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五冊 (5)
第五冊 (5)
1. 顫振
星附散,治中風,雖能言,口不喎斜,手足嚲曳。
天南星(薑製),半夏(薑製),人參,黑附子(去皮臍),白附子,茯苓,川烏(去皮臍),殭蠶沒藥(各等分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、酒各一盞,煎八分,熱服,並進得汗為度。
獨活散(見瘛瘲。)
白話文:
星附散,用來治療中風,患者雖然能說話,但嘴巴不歪斜,手腳卻無力下垂。藥方包括薑製天南星、薑製半夏、人參、去皮臍的黑附子、白附子、茯苓、去皮臍的川烏、殭蠶沒藥,各取等量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和酒各一盞煎煮八分,熱服,直到出汗為止。獨活散則用於治療瘛瘲。
金牙酒,療積年八風五疰,舉身嚲曳,行步跛躃不能收持。
金牙(碎如米粒,用小絹袋盛),地膚子(無子,用莖葉,方用蛇床子),熟地,蒴藋根,附子防風,細辛,莽草(各四兩),川椒(四合),羌活(一斤,一方用獨活)
白話文:
金牙酒可以治療多年積累的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全身痠痛、行動不便,走起路來歪歪斜斜、站立不穩的病症。配方用碎成米粒的金牙裝在小布袋裡,再配地膚子的莖葉(無子)、熟地、蒴藋根、附子、防風、細辛、莽草各四兩,川椒四合,羌活一斤(也可使用獨活代替)。
上十味,㕮咀,盛以絹袋,用酒四斗,於瓷器中漬,封固勿令泄氣,春夏三四宿,秋冬六七宿,酒成去滓,日服一合。常令酒氣相接,不盡一劑,病無不愈。
摧肝丸,鎮火平肝,消痰定顫。
牛膽南星,釣鉤藤,黃連(酒炒),滑石(水飛),鐵華粉(各一兩),青黛(三錢),殭蠶(炒,五錢),天麻(酒洗,二兩),辰砂(飛,五錢),大甘草(二錢)
白話文:
將十味藥材研磨成粉,裝入絹袋中,用四斗酒浸泡在瓷器裡,封緊防止漏氣。春夏浸泡三四天,秋冬浸泡六七天,酒變色後去除藥渣,每天服用一杯。持續服用,保持酒氣不間斷,即使未服用完一劑,病症也會痊癒。
摧肝丸具有鎮火平肝、消痰定顫的功效。
配方:牛膽南星、釣鉤藤、酒炒黃連、水飛滑石、鐵華粉各一兩,青黛三錢,炒殭蠶五錢,酒洗天麻二兩,飛辰砂五錢,甘草二錢。
上末,以竹瀝一碗,薑汁少許,打糊丸,綠豆大。食後及夜茶下一錢五分。忌雞、羊肉。
參朮湯,治氣虛顫掉。
人參,白朮,黃耆(各二錢),白茯苓,炙甘草,陳皮(各一錢),甚者加附子(童便制,一錢。)
水二盅,煎八分,食前服。
秘方補心丸,治心虛手振。
白話文:
取竹瀝一碗,加入少許薑汁,混合成糊狀,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。飯後和睡前用溫水服用,每次一錢五分。忌食雞肉和羊肉。
參朮湯可用於治療氣虛顫抖。
將人參、白朮、黃耆各二錢,白茯苓、炙甘草、陳皮各一錢,若症狀嚴重者可加童便制附子一錢,用水二盅煎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
補心丸可用於治療心虛手抖。
當歸(酒洗,一兩半),川芎,粉甘草(各一兩),生地黃(一兩半),遠志(去心。二兩半),酸棗仁(炒),柏子仁(各三兩,去油),人參(一兩),硃砂(五錢,另研),金箔(二十片),麝香(一錢),琥珀(三錢),茯神(去皮木,七錢),牛膽南星(五錢),石菖蒲(六錢)
白話文:
將當歸(用酒洗淨,一兩半)、川芎、粉甘草(各一兩)、生地黃(一兩半)、遠志(去心,二兩半)、酸棗仁(炒)、柏子仁(各三兩,去油)、人參(一兩)、硃砂(五錢,另研磨)、金箔(二十片)、麝香(一錢)、琥珀(三錢)、茯神(去皮,七錢)、牛膽、南星(五錢)、石菖蒲(六錢)混合在一起。
上為細末,蒸餅糊丸,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七八十丸,津唾嚥下,或薑湯送下。
導痰湯(見痰飲。)
秘方定振丸,治老人戰動,皆因風氣所致,及血虛而振。
天麻(蒸熟),秦艽(去蘆),全蠍(去頭尾),細辛(各一兩),熟地黃,生地黃,當歸(酒洗),川芎芍藥(煨。各二兩),防風(去蘆),荊芥(各七錢),白朮,黃耆(各一兩五錢),威靈仙(酒洗,五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蒸餅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,用硃砂包裹。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用唾液送服,或用薑湯送服。
