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八冊 (2)

回本書目錄

第八冊 (2)

1. 耳鳴

通聖散(見眩暈。),四物湯(見虛勞。),補中益氣湯(見勞倦。),八珍湯(見虛勞。),小柴胡湯(見寒熱。),地黃丸即六味丸(見虛勞。),正元散(見自汗),黑錫丹(見諸逆衝上。),安腎丸(見喘。)

龍齒散,治腎虛熱毒乘虛攻耳,致耳內常鳴如蟬聲,不可專服補藥。

白話文:

通聖散,用於治療眩暈。四物湯,用於治療虛勞。補中益氣湯,用於治療勞倦。八珍湯,用於治療虛勞。小柴胡湯,用於治療寒熱。地黃丸,又名六味丸,用於治療虛勞。正元散,用於治療自汗。黑錫丹,用於治療諸逆衝上。安腎丸,用於治療喘。

龍齒散,用來治療腎虛火毒趁虛而入,導致耳內經常鳴響如蟬叫,不可單獨服用補藥。

龍齒,人參,白茯苓,麥門冬(去心),遠志(去心,各半兩),丹砂,鐵粉,龍腦,牛黃麝香(各二錢半,俱另研),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服半錢匕,食後用沸湯調服,日三次。

黃耆丸

黃耆(一兩),沙苑蒺藜(炒),羌活(各半兩),黑附子(大者一個),羯羊腎(一對,焙乾)

白話文:

龍齒、人參、白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遠志(去心,各半兩)、丹砂、鐵粉、龍腦、牛黃、麝香(各二錢半,都需另外研磨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每次服用半錢匕,於飯後用沸水調和飲用,每日三次。

黃耆丸

黃耆(一兩)、沙苑蒺藜(炒)、羌活(各半兩)、黑附子(選大者一個)、羯羊腎(一對,烤乾)。
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空心食前煨蔥、鹽湯下。

五苓散(見消癉。),青木香丸(見氣。)

芎歸飲

川芎,當歸,細辛(各半兩),石菖蒲,官桂,白芷(各三錢)

每服三錢,水二盞,入紫蘇、薑、棗,煎至一盞,去滓,不拘時服。如虛冷甚者,酌量加生附子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和成丸子,大小像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空腹飯前用煨過蔥和鹽的湯水送服。

消癉的藥方是五苓散,治療氣的藥方是青木香丸。

芎歸飲的藥方是:川芎、當歸、細辛各半兩,石菖蒲、官桂、白芷各三錢。

每次服用三錢,用兩杯水加入紫蘇、薑、棗,煎煮至一杯,去渣,不限時間服用。如果體虛寒冷嚴重,可以酌量添加生附子。

柴胡聰耳湯,治耳中干耵,耳鳴致聾。

柴胡(三錢),連翹(四錢),水蛭(半錢,炒,另研),虻蟲(三個,去翅足,研),麝香(少許,研),當歸身,人參,炙甘草(各一錢)

上除另研外,以水二盞,入姜三片,煎至一盞,稍熱下水蛭等末,再煎一二沸,食遠稍熱服。

芷芎散,治風入耳虛鳴。

白芷,石菖蒲(炒),蒼朮,陳皮,細辛,厚朴(制),半夏(制),辣桂,木通,紫蘇莖葉炙甘草(各一分),川芎(二分)

白話文:

柴胡聰耳湯用於治療耳朵乾燥有耳垢,耳鳴導致耳聾。將柴胡、連翹、水蛭(炒研)、虻蟲(去翅足研)、麝香(研)、當歸身、人參、炙甘草各取適量,除了水蛭等研末之外,其他藥材以水煎煮,再加入研末繼續煎煮,飯後稍溫服用。

芷芎散用於治療風邪入侵耳朵導致的虛鳴。將白芷、石菖蒲(炒)、蒼朮、陳皮、細辛、厚朴(制)、半夏(制)、辣桂、木通、紫蘇莖葉炙甘草、川芎各取適量,一同研磨服用。

上銼散,每服三錢,姜五片,蔥白二根,煎,食後臨臥服。

麝香散,治耳內虛鳴。

麝香(半錢),全蠍(十四個),薄荷(十四葉,裹麝香,全蠍,瓦上焙乾)

上為細末,滴水捏作挺子,塞耳內,極妙。

療耳鳴沸鬧

吳茱萸,巴豆(去皮,炒),乾薑,石菖蒲,磁石,細辛(各一分)

白話文:

服用銼散,每次三錢,加入生薑五片、蔥白兩根,煎煮後於飯後及睡前服用。

麝香散用於治療耳內空虛發出的鳴響。

將麝香半錢、全蠍十四個、薄荷十四葉包裹在一起,放在瓦片上焙乾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滴水捏成細條狀,塞入耳內,效果極佳。

治療耳鳴沸騰喧鬧。

取吳茱萸、去皮炒過的巴豆、乾薑、石菖蒲、磁石、細辛各一分。

上為末,用鵝膏和少許,以綿裹塞耳中,以鹽五升,布裹蒸熨耳門,令暖氣通入耳內,冷即易之,如此數次。瘥後常以亂髮卷塞耳中,慎風。一方,無磁石。

白話文:

