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六冊 (11)
第六冊 (11)
1. 疝
〔治外束之寒〕
丁香楝實丸(東垣),治男子七疝,痛不可忍,婦人瘕聚帶下。
當歸(去蘆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川楝子,茴香(炒。各一兩)
上四味,銼碎,以好酒三升同煮,酒盡焙乾,作細末,每藥末一兩,再入下項藥:
丁香,木香(各五分,作二錢),全蠍(十三個),玄胡索(五錢,一作一兩)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治療外部寒邪的一種古方,名為「丁香楝實丸」,由李東垣所創立。此方適用於男性七疝症,以及女性的癥瘕、帶下等病症。
主要藥物及其用量如下:
- 當歸(去蘆):1兩
- 附子(炮,去皮臍):1兩
- 川楝子:1兩
- 小茴香(炒):1兩
將以上四味藥物研磨成粉末,然後用好酒三升與之共煮,待酒煮盡後,將藥物烤乾,再研磨成細末。接著,將每兩藥物細末加入以下藥物:
- 丁香:5分,分成兩錢
- 木香:5分,分成兩錢
- 全蠍:13個
- 玄胡索:5錢或一兩(根據不同版本而異)
這樣就能製成「丁香楝實丸」,用來治療外寒引起的各種症狀。
上四味,同為細末,入前項當歸等末拌勻,酒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至百丸,空心食前溫酒送下。(一方無當歸、木香,名苦楝丸。)
沉香桂附丸(《寶鑑》),治中氣虛弱,脾胃虛寒,飲食不美,氣不調和,退陰助陽,除臟腑積冷,心腹疼痛,脅肋膨脹,腹中雷鳴,面色不澤,手足厥逆,便利無度。又治下焦陽虛,及療七疝,痛引小腹不可忍,腰屈不能伸,喜熱熨稍緩。
沉香,附子(炮,去皮臍),川烏(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),良薑(炒),官桂,吳茱萸(湯浸去苦),茴香(炒。各一兩)
白話文:
上四種藥物,一起研磨成細末,加入先前提到的當歸和其他藥物的末,混勻,用酒糊製成丸狀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約三十到一百顆,於空腹時,飯前,用溫酒送下。
「沈香桂附丸」(《寶鑑》),適用於中氣虛弱,脾胃虛寒,飲食不消化,氣體不順,調節陰陽,去除五臟六腑的積冷,心腹疼痛,脅肋部脹大,腹中雷鳴聲,面色晦暗,手腳發冷。此方還能治療下焦陽虛,以及治療七種疝氣,疼痛引至小腹無法忍受,腰部彎曲無法伸展,喜歡用熱敷稍微舒緩。
沈香,炮製過的附子(去除皮和根),炮製過的川烏(去除皮和根),乾薑(炮製),良薑(炒),官桂,吳茱萸(用湯浸泡去除苦味),茴香(炒)。每種藥物各取一兩。
上研為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,食前米飲下,日二。忌生冷。
丁香疝氣丸(東垣),治腎疝。
當歸,茴香(各一兩),玄胡索,甘草梢(各五錢),麻黃根節,丁香,川烏,肉桂,防己(各二錢半),羌活(七錢半),全蠍(三十個)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豌豆大。每服五十丸,淡鹽湯、溫酒送下,須空心宿食消盡服之。
白話文:
丁香疝氣丸(東垣),用於治療腎疝。
配方包含:
- 當歸 (一兩)
- 小茴香 (各一兩)
- 玄胡索 (各五錢)
- 甘草梢 (五錢)
- 麻黃根節 (二錢半)
- 丁香
- 川烏
- 肉桂 (各二錢半)
- 防己 (四零五七)
- 羌活 (七錢半)
- 全蠍 (三十個)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製成丸狀,大小如豌豆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用淡鹽水或溫酒送服,並在空腹時確保前一天的食物已經消化完畢後再服用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
當歸四逆湯(《寶鑑》)
當歸梢(七分),附子(炒),官桂,茴香(炒),柴胡(各五分),芍藥(四分),玄胡索,川楝子,茯苓(各三分),澤瀉(二分)
上研為粗末,都作一服,水煎,空心服。
天台烏藥散(東垣)
天台烏藥,木香,茴香(炒),青皮(去白),良薑(炒。各五錢),檳榔(銼,二枚),川楝子(十個),巴豆(十四枚)
白話文:
【當歸四逆湯】(《寶鑑》)
當歸梢(七分),附子(炒),官桂,茴香(炒),柴胡(各五分),芍藥(四分),玄胡索,川楝子,茯苓(各三分),澤瀉(二分)
以上研磨成粗末,全部做成一劑,用水煎煮,空腹服用。
【天台烏藥散】(東垣)
天台烏藥,木香,茴香(炒),青皮(去白),良薑(炒。各五錢),檳榔(銼,二枚),川楝子(十個),巴豆(十四枚)
上八味,先以巴豆打碎,同楝實用麩炒,候黑色,去巴豆、麩俱不用,外為細末,每服一錢,溫酒調下,痛甚者,炒生薑熱酒下。
川苦楝散(東垣)
木香,川楝子(銼細,用巴豆十粒打破,一處炒黃,去巴豆),茴香(鹽一匙,炒黃去鹽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食前溫酒調下。
木香楝子散(《易簡》),治小腸疝氣,膀胱偏墜,久藥不效者,服此神效。
川楝子(三十個,巴豆二十枚同炒黃赤色,去巴豆不用。),萆薢(半兩),石菖蒲(一兩,炒),青木香(一兩,炒),荔枝核(二十枚,炒)
白話文:
上八種草藥,首先將巴豆研磨破碎,然後與檳榔一同用麥麵粉炒至黑色,去掉巴豆和麥麵粉,再將其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以溫熱的米酒調服。疼痛嚴重的患者,可用炒過的生薑熱酒來服用。
【川苦楝散】(東垣)
木香,川楝子(切細,與十顆巴豆一起炒至金黃色,去掉巴豆),茴香(加一匙鹽炒至金黃色,去掉鹽分,各取一兩)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或飯前以溫熱的米酒調服。
【木香楝子散】(《易簡》),治療小腸疝氣,膀胱下垂,長期治療無效的情況,服用此方後效果顯著。
川楝子(三十個,與二十顆巴豆一同炒至紅褐色,去掉巴豆不用。),萆薢(半兩),石菖蒲(一兩,炒),青木香(一兩,炒),荔枝核(二十顆,炒)
