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五冊 (14)

回本書目錄

第五冊 (14)

1.

人參散,治膽虛常多畏恐,不能獨臥,如人捕之狀,頭目不利。

人參,枳殼,五味子,桂心,甘菊花,茯神,山茱萸,枸杞子(各七錢半),柏子仁,熟地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。

茯神散,治膽虛冷,目眩頭疼,心神恐畏,不能獨處,胸中滿悶。

白話文:

人參散用於治療膽虛導致的過度恐懼、無法獨自睡覺、像被追捕一樣、頭昏眼花等症狀。方劑包含人參、枳殼、五味子、桂心、甘菊花、茯神、山茱萸、枸杞子(各七錢半)、柏子仁、熟地(各一兩),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。

茯神散則用於治療膽虛寒所致的頭昏眼花、頭痛、心神恐懼、無法獨處、胸悶等症狀。

茯神(一兩),遠志,防風,細辛,白朮,前胡,人參,桂心,熟地黃,甘菊花(各七錢半),枳殼(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至六分,溫服。

補膽防風湯,治膽虛目暗,喉痛數唾,眼目眩冒,五色所障,夢見被人鬥訟,恐懼面色變者。

防風(一錢),人參(七分),細辛,芎藭,甘草,茯苓,獨活,前胡(各八分)

白話文:

茯神一兩,遠志、防風、細辛、白朮、前胡、人參、桂心、熟地黃、甘菊花各七錢半,枳殼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,加入三片薑,煎煮至六分,溫熱服用。

此方名為補膽防風湯,用於治療膽虛引起的眼睛昏暗、喉嚨疼痛頻頻吐口水、眼花目眩、視力模糊、看到五顏六色的障礙物、夢到被人爭吵、感到恐懼、面色變白的症狀。

另外,防風一錢,人參七分,細辛、芎藭、甘草、茯苓、獨活、前胡各八分。

上為粗末,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棗二枚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一士人苦學,久困場屋得疾,吐衄盈盆,尪羸骨立,夜臥交睫,則夢鬥爭敗負,恐怖之狀,不可形容,如是者十年矣。每勞則發,醫以補心安神藥投之,漠如也。一日讀《素問·臟氣法時論》,乃知人魂藏於肝,肝又藏血,作文既苦,衄血過度,則魂失養,故交睫則若魔,乃肝虛膽怯,故多負多恐耳。

非峻補不奏功,而草木之藥,不堪任重,乃以酒熔鹿角膠空腹飲之,五日而睡臥安,半月而肌肉生,一月而神氣安,始能出戶。蓋鹿角膠峻補精血,血旺而神自安也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大錢,用一盞半水和兩個棗子一起煎煮,煮至八分即可,飯前服用。

一位讀書人因長時間辛苦讀書而患病,經常吐血,血量甚至能裝滿一個盆子,身體虛弱到只剩下骨頭,晚上睡覺時總是做噩夢,夢到打架輸了,嚇得魂飛魄散,十分恐怖,已經持續十年了。每次勞累就會發病,醫生開了補心安神藥給他吃,卻毫無效果。有一天他讀到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臟氣法時論》,才明白人體的魂魄藏於肝臟,肝臟又儲藏著血液,寫文章太過勞累,又吐血過多,就會導致魂魄失養,所以晚上睡覺就如同被惡魔纏身一樣,這是因為肝虛膽怯,才會經常做噩夢,害怕恐懼。

一般的滋補藥物效果不夠顯著,而草藥的藥性又不足以承受如此重任,於是用酒將鹿角膠溶解,空腹飲用,五天后睡眠就變得安穩了,半個月後肌肉開始長出來,一個月後精神就恢復正常了,終於可以出門了。這是因為鹿角膠能夠強力滋補精血,血氣旺盛,神志自然也就安穩了。

2. 健忘

歸脾湯(《濟生》),治思慮過度,勞傷心脾,健忘怔忡。

人參,茯神,龍眼肉,黃耆,酸棗仁(炒,研),白朮(各二錢半),木香,炙甘草(各五分)

水二盅,生薑五片,紅棗一枚,煎一盅,服無時。薛新甫加遠志、當歸各一錢。

白話文:

「歸脾湯」出自《濟生》,專治思慮過度、勞損心脾導致的健忘、心悸等症狀。藥方包括人參、茯神、龍眼肉、黃耆、炒研酸棗仁、白朮(各二錢半)、木香、炙甘草(各五分)。用兩碗水,加入五片生薑、一枚紅棗,煎煮至一碗,隨時服用。薛新甫在原方基礎上,又加入遠志、當歸各一錢。

加味歸脾湯(即前方加牡丹皮、山梔各一錢,治脾經血虛發熱等證。),人參養榮湯(見虛勞。),小定志丸,寧志膏(見狂。),壽星丸(見癇。),導痰湯(見痰飲。)

朱雀丸(《百一》),治心腎不交,心神不定,事多健忘。

沉香(半兩),茯神(二兩)

白話文:

