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六冊 (3)
第六冊 (3)
1. 大小便不通
二陳湯(痰飲。),涼膈散(發熱。),通聖散(眩暈。),厚朴大黃湯(見痞。)
甘遂散
上以甘遂二兩,赤皮者,為末,煉蜜二合和勻,每一兩重分作四服,日進一服,蜜水下,未知,日二服,漸加之。
又方,葵子末三合,青竹葉一把,水一升,煮五沸,頓服。
又方,葵子末三合,水一升,煮去滓,分作二服,入豬脂二兩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甘遂散
治療痰飲,可用二陳湯;發熱,可用涼膈散;眩暈,可用通聖散;見痞,可用厚朴大黃湯。
此方用甘遂二兩,赤皮者,研成細末,用煉蜜二合和勻,每劑分作四服,每日服用一劑,蜜水送服。
若服用後不見效,則每日服用二劑,逐漸增加劑量。
另有以下兩個方子:
- 葵子末三合,青竹葉一把,水一升,煮沸五次,趁熱頓服。
- 葵子末三合,水一升,煮去藥渣,分作二服,加入豬脂二兩,空腹服用。
三白散,治陰囊腫脹,大小便不通。
白牽牛(二兩),桑白皮,白朮,木通(去節),陳皮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湯調下,空心服,未覺再進。
白話文:
三白散專治陰囊腫脹,大小便不順暢。配方包括白牽牛兩錢、桑白皮、白朮、去節木通、陳皮各半錢,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薑湯調服,空腹服用,直到症狀消失。
2. 大便不通
麻仁丸,(《和濟》),治腸胃熱燥,大便秘結。
厚朴(去皮,薑製炒),芍藥,枳實(麩炒。各半斤),大黃(蒸,焙,一斤),麻仁(別研,五兩),杏仁(去皮尖,炒,五兩半)
上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臨臥用溫水下。大便通利則止。
《寶鑑》麻仁丸,順三焦,和五臟,潤腸胃,除風氣。治冷熱壅結,津液耗少,令人大便秘難,或閉塞不通。若年高氣弱及有風人大便秘澀,尤宜服之。
白話文:
麻仁丸出自《和濟》,主要用於治療腸胃熱燥、大便秘結。它以厚朴、芍藥、枳實、大黃、麻仁、杏仁等藥材製成,通過潤腸通便,順暢三焦,和調五臟,達到改善便秘、排除風氣的效果。特別適合老年人、體虛者以及患有風病引起的便秘患者服用。
枳殼(去瓤,麩炒),白檳榔(煨半生),菟絲子(酒浸,別末),山藥,防風(去杈枝),山茱萸,肉桂(去粗皮),車前子(各一兩半),木香,羌活(各一兩),郁李仁(去皮,另研),大黃(半蒸半生),麻仁(另搗研。各四兩)
上為細末,入別研藥和勻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溫湯下,臨臥服。
白話文:
將枳殼去除內瓤後用麩炒,白檳榔煨至半生,菟絲子用酒浸泡後去除頭尾,山藥、防風去除杈枝,山茱萸、肉桂去除粗皮,車前子、木香、羌活各一兩半,郁李仁去皮研磨,大黃半蒸半生,麻仁另搗研,各四兩。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與其他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,用煉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,溫水送服,睡前服用。
七宣丸(《和劑》),療風氣結聚,宿食不消,兼砂石皮毛在腹中,及積年腰腳疼痛,冷如水石,腳氣衝心煩憒,頭旋暗倒,肩背沉重,必腹脹滿,胸膈痞塞。及風毒連頭面腫,大便或秘,小便時澀,脾胃虛痞不食,腳轉筋攣急掣痛,心神恍惚,眠寐不安。東垣云:治在脈則澀,在時則秋。
桃仁(去皮尖,炒,六兩),柴胡(去苗),訶子皮,枳實(麩炒),木香(各五兩),甘草(炙,四兩),大黃(麵裹煨,十五兩)
白話文:
七宣丸
《和劑》記載:
七宣丸用於治療風氣凝結、積食不消化,以及腹中積聚砂石皮毛,長期腰腳疼痛,冷如水石,腳氣上衝心胸,煩躁不安,頭暈目眩,昏倒,肩背沉重,必伴隨腹脹滿,胸膈痞塞。此外,也能治療風毒上攻頭面腫脹,大便便秘,小便澀滯,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腳抽筋攣急疼痛,心神恍惚,睡眠不安。