上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麝香少許,空心炒茴香鹽酒調下。
烏頭桂枝湯(仲景)
烏頭
上一味,以蜜二斤,煎減半,去滓,以桂枝五合解之,得一升後,初服二合不知,即服三合,又不知,復加至五合。其知者如醉狀,得吐者為中病。(桂枝湯方見傷濕。)
烏頭煎(仲景)
烏頭(大者五枚,熬,去皮,不㕮咀)
上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納蜜二升,煎令水氣盡,取二升,強人服七合,弱人服五合,不瘥,明日更服,又不可日再服。
白話文:
上研為細末,每服二錢,加入少量的麝香,空腹時用炒茴香、鹽和酒調和服用。
【烏頭桂枝湯】(張仲景)
【烏頭】
使用一種藥材,將它以蜂蜜二斤熬煮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,再加入五合的桂枝進行溶解,等到得到一升的湯汁後,初次服用二合,如果沒有反應,則可以增加到三合,如果還是沒有反應,再增加至五合。當有反應時會有如醉酒的狀態,如果有嘔吐就是適合這種藥方。
【烏頭煎】(張仲景)
烏頭(選用大的烏頭五枚,先進行熬煮,去除外皮,但不用切碎)
以上方法是用水三升煮沸後提取出一升的湯汁,去除藥渣,再加入二升的蜂蜜進行熬煮,直到水分蒸發完畢,得到二升的濃汁,強壯的人可以服用七合,弱小的人可以服用五合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再於次日繼續服用,但不要每天服用兩次。
葫蘆巴丸(《和劑》),治小腸疝氣,偏墜陰腫,小腹有形如卵,上下來去,痛不可忍,或絞結繞臍攻刺,嘔吐悶亂。
葫蘆巴(炒,一斤),茴香(鹽炒,十二兩),吳茱萸(洗,炒,十兩),川楝子(去核,炒,一斤二兩),巴戟(去心,炒),川烏(炮,去皮。各六兩)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小兒五丸,茴香湯下,食前。一方,有黑牽牛。
〔治內郁之濕熱〕
白話文:
【葫蘆巴丸】(出自《和劑》),用於治療小腸疝氣,陰腫偏移,小腹出現形狀類似卵塊,上下移動,疼痛難忍,或者絞結於肚臍周圍,引發刺痛,並伴有噁心、嘔吐和呼吸困難。
【葫蘆巴】(炒至一斤),【茴香】(鹽炒至十二兩),【吳茱萸】(清洗後炒至十兩),【川楝子】(去核後炒至一斤二兩),【巴戟天】(去心後炒至六兩),【川烏】(炮製去皮後,亦六兩)。
以上各藥物研磨成粉末,以酒糊製成丸,大小如同桐籽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顆,空腹時用溫酒吞服。兒童則服用五顆,使用【茴香湯】吞服,在飯前服用。另有一方,加入【黑牽牛】。
【治療內鬱的濕熱】
加味通心散(《得效》),治腎與膀胱實熱,小腸氣痛,小腑不通。
瞿麥穗,木通(去皮節),梔子(去殼),黃芩,連翹,甘草,枳殼(去穰),川楝子(去核,各等分)
上銼散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燈芯二十莖,車前草五莖同煎,空心溫服。
白話文:
加味通心散(《得效》)是用來治療腎臟和膀胱的實熱症狀,以及小腸的疼痛和小便不通的一種藥方。
成分如下:
- 瞿麥穗
- 木通(去皮節)
- 梔子(去殼)
- 黃芩
- 連翹
- 甘草
- 枳殼(去穰)
- 川楝子(去核)
以上各味藥材按照等份比例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五錢藥粉,用水一盞半,加上二十根燈芯草、五根車前草一起煎煮,空腹溫熱服用。
八正散,治腎氣實熱,脈洪數,小腹、外腎、肛門俱熱,大小便不利作痛。每服四錢,燈芯二十莖,枳殼半斤去瓤煎,食前溫服。熱盛加淡竹葉二十皮。(方見小便不通。)
加減柴苓湯,治諸疝。此和肝腎,順氣消疝治濕之劑。
柴胡,甘草,半夏,茯苓,白朮,澤瀉,豬苓,山梔(炒),山楂,荔枝核(各等分)
白話文:
【八正散】,用於治療腎氣實熱,脈搏強勁快速,小腹、外腎、肛門處皆有熱感,大、小便不順暢且伴有疼痛。每次服用量為四錢,搭配二十根燈芯,將半斤去除果肉的枳殼煎煮後,於餐前溫熱飲用。若熱度過高,可增加二十片淡竹葉。詳情可參照「小便不通」部分。
【加減柴苓湯】,用於治療各種疝病。此方調和肝腎,順暢氣血,消除疝病,適用於濕氣治療。
柴胡、甘草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澤瀉、豬苓、山梔(炒)、山楂、荔枝核(各等分)
上咀片,水二盅,姜三片,煎至八分,空心服。
〔寒熱兼施〕
蒺藜湯(《寶鑑》),治陰疝牽引小腹痛,諸厥疝即陰疝也,房欲勞痛不可忍者。
蒺藜(炒,去尖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山梔仁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食前溫服。
丹溪方
橘核,桃仁,梔子,吳茱萸,川烏(各等分)
上研,水煎服。
治疝作急痛
蒼朮,香附子(俱鹽炒),茴香(炒。為佐),黃柏(酒炒,為君),青皮,玄胡索,益智,桃仁(為臣),附子(鹽水炒),甘草(為使)
白話文:
上咀片,水二盅,姜三片,煎至八分,空心服。
「上咀片」指的是一些需要咀嚼後服用的藥材。「水二盅」表示使用兩杯水,「姜三片」是加入三片薑。「煎至八分」意味著在水中煎煮至水的三分之二。「空心服」則是建議在空腹時服用。
〔寒熱兼施〕
這部分指的是治療方法可以同時針對寒性和熱性的情況。
蒺藜湯(《寶鑑》),治陰疝牽引小腹痛,諸厥疝即陰疝也,房欲勞痛不可忍者。
「蒺藜湯」是一種治療陰疝導致的小腹疼痛的藥方。「陰疝」是一種病名,「房欲勞痛」指的是房事過度或勞累引起的疼痛,無法忍受。
蒺藜(炒,去尖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山梔仁(各等分)
「蒺藜」、「附子」和「山梔仁」是藥方中的成分,分別經過炒、炮製、去尖、去皮臍等處理方式。「各等分」表示這些成分的比例相同。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食前溫服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(約合現代的15克左右),用半壺水煎煮,待到水剩下七分(約合一半的量)時,空腹時溫服。
