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一冊 (38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38)

1. 虛勞

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四片,棗一枚,煎七分,不拘時熱服。

究原雙補丸(《簡易》),治一切虛損,五勞七傷,面目黧黑,唇口乾燥,目暗耳鳴,夜夢驚恐,四肢痠疼。

鹿角霜(三兩),黃耆(炙),沉香,熟地黃(洗,再蒸),菟絲子(酒浸,蒸,焙),覆盆子(去枝蒂),人參(去蘆),宣木瓜,白茯苓(去皮),五味子(炒),薏苡仁(炒),肉蓯蓉(洗,酒浸),石斛(去根,炒),當歸(去蘆,酒浸),澤瀉(去土,蒸。各一兩),麝香(一錢,另研),硃砂(半兩,為衣,別研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
十四味建中湯(《和劑》),治榮衛失調,氣血不足,積勞虛損,形體羸瘠,短氣嗜臥,欲成勞瘵。

當歸(酒浸,焙),白芍藥,白朮,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),肉蓯蓉(酒浸),人參,川芎,肉桂,附子(炮),黃耆(炙),製半夏,熟地黃(酒蒸,焙),茯苓(各等分)

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枚,空心溫服。

參朮膏,治中風虛弱,諸藥不應,或因用藥失宜,耗傷元氣,虛證蜂起,但用此藥,補其中氣,諸證自愈。

人參,白朮(各等分。)

上水煎稠,湯化服之。

黃耆鱉甲散(見咳嗽血。)

人參散(《本事》),治邪熱客經絡,痰嗽煩熱,頭目昏痛,盜汗倦怠,一切血熱虛勞。

黃芩(半兩),人參,白朮,茯苓,赤芍藥,半夏曲,柴胡,甘草,當歸,乾葛(各一兩)

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四片,棗二枚,煎七分,不拘時溫服。

《易簡》逍遙散(《元戎》),治血虛勞倦,五心煩熱,肢體疼痛,頭目昏重,心怔頰赤,口燥咽乾,發熱盜汗,減食嗜臥。及血熱相搏,月水不調,臍腹脹痛,寒熱如瘧。又療室女榮衛不和,痰嗽潮熱,肌膚羸瘦,漸成骨蒸。(加山梔、牡丹皮,為加味逍遙散。)

白茯苓,白朮,當歸,白芍藥,柴胡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盅,煨生薑一塊,切片,煎至六分,去滓熱服,無時。

清骨散,專退骨蒸勞熱。

銀柴胡(一錢五分),胡黃連,秦艽,鱉甲(醋炙),地骨皮,青蒿,知母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水二盅,煎八分,食遠服。血虛甚加當歸、芍藥、生地。嗽多加阿膠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

秦艽扶羸湯,治肺痿骨蒸,已成勞嗽,或寒或熱,聲嘎不出,體虛自汗,四肢怠惰。

軟柴胡(二錢),人參,鱉甲(醋炙),秦艽,當歸(酒洗),紫菀,半夏(各一錢),地骨皮(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

熱甚者加青蒿,汗多加黃耆,去半夏、生薑。

水二盅,姜三片,烏梅、大棗各一枚,煎七分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虛勞

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杯,生薑四片,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七分,不拘時間,溫熱服用。

究原雙補丸(出自《簡易》),治療各種虛損,五勞七傷,面色發黑,嘴唇乾燥,視力模糊,耳鳴,夜間做夢驚恐,四肢痠痛。

鹿角霜(三兩),炙黃耆,沉香,熟地黃(洗淨後再蒸),菟絲子(用酒浸泡後蒸熟再烘乾),覆盆子(去除枝梗和蒂頭),人參(去除蘆頭),宣木瓜,去皮白茯苓,炒五味子,炒薏苡仁,肉蓯蓉(洗淨後用酒浸泡),去根炒石斛,去蘆頭並用酒浸泡的當歸,去土蒸過的澤瀉(各一兩),另外研磨的麝香(一錢),另外研磨作為藥丸外衣的硃砂(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鹽水送服。

十四味建中湯(出自《和劑》),治療營衛失調,氣血不足,長期勞累造成的虛損,身體消瘦,呼吸短促,嗜睡,將要發展成肺癆。

用酒浸泡後烘乾的當歸,白芍藥,白朮,去心的麥門冬,炙甘草,用酒浸泡的肉蓯蓉,人參,川芎,肉桂,炮製過的附子,炙黃耆,製半夏,用酒蒸後烘乾的熟地黃,茯苓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杯,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,空腹溫服。

參朮膏,治療中風後虛弱,各種藥物治療無效,或是因為用藥不當,耗傷元氣,虛弱症狀頻繁出現,只需服用此藥,補足中氣,各種症狀自然痊癒。

人參,白朮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至濃稠,將藥膏融化在開水中服用。

黃耆鱉甲散(參見咳嗽血的章節)。

人參散(出自《本事》),治療邪熱侵入經絡,痰多咳嗽,煩躁發熱,頭暈目眩,盜汗乏力,各種血熱虛勞。

黃芩(半兩),人參,白朮,茯苓,赤芍藥,半夏曲,柴胡,甘草,當歸,葛根(各一兩)。

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杯,生薑四片,紅棗二枚,煎煮至剩七分,不拘時間溫服。

《易簡》逍遙散(出自《元戎》),治療血虛勞累,五心煩熱,肢體疼痛,頭暈頭重,心悸臉紅,口乾咽燥,發熱盜汗,食慾減退,嗜睡。以及血熱相搏,月經不調,肚臍腹部脹痛,忽冷忽熱如同瘧疾。還可以治療未婚女子營衛不和,痰多咳嗽,潮熱,肌肉消瘦,逐漸發展成骨蒸。(加入山梔子、牡丹皮,成為加味逍遙散。)

白茯苓,白朮,當歸,白芍藥,柴胡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盅,加入煨過的生薑一塊(切片),煎煮至剩六分,去藥渣,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

清骨散,專門退治骨蒸勞熱。

銀柴胡(一錢五分),胡黃連,秦艽,醋炙鱉甲,地骨皮,青蒿,知母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。

加水兩盅,煎煮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血虛嚴重者加入當歸、芍藥、生地。咳嗽多者加入阿膠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。

秦艽扶羸湯,治療肺痿骨蒸,已經發展成勞嗽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聲音嘶啞,身體虛弱自汗,四肢無力。

軟柴胡(二錢),人參,醋炙鱉甲,秦艽,用酒洗過的當歸,紫菀,半夏(各一錢),地骨皮(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。

發熱嚴重者加入青蒿,汗多者加入黃耆,去除半夏、生薑。

加水兩盅,生薑三片,烏梅、大棗各一枚,煎煮至剩七分,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