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八冊 (3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冊 (3)

1. 耳癢

四生散(見中風。)

透冰丹,治一切風毒上攻,頭面腫癢,痰涎壅塞,心胸不利,口舌乾澀,風毒下疰,腰腳沉重,腫痛生瘡,大便多秘,小便赤澀,及治中風癱緩,一切風疾。

川大黃(去粗皮),山梔子(去皮),蔓荊子(去白皮),白茯苓(去皮),益智子(去皮),威靈仙(去蘆頭,洗,焙乾),白芷(各半兩),香墨(燒醋淬訖,細研),麝香(研。各一錢),茯神(去木,半兩),川烏(二兩,用河水浸半月,切作片,焙乾,用鹽炒),天麻(去苗),仙靈脾葉(洗,焙)

白話文:

透冰丹:治療風毒上攻、中風癱緩等症

透冰丹專治各種風毒上攻之症,包括頭面腫癢、痰涎阻塞、胸悶不適、口乾舌燥、風毒下襲腰腳沉重、腫痛生瘡、便秘、小便赤澀,以及中風癱瘓等一切風疾。

藥方成分:

  • 川大黃(去粗皮):半兩
  • 山梔子(去皮):半兩
  • 蔓荊子(去白皮):半兩
  • 白茯苓(去皮):半兩
  • 益智子(去皮):半兩
  • 威靈仙(去蘆頭,洗淨,焙乾):半兩
  • 白芷(各半兩):半兩
  • 香墨(燒醋淬製後,細研):一錢
  • 麝香(研磨):一錢
  • 茯神(去木,半兩):半兩
  • 川烏(二兩,用河水浸泡半個月,切片,焙乾,用鹽炒):二兩
  • 天麻(去苗):適量
  • 仙靈脾葉(洗淨,焙乾):適量

**使用方法:**請遵醫囑,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調整用量及服用方式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如麥飰相似,以真酥塗,杵臼搗萬杵,如干,旋入蜜令得所,和成劑,每服旋丸如梧子大,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化下兩丸。如卒中風,涎潮昏塞,煎皂莢、白礬湯,放溫化四丸灌之。癱緩風,每日服三五丸,漸覺有效。常服一丸,疏痰利膈,用溫酒下,食後服。

小兒驚風,入膩粉少許,薄荷汁化下半丸,立效。治瘰癧,蔥湯下一丸。忌動風毒物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混合成像麥粉團一樣的狀態,塗上酥油,用杵臼搗碎至乾硬,然後加入蜂蜜充分混合成藥丸。每次服用兩丸,大小如梧桐子,用薄荷汁溫酒化服。

如果發生中風,口涎流出、神志昏迷、呼吸不暢,可用皂莢和白礬煎湯,放溫後化服四丸。如果是半身不遂,每天服三到五丸,逐漸見效。平常也可服用一丸,疏通痰濁,利潤膈肌,用溫酒化服,飯後服用。

小兒驚風,可加入少許膩粉,用薄荷汁化服半丸,療效迅速。治療瘰癧,可以用蔥湯化服一丸。忌食風毒之物。

2. 停耳

柴胡聰耳湯(見前耳鳴條。)

通氣散

郁李仁(去皮,研),芍藥,人參(各半兩),大黃,山芋,官桂(去皮。各一兩),檳榔(三枚),牡丹皮,木香,細辛(去苗),炙甘草(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服一錢匕,空心溫酒調服。

蔓荊子散,治內熱耳出膿汁。

白話文:

柴胡聰耳湯(見前耳鳴條。)

通氣散

郁李仁(去皮,研磨成粉),芍藥,人參(各半兩),大黃,山芋,官桂(去皮,各一兩),檳榔(三枚),牡丹皮,木香,細辛(去苗),炙甘草(各二錢半)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匕,空腹溫酒調服。

蔓荊子散,治內熱耳出膿汁。

蔓荊子,赤芍藥,生地黃,桑白皮,甘菊花,赤茯苓,川升麻,麥門冬(去心),木通前胡,炙甘草(各一錢)

水二盞,姜三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盞,食後服。

紅綿散

白話文:

紅綿散

藥材:

  • 蔓荊子一錢
  • 赤芍一錢
  • 生地黃一錢
  • 桑白皮一錢
  • 甘菊花一錢
  • 赤茯苓一錢
  • 川升麻一錢
  • 麥門冬(去心)一錢
  • 木通一錢
  • 前胡一錢
  • 炙甘草一錢

做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用水二盞(約 400 毫升)和薑三片、紅棗二枚一起煎煮。
  2. 煎煮至一盞(約 200 毫升)即可。
  3. 飯後服用。

白礬(二錢),胭脂(二字)

上研勻,先用綿杖子展去膿及黃水盡,用別綿杖子引藥入耳中,令到底,摻之即干。

松花散

枯礬(半兩),麻勃,木香,松脂,花胭脂(各二錢半)

