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八冊 (46)
第八冊 (46)
1. 蟲
上為末,茵陳二兩,大皂角、苦楝皮各一兩,煎濃汁,法水為丸,如綠豆大。大人每服四錢,小兒三錢或二錢、或一錢半,量人虛實,五更用砂糖水吞下。待追去惡毒蟲積二三次,方以粥補之。
下蟲丸,追蟲取積。
苦楝皮(去外粗皮,用根皮為上,樹皮次之)
上末,麵糊丸,如彈子大。如欲服藥,宜戒午飯,晡時預食油煎雞卵餅一二個,待上床時,滾白湯化下一丸,至五更取下異蟲為效。
化蟲丸,治諸蟲。
鶴蝨(去土),檳榔,苦楝根,胡粉(炒。各一兩),白礬(枯,二錢半)
上為末,米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一歲服五丸,量人大小加減丸數,溫漿水入生麻油三四點打勻送下,清米湯亦可,不拘時,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,大者自下。
集效丸
治因臟腑虛弱,或多食甘肥,致蛔蟲動作,心腹絞痛,發則腫聚,往來上下,痛有休止,腹中煩熱,口吐涎沫,是蛔咬,宜服此藥。若積年不瘥,服之亦愈。又治下部有蟲,生痔癢痛。
木香,鶴蝨(炒),檳榔,訶子(麵裹煨,去核),蕪荑(炒),附子(煨,去皮臍),乾薑(各七錢半),大黃(一兩半),烏梅(十四個,去核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食前用陳皮湯下,婦人淡醋湯送下。
秘方萬應丸,治大人小兒腹內有蟲,及積氣塊痛,小兒疳病。
三稜(醋炒),莪朮(各五錢,醋炒),檳榔(一兩),陳皮(麩炒黃色),橘紅(各五錢),蕪荑(二錢半),雷丸(五錢),鶴蝨(三錢,微炒),乾漆(炒無煙,五錢),木香(二錢,不見火),良薑(二錢,陳壁土炒),砂仁(二錢,去殼),使君子(取肉),麥糵面(炒。各五錢),胡黃連(炒),炙甘草(各三錢),神麯(炒黃色,五錢)
上為細末,醋打米糊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淡薑湯送下。
取蟲積方
檳榔,牽牛(各半斤),雷丸(一兩半),苦楝皮(一兩),大黃(四兩),皂角(半斤),三稜,蓬朮(各二兩,另銼同醋煮),木香(隨意加入)
上為細末,煎皂角膏子,煮糊和丸,如黍米大。每服二錢,四更時分冷茶送下;小兒一錢。下蟲,以白粥補之。
萬靈丸,取積追蟲。
黑牽牛(一斤,取頭末十兩,生用),大腹子(一斤,扁者,取末七兩,生用,如尖者是檳榔),蓬朮(二兩,煨),京三稜(炮),雷丸(炮),廣木香(各五兩,煨)
上為細末,研勻,用好紫色皂角半斤,去皮弦切碎,用水兩大盞,浸一宿,冬月浸兩宿,撈去粗滓,銅瓷器內熬數沸,白沫出為度,放冷和藥,必須揉搗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錢重,五更時砂糖水送下,溫冷不妨。至天明利三五行,看取下是何蟲積,以溫白粥補之。忌食生冷魚腥、硬物。孕婦勿服。
白話文:
蟲
第一種藥丸:
將茵陳二兩、大皂角和苦楝皮各一兩磨成粉末,用水煎煮成濃汁,再將藥汁加入麵粉中揉成丸子,像綠豆一樣大。成人每次服用四錢,兒童則依年紀和體質虛弱程度,服用三錢、二錢或一錢半,在清晨五更時,用砂糖水吞服。等到排出惡毒的蟲和積滯二三次後,再用粥來補養身體。這個藥丸叫做「下蟲丸」,主要作用是驅除蟲子,消除積滯。苦楝皮要用根部的皮效果最好,樹皮效果次之。
第二種藥丸:
