參,白朮,黃耆,山藥,甘草,白茯苓(各一兩),砂仁,厚朴,肉豆蔻(麵裹煨,各七錢)

上每服一兩,用水煎服;或為細末,用米湯調服二錢,不拘時。

香砂六君子湯,治過服涼藥,以致食少作嘔,或中氣虛滯,噁心脹滿等證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半夏,陳皮(各一錢),砂仁(炒),藿香(各八分),炙甘草(六分)

上姜水煎服。

(《局方》),四物湯,治血虛營弱,一切血病,當以此為主。

熟地黃,當歸(各三錢),川芎(一錢),芍藥(二錢)

水二鍾,煎服。

(薛氏),加味四物湯

即前方加山梔、柴胡、丹皮。

(《正傳》),加味四物湯,治血熱陰虛諸痿,四肢軟弱不能舉動。

當歸(一錢),五味子(九粒),熟地(三錢),麥冬,黃柏,蒼朮(各一錢),白芍藥,川芎(各七分半)人參,黃連(各五分),杜仲(七分半),牛膝(足不軟者不用),知母(各三分)

水二鍾,煎一鍾,空心溫服。酒糊丸服亦可。

(東垣),加減四物湯,方在寒陣。治腸風下血。

(《保命》),柴胡四物湯,治日久虛勞,微有寒熱,脈滑而數者。

當歸,熟地,芍藥,川芎(各錢半),柴胡(八分),人參,黃芩,半夏,甘草(各三錢)

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(萬氏),柴胡四物湯,方在痘疹。治疹後餘熱。

奇效四物湯,方在婦人。治肝經虛熱血崩。

增損四物湯,方在婦人。治脾虛不攝,去血不止。

(《元戎》),四物湯,方在攻陣。治血虛臟結。

(《良方》),加減四物湯,方在婦人。治婦人血積。

白話文:

補陣

四君子湯,主要治療脾胃虛弱,導致食慾不佳、消化不良,或者大便不成形、身體消瘦面色蠟黃,或者胸悶腹脹、胃酸過多、咳嗽多痰,又或者因為脾胃虛弱容易罹患瘧疾、痢疾等疾病。

藥材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(各8克),炙甘草(4克)

服用方法:加生薑、紅棗一起用水煎服。也可以加入少許粳米同煮。

加味四君湯,主要治療痔瘡出血、面色萎黃、心悸耳鳴、腿腳無力、氣虛體弱,以及一切因脾胃氣虛導致的口淡無味、食慾不振,也治療氣虛不能固攝血液導致的出血不止。

藥材組成:人參、炒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炙黃耆、炒白扁豆

服用方法:用水煎服。也可以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12克,用熱開水沖服。

生附四君湯,這個方子在兒科會用到,主要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瀉。

五味異功散,主要治療脾胃虛寒,導致食慾不佳、嘔吐,或者長期咳嗽、面部浮腫、氣逆腹脹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人參、炒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陳皮(各4克),此方即是四君子湯加陳皮。

服用方法:加生薑、紅棗一起用水煎服。

六君子湯,主要治療脾胃虛弱,導致食慾不佳,或者長期患有瘧疾痢疾,或者食物難以消化,或者嘔吐吞酸,或者咳嗽氣喘等症狀,如果體內有虛火,可以加入炮薑,效果會更好。

藥材組成:即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陳皮、半夏各6克。

加味六君湯,主要治療一切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,以及傷寒病後出現的消化不良、腸道虛滑、口渴微痛,久治不癒的情況,也治療小兒疳積腹瀉。

藥材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、山藥、甘草、白茯苓(各40克),砂仁、厚朴、肉豆蔻(麵粉包裹煨熟,各28克)

服用方法:每次服用40克,用水煎服;或者磨成細末,用米湯調服8克,服用時間不限。

香砂六君子湯,主要治療因過量服用寒涼藥物,導致食慾不佳、嘔吐,或者中焦氣滯,引起噁心腹脹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陳皮(各4克),砂仁(炒)、藿香(各3克),炙甘草(2.4克)

服用方法:用薑水煎服。

(《局方》)四物湯,主要治療血虛,氣血不足,適用於一切血病,應該以這個方子為主。

藥材組成:熟地黃、當歸(各12克),川芎(4克),芍藥(8克)

服用方法:用水兩碗,煎煮後服用。

(薛氏)加味四物湯,即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山梔、柴胡、丹皮。

(《正傳》)加味四物湯,主要治療因血熱陰虛導致的四肢痿軟無力,難以舉動。

藥材組成:當歸(4克),五味子(9粒),熟地(12克),麥冬、黃柏、蒼朮(各4克),白芍藥、川芎(各3克),人參、黃連(各2克),杜仲(3克),牛膝(如果腿腳不軟,可不用),知母(各1克)

服用方法:用水兩碗,煎至一碗,空腹溫服。也可以製成藥丸,用酒或米糊送服。

(東垣)加減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治療寒症的篇章中有提到,主要治療腸風下血(痔瘡出血)。

(《保命》)柴胡四物湯,主要治療長期虛勞,微微有寒熱,脈象滑數的情況。

藥材組成:當歸、熟地、芍藥、川芎(各6克),柴胡(3克),人參、黃芩、半夏、甘草(各12克)

服用方法: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。

(萬氏)柴胡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治療痘疹的篇章中提到,主要治療出疹後餘熱未清。

奇效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婦科篇章中有提到,主要治療肝經虛熱導致的崩漏(女性非經期出血)。

增損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婦科篇章中有提到,主要治療脾虛不能固攝血液,導致出血不止。

(《元戎》)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治療攻下之法的篇章中提到,主要治療血虛導致的臟腑結滯。

(《良方》)加減四物湯,這個方子在婦科篇章中有提到,主要治療婦女血瘀積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