丹溪方
[橘核],[桃仁],梔子,吳茱萸,川烏(各等分)
「橘核」、「桃仁」、「梔子」、「吳茱萸」和「川烏」是另一個藥方中的成分,各等分表示比例相同。
上研,水煎服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後,用水煎煮,然後服用。
治疝作急痛
[蒼朮],[香附]子(俱鹽炒),茴香(炒。為佐),[黃柏](酒炒,為君),青皮,玄胡索,益智,桃仁(為臣),附子(鹽水炒),甘草(為使)
「蒼朮」、「香附」子(鹽炒)、「茴香」(炒)、「黃柏」(酒炒)、「青皮」、「玄胡索」、「益智」、「桃仁」(為臣)、「附子」(鹽水炒)、「甘草」(為使)是治療疝痛的藥方中的成分,各成分的作用有所不同。「為君」、「為臣」、「為佐」、「為使」分別代表主藥、輔藥、佐藥和調和藥物的作用。
上研末,作湯服後,一痛過,更不再作矣。
倉卒散,治寒疝入腹,心腹卒痛,及小腸膀胱氣㽲刺,脾腎氣攻,攣急極痛不可忍,屈伸不能,腹中冷重如石,白汗出。
山梔子(四十九個,燒半過),附子(一枚,炮)
上銼散,每服二錢,水一盞,酒半盞,煎七分,入鹽一捻,溫服即愈。暑證,香薷散加瞿麥、木通,每服四錢,鹽少許,煎服。
〔補〕
當歸生薑羊肉湯,治寒疝腹中痛,及脅痛裡急者。
當歸(三兩),生薑(五兩),羊肉(一斤)
白話文:
上研磨成粉末,調製成湯劑服用後,一旦疼痛緩解,就不再復發。
「倉卒散」,用於治療寒疝侵入腹部,心腹突然劇烈疼痛,以及小腸和膀胱因氣體聚集而引起的刺痛,脾腎之氣攻擊所導致的肌肉緊繃疼痛至無法忍受,活動受限,腹部感覺寒冷沈重如石頭,會出現白色汗液。
材料:山梔子(四十九個,部分烤過)、附子(一枚,經過炮製)
上研磨成散劑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、酒半盞,煎煮至剩下七分,加入一捻鹽,溫熱服用即可痊癒。夏季病症,可以將「香薷散」加入瞿麥、木通,每次服用四錢,少量鹽,煎煮後服用。
「當歸生薑羊肉湯」,用於治療寒疝引起的腹部疼痛,以及肋骨下部的疼痛和腹部緊張感。
材料:當歸(三兩)、生薑(五兩)、羊肉(一斤)
水八升,煮取三升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若寒多者,加生薑十片。痛多而嘔者,加陳皮二兩,白朮一兩。加生薑等者,亦加水五升,煮取三升二合服之。
補腎湯,治寒疝入腹,小腸㽲痛,時復泄瀉,胸膈痞塞。
沉香(五分),人參,茯苓,附子(炮,去皮臍),黃耆,白朮,木瓜(各一錢半),羌活,芎藭紫蘇,炙甘草(各一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姜三片,紅棗一枚,煎一盅,食前服。嘔吐加半夏一錢,生薑七片,煎服。
白話文:
【補腎湯】,用於治療寒疝深入腹部,小腸疼痛,時常出現腹瀉,胸膈感到堵塞不暢。
沈香(五分)、人參、茯苓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及臍)、黃耆、白朮、木瓜(各一錢半)、羌活、芎藭、紫蘇、炙甘草(各一錢)
以上藥物一起煎煮為一劑,使用二盞水,加入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一盞,於餐前服用。若出現嘔吐症狀,則需增加半夏一錢、生薑七片,一同煎煮後服用。
〔瀉〕
敵金丸,治疝氣,外腎腫脹極大,或生瘡出黃水,其痛繞腹,寒熱往來。
京三稜(煨),蓬朮(煨),豬苓,白附子,蘿蔔子,赤芍藥,黑牽牛,川楝子,山茵陳,青木香,陳橘皮,五靈脂,海藻(酒浸,焙),穿山甲(灰火煨焦),薑黃,小蘹香,海浮石(米醋浸,煅紅醋淬,再煅再淬,黑色為度,各一兩),青皮(去白,二兩,一兩生用,一兩銼,以斑蝥五十枚,去頭足翅同炒黃色,去斑蝥),香附子(淨三兩,一兩生用,一兩以巴豆五十粒去殼同炒色焦,去巴豆不用),澤瀉(一兩半),南木香(半兩),丁香(二錢半)
白話文:
"敵金丸"是治療疝氣的一種方劑。它主要用於治療外生殖器腫脹嚴重,甚至出現紅腫、長瘡、排出黃水的情況,並伴有腹部疼痛,以及寒熱交織的症狀。
配方包括:
- 京三稜(炙):調和腸胃
- 蓬朮(炙):行氣消癥
- 豬苓:利尿消腫
- 白附子:散寒解毒
- 蘿蔔子:消食化痰
- 赤芍藥:涼血止痛
- 黑牽牛:逐水消腫
- 川楝子:疏肝理氣
- 山茵陳:清熱利濕
- 青木香:行氣止痛
- 陳橘皮:調和脾胃
- 五靈脂:活血止痛
- 海藻(酒浸,焙):軟堅消癥
- 穿山甲(灰火煨焦):破癥散結
- 薑黃:化瘀止痛
- 小蘹香:芳香醒脾
- 海浮石(米醋浸,煅紅醋淬,再煅再淬,黑色為度,各一兩):清熱化痰
- 青皮(去白,二兩,一兩生用,一兩銼,以斑蝥五十枚,去頭足翅同炒黃色,去斑蝥):疏肝理氣
- 香附子(淨三兩,一兩生用,一兩以巴豆五十粒去殼同炒色焦,去巴豆不用):理氣止痛
- 澤瀉(一兩半):利尿除濕
- 南木香(半兩):行氣和胃
- 丁香(二錢半):溫中暖胃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用溫酒下。此藥能泄,斟酌用之。
腰子散,治腎氣作痛。
黑牽牛(炒熟),白牽牛(炒熟,等分)
為細末,每用三錢,豬腰子一對,薄切開,縫入川椒五十粒,茴香一百粒,以牽牛末遍摻入腰子中,線扎,濕紙數重裹,煨香熟,出火氣。燈後空心嚼吃,好酒送下。少頃就枕,天明取下惡物即愈。
治腎氣疼痛方,丈夫腎氣,婦人血氣疼痛,不可勝忍,面青唇黑,幾於不救。丈夫則攻擊臟腑,腰背拳曲,婦人則腹中成塊,結為癥瘕,驟然疼痛,便至危困,經年累月,疼無暫停者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上部的藥材研磨成細粉,與酒煮好的麵糊混合,製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時,請吞下20顆,並使用溫熱的酒來輔助飲用。這是一種具有排泄效果的藥物,因此在使用時需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用量。
「腰子散」是一種治療由腎氣引起的疼痛的藥方。