東垣大師說: 此方脈象表現為脈澀,發病時間多在秋季。
藥方組成:
- 桃仁(去皮尖,炒,六兩)
- 柴胡(去苗,五兩)
- 訶子皮(五兩)
- 枳實(麩炒,五兩)
- 木香(五兩)
- 甘草(炙,四兩)
- 大黃(麵裹煨,十五兩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前臨臥各一服,米飲下,以利為度。覺病勢退,服五補丸。此藥不問男女老幼皆可服。量虛實加減丸數。
七聖丸(《和劑》),治風氣壅盛,痰熱結搏,頭目昏重,涕唾稠黏,心煩面熱,咽乾口燥,肩背拘急,心腹脅肋脹滿,腰腿重疼,大便秘,小便赤,睡臥不安。東垣云:治在脈則弦,在時則春。
肉桂(去皮),川芎,大黃(酒蒸),檳榔,木香(各半兩),羌活,郁李仁(去皮。各一兩)
白話文:
將藥材煉成蜜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顆,飯前和睡前各服用一次,用米湯送服,以通暢為度。感覺病況好轉後,就服用五補丸。此藥不分男女老幼皆可服用,可依體虛實情況增減丸數。七聖丸用於治療風氣壅盛,痰熱結聚,頭昏眼花,鼻涕唾液黏稠,心煩面熱,咽喉乾燥口渴,肩背僵硬,心腹脅肋脹滿,腰腿疼痛,便秘,小便赤黃,睡不安穩等症狀。東垣認為,脈象應當是弦脈,發病時間應當是在春季。方劑組成:肉桂(去皮),川芎,大黃(酒蒸),檳榔,木香(各半兩),羌活,郁李仁(去皮,各一兩)。
上七味,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食後溫湯送下。山嵐瘴地最宜服,虛實加減之。
厚朴湯(潔古)
厚朴(制),陳皮,甘草(各三兩),白朮(五兩),半夏曲,枳實(麩炒。各二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三五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棗一枚,煎至八分,食前大溫服。
〔風秘〕
小續命湯(中風。)
皂角丸(《得效》),專治有風人臟腑秘澀,大效。
白話文:
上七味研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飯後溫熱水送服。山嵐瘴地最適合服用此方,虛實可根據情況增減藥量。
厚朴湯由厚朴(制)、陳皮、甘草(各三兩)、白朮(五兩)、半夏曲、枳實(麩炒,各二兩)組成,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五錢,用一盞半水,加三片薑、一枚大棗,煎煮至八分,飯前溫熱服用。
小續命湯可用於治療中風,皂角丸專治有風的人臟腑秘澀,療效顯著。
豬牙皂角,厚枳殼(去瓤),羌活,桑白皮,檳榔,杏仁(制同下,另研),麻仁(另研),防風川白芷,陳皮(去白。各等分)
上為細末,蜜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溫白湯送下,蜜湯亦可。
又方,皂角丸,治大腸有風,大便秘結,尊年之人宜服。
皂角(炙,去子),枳殼(去穰,麩炒。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和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食前米飲送下。
疏風散,治風毒秘結。
枳殼(制,半兩),防風,羌活,獨活,檳榔,白芷,威靈仙,蒺藜(炒赤,去刺),麻仁(炒,另研),杏仁(湯洗,去皮尖,炒,另研),甘草(炙。各一兩)
白話文:
豬牙皂角、厚枳殼(去掉內瓤)、羌活、桑白皮、檳榔、杏仁(用方法處理後,另外研磨)、麻仁(另外研磨)、防風、白芷、陳皮(去掉白色部分。以上藥材各等分)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做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到五十丸,溫白湯或蜂蜜水送服。
另外一種配方,叫做皂角丸,用於治療大腸有風、大便秘結,特別適合年紀大的人服用。
皂角(用火烤過,去掉種子)、枳殼(去掉內瓤,用麩皮炒過。以上藥材各等分)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末,用煉好的蜂蜜混合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疏風散,用於治療風毒導致的大便秘結。