導痰湯(見痰飲。)
秘方定振丸,專治老人手腳顫抖,皆因風寒入侵,以及血虛所致。
天麻(蒸熟),秦艽(去除蘆頭),全蠍(去除頭尾),細辛(各一兩),熟地黃,生地黃,當歸(用酒洗淨),川芎、芍藥(煨制。各二兩),防風(去除蘆頭),荊芥(各七錢),白朮,黃耆(各一兩五錢),威靈仙(用酒洗淨,五錢)。
上為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,食遠,用白湯或溫酒送下。
白話文:
以上所述的草藥配方需研磨成粉末狀,然後用酒和麵粉調製成丸狀,每個丸子的大小類似於梧桐子。每次服用約七十至八十個丸子,應於餐前食用,並搭配白開水或溫熱的酒來吞嚥。
2. 攣
薏苡仁散(《心印》),治筋脈拘攣,久風濕痹。
薏苡仁(一升)
搗散,以水二升,取末數匙,作粥,空腹食之。
烏頭湯(《本事》),治寒冷濕痹,留於筋脈,攣縮不能轉側,冬月服之。
大烏頭,細辛,川椒,甘草,秦艽,附子,官桂,白芍(各一兩七錢半),乾薑,白茯苓,防風(炙),當歸(各一兩),獨活(一兩二錢半)
白話文:
《心印》中記載的薏苡仁散,可以治療筋脈拘攣、久風濕痹的毛病,做法是將一升薏苡仁搗碎,用兩升水煮取少量藥末,做成粥,空腹食用。而《本事》中記載的烏頭湯則適合治療寒冷濕痹,導致筋脈攣縮、難以轉側的病症,尤其適合在冬月服用。烏頭湯的藥材包括:烏頭、細辛、川椒、甘草、秦艽、附子、官桂、白芍各一兩七錢半,乾薑、白茯苓、防風(炙)、當歸各一兩,獨活一兩二錢半。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棗二枚,同煎至八分,去渣,空心食前服。
《千金》薏苡仁湯,治筋攣不可屈伸。
白蘞,薏苡仁,芍藥,桂心,酸棗仁,乾薑,牛膝,甘草(各一兩),附子(三枚)
以醇酒二斗,漬一宿,微火煎三沸,每服一升,日三。扶杖起行。不耐酒,服五合。
養血地黃丸,春夏服之。
熟地,蔓荊子(各二錢半),山茱萸(五錢),黑狗脊(炙),地膚子,白朮,乾漆(炒),蠐螬(炒),天雄,車前子(各七錢半),萆薢,山藥,澤瀉,牛膝(各一兩)
白話文:
- 《千金》薏苡仁湯,用來治療筋骨僵硬、無法活動的情況。
- 薏苡仁、白蘞、芍藥、桂心、酸棗仁、乾薑、牛膝、甘草和附子(各一兩)。
- 將二斗的醇酒浸泡一夜,然後在微火上煎煮三次,每次約一碗,每天服用一次,共三次。如果不能喝酒,可以減量到一半。
- 養血地黃丸,在春夏季節服用。
- 熟地、蔓荊子(各二錢半)、山茱萸(五錢)、黑狗脊(炙)、地膚子、白朮、乾漆(炒)、蠐螬(炒)、天雄、車前子(各七錢半)、萆薢、山藥、澤瀉、牛膝(各一兩)。
上為細末,煉蜜和杵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下,空心臨臥服。
煨腎散
用甘遂末三錢,豶豬腰子細批破,少鹽椒淹透,摻藥末在內,荷葉包裹燒熟,溫酒嚼服之。
活血通經湯
桂枝,酒柏(各二錢),葛根,升麻,炙甘草,當歸,人參(各一錢),芍藥(五分)
白話文:
【細末調和蜜丸】 取材料研磨成細粉,與煉製的蜂蜜混合後,揉成如同梧桐籽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五十個丸子,以溫熱的米酒送服,於清晨及睡前服用。
【煨腎散】 使用三錢的甘遂粉末,切開母豬的腰子,用少量的鹽和胡椒醃製至入味,然後加入藥粉混勻,用荷葉包裹後烤熟,最後以溫熱的米酒伴隨咀嚼服用。
【活血通經湯】 配方包含:桂枝、酒柏(各二錢)、葛根、升麻、炙甘草、當歸、人參(各一錢)、芍藥(五分)。
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熱服。
羚羊角湯,治筋痹,肢節束痛,秋宜服之。
羚羊角,肉桂,附子,獨活(各一兩三錢半),白芍藥,防風,芎藭(各一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五大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同煎至八分,取清汁服,日可二三服。
防風散,治風虛勞,筋脈拘攣,腰膝疼痛。
防風(去蘆),五加皮,萆薢(酒浸),薏苡仁,海桐皮,枳殼(去瓤,麩炒),赤芍藥,桂心,熟乾地黃,黃耆(去蘆),杜仲(炒去絲),牛膝(各一兩,酒浸),續斷,鼠黏子,羚羊角屑(各七錢半)
白話文:
