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一冊 (39)
第一冊 (39)
1. 虛勞
保真湯,治勞證體虛骨蒸,服之決補。
當歸,生地黃,熟地黃,黃耆(蜜水炙),人參,白朮,甘草,白茯苓(各五分)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白芍藥,黃柏(鹽水炒),知母,五味子,軟柴胡,地骨皮,陳皮(各一錢),蓮心(五分)
水二盅,姜三片,棗一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
茯苓補心湯(見鼻衄。),鹿茸橘皮煎丸(見不能食。)
三才封髓丹(《寶鑑》),降心火,益腎水,滋陰養血,潤補不燥。
天門冬(去心),熟地黃,人參(各半兩),黃柏(三兩),砂仁(一兩半),甘草(七錢半,炙)
上六味,為末,麵糊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用蓯蓉半兩,切作片,酒一盞,浸一宿,次日煎三四沸,去滓,空心食前送下。
天真丹(《寶鑑》),治下焦陽虛。
沉香,穿心巴戟(酒浸),蘹香(炒),萆薢(酒浸,炒),葫蘆巴(炒香),破故紙(炒香),杜仲(麩炒去絲),琥珀,黑牽牛(鹽炒去鹽。各一兩),官桂(半兩)
上十味,為末,用浸酒打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,鹽湯亦得。
天真丸(《御藥》),治一切亡血過多,形槁肢羸,食飲不進,腸胃滑泄,津液枯竭。久服生血養氣,暖胃駐顏。
精羊肉(七斤,去筋膜脂皮,批開,入下藥末),肉蓯蓉(十兩),當歸(十二兩,洗,去蘆),山藥(濕者去皮,十兩),天門冬(去心,焙乾,一斤)
上四味,為末,安羊肉內裹縛,用無灰酒四瓶,煮令酒盡,再入水二升,煮候肉糜爛,再入:
黃耆末(五兩),人參末(三兩),白朮末(二兩)
熟糯米飯焙乾作餅,將前後藥末和丸,梧子大。一日二次,服三百丸,溫酒下。如難丸,用蒸餅五七枚焙乾,入臼中杵千下丸之。
生脈散(見中暑。)
三才丸
天門冬,地黃,人參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。空心服。
霞天膏(見積聚。),滾痰丸(見痰飲。),倒倉法(見積聚。),當歸龍薈丸(見脅痛。)
柴胡飲子(《寶鑑》),解一切肌骨蒸熱,寒熱往來,及傷寒發汗不解,或汗後餘熱勞復,或婦人經病不快,產後但有此證,並宜服之。
黃芩,甘草(炙),大黃,芍藥,柴胡,人參,當歸(各半兩)
銼散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。
防風當歸飲子(《保命》),治煩熱,皮膚索澤,食後煎服,宜以此飲下地黃丸。
柴胡,人參,黃芩,甘草,防風,大黃,當歸,芍藥(各半兩),滑石(二錢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煎七分,溫服。如痰嗽,加半夏。如大便黃,米穀完出,驚悸,溺血淋閉,咳血衄血,自汗頭痛,積熱肺痿,後與大金花丸。
白話文:
虛勞
保真湯:這個藥方治療因虛勞導致的身體虛弱、骨蒸潮熱,服用後能有效補養身體。
藥材組成:當歸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蜜炙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白茯苓(各五分)、去心天門冬、去心麥門冬、白芍藥、鹽水炒黃柏、知母、五味子、軟柴胡、地骨皮、陳皮(各一錢)、蓮心(五分)。
煎藥方法:用水兩盅,加入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煎至八分,在飯前空腹時服用。
此外,還有茯苓補心湯(用於治療鼻衄,也就是流鼻血),鹿茸橘皮煎丸(用於治療食慾不振)。
三才封髓丹(出自《寶鑑》):這個藥方可以降低心火,滋養腎水,滋陰養血,潤澤身體且不會過於燥熱。
藥材組成:去心天門冬、熟地黃、人參(各半兩)、黃柏(三兩)、砂仁(一兩半)、炙甘草(七錢半)。
製藥方法:將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肉蓯蓉半兩切片,用酒一杯浸泡一夜,第二天煎煮三四次,去除藥渣,在空腹時飯前用藥酒送服。
天真丹(出自《寶鑑》):這個藥方治療下焦陽虛。
藥材組成:沉香、酒浸穿心巴戟、炒茴香、酒浸炒萆薢、炒香葫蘆巴、炒香破故紙、麩炒去絲杜仲、琥珀、鹽炒去鹽黑牽牛(各一兩)、官桂(半兩)。
製藥方法: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浸泡藥材的酒打成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,也可以用鹽水送服。
天真丸(出自《御藥》):這個藥方治療因大量失血、身體消瘦、四肢無力、食慾不振、腸胃滑瀉、津液枯竭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生血養氣,溫暖腸胃,保持容顏。
藥材組成:精羊肉(七斤,去除筋膜脂皮,切開,放入以下藥粉)、肉蓯蓉(十兩)、洗淨去蘆的當歸(十二兩)、濕的山藥去皮(十兩)、去心焙乾的天門冬(一斤)。
製藥方法: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放入羊肉內包裹捆紮,用無灰酒四瓶煮至酒乾,再加入水兩升,煮至羊肉糜爛,再加入黃耆末(五兩)、人參末(三兩)、白朮末(二兩)。
將熟糯米飯烘乾做成餅,將前後藥粉混合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天服用兩次,每次三百丸,用溫酒送服。如果難以成丸,可以用五七張蒸餅烘乾,放入臼中搗杵千下做成丸子。
此外,還有生脈散(用於治療中暑)。
三才丸
藥材組成:天門冬、地黃、人參(各等分)。
製藥方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子。空腹服用。
此外,還有霞天膏(用於治療積聚)、滾痰丸(用於治療痰飲)、倒倉法(用於治療積聚)、當歸龍薈丸(用於治療脅痛)。
柴胡飲子(出自《寶鑑》):這個藥方可以解除各種肌肉和骨頭的蒸熱、寒熱交替,以及傷寒發汗後未解、汗後餘熱勞復、婦女月經不調、產後出現這些症狀,都適合服用。
藥材組成:黃芩、炙甘草、大黃、芍藥、柴胡、人參、當歸(各半兩)。
煎藥方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用水一盞,加入生薑三片,煎至六分,去除藥渣後溫服。
防風當歸飲子(出自《保命》):這個藥方治療煩熱、皮膚乾燥無光澤,飯後煎服,適合用這個藥方送服地黃丸。
藥材組成:柴胡、人參、黃芩、甘草、防風、大黃、當歸、芍藥(各半兩)、滑石(二錢)。
煎藥方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用水一盞半,加入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溫服。如果出現咳嗽,可以加入半夏。如果出現大便黃色、米粒完整排出、驚悸、小便出血淋漓不暢、咳血、流鼻血、自汗頭痛、積熱肺痿等症狀,之後可以服用大金花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