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二冊 (6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二冊 (6)

1.

越鞠丸(丹溪),解諸郁

香附,蒼朮(米泔浸一宿,炒),川芎(各二兩),山梔(炒),神麯(各一兩五錢)

為末,滴水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一百丸,白湯下。

氣鬱湯,治因求謀不遂,或橫逆之來,或貧窘所迫,或暴怒所傷,或悲哀所致,或思念太過,皆為氣鬱,其狀胸滿脅痛,脈沉而澀者是也。

香附(童便浸一宿,焙乾,杵去毛,為粗末,三錢),蒼朮,橘紅,製半夏(各一錢半),貝母(去心),白茯苓,撫芎,紫蘇葉(自汗則用子),山梔仁(炒,各一錢),甘草,木香,檳榔(各五分)

生薑五片煎。如胸脅作痛,此有血滯也,宜參血鬱湯治之。

濕鬱湯,治因雨露所襲,或嵐氣所侵,或坐臥濕地,或汗出衣衫,皆為濕鬱,其狀身重而痛,倦怠嗜臥,遇陰寒則發,脈沉而細緩者是也。

蒼朮(三錢),白朮,香附,橘紅,厚朴(薑汁炒),半夏(制),白茯苓,撫芎,羌活,獨活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生薑五片,水煎。

虞摶云:一男子年二十九,三月間房事後,騎馬渡溪,遇深淵沉沒,幸得馬健無事,連濕衣行十五里抵家,次日憎寒壯熱,肢節煩疼,似瘧非瘧之狀。一醫作虛證治,而用補氣血藥,服之月餘不效。又易一醫,作勞瘵治,用四物湯加知、柏、地骨皮之類,及丹溪大補陰丸,倍加紫河車服,至九月反加滿悶不食。乃顧倩有乳婦人在家,止吃人乳汁四五杯,不吃米粒。

召予診視,六脈皆洪緩,重按若牢,右手為甚。予作濕鬱處治,用平胃散倍蒼朮,加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川芎、香附、木通、砂仁、防風、羌活,加姜煎服,黃昏服一帖,一更時又進一帖,至半夜遍身發紅丹如癮疹,片時隨沒而大汗,索粥,與稀粥二碗,由是前病除減能食,仍與前方服三帖,後以茯苓滲濕湯倍加白朮,服二十餘帖平安。

血鬱湯,凡七情鬱結,盛怒叫呼,或起居失宜,或挫閃致瘀,一應飢飽勞役,皆能致血鬱,其脈沉澀而芤,其體胸脅常有痛如針刺者是也。

香附(童便制,二錢),牡丹皮,赤曲,川通草,穿山甲,降真香,蘇木,山楂肉,大麥芽(炒,研,各一錢),紅花(七分)

水、酒各一半煎,去滓,入桃仁去皮泥七分,韭汁半盞,和勻通口服。

熱鬱湯,有陰虛而得之者,有胃虛食冷物,抑遏陽氣於脾土中而得之者,其治法皆見發熱條中。此則治夫非陰虛,非陽陷,亦不發熱,而常自蒸蒸不解者也。

連翹(四錢),薄荷葉,黃芩(各一錢五分),山梔仁(二錢),麥門冬(去心,三錢),甘草(五分),鬱金(一錢),栝蔞皮穰(二錢)

竹葉七片煎。

問:何不用蒼朮、香附、撫芎?曰:火就燥,燥藥皆能助火,故不用也。

白話文:

越鞠丸(朱丹溪所創),能解除各種鬱結:

使用香附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後炒過)、川芎(各八錢),山梔子(炒過)、神麯(各六錢)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加水滴成丸,大小像綠豆一樣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氣鬱湯,治療因為求謀不順、遭遇橫禍、生活貧困、突然暴怒、過度悲傷或思慮太過等原因引起的氣鬱,症狀表現為胸悶、脅肋疼痛,脈象沉而澀。

使用香附(用童子小便浸泡一晚後焙乾,搗碎去除毛,粗末三錢),蒼朮、橘紅、製半夏(各一錢半),貝母(去心)、白茯苓、川芎、紫蘇葉(如果自汗則用紫蘇子),山梔子仁(炒過,各一錢),甘草、木香、檳榔(各五分)。

加生薑五片煎煮。如果胸脅疼痛,表示有血瘀,應該用血鬱湯治療。

濕鬱湯,治療因為遭受雨露侵襲、山嵐濕氣侵擾、久坐潮濕之地、汗濕衣物等原因引起的濕鬱,症狀表現為身體沉重疼痛、倦怠嗜睡、遇到陰寒天氣就會發作,脈象沉細而緩。

使用蒼朮(三錢),白朮、香附、橘紅、厚朴(用薑汁炒過)、製半夏、白茯苓、川芎、羌活、獨活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。

加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。

虞摶說:有一個男子二十九歲,三月間行房事後,騎馬過河,遇到深淵沉沒,幸好馬強壯才沒事,但仍穿著濕衣服走了十五里路才到家,第二天就感到怕冷發熱、四肢關節煩躁疼痛,症狀像瘧疾但又不是。一位醫生當作虛證治療,用補氣血的藥,服藥一個多月都沒效果。又換一位醫生,當作勞瘵治療,用了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地骨皮等藥,以及丹溪大補陰丸,並加倍服用紫河車,到了九月反而更加胸悶、吃不下飯。於是請了在家中的哺乳婦女,只喝了四五杯人乳,不吃米飯。

我為他診脈,六脈都洪大而緩,重按則脈象牢固,右脈尤其明顯。我認為是濕鬱,用平胃散加倍蒼朮,再加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川芎、香附、木通、砂仁、防風、羌活,加生薑煎服。黃昏服了一帖,一更時又服一帖,到了半夜,全身發紅像風疹,片刻後就消退,同時大量出汗,想喝粥,給他喝了兩碗稀粥,於是之前的病就減輕,開始能吃飯,繼續服用之前開的藥三帖,後來用茯苓滲濕湯加倍白朮,服了二十多帖就痊癒了。

血鬱湯,凡是因七情鬱結、大怒呼叫、起居失常、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,以及飢飽勞累等都可能導致血鬱,脈象沉澀而帶有空虛感,身體表現為胸脅常常有針刺般的疼痛。

使用香附(用童子小便製過,二錢),牡丹皮、赤芍、川木通、穿山甲、降真香、蘇木、山楂肉、大麥芽(炒過後研磨,各一錢),紅花(七分)。

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,去除藥渣,加入去皮搗成泥的桃仁七分,韭菜汁半小杯,攪拌均勻後空腹服用。

熱鬱湯,有因為陰虛引起的,也有因為胃虛吃冷食,導致陽氣鬱結在脾土而引起的,治療方法都在發熱的條文中有詳細說明。這裡講的是治療不是陰虛,也不是陽氣下陷,也沒有發熱,卻常常覺得身體內悶熱不舒服的人。

使用連翹(四錢),薄荷葉、黃芩(各一錢五分),山梔子仁(二錢),麥門冬(去心,三錢),甘草(五分),鬱金(一錢),瓜蔞皮穰(二錢)。

加竹葉七片煎煮。

有人問:為什麼不用蒼朮、香附、川芎?回答說:火會導致乾燥,乾燥的藥物都會助長火勢,所以不用。

痰鬱的治療方法在痰飲門中尋找,食鬱的治療方法在傷食門中尋找,所以這裡就不寫出藥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