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二冊 (39)
第二冊 (39)
1. 痰飲
神仙墜痰丸,治痰飲,胸膈痞塞。此藥下痰。
皂角(無蟲蛀者,刮去皮弦,酥炙黃色,去子淨,一兩六錢),白礬(一兩二錢,生用),黑牽牛(一斤,取頭末四兩)
為細末,滴水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漸加至百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看病輕重,輕者五日、十日愈,重者半月、一月愈。久服永無癱瘓之疾。
搜飲丸,治證同前。
木瓜一枚,切下頂,去瓤作罐,用生白礬、半夏曲等分,為細末,填木瓜內,卻用原頂蓋定,麻縷扎縛,於飯甑上炊兩次,爛研,以宿蒸餅和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不拘時,薑湯下。
治懸飲,心腹氣滯,兩脅多疼。
半夏(三兩,搗為末),皂角(六兩,三兩去黑皮,酥炙令黃,搗為末,三兩去皮子搗碎,以酒一升,挪取汁,去滓,煎成膏,將半夏以膏和作餅,以青蒿蓋出青衣,如造麴法,搗羅為細末),旋覆花(一兩),木香,檳榔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前用薑湯下。
破飲丸,治五飲停蓄胸膈,呼吸之間痛引兩脅,脹滿氣促,胸腹結為癥癖,支滿胸膈,旁及兩脅,搶心疼痛,飲食不下,反胃吐逆,九種心疼,積年宿食不消,久瘧久痢,遁屍疰忤,顛癇厥運,心氣不足,憂愁思慮,婦人腹中諸病,悉能治之。
蓽茇,丁香(不見火),縮砂仁,蠍梢,胡椒,木香(不見火),烏梅肉,青皮,巴豆(去皮)
上將青皮、巴豆以漿水同浸一宿,次日濾出同炒,青皮焦去巴豆,水淹烏梅肉,蒸一炊久,細研為膏,入藥末和勻,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五七丸,臨睡生薑湯送下。
八珍丸,治膈痰結實,滿悶喘逆。
丹砂(研,半兩),犀角(鎊),羚羊角(鎊),茯神(去木),牛黃(研),龍腦(研。各二錢半),牛膽南星硼砂(研。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丸,如雞頭實大。每服一丸,食後細嚼,人參、荊芥湯下。
鵝梨煎丸,治熱痰,涼心肺,利胸膈,解熱毒,補元氣。
大鵝梨(二十枚,去皮核,用淨布絞取汁),薄荷(生,半斤,研汁),皂角(不蛀者十挺,去皮子,漿水二升,挪取濃汁),白蜜(半升),生地黃(半斤,研取汁,同上五味,慢火熬膏,和下藥),人參,白茯苓(去皮),白蒺藜(炒,去刺)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乾),牛膝(酒浸),半夏(湯泡),木香(各一兩),檳榔(煨,二兩),防風(去杈),青橘皮(去白),桔梗(炒),羌活,白朮,山藥(各七錢半),甘草(炙。各半兩)
上為細末,同前膏拌勻,杵令得所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加至二十丸,食後荊芥湯送下,日二服。
麝香丹砂丸,治痰熱,咽膈不利,頭目昏痛。
白話文:
神仙墜痰丸,可以治療痰飲引起的胸口和膈膜部位感到悶塞不適。這個藥主要是用來幫助身體排出痰液的。
藥材包括:皂角(要選沒有蟲蛀的,刮去外皮和筋絡,用酥油烤至黃色,去除種子後取淨重一兩六錢)、白礬(一兩二錢,直接使用)、黑牽牛(取一斤,只用最上層的細末四兩)。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然後滴入水製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可以逐漸增加到一百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依據病情的輕重,病情輕微的大約五天或十天可以痊癒,病情嚴重的則需要半個月或一個月才能痊癒。長期服用可以預防癱瘓疾病。
搜飲丸,治療的病症和上面一樣。
做法是將木瓜切開頂部,挖空裡面的果肉做成一個容器,將等量的生白礬和半夏曲磨成細末填入木瓜中,然後蓋上原來的頂部,用麻線綑綁固定,放在蒸籠上蒸兩次,蒸爛後搗成泥,再用隔夜的蒸餅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不拘時間,用薑湯送服。
治懸飲,可以治療懸飲引起的胸腹部氣滯,兩側脅肋疼痛。
藥材包括:半夏(三兩,搗成末)、皂角(六兩,其中三兩去除黑色外皮後用酥油烤至黃色,搗成末;另外三兩去除外皮和種子後搗碎,用一升酒浸泡,取出汁液,去除殘渣,熬成膏狀,然後將半夏用這個膏狀物和成餅狀,再用青蒿葉覆蓋,像製作酒麴一樣,搗碎過篩成細末)、旋覆花(一兩)、木香、檳榔(各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麵糊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用薑湯送服。
破飲丸,可以治療因五種飲邪停留在胸膈部位,導致呼吸時疼痛牽引兩脅,脹滿氣促,胸腹部結成腫塊,胸膈部位支撐脹滿,連帶到兩側脅肋,引起心痛,無法進食,出現反胃嘔吐,各種心痛,多年積食不消化,久病瘧疾或痢疾,以及類似鬼上身的情況,癲癇發作,心氣不足,憂愁思慮,婦女腹部各種疾病,這個藥都能夠治療。
藥材包括:蓽茇、丁香(不要用火烤)、縮砂仁、蠍子尾、胡椒、木香(不要用火烤)、烏梅肉、青皮、巴豆(去皮)。
將青皮和巴豆用米漿浸泡一晚,第二天撈出後一起炒,青皮炒焦後去除巴豆,用水淹沒烏梅肉,蒸一段時間,細磨成膏狀,然後加入藥末混合均勻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睡前用生薑湯送服。
八珍丸,可以治療胸膈有痰積聚,導致胸悶喘不上氣。
藥材包括:丹砂(磨成粉,半兩)、犀角(磨成粉)、羚羊角(磨成粉)、茯神(去除木心)、牛黃(磨成粉)、龍腦(磨成粉,各二錢半)、牛膽南星、硼砂(磨成粉,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像雞頭實。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細嚼,用人參荊芥湯送服。
鵝梨煎丸,可以治療熱痰,清涼心肺,疏通胸膈,解除熱毒,補充元氣。
藥材包括:大鵝梨(二十個,去皮核,用乾淨的布絞取汁液)、薄荷(新鮮的,半斤,研磨取汁)、皂角(沒有蟲蛀的十根,去皮和種子,用兩升米漿浸泡後取出濃汁)、白蜜(半升)、生地黃(半斤,研磨取汁,將以上五種汁液,用慢火熬成膏狀,然後和以下藥材混合)、人參、白茯苓(去皮)、白蒺藜(炒過,去刺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,切片,烘乾)、牛膝(用酒浸泡)、半夏(用熱水泡過)、木香(各一兩)、檳榔(煨過,二兩)、防風(去除枝杈)、青橘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桔梗(炒過)、羌活、白朮、山藥(各七錢半)、甘草(炙烤過,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與之前的膏狀物混合均勻,搗杵均勻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可增加到二十丸,飯後用荊芥湯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麝香丹砂丸,可以治療痰熱,咽喉和膈膜不適,頭暈目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