將藥材磨成粉末後,加入麵糊做成丸子,像彈珠一樣大。如果要服用此藥,最好中午不要吃飯,下午四五點時先吃一兩個用油煎的雞蛋餅,等睡覺時,再用滾燙的開水化開一丸服用。在清晨五更時,能排出異常的蟲子才算有效。這個藥丸叫做「化蟲丸」,可以治療各種蟲病。
第三種藥丸:
將鶴虱(去除泥土)、檳榔、苦楝根、胡粉(炒過)、白礬(燒過)各一兩,白礬則用二錢半,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一樣大。一歲的小孩服用五丸,再依年紀大小增減丸數。用溫熱的米湯加入幾滴麻油攪勻後送服,用清米湯也可以,服用的時間不拘。這種藥丸可以讓細小的蟲子化成水,大一點的蟲子則會直接排出。這個藥丸叫做「集效丸」。
第四種藥丸:
此藥丸可以治療因為臟腑虛弱,或吃太多甜膩食物,導致蛔蟲活動,引起心腹絞痛,發作時會感覺肚子腫脹,疼痛會上下移動,時好時壞,腹中煩躁發熱,口吐口水,這是因為蛔蟲咬,適合服用此藥。如果長期不癒,服用此藥也能痊癒。也能治療下體有蟲,導致痔瘡癢痛。
將木香、鶴虱(炒過)、檳榔、訶子(用麵裹住煨過,去核)、蕪荑(炒過)、附子(煨過,去皮臍)、乾薑(各七錢半)、大黃(一兩半)、烏梅(十四個,去核)磨成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飯前用陳皮湯送服,婦女則用淡醋湯送服。這個藥丸叫做「秘方萬應丸」,可以治療成人和小孩肚子裡有蟲,以及積滯引起的脹痛,也能治療小孩的疳病。
第五種藥丸:
將三稜(醋炒)、莪朮(醋炒,各五錢)、檳榔(一兩)、陳皮(用麩炒至黃色)、橘紅(各五錢)、蕪荑(二錢半)、雷丸(五錢)、鶴虱(微炒,三錢)、乾漆(炒至無煙,五錢)、木香(不見火,二錢)、良薑(用陳壁土炒,二錢)、砂仁(去殼,二錢)、使君子(取肉)、麥芽麵(炒過,各五錢)、胡黃連(炒過)、炙甘草(各三錢)、神麯(炒至黃色,五錢)磨成細末,用醋調和米糊做成丸子,像綠豆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空腹用淡薑湯送服。這個藥丸叫做「取蟲積方」。
第六種藥方:
將檳榔、牽牛(各半斤)、雷丸(一兩半)、苦楝皮(一兩)、大黃(四兩)、皂角(半斤)、三稜、蓬朮(各二兩,另切碎用醋煮),以及隨意加入的木香,磨成細末。然後用煎好的皂角膏,煮成糊狀,再和藥粉做成丸子,像黍米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二錢,在清晨四更時用冷茶送服,小孩則服用一錢。排出蟲子後,要用白粥來補養身體。這個藥方是「萬靈丸」,可以驅蟲和消積滯。
第七種藥丸:
將黑牽牛(一斤,取頭末十兩,生用)、大腹子(一斤,扁的取末七兩,生用,尖的則是檳榔)、蓬朮(二兩,煨過)、京三稜(炮製過)、雷丸(炮製過)、廣木香(各五兩,煨過),磨成細末,攪拌均勻。用半斤好的紫色皂角,去掉皮和筋,切碎後,用水兩大碗浸泡一晚,冬天則浸泡兩晚。撈出粗渣,在銅製或陶瓷器皿中熬煮數次,直到出現白色泡沫為止,放涼後和藥粉混合,必須揉捏搗爛,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四錢重,在清晨五更時用砂糖水送服,溫的或冷的都可以。等到天亮時會排便三五次,觀察排出的是什麼蟲或積滯,再用溫熱的白粥來補養身體。服用期間要禁食生冷、魚腥等食物和堅硬的東西。孕婦不可服用。這個藥丸叫做「取積追蟲方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