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七冊 (39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39)

1. 目昏花

上為細末,浸藥酒煮麵糊和丸,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空心酒下。

補肝丸,治眼昏暗,將成內障。

茺蔚子,青葙子,枸杞子,五味子,決明子,杏仁,茯苓(去皮。各一兩),乾地黃(三兩),菟絲子(二兩),山藥,車前子,地骨皮(焙),柏子仁,大黃,黃芩(去黑心),黃連(去須),人參,細辛,防風(去杈),甘草(炙。各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,食後米飲下。

石決明丸,治證同上

石決明,槐子,肉蓯蓉(酒浸一宿,去鱗甲,炙乾),菟絲子(酒浸三日,曝乾,另研為末),陽起石(酒煮七日,細研水飛過),熟地黃(各一兩),桂心(半兩),磁石(一兩半,火煅醋淬七次,細研水飛過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杵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旋加至三十丸,食前鹽湯下。

益本滋腎丸

黃柏(去粗皮),知母(去毛。各銼碎,酒洗炒。各等分)

上為極細末,滴水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五十丸,空心熱湯下,服後以乾物壓之。

補腎丸,治腎氣不足,眼目昏暗,瞳人不明,漸成內障。

磁石(煅醋淬七次,水飛過),菟絲子(酒蒸二次,各二兩),五味子,枸杞子,石斛(去根),熟地黃(酒蒸,焙),覆盆子(酒浸),楮實子,蓯蓉(酒浸,焙),車前子(酒蒸。各一兩),沉香,青鹽(二味另研。各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
六味地黃丸,八味地黃丸(並見虛勞。),《千金》滋朱丸,石斛夜光丸,益陰腎氣丸滋陰地黃丸(並見內障。)

羚羊羌活湯,治肝腎俱虛,眼見黑花,或作蠅翅。

羚羊角(屑),羌活,黃芩(去黑心),附子(去皮臍),人參,澤瀉,秦艽(去苗),山茱萸,車前子,青葙子,決明子(微炒),柴胡(去苗。各一兩半),黃耆(二兩),甘草(微炙,一兩)

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,日再。

菊睛丸,治肝腎不足,眼昏,常見黑花,多淚。

枸杞子(三兩),蓯蓉(酒浸,炒),巴戟(去心。各一兩),甘菊花(四兩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、鹽湯食遠任下。余太宰方,加熟地黃二兩。

石決明丸,治肝虛血弱。日久昏暗。

知母(焙),山藥,熟地黃(焙),細辛(去苗。各一兩半),石決明,五味子,菟絲子(酒浸一宿,另搗為末。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駐景丸,治肝腎虛,眼昏翳。

熟地黃,車前子(各三兩),菟絲子(酒煮,五兩)

為末,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白茯苓、石菖蒲湯任下。又方,加枸杞子一兩半,尤佳。

白話文:

目昏花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藥酒煮成麵糊,和藥末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十顆,空腹時用酒送服。

補肝丸,治療眼睛昏暗,即將形成內障(眼疾)。

藥材包含:茺蔚子、青葙子、枸杞子、五味子、決明子、杏仁、茯苓(去皮,各一兩),乾地黃(三兩),菟絲子(二兩),山藥、車前子、地骨皮(焙乾)、柏子仁、大黃、黃芩(去黑心)、黃連(去鬚)、人參、細辛、防風(去枝杈)、甘草(炙過,各一兩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二十顆,可以增加到三十顆,飯後用米湯送服。

石決明丸,治療的病症與補肝丸相同。

藥材包含:石決明、槐子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一晚,去除鱗片甲殼,烤乾)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三天,曬乾,另外研磨成粉末)、陽起石(用酒煮七天,磨成細粉,用水淘洗過)、熟地黃(各一兩)、桂心(半兩)、磁石(一兩半,用火煅燒後在醋中淬火七次,磨成細粉,用水淘洗過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和藥末搗打二三百下,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二十顆,逐漸增加到三十顆,飯前用鹽湯送服。

益本滋腎丸

藥材包含:黃柏(去除粗糙外皮)、知母(去除毛,分別切碎,用酒洗過炒製,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滴水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一百五十顆,空腹時用熱湯送服,服藥後用乾的食物壓一下。

補腎丸,治療腎氣不足,眼睛昏暗,瞳孔不清亮,逐漸形成內障(眼疾)。

藥材包含:磁石(煅燒後在醋中淬火七次,用水淘洗過)、菟絲子(用酒蒸兩次,各二兩)、五味子、枸杞子、石斛(去除根)、熟地黃(用酒蒸過,烘乾)、覆盆子(用酒浸泡)、楮實子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,烘乾)、車前子(用酒蒸過,各一兩)、沉香、青鹽(這兩味藥材另外研磨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七十顆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

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(具體用法參見虛勞相關內容),《千金》滋朱丸、石斛夜光丸、益陰腎氣丸、滋陰地黃丸(具體用法參見內障相關內容)。

羚羊羌活湯,治療肝腎都虛弱,眼睛看到黑影,或者像蚊蠅翅膀一樣。

藥材包含:羚羊角(磨成粉末)、羌活、黃芩(去黑心)、附子(去皮臍)、人參、澤瀉、秦艽(去除苗)、山茱萸、車前子、青葙子、決明子(稍微炒一下)、柴胡(去除苗,各一兩半)、黃耆(二兩)、甘草(稍微炙烤,一兩)。

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煎至八分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
菊睛丸,治療肝腎不足,眼睛昏花,經常看到黑影,容易流淚。

藥材包含:枸杞子(三兩)、肉蓯蓉(用酒浸泡後炒製)、巴戟(去除心,各一兩)、甘菊花(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用溫酒或鹽湯,在飯後稍遠時服用。余太宰的藥方,另外加入熟地黃二兩。

石決明丸,治療肝虛血弱,長期眼睛昏暗。

藥材包含:知母(烘乾)、山藥、熟地黃(烘乾)、細辛(去除苗,各一兩半)、石決明、五味子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一晚,另外搗成粉末,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駐景丸,治療肝腎虛弱,眼睛昏花有翳障。

藥材包含:熟地黃、車前子(各三兩)、菟絲子(用酒煮過,五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五十顆,飯前用白茯苓、石菖蒲湯送服。另外一個藥方,加入枸杞子一兩半,效果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