用兩杯水煎藥,煎到剩下一杯,去除藥渣,趁熱服用。羚羊角湯可以治療筋骨痺痛、四肢關節拘緊疼痛,特別適合秋季服用。
藥方:羚羊角、肉桂、附子、獨活(各一兩三錢半)、白芍藥、防風、芎藭(各一兩)。將上述藥材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杯半水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,煎至八分,取藥汁服用,一天可以服用兩到三次。
防風散可以治療因風虛而引起的勞累、筋脈拘攣、腰膝疼痛。
藥方:防風(去除蘆頭)、五加皮、萆薢(用酒浸泡)、薏苡仁、海桐皮、枳殼(去除瓤,用麩炒)、赤芍藥、桂心、熟乾地黃、黃耆(去除蘆頭)、杜仲(炒去絲)、牛膝(各一兩,用酒浸泡)、續斷、鼠黏子、羚羊角屑(各七錢半)。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日三四服。忌生冷、油膩、毒、滑、魚肉。
麥門冬散,治風虛勞,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,心神煩熱,不得睡臥。
麥門冬(去心),茯神(去木),柴胡(去蘆),黃耆(去蘆),白朮(去蘆。各一兩),防風(去蘆),赤芍藥,枳殼(去瓤,麩炒),芎藭,酸棗仁,羚角屑(各七錢半),甘草(炙,半兩)
每服五錢,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。
黃耆丸,治風虛勞,四肢羸瘦,心神虛煩,筋脈拘攣疼痛,少得睡臥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溫酒調服,一天服用三到四次。忌食生冷、油膩、有毒、滑利、魚肉等食物。
麥門冬散,用於治療風虛勞損,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,心神煩熱,難以入睡等症狀。
麥門冬(去心),茯神(去木),柴胡(去蘆),黃耆(去蘆),白朮(去蘆,各一兩),防風(去蘆),赤芍藥,枳殼(去瓤,麩炒),芎藭,酸棗仁,羚角屑(各七錢半),甘草(炙,半兩)
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煎煮至七分,去渣溫服。
黃耆丸,用於治療風虛勞損,四肢消瘦,心神虛煩,筋脈拘攣疼痛,難以入睡等症狀。
黃耆(去蘆),人參(去蘆),熟乾地黃,白茯苓(去皮),薏苡仁,山茱萸(各一兩),酸棗仁,羌活(去蘆),當歸(去蘆),桂心,枸杞子,羚羊角屑(各七錢半),防風(去蘆),遠志(去心。各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三二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附:風拘攣方
三黃湯(《集驗》),治中風手足拘攣,百節疼痛,煩熱心亂惡寒,不進飲食。兼治賊風,腲腿風,半身不隨,失音不語。
白話文:
黃耆去掉蘆頭,人參去掉蘆頭,熟乾地黃,白茯苓去掉外皮,薏苡仁,山茱萸各一兩,酸棗仁,羌活去掉蘆頭,當歸去掉蘆頭,桂心,枸杞子,羚羊角屑各七錢半,防風去掉蘆頭,遠志去掉心,各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好的蜂蜜混合,反覆搗碎三百到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酒送服,不限時間。
附:風拘攣方
三黃湯,治療中風導致手足拘攣,全身關節疼痛,發熱心煩,畏寒,不思飲食等症狀。同時也能治療賊風,腲腿風,半身不遂,失語等病症。
麻黃(一兩去節),黃耆(去蘆,半兩),黃芩(七錢半),獨活(一兩,去蘆)
上為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。取汗為效。心熱加大黃半兩,脹滿加枳實二錢半,氣逆加人參七錢半,心悸加牡蠣七錢半,渴加栝蔞根七錢半,寒加附子一枚,炮熟入藥。
地黃湯,治中風四肢拘攣。
乾地黃,甘草(炙),麻黃(各一兩,去節)
白話文:
將麻黃(去節,一兩)、黃耆(去蘆,半兩)、黃芩(七錢半)、獨活(去蘆,一兩)混合在一起,作為一劑藥方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盞半水煎煮至七分,去渣後溫服,不限時間服用。發汗即為藥效。如果患者心熱,可加半兩大黃;脹滿,可加二錢半枳實;氣逆,可加七錢半人參;心悸,可加七錢半牡蠣;口渴,可加七錢半栝蔞根;體寒,可加一枚炮熟的附子。