枳殼(處理過,半兩)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、檳榔、白芷、威靈仙、蒺藜(炒至赤色,去掉刺)、麻仁(炒過,另外研磨)、杏仁(用湯洗過,去掉尖端,炒過,另外研磨)、甘草(用火烤過。以上藥材各一兩)
上銼散,每服二錢半,生薑五片,蜜一匙,水一盞半,煎服。
枳殼丸,治腸胃氣壅風盛,大便秘實。
皂角(去皮弦子,炙),枳殼(炒),大黃,羌活,木香,橘紅,桑白皮,香白芷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又方,只用枳實、皂角等分,飯飲丸亦妙。
二仁丸,專治虛人老人風秘,不可服大黃藥者。
白話文:
上藥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半,加入生薑五片、蜂蜜一匙,用水一盞半煎煮後服用。
枳殼丸,用於治療腸胃氣滯、風盛、大便秘結。
皂角(去除皮和弦,炙烤),枳殼(炒制),大黃,羌活,木香,橘紅,桑白皮,香白芷(各取等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用蜂蜜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另外,只用枳實、皂角等量,用飯湯做成丸藥,效果也很好。
二仁丸,專門用於治療虛弱老人因風寒導致的大便秘結,不可服用大黃藥物者。
杏仁(去皮尖,麩炒黃),麻仁(各另研),枳殼(去瓤,麩炒赤),訶子(慢火炒,槌去核,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湯下。
〔冷秘〕
藿香正氣散(中風。)
半硫丸(《和劑》),治年高冷秘、虛秘及痎癖冷氣。
半夏(湯洗七次,焙乾,為細末),硫黃(明淨好者,研令極細,用柳木槌子殺過)
上以生薑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末攪和勻,入臼內杵數百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無灰溫酒或生薑湯任下,婦人醋湯下,俱空心服。
白話文:
將杏仁去皮尖,用麩炒至黃色,麻仁、枳殼(去瓤,用麩炒至赤色)、訶子(慢火炒至熟,敲去核)各研磨成粉,比例相同。將所有藥粉混合,用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熱水送服。此方適用於寒性便秘。
另外,藿香正氣散可以治療中風。半硫丸則出自《和劑》,用於治療老年寒性便秘、虛弱性便秘以及痎癖冷氣。半夏洗淨,湯煮七次後烘乾研磨成細粉,硫黃用柳木槌子研磨至極細。將半夏粉和硫黃粉加入生薑汁熬煮,再加入乾蒸餅粉拌勻,用臼杵搗成梧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,用無灰溫酒或生薑湯送服,婦女可用醋湯送服,均需空腹服用。
〔氣秘〕
蘇子降氣湯,養正丹(並氣。),來復丹(中暑。),木香檳榔丸(氣。)
六磨湯,治氣滯腹急,大便秘澀。
沉香,木香,檳榔,烏藥,枳殼,大黃(各等分)
上各件,熱湯磨服。
三和散(《和劑》),治五臟不調,三焦不和,心腹痞悶,脅肋䐜脹,風氣壅滯,肢節煩疼,頭面虛浮,手足微腫,腸胃燥澀,大便秘難,雖年高氣弱,並可服之。又治背痛脅痛,有妨飲食,及腳氣上攻,胸腹滿悶,大便不通。
白話文:
氣秘,可用蘇子降氣湯、養正丹(並氣)、來復丹(中暑)、木香檳榔丸(氣)治療。六磨湯治氣滯腹急,大便秘澀,由沉香、木香、檳榔、烏藥、枳殼、大黃(各等分)研磨成粉,用熱湯調服。三和散治五臟不調、三焦不和、心腹痞悶、脅肋脹痛、風氣壅滯、肢節煩疼、頭面虛浮、手足微腫、腸胃燥澀、大便秘難等症,即使年老體弱也可以服用,同時也可用於治療背痛脅痛、飲食不振、腳氣上攻、胸腹滿悶、大便不通。
羌活(去蘆),紫蘇(去粗梗),宣州木瓜(薄切,焙乾),沉香,大腹皮(炙焦黃,各一兩),芎藭(三兩),甘草(炒),陳皮(去白),木香,檳榔(麵裹煨熟,去面),白朮(各七錢半)
上為粗末,每服二大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