加味歸脾湯,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牡丹皮和山梔各一钱,用于治疗脾经血虚导致的发热等症状。人參養榮湯用于治疗虚劳。小定志丸、寧志膏用于治疗狂症。寿星丸用于治疗痫症。導痰湯用于治疗痰饮。朱雀丸,出自《百一》,用于治疗心肾不交,心神不定,容易健忘。方剂用沉香半两,茯神二两。

上為細末,蜜丸如小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用人參湯下。

加味茯苓湯(《得效》),治痰迷心竅,多忘失事。

半夏(湯泡),陳皮,白茯苓,益智仁,香附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水一盅半,姜三片,烏梅一枚,煎七分,食遠服。

讀書丸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做成蜜丸,大小如小豆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人參湯送服。

加味茯苓湯 (出自《得效》),主治痰迷心竅,經常忘記事情。

半夏(用湯泡過),陳皮,白茯苓,益智仁,香附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水一盅半,姜三片,烏梅一枚,煎煮至原湯量七分,飯後服用。

讀書丸

石菖蒲,菟絲子(酒煮),遠志(各一兩),地骨皮(二兩),生地黃,五味子,川芎(各一兩)

上為末,薄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,臨臥白湯下。

二丹丸,治健忘。養神定志,和血安神,外華腠理。

天門冬(去心),熟地,丹參(各一兩半),白茯苓(去皮),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各一兩),遠志(去心),人參(去蘆。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石菖蒲、菟絲子(酒煮)、遠志、地骨皮(二兩)、生地黃、五味子、川芎(各一兩),磨成粉末,用薄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睡前用白湯送服。此方名為二丹丸,用於治療健忘,養神定志,和血安神,滋養肌膚。天門冬(去心)、熟地、丹參(各一兩半)、白茯苓(去皮)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甘草(各一兩)、遠志(去心)、人參(去蘆,各半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桐子大,以硃砂半兩,研極細為衣。每服五十丸,加至百丸,空心煎愈風湯送下。(方見風門。)

菖蒲益智丸,治善忘恍惚,破積聚止痛,安神定志,聰明耳目。

菖蒲(炒),遠志(去心,薑汁淹炒),川牛膝(酒浸),桔梗(炒),人參(各三兩七錢半),桂心(三錢),茯苓(一兩七錢半),附子(一兩,炮,去皮臍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菖蒲益智丸 方劑說明:

組成:

  • 菖蒲(炒):三兩七錢半
  • 遠志(去心,薑汁淹炒):三兩七錢半
  • 川牛膝(酒浸):三兩七錢半
  • 桔梗(炒):三兩七錢半
  • 人參:三兩七錢半
  • 桂心:三錢
  • 茯苓:一兩七錢半
  • 附子(炮,去皮臍):一兩

製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以煉蜜和丸,丸如桐子大小。
  3. 取硃砂半兩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作為丸衣。

用法用量:

  • 每服五十丸,逐漸增加至百丸。
  • 空腹時,用溫熱的愈風湯送服。
  • (方劑見風門。)

主治:

  • 善忘恍惚
  • 破積聚止痛
  • 安神定志
  • 聰明耳目

其他版本:

  • 有另一種版本,將丸藥大小改為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
注:

  • 以上方劑僅供參考,請勿自行服用,應遵醫囑。
  • 藥材的劑量和用法用量可能因人而異,需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調整。

健志丸,久服令人不忘,耳目聰明,身體輕健。

天門冬(去心),遠志(去心),白茯苓(去皮),熟地黃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,日進二服。

大益智散,治心志不寧,語言健忘。

熟地黃,人參(去蘆),白茯苓(去皮),蓯蓉(酒浸。各二兩),菟絲子(酒浸),遠志(去心。各七錢半),蛇床子(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米飲調下,日進二服,忌食豬肉。

白話文:

健志丸能讓人長期服用後精神健旺、記憶力好、耳聰目明、身體輕盈。將天門冬、遠志、白茯苓、熟地黃等藥材等量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

大益智散用來治療心神不寧、健忘。將熟地黃、人參、白茯苓、蓯蓉、菟絲子、遠志、蛇床子等藥材按照比例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用米湯調服,一天服用兩次,忌食豬肉。

不忘散

石菖蒲,白茯苓(去皮),茯神(去木),人參(去蘆。各一兩二錢半),遠志(去心,一兩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溫酒調下。

開心散,治好忘。

石菖蒲(一兩),白茯苓(去皮,二兩),遠志(去心),人參(去蘆。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米飲調下。

蓯蓉散,久服至老不忘。

肉蓯蓉(酒浸),續斷(各二錢半),遠志(去心),石菖蒲,白茯苓(去皮。各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溫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石菖蒲、白茯苓、茯神、人參、遠志各取適量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溫酒送服。此方可治好健忘。另外,石菖蒲、白茯苓、遠志、人參各取適量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米湯送服。此方可治好健忘。還有,肉蓯蓉、續斷、遠志、石菖蒲、白茯苓各取適量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溫酒送服。此方長期服用可保持記憶力,延緩衰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