此方為地黃湯,用於治療中風導致四肢拘攣。
配方為乾地黃、炙甘草、去節麻黃,各一兩。
上為㕮咀,用酒三升,水七升,煎至四升,去渣,分作八服,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木瓜散,治中風虛極,筋脈攣急,手足拘攣,屈伸短縮,腹中疼痛,手足爪甲疼痛,腳轉筋甚,舌卷囊縮,面色蒼,唇青白,不思飲食。
木瓜,虎脛骨(醋炙),五加皮,當歸(去蘆),桑寄生,酸棗仁,人參(去蘆),柏子仁,黃耆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
上為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
白話文:
將木瓜、虎脛骨(醋炙)、五加皮、當歸(去蘆)、桑寄生、酸棗仁、人參(去蘆)、柏子仁、黃耆(各一兩)、甘草(炙,半兩)這些藥材,一起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四錢,用一碗半水,加入五片生薑,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,一天服用幾次不限。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中風導致的虛弱無力、筋脈緊繃、手腳僵硬、彎曲縮短、腹部疼痛、手腳指甲疼痛、腳抽筋嚴重、舌頭捲縮、面色蒼白、嘴唇青白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另外,可以用酒三升,水七升,煎煮至四升,去除藥渣後,分成八份,一天服用兩份,時間不限,來治療其他相關病症。
三聖散(一名舒筋散),大治手足拘攣,口眼喎斜,左癱右瘓,骨節痠疼,腳弱無力,行步不正,一切風疾。
當歸(去蘆),肉桂(去粗皮),玄胡索
上等分,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臨臥溫酒調下,日進三服。唯孕婦不可服。
酸棗仁丸,治風毒流注,四肢筋脈拘攣疼痛,少得睡臥。
酸棗仁,羚羊角屑,晚蠶砂(炒),防風(去蘆),檳榔(各一兩半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藁本柏子仁,羌活(去蘆),赤芍藥(各一兩),熟地黃(二兩)
白話文:
【三聖散】(又名【舒筋散】),專治手腳抽搐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關節疼痛,腳軟力不足,行走姿態不正,以及各種風病。
當歸(去根),肉桂(去外層皮),玄胡索
以上各藥材按等量比例混合,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早晨和晚上空腹時用溫酒調服,每日三次。但孕婦不宜服用。
【酸棗仁丸】,治療風毒流注引起的四肢筋脈抽搐疼痛,稍有睏倦時即可休息。
酸棗仁,羚羊角屑,炒製的晚蠶砂,防風(去根),檳榔(各一份半),炮製後去皮的附子,藁本,柏子仁,羌活(去根),赤芍藥(各一份),熟地黃(二份)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下,丸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溫酒送下,不拘時,日進二服。
百倍丸,治男女中風,腰膝疼痛,筋脈拘攣,行步艱難。
敗龜(醋炙),虎骨粉,肉蓯蓉(酒浸),牛膝(酒浸),木鱉子(去殼),乳香(另研),沒藥(另研),骨碎補(去毛),破故紙(炒),自然銅(醋淬。各等分。)
白話文:
百倍丸
藥方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煉製好的蜂蜜,反覆搗磨兩三百次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酒送服,不拘時間,每日服用兩次。
功效:
治療男女中風、腰膝疼痛、筋脈拘攣、行走困難等症狀。
藥材:
- 敗龜(醋炙):將龜板用醋炙烤。
- 虎骨粉:將虎骨研磨成粉末。
- 肉蓯蓉(酒浸):將肉蓯蓉用酒浸泡。
- 牛膝(酒浸):將牛膝用酒浸泡。
- 木鱉子(去殼):將木鱉子去殼。
- 乳香(另研):將乳香單獨研磨。
- 沒藥(另研):將沒藥單獨研磨。
- 骨碎補(去毛):將骨碎補去除毛根。
