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八冊 (47)
第八冊 (47)
1. 蟲
檳榔湯,治三蟲並寸白蟲。
上用檳榔三枚,以灰火煨過,粗搗篩,用水三盞,煎至一盞半,去滓,分三服,空心、日午、近夜各一服,其蟲盡下;或和蔥白、鹽豉同煮飲之亦佳。一方,治寸白蟲,用檳榔二七枚銼碎,以水二升半,煮皮取一升半,去滓內末,頻服暖臥,蟲出或不盡,更服取瘥止,宿勿食,旦服之。
麥門冬湯,治肺勞熱生蟲,其形如蠶,令人咳逆氣喘,或謂憂膈、氣膈、恚膈、寒膈、熱膈,此皆從勞氣所生,名曰膏盲病,針灸不至。
麥門冬(去心,十兩),乾薑(炮),蜀椒(去目併合口者,微炒出汗。各一兩),黃耆(銼),百部(焙),白朮,人參,桂去(粗皮。各一兩二錢半),遠志(去心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細辛(去苗葉),炙甘草(各一兩半),杏仁(去雙仁皮尖,焙乾,麩炒令黃,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和,更於鐵臼內塗酥杵令勻熟,丸如酸棗大,含化,稍稍咽津。一方,有檳榔。一方,無白朮。
桑根白皮酒,治肺勞熱生蟲,在肺為病。
桑根白皮(取東引者,銼,一升),吳茱萸根皮(取東引者,淨刷去土,五兩),狼牙(去連苗處,淨刷去土,三兩)
上細銼,用酒七升,煮至二升,去滓,分作三服,每日空心一服。一方,無狼牙。
前胡湯,治脾勞有白蟲,長一寸,在脾為病,令人好嘔,胸中咳咳即嘔而不出。
前胡(去蘆),白朮(銼),細辛(去苗葉),赤茯苓,枳殼(去穰,麩炒),常山(銼),松蘿,旋覆花(各一兩半),龍膽(去苗),杏仁(去雙仁皮尖,麩炒,各一兩)
上銼碎,每服半兩,水二盞,入竹葉十片,洗淨細切,同煎至一盞,去滓,空心服,吐之即瘥。若腹中熱滿,加芒硝半錢,梔子仁一兩,黃芩一兩半,苦參一兩。一方,用枳實,無枳殼。
茱萸根浸酒方,治脾勞熱,有白蟲在脾中為病,令人好嘔。
吳茱萸根(取東引者,一尺,銼),麻子(八升,淨揀),陳皮(去白。炒,二兩)
上先搗碎,橘皮、麻子如泥,然後拌茱萸根,用酒一斗,浸一宿。慢火上微煎,絞去滓,分作五服,每空心溫服,蟲即下。凡合藥時,忌言合殺蟲藥。一方,以水煎服。
雷丸丸,治心臟勞熱傷心,有長蟲,名曰蠱,長一尺,貫心為病。
雷丸(灰火炮過),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,桃仁(去雙仁皮尖,麩炒。各一兩二錢半),貫眾(大者,去須,半兩),白蕪荑(炒),青葙子(炒),乾漆(炒煙出,各一兩),狼牙(去連苗處,淨刷去土,一兩半),亂髮(如雞子大一塊,燒為灰,研)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,更於鐵臼內塗酥杵令勻熟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空心用溫酒送下,至晚再服,米飲亦得。一方,不用塗酥。一方,有殭蠶、吳茱萸根皮。
白話文:
檳榔湯: 用檳榔三枚,用灰火煨過,粗略搗碎後篩過,加水三碗煎煮至剩一碗半,濾掉藥渣,分成三次服用,分別在空腹、中午、接近晚上各服一次,蟲就會全部排出。或者與蔥白、鹽豉一起煮來喝也很好。另一種做法是用檳榔十四枚切碎,加水五碗煮至剩三碗,濾掉藥渣後加入藥末,多次服用,服用後蓋被子保暖。如果蟲沒有完全排出,繼續服用直到痊癒,前一天晚上不要吃東西,早上空腹服用。
