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書》~ 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24)
卷之五十一德集·新方八陣 (24)
1. 固陣
黏米固腸糕,治脾胃虛寒,或因食滯氣滯,腹痛泄瀉久不止者,多服自效。
用白糯米滾湯淘洗,炒香熟為粉,每粉一兩,加乾薑末炒熟者二分半,白糖二錢,拌勻,於飢時用滾水調服一、二兩。如有微滯者,加陳皮炒末二分,或砂仁末一分俱妙。一法用陳老米粉亦妙。此與古方固類四十九泄瀉經驗方大同小異,並補陣養元粉略同。
玉關丸,治腸風血脫,崩漏帶濁不固,諸藥難效者,宜用此丸兼煎藥治之。及瀉痢滑泄不能止者,亦宜用此。
白麵(炒熟,四兩),枯礬(二兩),文蛤(醋炒黑,二兩),北五味(一兩,炒),訶子(二兩,半生半炒)
上為末,用熟湯和丸,梧子大。以溫補脾腎等藥隨證加減煎湯送下,或人參湯亦可。如血熱妄行者,以涼藥送下。
鞏堤丸,治膀胱不藏,水泉不止,命門火衰,小水不禁等證。
熟地(二兩),菟絲子(酒煮,二兩),白朮(炒,二兩),北五味,益智仁(酒炒),故紙(酒炒),附子(制),茯苓,家韭子(炒,各一兩)
上為末,山藥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百餘丸,空心滾湯,或溫酒下。如兼氣虛,必加人參一、二兩更妙。
敦阜糕,治久瀉久痢,腸滑不固妙方,及婦人帶濁最佳。
白麵(炒黃,二兩),冬白朮(炒黃,一兩),破故紙(炒,五錢)
上共為末。臨服時加白糖,隨宜用清滾湯,食前調服如糕法。如胃寒者,每一兩加乾薑炒末五分或一錢;如氣有不順,或痛,或嘔,每末一兩,加丁香一錢;如滑泄不禁者,每兩加慄殼末炒黃一錢。若以作丸,則宜三味等分用,即名敦阜丸。
白話文:
[固陣]
黏米固腸糕: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胃虛寒,或是因為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、導致脹氣腹痛、久瀉不止的情況,多吃幾次就會有效。
用白糯米煮成米湯後,洗過,再炒到熟透磨成粉。每用一兩米粉,加入炒熟的乾薑末二分半,白糖二錢,攪拌均勻。肚子餓的時候,用熱開水調和一、二兩來吃。如果稍微有消化不良的情況,可以加入炒過的陳皮末二分,或是砂仁末一分,效果會更好。另外,也可以用陳年的老米粉來做,效果也不錯。這個方子和古時候的「固類四十九泄瀉經驗方」大同小異,也跟「補陣養元粉」有點類似。
玉關丸:這個藥丸可以治療腸道出血、脫肛、婦女崩漏(子宮大量出血)、白帶過多且無法控制等問題,如果其他藥物都沒效,可以搭配這個藥丸和湯藥一起治療。也可以用來治療腹瀉不止的情況。
需要準備的藥材有:炒熟的白麵粉(四兩),枯礬(二兩),用醋炒黑的文蛤(二兩),炒過的北五味子(一兩),半生半炒的訶子(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用熟開水調和成丸,像梧桐子一樣大。再用溫補脾腎等藥材煎成的湯送服,也可以用人參湯送服。藥材的搭配要根據病情的需要調整。如果是因為血熱引起的出血,則用涼性的藥湯送服。
鞏堤丸:這個藥丸可以治療膀胱功能失調、小便無法控制、腎陽虛衰、小便失禁等問題。
需要準備的藥材有:熟地黃(二兩),用酒煮過的菟絲子(二兩),炒過的白朮(二兩),北五味子(一兩),用酒炒過的益智仁(一兩),用酒炒過的補骨脂(一兩),製附子(一兩),茯苓(一兩),炒過的韭菜子(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用山藥糊做成丸,像桐子一樣大。每次吃一百多顆,空腹用熱開水或溫酒送服。如果同時有氣虛的情況,可以加入一、二兩的人參,效果會更好。
敦阜糕:這個方子對於治療久瀉、久痢、腸道滑脫無法固澀等問題非常有效,對於婦女白帶過多也有很好的效果。
需要準備的藥材有:炒黃的白麵粉(二兩),炒黃的冬白朮(一兩),炒過的破故紙(五錢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。吃的時候,加入白糖,用清澈的熱開水調成糊狀,像吃糕一樣在飯前服用。如果胃寒,每一兩藥粉可以加入炒過的乾薑末五分或一錢;如果氣不順、腹痛或想吐,每一兩藥粉可以加入丁香一錢;如果腹瀉不止,每一兩藥粉可以加入炒黃的栗殼末一錢。如果要製成藥丸,則三種藥材等分使用,就叫做敦阜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