黑牽牛和白牽牛都需要先炒熟,然後按照等比例研磨成細粉。每次使用時取三錢份量,配合一個豬腰子,將腰子切成薄片後,從中縫入50粒川椒和100粒茴香,再將黑牽牛和白牽牛的粉末均勻地撒在腰子上,用線綁好,再包裹上幾層濕紙,進行加熱,直到香熟,去除熱氣。在點燈後的清晨,空腹嚼食腰子,並搭配好酒一同飲用。稍後躺下休息,天亮後排出異物即可痊癒。
這是治療腎氣疼痛的方劑。對於男性而言,是因腎氣所致的疼痛;對於女性而言,則是因血氣不調引發的疼痛,且疼痛難忍,面色蒼白,嘴脣發黑,甚至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。男性患者會出現攻擊內臟、腰背彎曲的情況;而女性患者則可能在腹部形成塊狀物,成為癥瘕,突然劇烈疼痛,危及生命,長期持續,疼痛不會停止。這些情況都適合使用這個方劑。
當歸,芍藥(各一兩),沒藥,麒麟竭,蓬朮,玄胡索,三稜,牽牛(醋煮焙乾),木香(各半兩),芫花(四兩),狼毒(半兩捶碎,同芫花於瓦器內醋炒黃色)
上先修制芫花、狼毒,乳缽內研如泥,又將麒麟竭等亦作一處,研如飛塵,余藥又作一處為細末,方將芫花、狼毒、麒麟竭、沒藥等末相和勻,更研千遍。每服一錢半,氣痛時蔥酒調下,和滓吃。不可飽食後吃。若大腑秘熱,出後不通,唇皮焦黑,口中涎溢,吃藥一服效。
〔肝氣〕
木香湯,治寒疝攻注,胸脅滿痛,汗出。
白話文:
主要藥物有:當歸、芍藥、沒藥、麒麟竭、蓬朮、玄胡索、三稜、牽牛(醋煮後再烘焙乾燥)、木香、芫花及狼毒。
首先,需分別對芫花及狼毒進行加工,然後使用乳缽研磨至泥狀。接著,將麒麟竭等藥物研磨至塵埃狀。其他藥物則研磨成細末。最後,將芫花、狼毒、麒麟竭、沒藥等藥物混合並再研磨一千次。
每次服用量為一錢半,當感到疼痛時,可以使用蔥與酒調和後服用,並連同藥渣一起吞下。不應在餐後立刻服用此藥。
如果出現大腸積熱,排出困難,嘴脣乾裂、發黑,口腔分泌過多口水的情況,服用一次此藥即能見效。
對於肝氣不順的病症,可使用「木香湯」來治療。此方能緩解因寒疝引起的腹痛、胸脅部的滿脹及出汗的症狀。
木香(七錢半),檳榔,細辛(去苗),赤茯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),芍藥,當歸(切,焙),官桂(去粗皮),前胡(去蘆),青皮(去白,焙。各一兩)
上銼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服,無時。
〔小腸氣〕
喝起丸,治小腸氣及腰痛。
杜仲(酥炙去絲),葫蘆巴(芝麻炒),破故紙(炒),小茴香(鹽水浸一宿),萆薢(各一兩),胡桃肉湯(浸,去皮,研泥)
白話文:
木香(七錢半)、檳榔、細辛(去除根部)、赤茯苓(去皮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芍藥、當歸(切片,然後烘焙)、官桂(去除粗皮)、前胡(去除蘆頭)、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,然後烘焙)各一兩。
以上材料混合後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至剩餘七分,然後去掉濾渣服用,不分時間。
「小腸氣」:此方治療小腸氣及腰痛。
杜仲(酥油烤製後去除纖維)、葫蘆巴(芝麻炒製)、破故紙(炒製)、小茴香(用鹽水浸泡一夜)、萆薢(各一兩)、胡桃肉湯(浸泡後去皮,研磨成泥)。
請注意,這些藥物和配方在使用前應由專業醫師評估並指導,以確保安全性和適應症。
上為細末,入胡桃肉和勻,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,空心鹽酒或鹽湯下。
奪命丹,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,偏墜搐痛,臍下脹痛,以致悶亂,及外腎腫硬,日漸滋長,陰間濕癢,抓之成瘡。
吳茱萸(一斤,去枝梗淨,四兩酒浸,四兩鹽湯浸,四兩醋浸,四兩童便浸,各浸一宿,焙乾),澤瀉(二兩,去灰土,切作片,去粗皮,酒浸一夜)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鹽酒或鹽湯送下。
救痛散,治小腸疝氣,築心疼痛不可忍。
白話文:
奪命丹,用於治療長期或近期的小腸疝氣,疝氣偏斜引起的抽搐疼痛,肚臍下方的脹痛,導致昏亂,以及外生殖器腫脹硬化,逐漸擴大,陰部濕疹瘙癢,抓後形成傷口。
吳茱萸(一斤,去除枝梗,淨洗,四兩用酒浸泡,四兩用鹽水浸泡,四兩用醋浸泡,四兩用童子尿浸泡,分別浸泡一晚,然後烘乾),澤瀉(二兩,去除塵土,切成片,去除粗皮,用酒浸泡一夜)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,用酒糊製成丸狀,大小如桐籽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於餐前用鹽酒或鹽水吞下。
救痛散,用於治療小腸疝氣,心臟疼痛無法忍受。
肉豆蔻(麵裹煨),木香(煨。各半兩),荊三稜(煨),馬蘭花(醋炒),金鈴子(去核),茴香(炒。各一兩)
為細末,每服一大錢,痛時熱酒調服,立效。
〔膀胱氣〕
五苓散加川楝子一分,治疝氣卒痛,小便澀。(方見消癉。)
《澹寮》云:治疝氣發作,痛不可忍,真料五苓散一帖,連根蔥白一寸,燈芯七莖,煎湯吞下青木香丸五十粒,即效。又法,以青木香丸二百粒,斑蝥七枚,去頭翅,為粗末,瓦銚以文武火同炒令藥微香,用瓷碟蓋之,放冷處,去斑蝥,取丸子分二服,空心茴香酒吞下,累效。
白話文:
肉豆蔻用麵裹着煨,木香煨,各半兩;荊三稜煨,馬蘭花用醋炒;金鈴子去掉核,茴香炒,各一兩。
把這些藥材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大錢,疼痛時用熱酒調服,效果立刻顯現。
〔膀胱氣〕
五苓散加上川楝子一分,可以治療疝氣突然疼痛,小便不暢。(這個方子可以在消癉篇中找到)。
《澹寮》中記載:治療疝氣發作,疼痛難忍,可以用五苓散一帖,加上一寸長的蔥白,燈芯七莖,煎湯喝下青木香丸五十粒,就會見效。另外,也可以用二百粒青木香丸,七枚斑蝥,去掉頭翅,研成粗末,用瓦銚文武火慢慢炒,直到藥材微微發香,用瓷碟蓋好,放涼後去掉斑蝥,取丸子分兩次服用,空腹用茴香酒送服,效果累積顯著。
硇砂丸(《本事》)