橘杏丸(《得效》),治氣秘,老人、虛弱人皆可服。
橘紅(取末),杏仁(湯浸,去皮尖,另研,各等分)
上和勻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蘇麻粥,順氣,滑大便。
紫蘇子,麻子仁(不拘多少)
白話文:
取羌活去除根莖,紫蘇去除粗梗,宣州木瓜切薄片焙乾,沉香,大腹皮炙成焦黃色,每樣一兩,芎藭三兩,甘草炒過,陳皮去除白皮,木香,檳榔用麵裹著煨熟後去除麵皮,白朮各七錢半,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煎至六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間。
此為橘杏丸,出自《得效》,主治氣秘,適合老人和虛弱者服用。
取橘紅研末,杏仁用湯浸泡後去除皮尖,再研磨成粉,兩者等量混合。將藥粉用蜜煉成丸,如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蘇麻粥可順氣、滑大便,以紫蘇子與麻子仁不拘多少煮粥食用。
上二味研爛,水濾取汁,煮粥食之。
小通氣散,治虛人憂怒傷肺,肺與大腸為傳送,致令秘澀。服燥藥過,大便秘,亦可用。
陳皮(去白),蘇嫩莖葉,枳殼(去穰),木通(去皮節。各等分)
上銼散,每服四錢,水一盞煎,溫服立通。
〔熱秘〕
四順清涼飲(發熱。)
大承氣湯(《宣明》)
大黃,芒硝,厚朴(去粗皮),枳實(各半兩)
白話文:
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過濾取汁,煮粥食用。
小通氣散,用於治療虛弱的人因憂慮憤怒而傷及肺部,導致肺和大腸傳送功能受阻,引起便秘。服用燥性藥物過度,導致便秘,也可以用它來治療。
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蘇葉嫩莖葉、枳殼(去除種子)、木通(去除外皮和節,各取等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水煎煮,溫熱服下,即可通便。
(熱秘)
四順清涼飲(用於發熱)
大承氣湯(《宣明》)
大黃、芒硝、厚朴(去除粗皮)、枳實(各取半兩)
上銼如麻豆大,分半,用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至六分,納硝煎,去滓服。
小承氣湯
大黃(半兩),厚朴(去粗皮),枳實(各三錢)
上銼如麻豆大,分作二服,水一盞,生薑三片,煎至半盞,絞汁服,未利再服。
大黃飲子,治身熱煩躁,大便不通。
大黃(濕紙裹煨,二錢),杏仁(炒,去皮尖),枳殼(麩炒),梔子仁,生地黃(各一錢半),川升麻(一錢),人參,黃芩(各七分),甘草(炙,五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,分成兩份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六分滿,加入硝石再煎,去渣服用。
大黃(半兩),厚朴(去除粗皮),枳實(各三錢)
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,分成兩份服用,用一碗水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半碗,絞汁服用,若未通便可再服用。
此方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煩躁,大便不通。
大黃(用濕紙包裹煨熟,二錢),杏仁(炒熟,去皮尖),枳殼(用麩皮炒),梔子仁,生地黃(各一錢半),川升麻(一錢),人參,黃芩(各七分),甘草(炙烤,五分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姜五片,豆豉二十一粒,烏梅一枚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脾約麻仁丸,治腸胃熱燥,大便秘結。
麻仁(另研,五兩),大黃(一斤,蒸,焙),厚朴(去粗皮,薑製炒),枳實(麩炒),芍藥(各八兩),杏仁(去皮尖,炒,五兩半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臨睡用溫白湯送下。大便利即止。
