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二冊 (16)
第二冊 (16)
1. 水腫
漢防己,澤漆葉,石韋(去毛),桑白皮,澤瀉,丹參,茯苓,橘皮,白朮(各三兩),生薑(切,十兩),郁李仁(五合),通草(一兩)
上十二味,搗篩為散,以水一升七合,內四方寸匕,煮取八合,頓服,日二。小便利為度。
葶藶丸,治肺氣咳嗽,面目浮腫,喘促不安,小便赤色。
甜葶藶(隔紙炒),貝母(煨黃色),木通(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),防己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用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桑白皮煎湯,食前送下。
白朮木香散,治喘嗽腫滿,變成水病者,不能食,不能臥,小便秘者宜服。
白朮,豬苓(去皮),檳榔,赤茯苓,澤瀉(各一錢半),木香,甘草(各一錢),官桂(七分),滑石(三錢),陳皮(二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一盅,食前服。
分氣補心湯,治心氣鬱結,發為四肢浮腫,上氣喘急。
木通,川芎,前胡(去苗),大腹皮(泡),青皮,白朮,枳殼(麩炒),甘草(各一錢,炙),香附(去毛,炒),白茯苓,桔梗(各一錢半),細辛,木香(各五分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姜三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調榮飲,治瘀血留滯,血化為水,四肢浮腫,皮肉赤紋,名血分。
蓬朮,川芎,當歸,延胡索,白芷,檳榔,陳皮,赤芍藥,桑白皮(炒),大腹皮,赤茯苓,葶藶(炒),瞿麥(各一錢),大黃(一錢半),細辛,官桂,甘草(炙。各五分)
上作一服,煎服法同前。
當歸散,水腫之疾,多由腎水不能攝養心火,心火不能滋養脾土,故土不制水,水氣盈溢,氣脈閉塞,滲透經絡,發為浮腫之證,心腹堅脹,喘滿不安。
當歸,桂心,木香,赤茯苓,木通,檳榔,赤芍藥,牡丹皮,陳皮,白朮(各一錢三分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紫蘇五葉,木瓜一片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烏鯉魚湯,治水氣四肢浮腫。
烏鯉魚(一尾),赤小豆,桑白皮,白朮,陳皮(以上各三錢),蔥白(五莖)
上用水三碗同煮,不可入鹽,先吃魚,後服藥,不拘時候。
無礙丸,治脾病洪流,四肢浮腫。
大腹皮(二兩),檳榔,郁李仁,蓬朮,三稜(以上各一兩),木香(半兩)
上為細末,用炒麥糵面煮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,食前生薑湯送下。
木香分氣湯,治氣留滯四肢,腹急中滿,胸膈脅肋膨脹,虛氣上衝,小便臭濁。
木香,豬苓,澤瀉,赤茯苓,半夏,枳殼,檳榔,燈芯草,蘇子(各等分),
上銼散,每服一兩,水二盞煎,入麝香末少許同服。
防己散,治皮水腫,如裹水在皮膚中,四肢習習然動。
漢防己,桑白皮,黃耆,桂心(各一兩),赤茯苓(二兩),甘草(炙,半兩)
白話文:
水腫
散劑: 使用漢防己、澤漆葉、去毛石韋、桑白皮、澤瀉、丹參、茯苓、橘皮、白朮各三兩,生薑切片十兩,郁李仁五合,通草一兩,共十二種藥材。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取四方寸匕(古代量具,約一湯匙)的藥粉,加入約360毫升的水煮至約240毫升,一次喝完,一天兩次,直到小便順暢為止。
葶藶丸: 治療因肺氣引起的咳嗽,臉部和眼睛浮腫,呼吸急促不安,小便顏色發紅。使用炒過的甜葶藶、煨至黃色的貝母、木通各一兩,炒過的去皮尖雙仁杏仁、防己各二兩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用棗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桑白皮煎煮的湯在飯前送服。
白朮木香散: 治療因喘嗽引起的腫脹,病情發展成水腫,導致無法進食、無法躺臥、小便不順暢的情況。使用白朮、去皮豬苓、檳榔、赤茯苓、澤瀉各一錢半,木香、甘草各一錢,官桂七分,滑石三錢,陳皮二錢。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(約400毫升)水和三片生薑,煎至一盅(約200毫升),飯前服用。
分氣補心湯: 治療因心氣鬱結引起的四肢浮腫,呼吸急促。使用木通、川芎、去苗前胡、泡過的大腹皮、青皮、白朮、麩炒枳殼、炙甘草各一錢,去毛炒過的香附、白茯苓、桔梗各一錢半,細辛、木香各五分。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、三片生薑和兩枚紅棗,煎至一盅,飯前服用。
調榮飲: 治療因瘀血停滯,血液轉化為水,導致四肢浮腫、皮膚出現紅色紋路,這稱為血分病。使用蓬朮、川芎、當歸、延胡索、白芷、檳榔、陳皮、赤芍藥、炒過的桑白皮、大腹皮、赤茯苓、炒過的葶藶、瞿麥各一錢,大黃一錢半,細辛、官桂、炙甘草各五分。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煎服方法與之前相同。
當歸散: 水腫疾病多因腎水不能滋養心火,心火不能滋養脾土,導致脾土無法控制水液,水氣過多,阻塞經絡,滲透到全身,引發浮腫,腹部脹滿、呼吸困難。使用當歸、桂心、木香、赤茯苓、木通、檳榔、赤芍藥、牡丹皮、陳皮、白朮各一錢三分。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、五片紫蘇葉和一片木瓜,煎至一盅,不限時間服用。
烏鯉魚湯: 治療因水氣引起的四肢浮腫。使用一條烏鯉魚,赤小豆、桑白皮、白朮、陳皮各三錢,蔥白五根。將以上材料加入三碗水一同煮,不能加鹽,先吃魚肉,再喝湯藥,不限時間。
無礙丸: 治療因脾臟疾病導致大量水液積聚,引起四肢浮腫。使用大腹皮二兩,檳榔、郁李仁、蓬朮、三稜各一兩,木香半兩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炒麥芽麵煮成的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飯前用生薑湯送服。
木香分氣湯: 治療氣滯留在四肢,腹部急迫脹滿,胸腔和脅肋脹痛,虛氣上衝,小便氣味難聞。使用木香、豬苓、澤瀉、赤茯苓、半夏、枳殼、檳榔、燈芯草、蘇子各等分。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,每次取一兩,加入兩盞水煎煮,加入少許麝香末一同服用。
防己散: 治療皮膚水腫,感覺如同皮膚內包著水,四肢輕微抖動。使用漢防己、桑白皮、黃耆、桂心各一兩,赤茯苓二兩,炙甘草半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