麥門冬湯: 治療肺部因勞損發熱而生蟲,蟲的形狀像蠶,會導致人咳嗽、氣喘,這種情況有時被稱為憂膈、氣膈、恚膈、寒膈、熱膈,這些都是因勞累而引起的,被稱為膏肓病,針灸也難以治療。 藥材包括麥門冬(去心,40克)、乾薑(炮製過的,4克)、蜀椒(去除眼睛和閉口者,稍微炒到出汗,4克)、黃耆(切碎,4克)、百部(烘烤過的,4克)、白朮、人參、桂枝(去除粗皮,各5克)、遠志(去心)、附子(炮製過,去皮臍)、細辛(去苗葉)、炙甘草(各6克)、杏仁(去雙仁皮尖,烘乾後用麩皮炒黃,2克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再在塗上酥油的鐵臼中搗均勻,製成如酸棗大小的藥丸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並吞下唾液。另一種做法有加入檳榔。還有一種做法沒有白朮。
桑根白皮酒: 治療肺部因勞損發熱而生蟲,病在肺部。 藥材包括桑樹根的白皮(取向東的根,切碎,1升)、吳茱萸的根皮(取向東的根,清洗乾淨,去除泥土,20克)、狼牙(去除連接根莖處,清洗乾淨,去除泥土,12克)。 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七升酒煮至剩二升,濾掉藥渣,分成三次服用,每天空腹服用一次。另一種做法沒有狼牙。
前胡湯: 治療脾臟因勞損而有白色蟲,長約一寸,病在脾臟,會導致人容易嘔吐,胸口有咳嗽聲但咳不出來。 藥材包括前胡(去蘆,6克)、白朮(切碎,6克)、細辛(去苗葉,6克)、赤茯苓、枳殼(去瓤,用麩皮炒過,各6克)、常山(切碎,6克)、松蘿、旋覆花(各6克)、龍膽(去苗,4克)、杏仁(去雙仁皮尖,用麩皮炒過,4克)。 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12克,加水二碗,放入洗淨並切碎的竹葉十片,一起煎煮至剩一碗,濾掉藥渣,空腹服用,吐出後就會好轉。如果腹中發熱脹滿,可加入芒硝3克、梔子仁4克、黃芩6克、苦參4克。另一種做法用枳實,沒有用枳殼。
茱萸根浸酒方: 治療脾臟因勞損發熱而有白蟲在脾臟中為病,會導致人容易嘔吐。 藥材包括吳茱萸的根(取向東的根,一尺長,切碎)、麻子(八升,仔細挑選)、陳皮(去白,炒過,8克)。 將以上藥材先搗碎,橘皮和麻子像泥一樣,然後拌入茱萸根,用一斗酒浸泡一晚。用小火微微煎煮,絞去藥渣,分成五次服用,每次空腹溫服,蟲就會排出。製作藥物時,忌諱說製作殺蟲藥。另一種做法用水煎服。
雷丸丸: 治療心臟因勞損發熱而傷心,有長蟲,名為蠱,長一尺,穿過心臟為病。 藥材包括雷丸(用灰火炮製過)、橘皮(用熱水浸泡過,去白,烘乾,各5克)、桃仁(去雙仁皮尖,用麩皮炒過,5克)、貫眾(大的,去須,2克)、白蕪荑(炒過)、青葙子(炒過)、乾漆(炒到冒煙,各4克)、狼牙(去除連接根莖處,清洗乾淨,去除泥土,6克)、亂髮(如雞蛋大小一塊,燒成灰,研磨)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再在塗上酥油的鐵臼中搗均勻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,晚上再服用一次,也可以用米湯送服。另一種做法不用塗酥油。還有一種做法有加入殭蠶、吳茱萸根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