〔虛秘〕
威靈仙丸(《得效》),治年高氣衰,津液枯燥,大便秘結。
黃耆(蜜炙),枳實,威靈仙(各等分)
白話文:
先將一劑藥材用水兩盅,薑五片、豆豉二十一粒、烏梅一枚煎煮,直到剩下約一盅,不分時間服用。
脾約麻仁丸是用於治療腸胃燥熱、大便秘結的藥方。
將麻仁研磨成粉末,大黃蒸過再烘乾,厚朴去粗皮用薑汁炒過,枳實用麩炒,芍藥、杏仁去皮尖炒過。所有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,加入煉蜜搓成如梧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睡前用溫白湯送服。大便通暢後即可停止服用。
虛秘是指年紀大、氣虛體衰、津液不足、導致大便秘結的症狀。
威靈仙丸是用於治療年紀大、氣虛體衰、津液枯燥、大便秘結的藥方。
將黃耆用蜜炙,再與枳實、威靈仙等量混合。
上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不拘時,薑湯、白湯任下。忌茶。(一方,有防風,無黃耆。)
蓯蓉潤腸丸(《濟生》),治發汗、利小便亡津液,大腑秘結,老人虛人皆可服。
肉蓯蓉(酒浸,焙,二兩),沉香(另研,一兩)
上為末,麻子仁汁打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四物湯(見虛勞。)
導滯通幽湯(東垣),治幽門不通上衝,吸門不開,噎塞,氣不得上下,大便難,脾胃初受熱中,多有此證,治在幽門,以辛潤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不限時間,可用薑湯或白湯送服。忌茶。有一種配方中,含有防風,但沒有黃耆。
這個方子叫做「潤腸丸」,出自《濟生》,用於治療發汗、利尿導致津液流失,以及腸道便秘等症狀。適用於虛弱的老人和體虛的人。
藥材包括肉蓯蓉(用酒浸泡後烘乾,二兩),沉香(研磨成粉,一兩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麻子仁汁調成糊狀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這個方子可以參考四物湯,用於治療虛勞。
這個方子叫做「通幽湯」,出自東垣,用於治療幽門不通,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通過,出現胸悶、吞嚥困難、氣喘、排便困難等症狀,以及脾胃初次受到熱毒侵犯導致的相關症狀。治療重點在於疏通幽門,採用辛潤的方法。
當歸身,升麻梢,桃仁泥,甘草(炙。各一錢),紅花(少許),熟地,生地黃(各五分)
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調檳榔細末五分,稍熱服。(一方,加麻仁、大黃各等分,唯紅花少許,名潤燥湯。)
益血丹(海藏),治大便燥,久虛亡血。
當歸(酒浸,焙),熟地黃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彈子大。細嚼,酒下一丸。
五仁丸(《得效》),治津液枯竭,大腸秘澀,傳導艱難。
白話文:
當歸、升麻、桃仁、甘草各一錢,紅花少許,熟地、生地黃各五分,加水兩杯,煎煮至一杯,再加入五分檳榔末,稍溫服下。另外,也可以加等量的麻仁和大黃,減少紅花用量,稱為潤燥湯。益血丹方用酒浸焙的當歸和熟地黃等量研磨成粉,煉蜜丸成彈子大小,細嚼,酒送服。五仁丸方主治津液枯竭,大腸秘澀,傳導困難。
桃仁,杏仁(炒,去皮,各一兩),柏子仁(半兩),松子仁(一錢二分半),郁李仁(一錢,炒),陳皮(四兩,另為末)
上將五仁另研如膏,入陳皮末研勻,煉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黃耆湯,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澀。
綿黃耆,陳皮(去白。各半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用大麻仁一合爛研,以水投,取漿水一盞,濾去滓,於銀石器內煎,候有乳起,即入白蜜一大匙,再煎令沸,調藥末,空心食前服。秘甚者,不過兩服愈,常服即無秘澀之患。此藥不冷不燥,其效如神。