上搗羅為末,每用先以綿杖子淨拭後,用藥吹入耳。

白蓮散

枯礬,烏賊骨,黃連(去須),龍骨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以綿裹棗核大,塞耳中,日三易。

白話文:

白礬兩錢,胭脂兩字,研磨均勻。先用棉籤將膿液和黃水清理乾淨,再用另一根棉籤將藥粉送入耳中,直至藥粉到底,藥粉會很快乾燥。

松花散:枯礬半兩,麻勃、木香、松脂、花胭脂各二錢半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使用前先用棉籤清潔耳道,然後將藥粉吹入耳中。

白蓮散:枯礬、烏賊骨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龍骨各一兩,研磨成細粉,用棉布包裹成棗核大小,塞入耳中,一天換三次。

麝香散

桑螵蛸(一個炙),麝香(一字)

上為末,研令勻,每用半字摻耳,如有膿,先用綿杖子捻干。(一法,用麝香少,黃丹多,研勻入耳。)

禹餘糧丸

禹餘糧(火燒醋淬七次),烏賊魚骨,釜底墨,伏龍肝(各二錢半),生附子(一枚,去皮臍)

上件為末,以綿裹如皂角子大塞耳,日再易之。如不瘥者,內有蟲也。

白話文:

麝香散

材料:

  • 桑螵蛸(一個,炙烤)
  • 麝香(一字)

做法:

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使用時取半字粉末,摻入耳中。若耳中有膿,先用棉籤將膿液吸乾。

其他方法:

也可以將麝香的用量減少,黃丹的用量增加,研磨成細粉後塞入耳中。

禹餘糧丸

材料:

  • 禹餘糧(火燒,用醋淬七次)
  • 烏賊魚骨
  • 釜底墨
  • 伏龍肝(各二錢半)
  • 生附子(一枚,去皮臍)

做法:

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棉布包裹成皂角子大小,塞入耳中,每日更換兩次。若病症未癒,可能是耳中有蟲。

礬石散,治耳卒腫出膿並底耳,及治耳聾不瘥有蟲。

上用枯礬研細,每以葦筒吹少許入耳中,日三四度,或以綿裹棗核大塞耳。一方,先以干鹽摻之,次入礬末尤妙。一方,先以紙纏去耳中汁,次以礬末粉耳中,次以食鹽末粉其上,食久乃起,不過再度永瘥。一方,不用鹽。

又方,用商陸生者洗淨,以竹刀削如棗核大,塞耳中。亦治耳內生瘡。

蔥誕膏,治耵聹塞耳聾,不可強挑。

蔥汁(三合),細辛(去苗),附子(各二錢半,炮,去皮)

白話文:

矾石散可以治疗耳朵突然肿胀流脓,以及耳根底部发炎,还能治疗久治不愈的耳聋,甚至耳中生虫。方法是将枯矾研磨成细粉,用芦苇筒吹少许粉末进耳朵里,每天三到四次,也可以用棉花裹着枣核大小的矾石粉塞进耳朵。另一种方法是先用干盐和矾石粉混合,效果更好。还有一种方法是先用纸把耳朵里的脓液吸干,再用矾石粉填满耳朵,最后再用食盐粉覆盖其上,一段时间后取下,通常只需治疗两次即可痊愈。也可以不用盐。

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新鲜商陆洗净,用竹刀削成枣核大小,塞进耳朵里。此方法还能治疗耳内生疮。

葱诞膏可以治疗耳屎堵塞导致的耳聋,切勿强行掏挖。

葱汁三合,细辛(去苗),附子(各二钱半,炮制后去皮)

上以細辛、附子為末,蔥汁調令稀,灌入耳中。

又方

龍骨,枯礬,胭脂,海螵蛸(各等分),麝香(少許)

上為細末,先繳耳淨,將藥乾摻耳中。

菖蒲散

菖蒲(焙),狼毒,磁石(火煅醋淬),附子(炮,去皮),枯礬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以羊髓和少許,綿裹塞耳中。

竹蛀散

苦竹蛀末,枯白礬(各二錢),干胭脂(五分),麝香(一錢)

上研極細,以綿杖子卷之,用鵝毛管輕吹一字入耳。

白話文:

先將細辛和附子磨成粉末,用蔥汁調成稀糊狀,灌入耳中。

另一種方法是將龍骨、枯礬、胭脂、海螵蛸(各等份)和少許麝香磨成細粉,先清潔耳道,再將藥粉乾燥後填入耳中。

菖蒲散是由焙過的菖蒲、狼毒、火煅醋淬過的磁石、炮製去皮的附子、枯礬(各半兩)磨成細粉,再用羊髓調和少量,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。

竹蛀散是由苦竹蛀末、枯白礬(各二錢)、干胭脂(五分)、麝香(一錢)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棉棒卷起來,用鵝毛管輕輕吹入耳中。