木香,沉香,巴豆肉(各一兩),青皮(二兩),銅青(半兩,研),硇砂(一分,研)
上二香及青皮三味,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,去巴豆,為細末,入硇砂二味,同研勻,蒸餅和,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七丸至十丸,鹽湯下,日二三服,空心食前。
加味通心飲(見前。)
《濟生》葵子湯,治膀胱濕熱,腹脹,小便不通,口舌乾燥。
白話文:
這方劑名為「硇砂丸」,出自《本事》一書。配方為木香、沉香、巴豆肉各一兩,青皮二兩,銅青半兩研磨,硇砂一分研磨。將木香、沉香和青皮三味與巴豆一起用慢火炒至紫色,去除巴豆,研成細末,加入硇砂,研磨均勻,用蒸餅和成丸,丸如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七至十丸,用鹽湯送服,每日服兩至三次,空腹或飯前服用。 此外,書中還提及「加味通心飲」和《濟生》中的「葵子湯」,「葵子湯」用於治療膀胱濕熱、腹脹、小便不通、口舌乾燥等症狀。
赤茯苓,豬苓,葵子,枳實,瞿麥,車前子,木通,黃芩,滑石,甘草(各等分)
每服五錢,入姜煎,空心服。
蔥白散,治一切冷氣不和,及本臟膀胱發氣,攻刺疼痛,及治婦人產後腹疼,或血刺痛,及治臟腑宿冷,百節倦痛怯弱,傷勞滯癖,久服盡除,但婦人一切疾病宜服。
川芎,當歸,枳殼(去穰,麩炒),厚朴(薑汁製炒),青皮,官桂(去粗皮),乾薑(炮),川楝子(炒),茵香(炒),神麯(炒),麥糵(炒),乾地黃,三稜(煨),人參,茯苓,芍藥,蓬朮(醋浸,焙),木香(炮。各一兩)
白話文:
赤茯苓、豬苓、葵子、枳實、瞿麥、車前子、木通、黃芩、滑石、甘草各取等量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生薑煎煮,空腹服用。此方名為蔥白散,可用於治療一切寒氣不順,以及膀胱發熱、疼痛,婦女產後腹痛或血氣疼痛,臟腑積寒,百節痠痛乏力,勞損積滯,久服可以徹底消除。特別適合婦女各種疾病。
另外,川芎、當歸、枳殼(去除內瓤,麩炒)、厚朴(薑汁炒)、青皮、官桂(去粗皮)、乾薑(炮製)、川楝子(炒)、茵香(炒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、生地黃、三稜(煨)、人參、茯苓、芍藥、蓬朮(醋浸,焙)、木香(炮製)各取一兩。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蔥白二寸,煎七分,入鹽少許熱服。如大便秘澀加大黃煎,大便溏利加訶子煎,食前服。
茴香散,治膀胱氣痛。
茴香,蓬朮,京三稜,金鈴子肉(各一兩),炙甘草(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服。每發痛甚連日,只二三服立定。
治奔豚氣
穿山甲(麩炒),破故紙(麩炒),香附(去毛。各半兩),土狗(十枚,去頭尾,瓦上焙乾),海藻(焙),茴香,木香(各一兩),黑牽牛(頭末四兩),全蠍(十五枚,去毒),吳茱萸(一兩半)
白話文:
服用藥粉三錢,用一杯水,加入兩寸蔥白,煎煮七分,加入少許鹽,趁熱服用。如果便秘加服大黃煎,如果腹瀉加服訶子煎,飯前服用。
茴香散治療膀胱氣痛。
將茴香、蓬朮、京三稜、金鈴子肉各一兩,炙甘草半兩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調服。每次發作疼痛嚴重,連續服用二到三劑即可見效。
治療奔豚氣。
穿山甲(麩炒)、破故紙(麩炒)、香附(去毛,各半兩)、土狗(十枚,去頭尾,瓦上焙乾)、海藻(焙)、茴香、木香(各一兩)、黑牽牛(頭末四兩)、全蠍(十五枚,去毒)、吳茱萸(一兩半)。
為末,用大蘿蔔一枚,剜去心肉,裝入茱萸,以糯米一碗同蘿蔔煮,飯爛為度,出茱萸曬乾,同諸藥為末,次將蘿蔔細切,入米飯搗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,食前鹽酒送下。
〔心疝〕
木香散,治心疝,小腹痛悶不已。
木香,陳皮,良薑,乾薑,訶子(去核),枳實(各一錢半),草豆蔻,黑牽牛,川芎(各一錢)
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或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服。
廣朮煮散,治心疝心痛,肢體虛冷。
蓬莪朮(煨),檳榔(生銼),官桂(去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甘草(炙。各半兩),芎藭,白朮(各七錢半)
白話文:
最後,取一個大蘿蔔,挖空中心,放入茱萸,再加一碗糯米與蘿蔔一同煮,煮至米飯軟爛即可。取出茱萸曬乾,研成粉末,與其他藥材一起磨成粉。接著將蘿蔔切碎,加入米飯搗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粒,飯前用鹽酒送服。
心疝的治療方法:
木香散:主治心疝,小腹疼痛悶脹不止。
藥材:木香、陳皮、良薑、乾薑、訶子(去核)、枳實(各一錢半)、草豆蔻、黑牽牛、川芎(各一錢)
用法:水煎服,水量減半,飯前服用。或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湯調服。
廣朮煮散:主治心疝心痛,四肢冰冷。
藥材:蓬莪朮(煨)、檳榔(生銼)、官桂(去皮)、附子(炮製,去皮臍)、甘草(炙,各半兩)、川芎、白朮(各七錢半)
上銼碎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溫服,無時。
〔㿗疝〕
海蛤丸(潔古)
海蛤(燒,醋淬七次),當歸,海金砂,膩粉,硇砂(各一錢),海藻,粉霜(各五分),水蛭(二十一條,炒),青黛,滑石,乳香(各一錢),硃砂(二錢,另研),地龍(二十一個,去頭足)
為細末,鹽煮麵糊為丸,如小豆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十丸,燈芯湯空心服,小便下冷膿惡物乃效,卻以黃連、紫河車、板藍根各二錢煎湯漱口,以固牙齒。或去板藍根,加貫眾。
白話文:
海蛤丸
方劑組成:
- 海蛤(燒過,用醋淬煉七次),當歸,海金砂,膩粉,硇砂(各一錢)
- 海藻,粉霜(各五分)