白話文:
將桃仁、杏仁(炒過,去皮,各一兩)、柏子仁(半兩)、松子仁(一錢二分半)、郁李仁(一錢,炒過)研磨成膏狀,加入研成粉末的陳皮(四兩),混合均勻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此藥方名為黃耆湯,適用於老年人便秘。
將綿黃耆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各半兩)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合大麻仁研磨成糊狀,用水浸泡,取汁一盞,過濾掉渣滓,用銀器或石器煎煮,待有乳狀泡沫出現時,加入一匙白蜜,繼續煮沸,加入藥粉,空腹飯前服用。便秘嚴重者,服用兩次即可見效,長期服用可根治便秘。此藥性溫和不寒不燥,效果神奇。
益血潤腸丸
熟地黃(六兩),杏仁(炒,去皮尖),麻仁(各三兩,以上三味俱杵膏),枳殼(麩炒),橘紅(各二兩五錢),阿膠(炒),肉蓯蓉(各一兩半),蘇子,荊芥(各一兩),當歸(三兩)
末之,以前三味膏同杵千餘下,仍加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六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
〔實秘〕
神芎丸(見頭痛。)
木香和中丸
白話文:
益血潤腸丸由熟地黃、杏仁、麻仁、枳殼、橘紅、阿膠、肉蓯蓉、蘇子、荊芥、當歸等藥材組成,其中熟地黃、杏仁、麻仁三味藥材先製成膏狀,再與其他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,最後以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空腹時用白湯送服。若實秘則可服用神芎丸,木香和中丸則另有功效。
木香,沉香,白豆蔻,枳實(炒),檳榔,蓬朮,青皮,陳皮,當歸(酒洗),黃芩,木通黃連,縮砂,豬牙皂角(去皮弦並子,蜜水潤,炙乾),郁李仁(湯去皮),三稜(各淨末,一兩),大黃(四兩),香附(三兩),黃柏(二兩),牽牛頭末(三兩)
為末,水丸。每服三錢重,白湯下,或薑湯下。
脾積丸,治飲食停滯,腹脹痛悶,嘔惡吞酸,大便秘結。
白話文:
木香、沉香、白豆蔻、枳實(炒)、檳榔、蓬朮、青皮、陳皮、當歸(酒洗)、黃芩、木通、黃連、縮砂、豬牙皂角(去皮弦並子,蜜水潤,炙乾)、郁李仁(湯去皮)、三稜(各淨末,一兩)、大黃(四兩)、香附(三兩)、黃柏(二兩)、牽牛頭末(三兩)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水丸。每次服用三錢重,用白湯或薑湯送服。
脾積丸主要用於治療飲食積滯、腹脹痛悶、嘔吐惡心、吞酸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蓬莪朮(三兩),京三稜(二兩),青皮(去白,一兩),良薑(同蓬朮、三菱用米醋一升於瓷瓶內煮乾,乘熱切,焙),南木香(各半兩),不蛀皂角(三大錠,燒存性),百草霜(村莊家鍋底者佳)
上末,用川巴豆半兩,去殼研如泥,漸入藥末研和,麵糊丸,麻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加至六十丸,橘皮煎湯下。
穿結藥,治大實大滿,心胸高起,氣塞不通者,為結也。
白話文:
蓬莪朮三兩、京三稜二兩、青皮(去白,一兩)、良薑(同蓬莪朮、三稜用米醋一升於瓷瓶內煮乾,乘熱切,焙)、南木香各半兩、不蛀皂角三大錠(燒存性)、百草霜(村莊家鍋底者佳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川巴豆半兩,去殼研磨成泥狀,逐漸加入藥粉混合,製成麵糊狀丸藥,大小如麻子。每次服用五十至六十丸,用橘皮煎湯服用。
穿結藥,用於治療大實大滿、心胸高起、氣塞不通的結症。
蟾酥,輕粉,麝香(各等分),巴豆(少許,另研)
上研極細,用孩兒乳汁和丸,如黍米大。每服二三丸,不拘時,薑湯下。
〔通治〕
潤腸丸(東垣),治胃中伏火,大便秘澀,或乾燥不通,全不思食,乃風結血秘,皆令閉塞,須潤燥和血疏風,則自然通矣。
羌活,當歸梢,大黃(煨。各半兩),麻仁,桃仁(泡,去皮尖。各一兩)
