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七冊 (62)
第七冊 (62)
1. 外治
龍腦膏,治遠年近日翳膜遮膜,攀睛瘀血,連眶赤爛,視物昏暗,隱澀多淚,迎風難開。
爐甘石(不以多少,揀粉紅梅花色佳,用甘鍋子盛煅七次,入黃連水淬七次),黃連(不以多少,捶碎,水浸一宿去滓,將煅紅爐甘石淬七次,同黃連水細研飛過,候澄下,去上面水,曝乾,再用乳缽研極細,羅過用,三錢),龍膽草(不以多少,洗淨日乾,不見火,研末,一錢),桑柴皮(羅過,二錢),黃丹(羅過,半錢)
上同白蜜四兩,一處入黑瓷器內,文武火慢熬,以竹篦子攪如漆色不黏手為度,切勿犯生水,仍不用鐵器熬藥,藥成,依舊以瓷器盛燉。每用如皂子大,新冷水半盞化開,先三日不用,每日洗數次無妨。藥盞須用紙蓋,不可犯塵灰,截赤眼極效。
散血膏,治赤腫不能開,睛痛,熱淚如雨。
紫金皮,白芷,大黃,薑黃,南星,大柏皮,赤小豆,寒水石
上為細末,生地黃汁調成膏,敷眼四圍。
又方,用生田螺肉、生地黃同真黃土研爛,貼太陽穴。
又方,用黃丹,蜂蜜調貼太陽穴,立效。
又方用:南星,地黃,赤小豆
上研爛,貼太陽穴。
清涼膏
生南星,薄荷葉(各半兩),荊芥,百藥煎(各三錢)
上為末,井水調成膏。貼眼角上,自然清涼。
洗眼方,治昏膜,止疼去風。
秦皮,杏仁,黃連,甘草,防風,當歸鬚(各等分),滑石(少許)
上為末,水一盞,煎至半盞,去滓,時時帶溫洗。
又方
銅綠(半斤),爐甘石(一斤),黃連,黃芩,黃柏(三味各等分)
上將前二味,同碾細羅過,將後三味濃煎,調末為丸,臨時用將冷水浸開洗之。
白話文:
外治
龍腦膏:治療長年或近期產生的眼翳、翼狀贅片遮蔽眼球、攀睛、眼睛瘀血、眼眶周圍紅腫潰爛、視力模糊、眼睛乾澀多淚、迎風難以睜開等症狀。
使用材料:
- 爐甘石(不計量,挑選粉紅色梅花狀的最好,用陶瓷鍋子加熱煅燒七次,每次用黃連水淬火七次)。
- 黃連(不計量,搗碎,用水浸泡一夜後去除殘渣,將煅燒過的爐甘石用黃連水淬火七次,然後與黃連水一同細磨,過濾後沉澱,去除上方水分,曬乾,再用乳缽磨成極細粉末,過篩後取三錢)。
- 龍膽草(不計量,洗淨曬乾,避免火烤,磨成粉末,取一錢)。
- 桑樹皮(過篩,取二錢)。
- 黃丹(過篩,取半錢)。
將以上藥材與白蜜四兩一同放入黑色陶瓷容器中,用文火慢熬,用竹製刮刀攪拌至如漆黑色且不黏手為止。過程中切勿沾到生水,也不要使用鐵製器具熬藥。藥膏製成後,仍用陶瓷容器盛裝。每次使用時,取如皂子大小的藥膏,用半杯新冷水化開,最初三天不要使用,之後每天可多次洗眼。盛藥的器皿需用紙蓋住,避免灰塵污染,對治療眼睛紅腫非常有效。
散血膏:治療眼睛紅腫難以睜開、眼睛疼痛、熱淚不止等症狀。
使用材料: 紫金皮、白芷、大黃、薑黃、南星、大柏皮、赤小豆、寒水石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生地黃汁調成膏狀,敷在眼睛四周。
另一個方法:用新鮮田螺肉、生地黃和真黃土一起搗爛,敷在太陽穴。
另一個方法:用黃丹和蜂蜜調勻,敷在太陽穴,效果很快。
另一個方法:用南星、地黃、赤小豆磨爛,敷在太陽穴。
清涼膏:
使用材料:生南星、薄荷葉(各半兩)、荊芥、百藥煎(各三錢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井水調成膏狀。敷在眼角,會有清涼的感覺。
洗眼方:治療眼睛昏花、止痛、驅除風邪。
使用材料:秦皮、杏仁、黃連、甘草、防風、當歸鬚(各等分)、滑石(少許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一碗水煎至半碗,去除殘渣,溫熱時洗眼。
另一個方法: 使用材料:銅綠(半斤)、爐甘石(一斤)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(三味等分)。
將前兩味藥材磨成細粉過篩,後三味藥材濃煎,將藥粉與煎好的藥汁混合製成藥丸,臨時用時以冷水浸泡開來洗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