- 水蛭(二十一條,炒過)
- 青黛,滑石,乳香(各一錢)
- 硃砂(二錢,另研磨成細粉)
- 地龍(二十一個,去除頭足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鹽水煮成的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小豆,用硃砂粉包裹丸子表面。
用法:
每次服用十丸,用燈芯湯空腹服用,小便排出冷膿惡物後見效。
輔助治療:
服用藥丸後,可以用黃連、紫河車、板藍根各二錢煎湯漱口,以保護牙齒。也可以去除板藍根,加入貫眾。
主治:
- 㿗疝(睪丸腫痛,或陰囊腫大,疼痛難忍)
註解:
- 㿗疝:即現代醫學的睪丸炎、附睪炎等疾病。
- 醋淬:用醋浸泡後,再用火燒,反覆七次。
- 燈芯湯:用燈芯草煎煮的湯水。
- 貫眾: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荔核散,治疝氣,陰核腫大,痛不可忍。
荔枝核(十四枚,燒灰存性,用新者,),八角蘹香(炒),沉香,木香,青鹽,食鹽(各一錢),川楝肉,小蘹香(各二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空心熱酒調服。
三層茴香丸,治腎與膀胱俱虛,為邪氣搏結,遂成寒疝,伏留不散,臍腹疼痛,陰核偏大,膚囊壅腫,重墜滋長,有妨行步,瘙癢不止,時出黃水,浸成瘡瘍,或長怪肉,屢治不痊,以致腎經閉結,陰陽不通,外腎腫脹,冷硬如石,漸大,皆由頻服熱藥內攻,或因兜取,以致如此。用藥溫導陽氣,漸退寒邪,補虛消疝,暖養腎經,能使復元。一應小腸氣寒疝之疾,久新不過三料。
白話文:
荔核散
治疝氣,陰核腫大,痛不可忍。
配方:
- 荔枝核(十四枚,燒成灰,保留其有效成分,用新鮮的),八角茴香(炒熟),沉香,木香,青鹽,食鹽(各一錢),川楝肉,小茴香(各二錢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時用熱酒調服。
三層茴香丸
治腎與膀胱皆虛弱,因邪氣阻塞凝聚,導致寒疝,停留在體內久久不散,臍腹疼痛,陰核偏大,皮膚囊腫,沉重下垂,妨礙行走,瘙癢難忍,偶爾流出黃色膿水,形成潰瘍,甚至長出怪肉,經多次治療仍未痊癒,以至於腎經阻塞,陰陽失調,外腎腫脹,冰冷堅硬如石頭,逐漸增大。這些都是由於頻繁服用熱性藥物內攻,或因不當治療造成的。
本方以溫暖藥物引導陽氣,逐漸驅散寒邪,補虛消疝,溫養腎經,使病體恢復健康。適用於各種小腸氣寒疝,無論久病新病,只需服用三副藥物即可痊癒。
第一料
舶上茴香,(用鹽半兩,同炒焦黃,和鹽秤),川楝子(炮,去核),沙參(洗,銼),木香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水煮米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下,日三服。小病一料可安,才盡便可用第二料。
第二料藥加:
蓽茇(一兩),檳榔(半兩)
上共前藥六味重五兩半,為末,依前糊丸。丸數湯使亦如前。若病未愈,服第三料。
第三料藥加:
白茯苓(四兩,緊實者,去黑皮),黑附子(炮,去皮臍秤,半兩,或加作一兩)
上通前八味,重十兩,並依前糊丸湯使,丸數加至三十丸。小腸氣發頻及三十年者,寒疝氣如栲栳大者,皆可消散,神效。
白話文:
第一料
材料:
- 舶上茴香(用鹽半兩,一同炒至焦黃,與鹽一起秤重)
- 川楝子(炮製去核)
- 沙參(洗淨,切碎)
- 木香(各一兩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米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,一日三次。病情輕微者,一料即可見效,藥物吃完後即可使用第二料。
第二料
材料:
- 蓽茇(一兩)
- 檳榔(半兩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與第一料的六味藥材(總共八味)混合,秤重五兩半,研磨成細末,用米糊做成丸子。丸子的數量及服用方法與第一料相同。
用法:
若病情未癒,可服用第三料。
第三料
材料:
- 白茯苓(四兩,選取緊實的,去黑皮)
- 黑附子(炮製去皮臍,秤重半兩,或加至一兩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與前八味藥材混合,總共十兩,並依前法用米糊做成丸子,丸子數量增加至三十丸。
用法:
服用方法與前兩料相同。
療效:
此藥方對於小腸氣發作頻繁以及患病三十年的患者,以及寒疝氣如同栲栳(一種編織工具,形狀像籃子)般大的患者,皆有顯著的療效,能夠消散病症。
宣胞丸,治外腎腫痛。
黑牽牛(半生半熟,取頭末一兩),川木通(一兩,炒),青木香(一兩,斑蝥七枚同炒香,用斑蝥五枚)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地黃膏子丸(海藏),治男子婦人臍下奔豚氣塊,小腹疼痛,卵痛即控睪相似,漸成腫,陰陰痛,上衝心腹不可忍者。
血竭,沉香,木香,廣朮(炮),玄胡索,人參,蛤蚧,當歸,川芎,川楝子(麩炒),續斷,白朮,全蠍,茴香(炒),柴胡,吳茱萸,沒藥(以上分兩不定,隨證加減用之)
白話文:
宣胞丸,用來治療外腎腫痛。
將黑牽牛(半生半熟,取頭尾部分一兩),川木通(一兩,炒過),青木香(一兩,與七枚斑蝥一同炒香,最後留下五枚斑蝥)研磨成細末,用酒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酒或鹽湯送服。
地黃膏子丸,出自海藏,用來治療男子婦人臍下奔豚氣塊,小腹疼痛,卵痛(女性卵巢疼痛)如同男性睪丸疼痛,漸漸腫大,陰部隱隱作痛,疼痛向上衝擊心腹,難以忍受。
處方:血竭、沉香、木香、廣朮(炮製)、玄胡索、人參、蛤蚧、當歸、川芎、川楝子(麩炒)、續斷、白朮、全蠍、茴香(炒)、柴胡、吳茱萸、沒藥(以上藥材用量不固定,依症狀加減使用)。
氣多加青皮,血多加肉桂。
上為細末,邪所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溫酒下二十丸,日加一丸,至三十丸。
安息香丸(《易簡》),治陰氣下墜痛脹,卵核腫大,堅硬如石,痛不可忍。