- 破故紙(炒):將破故紙炒製。
- 自然銅(醋淬):將自然銅用醋淬煉。
各藥材等分。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五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,日進二服。
續斷丹,治中風寒濕,筋攣骨痛。
續斷,萆薢(酒浸),牛膝(酒浸),乾木瓜,杜仲(銼,炒去絲。各二兩)
上為細末,以煉蜜和丸,每兩作四丸。每服一丸,細嚼,溫酒下,不拘時。
羚羊角散,治肝風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。
羚角屑(一兩),甘草(炙),梔子仁(各半兩),川升麻,防風(去蘆),酸棗仁,桑白皮,羌活(去蘆。各七錢半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煮熟的麵糊和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空腹溫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續斷丹用於治療中風寒濕,筋攣骨痛。
將續斷、萆薢(酒浸)、牛膝(酒浸)、乾木瓜、杜仲(切碎,炒去絲。各二兩)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和成丸子,每兩製成四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,溫酒送服,不限時間。
羚羊角散用於治療肝風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。
將羚羊角屑(一兩)、甘草(炙)、梔子仁(各半兩)、川升麻、防風(去蘆)、酸棗仁、桑白皮、羌活(去蘆。各七錢半)研磨成細末。
上為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五片,煎至六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忌熱面、豬肉、大蒜。
酸棗仁散,治肝風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,心神煩悶,睡臥不得。
酸棗仁(一兩),桑白皮,芎藭,甘菊花,枳殼(去瓤,麩炒),甘草(炙。各半兩),羌活(去蘆),防風(去蘆。各七錢半),羚羊角屑(半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煎至六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,加入五片生薑,煎煮至水量剩下六分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,不限時間。忌食熱面、豬肉、大蒜。此方可用於治療肝風引起的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,心神煩悶,難以入睡等症狀。
防風散,治肝風筋脈拘攣,四肢疼痛,心膈痰壅,不思飲食。
防風(去蘆),麻黃(去節,各一兩),赤茯苓(去皮),麥門冬(去心),薏苡仁,牛膝(酒浸),羚羊角屑,犀角屑(各一兩),半夏(湯洗七次),白朮(去蘆),芎藭,人參(去蘆),當歸(去蘆),大黃,炙甘草(各半兩),杏仁(麩炒,去皮尖。七錢半)
上為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同煎至六分,去渣溫服,不拘時候
白話文:
防風散
功效: 治療肝風引起筋脈拘攣、四肢疼痛、心膈痰壅、不思飲食等症狀。
組成:
- 防風(去蘆)一兩
- 麻黃(去節)一兩
- 赤茯苓(去皮)一兩
- 麥門冬(去心)一兩
- 薏苡仁一兩
- 牛膝(酒浸)一兩
- 羚羊角屑一兩
- 犀角屑一兩
- 半夏(湯洗七次)一兩
- 白朮(去蘆)半兩
- 芎藭半兩
- 人參(去蘆)半兩
- 當歸(去蘆)半兩
- 大黃半兩
- 炙甘草半兩
- 杏仁(麩炒去皮尖)七錢半
用法:
-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製成藥丸。
- 每服五錢,用水一中盞(約200毫升),生薑五片,一同煎煮至六分(約120毫升),去渣後溫服,不拘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