上為末,除麻仁、桃仁另研如泥外,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白湯送下。
白話文:
蟾酥、輕粉、麝香(各等分),巴豆(少許,另外研磨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嬰兒的乳汁混合製成丸藥,大小如同黍米。每次服用二到三丸,不分時間,用薑湯送服。
潤腸丸(出自東垣醫書),用於治療胃中積熱,大便乾燥便秘,或者腸道乾燥不通暢,完全沒有食慾,這是由於風邪阻滯血脈導致便秘,需要潤燥、和血、疏風,才能自然通暢。
羌活、當歸梢、大黃(煨製,各半兩)、麻仁、桃仁(泡水,去皮尖,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除了麻仁、桃仁另外研磨成泥狀之外,其他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同桐子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空腹用白開水送服。
活血潤腸丸,治大便風秘、血秘,時常結燥。
當歸梢(一錢),防風(二錢),羌活,大黃(煨。各一兩),麻子仁(二兩半),桃仁(二兩,研如泥),皂角仁(炮存性,去皮秤一兩。其性得濕則滑,滑則燥結自除。)
上除桃仁、麻仁另研如泥外,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二三服後,須以蘇子、麻子粥,每日早晚食之,大便日久再不結燥。余藥以瓷器盛之,紙密封,勿使見風。
神功丸(《寶鑑》),治三焦氣壅,心腹痞悶,大腑風熱,大便不通,腰腿疼痛,肩背重疼,頭昏面熱,口苦咽乾,心胸煩躁,睡臥不安,及治腳氣,並素有風人大便結燥。
白話文:
活血潤腸丸主治便秘、血便,常年大便乾燥。方劑包含當歸梢、防風、羌活、大黃、麻子仁、桃仁、皂角仁等。其中桃仁、麻仁需研成泥,其他藥材研成極細粉末,用蜂蜜做成丸狀,每服五十丸,溫水送服。服藥兩三次後,需用蘇子、麻子粥每日早晚食用,長期便秘便可改善。藥物需存放於瓷器中,用紙密封,避免接觸空氣。神功丸則可治療三焦氣滯、心腹脹悶、大腸風熱、便秘、腰腿疼痛、肩背疼痛、頭昏面熱、口苦咽乾、心煩意亂、失眠,以及腳氣和體質偏風的人群的便秘。
火麻仁(另搗如膏),人參(各二兩),訶藜勒皮,大黃(錦紋者,麵裹煨。各四兩)
上為細末,入麻仁搗研勻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溫湯下,溫酒、米飲皆可服,食後臨臥。如大便不通,可倍丸數,以利為度。
黃耆人參湯(傷暑。)
麻黃白朮湯
麻黃(不去根節),白豆蔻,炒曲(各五分),吳茱萸,白茯苓,澤瀉(各四分),桂枝,厚朴,柴胡,白朮,蒼朮,青皮(去穰),黃連(酒浸),黃柏(酒浸),黃耆,人參,豬苓(各三分),升麻橘紅(各二分),杏仁(四枚),生甘草,熟甘草(各一分)
上㕮咀,分作二服,每服水二大盞半,先煎麻黃沸去沫,再入諸藥,同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服,食遠。
白話文:
取火麻仁,搗成膏狀;人參、訶藜勒皮、大黃(選錦紋者,用麵裹好煨熟),各取二兩、四兩。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加入火麻仁膏中,充分搗勻,用煉蜜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溫熱湯水送服,溫酒或米飲皆可,飯後臨睡前服用。若大便不通,可增加丸子數量,以通便為度。
此外,傷暑可用黃耆人參湯。
[麻黃白朮湯]
取麻黃(不去根節)、白豆蔻、炒曲,各五分;吳茱萸、白茯苓、澤瀉,各四分;桂枝、厚朴、柴胡、白朮、蒼朮、青皮(去穰)、黃連(酒浸)、黃柏(酒浸)、黃耆、人參、豬苓,各三分;升麻、橘紅,各二分;杏仁四枚;生甘草、熟甘草,各一分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分成兩劑,每劑用兩大盞半水煎煮,先煎麻黃沸騰後去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,一起煎煮至一盞,去渣,稍熱服用,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