玄胡索(炒),海藻(洗),昆布(洗),青皮(去白),茴香(炒),川楝子(去核),馬蘭花(各一兩半),木香(半兩,不見火),大戟(酒浸三宿,切片焙乾,三錢半)
上為細末,另將硇砂、真阿魏、真安息香三味各二錢半,用酒一盞,醋一盞,將上三味淘去砂土,再用酒、醋合一盞熬成膏,入麝香一錢,沒藥二錢半,俱各另研細,入前藥一同和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十丸至十五丸,空心用綿子灰調酒下。
白話文:
如果氣虛,就加青皮;如果血虛,就加肉桂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空腹時溫酒送服,每次二十丸,每日增加一丸,直到三十丸。
這方劑名為安息香丸,主要用於治療陰氣下墜導致的疼痛、脹滿,以及卵巢腫大、堅硬如石、疼痛難忍的症狀。
藥材包括玄胡索(炒)、海藻(洗)、昆布(洗)、青皮(去白)、茴香(炒)、川楝子(去核)、馬蘭花(各一兩半)、木香(半兩,不用火)、大戟(酒浸三宿,切片焙乾,三錢半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。另外將硇砂、真阿魏、真安息香各二錢半,用酒一盞、醋一盞,淘去雜質後,再用酒醋混合一盞熬成膏,加入麝香一錢、沒藥二錢半,分別研磨成細粉,與之前的藥粉混合製成丸藥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十至十五丸,空腹時用綿子灰調酒送服。
念珠丸(《本事》),治膀胱疝氣,外腎腫痛不可忍。
乳香,硇砂(飛。各三錢),黃蠟(一兩)
上二味,同研勻,溶蠟和丸,分作一百八丸,以線穿之,露一宿,次日用蛤粉為衣。旋用乳香湯下。
秘傳茱萸內消丸,治腎虛為邪所襲,留伏作痛,陰㿗偏大,或生瘡出黃水。
吳茱萸(半酒半醋浸一宿,焙乾),山茱萸(蒸,去核),馬蘭花(醋浸,焙),黑牽牛(炒,取頭末),延胡索(略炒),川楝子(蒸,去皮核),舶上茴香(鹽炒),海藻(洗去咸,焙),橘皮,青皮(去白),官桂(各一兩),桃仁(去皮,炒),白蒺藜(炒,杵去刺),木香(各半兩)
白話文:
念珠丸治膀胱疝氣,外腎腫痛難忍,以乳香、硇砂和黃蠟研磨混合,溶蠟後搓成一百八丸,用線串起,晾一夜,次日用蛤粉裹衣。服用時用乳香湯送服。秘傳茱萸內消丸治腎虛被邪氣侵襲,導致疼痛,陰囊腫大或生瘡流黃水,藥方用吳茱萸、山茱萸、馬蘭花、黑牽牛、延胡索、川楝子、舶上茴香、海藻、橘皮、青皮、官桂、桃仁、白蒺藜、木香等藥材製成。
為細末,酒煮稀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食前溫酒、鹽湯任下。
《濟生》橘核丸,治四種㿗病,卵核腫脹,偏有小大,或堅硬如石,痛引臍腹,甚則膚囊腫脹成瘡,時出黃水,或成癰潰爛。
橘核(炒),海藻,昆布,海帶(各洗),川楝肉(炒),桃仁(麩炒。各一兩),製厚朴,木通,枳實(麩炒),延胡索(炒),桂心,木香(各半兩)
為細末,酒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酒、鹽湯下。虛寒甚者,加炮川烏一兩。堅脹久不消者,加硇砂二錢,醋煮旋入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煮成稀糊狀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飯前溫酒或鹽湯送服。此方可治療四種瘕病,即卵核腫脹,大小不一,或堅硬如石,疼痛牽引臍腹,嚴重者會出現皮膚囊腫脹成瘡,流出黃水,甚至化膿潰爛。
藥材包括:橘核(炒)、海藻、昆布、海帶(各洗)、川楝肉(炒)、桃仁(麩炒,各一兩)、製厚朴、木通、枳實(麩炒)、延胡索(炒)、桂心、木香(各半兩)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製成如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鹽酒或鹽湯送服。虛寒體質者,可加炮川烏一兩。腫塊堅硬久治不消者,可加硇砂二錢,用醋煮沸後再加入藥丸中。
昆布丸,治陰疝腫大偏墜。
昆布,海藻(各洗去咸,炙),蕪荑仁(炒),蒺藜子(炒,去角),檳榔(銼。各一兩半),枳殼(去穰,麩炒),大麻仁(研。各二兩),訶藜勒(炒,去核),黃耆,木香(各七錢五分),陳皮(去白,炒),桃仁(去皮尖,炒,研),菟絲子(酒浸一宿,另研。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雄黃洗方,治陰疝腫痛不能忍,及陰腫大如斗核痛者。
白話文:
昆布丸用來治療陰囊腫大下垂,昆布、海藻、蕪荑仁、蒺藜子、檳榔、枳殼、大麻仁、訶藜勒、黃耆、木香、陳皮、桃仁、菟絲子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。雄黃洗方用來治療陰囊腫痛難忍,以及陰囊腫大如斗核並疼痛的症狀。
雄黃(研),甘草(各一兩),白礬(研,二兩)
上為細末,每用藥一兩,熱湯五升,通手洗腫處,良久再暖洗至冷,候汗出瘥。
香附散,治㿗疝脹及小腸氣。
上用香附,不拘多少,為末。每用酒一盞,入海藻一錢,煎至半盞,先撈海藻細嚼,用煎酒調香附末二錢服。一方,以海藻為末,用熱酒調尤妙,甚者灌之。一方,熱酒下荊芥末。
三白散(大小便不通。),保和丸(傷食。)
白話文:
雄黃研磨成粉末,甘草也研磨成粉末,各取一兩。白礬研磨成粉末,取兩兩。
將上述藥材混合在一起,研磨成細粉。每次取一兩藥粉,用五升熱水沖泡,用手洗患處,持續一段時間後,再用溫水洗至冷卻,直到出汗症狀消退。
香附散可以治療疝氣腫脹和小腸氣。
使用香附,數量不限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取酒一杯,加入海藻一錢,煎煮至半杯,先將海藻撈出細嚼,再用煎煮的酒調和香附粉末兩錢服用。另外,也可以將海藻研磨成粉末,用熱酒調和服用,效果更佳,嚴重者可以灌服。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熱酒沖服荊芥粉末。
三白散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通,保和丸可以治療傷食。
海藻丸,治偏墜小腸氣效。
海藻,海帶(各一兩),斑蝥(二十八枚,去足翅),巴豆(二十八個,去殼,完全者)