以上所述的藥方,需研磨成粉末狀。使用鵝膏菌,加入少量粉末,然後用綿花包裹,塞進耳朵中。再將五升鹽包裹在布裡,進行熱敷,讓溫度傳導到耳朵內,若感到冷則更換新的熱敷。重複此步驟多次。治療痊癒後,應經常使用亂髮捲裹塞進耳朵中,以保護耳朵不受風寒侵襲。另一個方子,不使用磁石。

2. 耳痛

生犀丸,治耳中策策疼痛。

犀角(鎊),牛黃(研),南星,白附子(炮),乾薑(炮),丹砂(研),沒藥(研),半夏(湯洗),龍腦(研),乳香(研)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,官桂(各二錢半),防風,當歸(焙),麝香(研。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生犀丸用來治療耳中持續疼痛,藥材包括犀角、牛黃、南星、白附子、乾薑、丹砂、沒藥、半夏、龍腦、乳香、烏蛇、官桂、防風、當歸和麝香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犀角飲子(見前風熱條。)

解熱飲子,治氣虛熱壅,耳內聾閉徹痛,膿血流出。

赤芍藥,白芍藥(各半兩),當歸,川芎,炙甘草,大黃(蒸),木鱉子(去殼。各一兩)

上為銼散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食後臨臥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般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

犀角飲子(見前風熱條)

解熱飲子,用於治療氣虛熱盛、耳內發聾、閉塞疼痛,並伴有膿血流出的症狀。

藥方:

赤芍藥、白芍藥(各半兩)、當歸、川芎、炙甘草、大黃(蒸)、木鱉子(去殼,各一兩)

將上述藥材切成細片,每次服用四錢,水一盞,煎煮至七分,飯後臨睡前服用。

黍黏子湯(東垣),治耳內痛生瘡。

桔梗(半兩),桃仁(一錢),柴胡,黃耆(各三分),連翹,黃芩,黍黏子,當歸梢,生地黃黃連(各二分),蒲黃,炙甘草,草龍膽,昆布,蘇木,生甘草(各一分),紅花(少許)

白話文:

這是一種名為「黍黏子湯」的古方,由東垣醫家所創,用於治療耳內疼痛和長瘡。方劑包含桔梗、桃仁、柴胡、黃耆、連翹、黃芩、黍黏子、當歸梢、生地黃、黃連、蒲黃、炙甘草、草龍膽、昆布、蘇木、生甘草和少許紅花。

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,稍熱服,食後。忌寒藥利大便。

涼膈散(見發熱。)

白龍散,治小兒腎臟盛而有熱,壅氣上衝於耳,津液結滯,則生膿汁。有因沐浴水入耳內,水濕停積,搏於血氣,蘊積成熱,亦令耳膿汁出,謂之停耳。久而不愈,則變成聾。

白礬(枯),黃丹,龍骨(各半兩),麝香(一錢)

上研極細,先以綿杖子展盡耳內膿水,用藥一字,分摻兩耳,日二次。勿令風入。

杏仁膏,治耳中汁出,或痛或膿。

白話文:

將兩杯水煎煮至一杯,去除藥渣,稍稍溫熱後服用,飯後服用。忌食寒性藥物和通便的藥物。

涼膈散可治療發熱。

白龍散用於治療小兒腎氣旺盛又伴有熱症,導致氣往上衝至耳朵,津液停滯,產生膿汁。也可能因為洗澡時水進入耳朵,水濕停積,阻塞氣血,積聚成熱,也會導致耳朵流膿,稱為停耳。久治不愈,會導致耳聾。

將白礬(煅燒至乾燥)、黃丹、龍骨(各半兩)、麝香(一錢)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先用棉棒徹底清理耳內的膿水,然後取藥粉少許,分塗於兩耳,每天兩次。注意避免風吹入耳。

杏仁膏用於治療耳朵流膿或疼痛。

上用杏仁炒令赤黑,研成膏,薄綿裹內耳中,日三四度易之,或亂髮裹塞之亦妙。一方,治耳卒痛或水出,用杏仁炒焦為末,蔥涎搜和為丸,以綿裹塞耳亦可,又治耳腫兼有膿。

菖蒲挺子,治耳中痛。

菖蒲(一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,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用不以多少,油調滴耳內效。一法,用醋丸如杏仁大,綿裹置耳中,日三易。一法,搗菖蒲自然汁灌耳,神效。

治耳痛不可忍,用磨刀鐵漿滴入耳中即愈。

白話文:

將杏仁炒到赤黑色,研磨成膏狀,用薄布包裹塞入耳中,每天換三次左右,也可以用亂髮包裹塞入耳中,效果也很好。另一種方法是,治療耳朵突然疼痛或流水的,將杏仁炒焦研成粉末,與蔥汁混合成丸,用布包裹塞入耳中即可,也能治療耳腫併發膿腫。

菖蒲挺子可以治療耳痛。

將菖蒲一兩、附子(炮製去皮臍,半兩)研磨成細末,每次使用不限多少,用油調和滴入耳中,效果很好。另一種方法是,將醋製成如杏仁大小的丸,用布包裹置於耳中,每天換三次。再一種方法是,將菖蒲搗碎取自然汁灌入耳中,效果神奇。

治療耳朵疼痛難忍的,可以用磨刀鐵漿滴入耳中,即可治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