蠍倍散

全蠍(三錢,燒存性),五倍子(一兩,炒),枯礬(一錢),麝香(少許)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用少許吹入耳中。一方,加干胭脂。

立效散

陳橘皮(燈上燒黑,一錢,為末),麝香(少許)

上研勻,每用少許,先以綿拭耳內,膿淨上藥。

治停耳方

麝香(炒,半錢),蟬殼(半兩,火燒存性)

上研極細,先用綿展耳內膿令淨,吹入藥,柱耳門不得動,追出惡物即愈。

白話文:

【蠍倍散】

材料:全蠍(三錢,燒成灰後保留),五倍子(一兩,炒熟),枯礬(一錢),麝香(微量)。

做法:以上材料混合磨成細粉,攪拌均勻,每次使用少量時吹入耳朵中。另有一種配方,會加入乾胭脂。

【立效散】

材料:陳橘皮(在燈上燒至黑色,一錢,再磨成粉末),麝香(微量)。

做法:將上述材料攪拌均勻,每次使用少量時先用綿花擦拭耳朵內部,直到耳垢清淨後再施加藥物。

【治停耳方】

材料:麝香(炒過,半錢),蟬殼(半兩,經過火燒後保留其性質)。

做法:將所有材料研磨至極細,先用綿花展開耳內的膿液使其清潔,然後吹入藥物,並固定耳朵,不讓其移動,直至排出異物,症狀即可得到治療。

又方

狗膽(一個,取汁),枯礬(一錢,研)

上以臘豬脂調和,納耳中,以綿塞之,不經三兩上,除根。

香附散,用香附去毛,研為末,以綿杖送入耳。

附子丸,治耳聾出膿疼痛,及耵聹塞耳。

附子(炮,去皮臍),菖蒲(米泔浸,焙),枯白礬,蓖麻仁(另研),松脂(各一兩,研),干胭脂(半兩),杏仁(二兩,去皮臍尖雙仁,炒,另研)

上為細末,研勻,熔黃蠟和捻,如棗核大,針穿一孔令透,塞耳中,日一換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方子:

狗膽(一個,取汁),枯礬(一錢,研磨成粉)

將以上兩種藥材用臘豬脂調和,放入耳中,用棉花塞住,不超過三兩天就能根治。

香附散,用香附去毛,研磨成粉,用棉棒送入耳中。

附子丸,用來治療耳聾、流膿、疼痛,以及耳屎堵塞耳朵。

附子(炮製,去皮和臍),菖蒲(用米泔水浸泡,烘乾),枯白礬,蓖麻仁(另行研磨),松脂(各一兩,研磨成粉),干胭脂(半兩),杏仁(二兩,去皮、臍、尖和雙仁,炒熟,另行研磨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再用熔化的黃蠟和成丸子,大小如棗核,用針穿一個孔使其貫通,塞入耳中,每天換一次。

一方,治耵聹,不用黃蠟,只搗成膏,綿裹如棗核大,塞耳。

治耳膿

密陀僧(一錢),輕粉(五分),麝香(一字)

上為細末,先以綿拭耳內膿,卻摻藥。

三黃散,治耳內流膿。

雄黃,硫黃,雌黃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以少許吹入耳中。

二聖散,治耳內出膿水。

羌活,白附子(炮。各一兩)

白話文:

一種治療耳垢的方法,不用黃蠟,只將藥物搗成膏狀,用棉花包裹成棗核大小,塞入耳朵。

治療耳膿:將密陀僧一錢、輕粉五分、麝香一字研成細末,先用棉花擦拭耳內膿液,再將藥粉撒入耳中。

三黃散治療耳內流膿:將雄黃、硫黃、雌黃等分研成細末,取少量吹入耳中。

二聖散治療耳內流膿水:將羌活、白附子(炮製)各一兩研磨。

上為細末,用豬、羊腎各一隻,切開,每隻入藥末五分,不得著鹽,濕紙裹煨熟,五更初溫酒嚼下,續吃粥壓之。

無憂散(按:《儒門事親》方,黃耆、木通、桑白皮、陳皮各一兩,胡椒、白朮、木香各半兩,牽牛頭末四兩。俱為細末,每服三五錢,食後以薑汁調下。此所用,似是《局方》中玉屑無憂散;雄黃丸,疑即解毒雄黃丸也。二方並見咽喉門。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取豬腎和羊腎各一隻,切開,每隻腎臟放入藥粉五分,不可加鹽,用濕紙包好煨熟。在五更時,用溫酒將藥丸嚼下,再吃些粥壓住藥性。

(註:此方出自《儒門事親》,藥材包括黃耆、木通、桑白皮、陳皮各一兩,胡椒、白朮、木香各半兩,牽牛頭末四兩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五錢,飯後用薑汁調服。此方與《局方》中的玉屑無憂散類似;雄黃丸,疑似解毒雄黃丸。這兩個方子都可在咽喉門中找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