上斑蝥、巴豆二味同裝生絹袋中,用好醋一碗,以瓦銚盛,四味同煮,將干,去斑蝥、巴豆不用,只將海帶二味細研為末,以淡豆豉一百粒,以煮藥余醋略浸,蒸餅為膏,和藥末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用麝香少許,硃砂三錢,乳缽細研至無聲,卻入麝香再研勻為衣,日乾,以新瓦瓶收之。每初服七粒,再服十粒,三服十五粒,若未愈再進三兩服。
皆用十五粒,仍用鹽炒茴香細嚼,酒吞下,空心服。忌鴨子並鮓醬動氣等物。久病三五服效。此藥貴新合效速,若合下稍久,多服為佳。
白話文:
海藻丸專治偏墜小腸氣,由海藻、海帶、斑蝥、巴豆製成。將斑蝥、巴豆裝入生絹袋,用醋煮至乾,取出斑蝥、巴豆不用,只將海藻、海帶研成粉末,再與浸過醋的淡豆豉混合蒸制成膏狀,最後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服用時需用麝香、硃砂研磨成衣,每服七粒,逐漸增加至十五粒,若未見效可再服三兩次,每次服用十五粒,並用鹽炒茴香細嚼,以酒吞服,空腹服用。忌食鴨子、鮓醬等動氣的食物。久病患者服用三五次即可見效。此藥藥效迅速,若製成後放置時間較長,則需多服用幾次才有效。
〔狐疝〕
蜘蛛散
蜘蛛(十四枚,炒焦),桂(半兩要入厥陰,取其肉厚者。)
上為散,每服一錢,蜜丸亦可。
雷公云:凡使勿用五色者,兼大身上有刺毛者,並薄小者。須用屋西南有綱,身小尻大,腹內有蒼黃膿者真也。凡用去頭足了,研如膏投藥中,此余之法,若仲景炒焦用,全無功矣。
一方,治水㿗偏大,上下不定,疼痛不止。牡蠣不拘多少,鹽泥固濟,炭三斤,煅令火盡冷,取二兩,乾薑一兩,焙,為細末,二味和勻,冷水調得所,塗病處,小便大利即愈。
白話文:
狐疝
蜘蛛散
蜘蛛(十四枚,炒焦),桂枝(半兩,需入厥陰,取肉厚者。)
以上藥材製成散劑,每次服用一錢,也可製成蜜丸服用。
雷公說:使用蜘蛛時,不要選用五顏六色的、身上有刺毛的、或薄小的蜘蛛。必須選擇屋西南角結網、身材小屁股大、腹內有蒼黃色膿液的蜘蛛才是真品。使用時需去掉頭足,研磨成膏狀,再加入藥材中,這是我的獨家方法。如果按照仲景的方法直接炒焦使用,就完全沒有功效了。
另一方
治療水腫偏大,位置上下不定,疼痛不止。牡蠣不限多少,用鹽泥包裹,與炭三斤一同煅燒至火滅冷卻,取二兩,乾薑一兩,烘焙後研成細末,兩種藥物混合均匀,用冷水調成糊狀,塗抹患處,小便暢通即可痊癒。
〔通治〕
五積散(中寒。),青木香丸(見氣。),參蘇飲(發熱。),異功散即五積散。
川楝子丸,治疝氣,一切下部之疾悉皆治之,腫痛縮小,雖多年,服此藥永去根本。
川楝子(淨肉一斤,分四處,四兩用麩一合,斑蝥四十九個,同炒麩黃色,去麩斑蝥不用。四兩用麩一合,巴豆四十九粒,同炒麩黃色,去麩巴豆不用。四兩用麩一合,巴戟一兩,同炒麩黃色,去麩巴戟不用。四兩用鹽一兩,茴香一合,同炒黃色,去鹽及茴香不用),木香(一兩,不見火),破故紙(一兩,炒香為度)
白話文:
通治
五積散(治中寒。) 青木香丸(治見氣。) 參蘇飲(治發熱。) 異功散,即五積散。
川楝子丸,治疝氣,一切下部之疾皆可治癒,腫痛縮小,即使多年病症,服用此藥也能徹底根治。
川楝子(取淨肉一斤,分成四份,每份四兩。第一份用麩一合,斑蝥四十九個,一同炒至麩呈黃色,去除麩和斑蝥不用。第二份用麩一合,巴豆四十九粒,一同炒至麩呈黃色,去除麩和巴豆不用。第三份用麩一合,巴戟一兩,一同炒至麩呈黃色,去除麩和巴戟不用。第四份用鹽一兩,茴香一合,一同炒至黃色,去除鹽和茴香不用。) 木香(一兩,不用火炒。) 破故紙(一兩,炒至香即可。)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鹽湯下,甚者日進三兩服,空心食前。
木香導氣丸,治男子小腸氣肚疼,一切氣積,以補下元虛冷,脾胃不和,並宜服之,有效。
木香,乳香,川楝子(去核),八角茴香,丁香,香附子,破故紙,葫蘆巴,荊三稜,甘草(各一兩),杜仲(半兩炒去絲)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加至五十丸,用溫酒或鹽湯空心送下,日進三服。
立效散,治疝因食積作痛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糊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鹽湯送服,病情嚴重者一天可以服用三兩次,飯前空腹服用。
此方名為木香導氣丸,主要治療男性小腸氣、肚子疼痛,以及各種氣積。也適合治療下元虛寒、脾胃不和,服用後效果顯著。
藥材包括:木香、乳香、川楝子(去除種子)、八角茴香、丁香、香附子、破故紙、葫蘆巴、荊三稜、甘草(各一兩)、杜仲(半兩,炒去絲)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糊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可增加到五十丸,用溫酒或鹽湯空腹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此方名為立效散,主要治療因飲食積滯導致的疝痛。
山楂(一錢五分,醋炒),青皮(一錢二分,醋炒),小茴香(鹽水炒),枳實(麩炒),蒼朮(米泔浸一宿,炒),香附,吳茱萸,山梔(炒黑),川楝肉(各一錢)
水二盅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
桃仁當歸湯,治疝因瘀血作痛。
桃仁(去皮尖,二錢),當歸尾(酒洗),玄胡索(各一錢半),川芎,生地黃,赤芍藥(炒),吳茱萸,青皮(醋炒。各一錢),牡丹皮(八分)
水二盅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這兩帖藥方分別是治療疝氣疼痛的方劑。第一帖以山楂、青皮、小茴香、枳實、蒼朮、香附、吳茱萸、山梔、川楝肉等藥材,以水煎服,針對因瘀血導致的疝氣疼痛。第二帖則以桃仁、當歸尾、玄胡索、川芎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吳茱萸、青皮、牡丹皮等藥材,同樣以水煎服,也針對疝氣疼痛,但更偏重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