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一冊 (47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47)

1. 發熱

上為末,每服五錢,水煎溫服,微利則已。

錢氏地黃丸(即六味地黃丸。)

柴胡升陽湯(東垣)

柴胡,升麻,葛根,獨活,羌活(各半兩),防風(二錢半),甘草(生二錢,炙二錢),人參,白芍藥(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三大盞,煎至一盞,去滓,稍熱服。忌冷物冰水月餘。

火鬱湯(東垣)

升麻,葛根,白芍藥,柴胡根(各一兩),炙甘草,防風(各五錢)

上㕮咀,每服三四錢,水二大盞,入連須蔥白三寸,去滓,稍熱服。

三物黃芩湯(見虛煩。),十全大補湯(見虛勞。)

瀉血湯(東垣)

生地黃(酒洗,炒),熟地黃,蒲黃,丹參(酒炒),當歸(酒洗),漢防己(酒洗,炒),柴胡(去蘆),甘草梢(炙),羌活(以上各一兩),桃仁(湯浸,去皮,三錢)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一盞,去渣,空心溫服。

退熱湯(東垣),治表中虛熱,或遇夜則甚。

黃耆(一錢),柴胡(七分),生甘草,黃連(酒製),黃芩,芍藥,地骨皮,生地黃(去血熱),蒼朮(各五分),當歸身,升麻(各三分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,食遠溫服。

參蘇飲(《易簡》),治感冒發熱頭疼,或因痰飲凝積發以為熱,並宜服之。若感冒發熱,亦如服養胃湯法,以被蓋臥,連進數服,微汗即愈。尚有餘熱,更徐徐服之,自然平治。因痰飲發熱,但連日頻進此藥,以熱退為期,不可預止。雖有前胡、乾葛,但能解肌耳。既有枳殼、橘紅輩,自能寬中快膈,不致傷脾。兼大治中脘痞滿,嘔逆噁心,開胃進食,無以逾此,毋以性涼為疑。一切發熱,皆能取效,不必拘其所因也。小兒室女,亦宜服之。

乾葛(洗),前胡(去苗),半夏(湯洗七次,薑汁製炒),人參,茯苓(去皮。各七分半),木香,紫蘇葉,枳殼(去瓤,麩炒),桔梗(去蘆),甘草(炙),陳皮(去白。各五分)

水一盞半,姜七片,棗一枚,煎六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(《易簡方》不用木香,只十味。)

附:,紫雪《和劑》),療腳氣毒遍內外,煩熱不解,口中生瘡,狂易叫走,瘴疫毒癘,卒死溫瘧,五屍五疰,心腹諸疾,療刺切痛,及解諸熱藥毒發,邪熱卒黃等,並解蠱毒鬼魅野道熱毒,又治小兒驚癇百病。

黃金(一百兩),石膏,寒水石,磁石,滑石

以上四味各三斤,搗碎,水一斛,煮至四斗,去滓,入下項:

犀角屑,羚羊角屑,青木香(搗碎),沉香(搗碎,各五兩),玄參(洗,焙,搗碎),升麻(各一斤),甘草(銼,炒,八兩),丁香(一兩,搗碎)

以上八味,入前藥汁中,再煮取一斗五升,去滓,入下項:

朴硝(精者十斤),硝石(四升,如闕,芒硝亦得,每升重七兩七錢半)

白話文:

發熱

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後溫服,如果稍有腹瀉就停止服用。

錢氏地黃丸(即六味地黃丸)

柴胡升陽湯(出自李東垣)

柴胡、升麻、葛根、獨活、羌活各半兩,防風二錢半,生甘草、炙甘草各二錢,人參、白芍藥各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半兩,加三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忌食冷物、冰水約一個月以上。

火鬱湯(出自李東垣)

升麻、葛根、白芍藥、柴胡根各一兩,炙甘草、防風各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四錢,加兩大碗水,放入帶鬚蔥白三寸,煎煮後去除藥渣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

三物黃芩湯(內容見虛煩的相關描述),十全大補湯(內容見虛勞的相關描述)。

瀉血湯(出自李東垣)

生地黃(用酒洗過再炒)、熟地黃、蒲黃、丹參(用酒炒)、當歸(用酒洗)、漢防己(用酒洗過再炒)、柴胡(去除蘆頭)、甘草梢(炙)、羌活(以上各一兩),桃仁(用開水浸泡後去皮,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空腹溫服。

退熱湯(出自李東垣),治療體表虛熱,或晚上發熱更嚴重的情況。

黃耆(一錢),柴胡(七分),生甘草,黃連(用酒製),黃芩,芍藥,地骨皮,生地黃(去除血熱),蒼朮(各五分),當歸身,升麻(各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藥,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在飯後稍微過一會兒溫服。

參蘇飲(出自《易簡方》),治療感冒發熱頭痛,或因痰飲積聚而導致發熱,都適合服用。如果因感冒發熱,也像服用養胃湯一樣,蓋上被子睡覺,連續服用幾次,微微出汗就會痊癒。如果還有餘熱,可以慢慢繼續服用,自然就會恢復正常。如果是因痰飲發熱,就連續多日頻繁服用此藥,直到退熱為止,不可自行停止。藥方中的前胡、乾葛主要作用是解表,而枳殼、橘紅等藥材則能寬胸理氣,不會傷脾胃。此方還可以治療胸腹脹滿、噁心嘔吐、開胃促進食慾,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子,不要因為藥性偏涼就產生疑慮。各種原因導致的發熱,都能夠有效,不必拘泥於發熱的原因。小孩和未婚女子也適合服用。

乾葛(洗淨),前胡(去除莖苗),半夏(用開水洗七次,用薑汁拌炒),人參,茯苓(去皮,各七分半),木香,紫蘇葉,枳殼(去除內瓤,用麩皮炒),桔梗(去除蘆頭),甘草(炙)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各五分)。

加一碗半水,生薑七片,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,不拘泥於服藥時間。(《易簡方》中不用木香,只有十味藥。)

附:紫雪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,治療腳氣導致毒素遍佈全身內外,煩躁發熱無法緩解,口中生瘡,狂躁不安,瘟疫毒氣,突然死亡的溫瘧,五屍五疰等疾病,心腹各種疼痛,治療刀傷刺傷的疼痛,以及解除各種熱性藥物中毒引發的病症,邪熱導致的突然發黃等症狀,還能解除蠱毒、鬼魅、野道帶來的熱毒,也治療小兒驚厥等各種疾病。

黃金(一百兩),石膏、寒水石、磁石、滑石,以上四味藥材各三斤,搗碎,加一斛水煮到剩四斗,去除藥渣,加入以下藥材:

犀角屑、羚羊角屑、青木香(搗碎)、沉香(搗碎,各五兩),玄參(洗淨,烘乾,搗碎)、升麻(各一斤),甘草(切碎,炒,八兩),丁香(一兩,搗碎)。

以上八味藥材,加入之前的藥汁中,再次煮到剩一斗五升,去除藥渣,加入以下藥材:

朴硝(精製過的,十斤),硝石(四升,如果沒有,可以用芒硝代替,每升重七兩七錢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