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七冊 (30)
第七冊 (30)
1. 內障
杏仁方,治肝腎風虛,瞳人帶青,眼多黑暗。潤澤臟腑,洗垢開光,能驅風明目。
上用杏仁五枚去皮尖,五更初就床端坐,勿言勿呼,息慮澄神。嚼杏仁一粒勿咽,逐一細嚼五粒,候津液滿口,分為三咽,直入肝腎,惟在久而成功。
羚羊角散,治綠風內障,頭旋目痛,眼內痛澀者。
羚羊角,防風,知母,人參,茯苓,玄參,黃芩,桔梗,車前子(各一兩),細辛(三兩)
上為末,以水一盞,散一錢,煎五分,食後去渣溫服。
又,羚羊角散,治綠風內障。
白菊花,川烏(炮),川芎,車前子,防風(各五錢),羌活,半夏,羚羊角,薄荷(各二錢半),細辛(二錢)
上生薑煎服;或為末,荊芥湯調服。
白附子散,補腎磁石丸(俱見目昏花。)
還睛散,治眼翳膜,昏澀淚出,瘀血胬肉攀睛。
川芎,草龍膽,草決明,石決明,荊芥,枳實,野菊花,野麻子,白茯苓(去皮),炙甘草,木賊,白蒺藜,川椒(炒,去子),仙靈脾,茵陳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,日三服。忌雜魚肉及熱面、蕎麥等物。一方,有楮實子,無仙靈脾、茵陳、枳實三味。
蘆薈丸,治黑水凝翳內障,不痛不癢,微有頭旋,脈澀者。
蘆薈,甘草(各二錢半),人參,牛膽(各半兩),柏子仁,細辛(各一兩),羚羊角(二兩,蜜炙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空心茶清下十丸。
大黃瀉肝散,治烏風。
郁李仁、荊芥(各二錢半),甘草,大黃(各五錢)
上水煎,食後服。
墜翳丸,治偃月內障,及微有頭旋額痛。
青羊膽,青魚膽,鯉魚膽(各七個),熊膽(二錢半),牛膽(半兩),石決明(一兩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空心茶清下。
磁石丸,治雷風內障,頭旋,噁心嘔吐。
磁石(燒赤醋淬二次),五味子,牡丹皮,乾薑,玄參(各一兩),附子(炮,半兩)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。食前茶下十丸。
補肝散,治肝風內障,不痛不癢,眼見花發黃白黑赤,或一物二形難辨。
羚羊角,防風(各三兩),人參,茯苓(各二兩),細辛,玄參,車前子,黃芩(炒),羌活(各一兩)
上為末,食後米飲調服一錢。
又,補肝散,治圓翳內障。
熟地黃,白茯苓,白菊花,細辛,白芍藥,柏子仁,甘草,防風,北柴胡
上水煎,食後服。
補腎丸,治圓翳內障。
巴戟,山藥,破故紙(炒),牡丹皮,茴香(各五錢),肉蓯蓉,枸杞子(各一兩),青鹽(二錢半)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羚羊角飲子(《龍木》),治圓翳內障,不痛不癢。
羚羊角(三兩),細辛,知母,車前子,人參,黃芩(各二兩),防風(二兩半)
白話文:
杏仁方,治療因肝腎虛弱引起的內障,症狀是瞳孔帶青色,眼睛經常感到昏暗。此方能滋潤臟腑,清除眼部污垢,使眼睛恢復光明,可以驅散風邪,使眼睛明亮。
使用杏仁五枚,去皮和尖端。每天清晨,在床上端坐,不要說話或出聲,集中精神,排除雜念。將杏仁一粒放入嘴中慢慢咀嚼,不要吞下,逐一細嚼五粒。等口中津液充滿後,分三次吞下,讓藥力直接進入肝腎。這個方法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見效。
羚羊角散,治療綠風內障,症狀是頭暈目眩、眼睛疼痛,眼內有澀痛感。
藥材包括:羚羊角、防風、知母、人參、茯苓、玄參、黃芩、桔梗、車前子(各一兩),細辛(三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一盞,加入藥粉一錢,煎煮五分鐘後,飯後去渣溫服。
另一個羚羊角散,也治療綠風內障。
藥材包括:白菊花、川烏(炮製過)、川芎、車前子、防風(各五錢),羌活、半夏、羚羊角、薄荷(各二錢半),細辛(二錢)。
將以上藥材用生薑煎水服用;或研磨成粉末,用荊芥湯調服。
白附子散和補腎磁石丸(這兩個方子都記載在治療眼昏花的章節中)。
還睛散,治療眼翳膜,症狀是眼睛昏花、澀痛、流淚,有瘀血、贅肉攀附眼球。
藥材包括:川芎、草龍膽、草決明、石決明、荊芥、枳實、野菊花、野麻子、白茯苓(去皮)、炙甘草、木賊、白蒺藜、川椒(炒過,去籽)、仙靈脾、茵陳(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茶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服用此方期間,應忌食雜魚肉、熱麵、蕎麥等食物。另一個版本,有楮實子,沒有仙靈脾、茵陳、枳實三味藥材。
蘆薈丸,治療黑水凝翳內障,症狀是不痛不癢,稍微感到頭暈,脈搏澀滯。
藥材包括:蘆薈、甘草(各二錢半),人參、牛膽(各半兩),柏子仁、細辛(各一兩),羚羊角(二兩,用蜂蜜炙過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劑,像桐子般大小。每天早晨空腹用茶水送服十丸。
大黃瀉肝散,治療烏風。
藥材包括:郁李仁、荊芥(各二錢半),甘草、大黃(各五錢)。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墜翳丸,治療偃月內障,以及輕微頭暈、額頭疼痛。
藥材包括:青羊膽、青魚膽、鯉魚膽(各七個),熊膽(二錢半),牛膽(半兩),石決明(一兩),麝香(少許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製成丸劑,像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十丸,早晨空腹用茶水送服。
磁石丸,治療雷風內障,症狀是頭暈、噁心嘔吐。
藥材包括:磁石(燒紅後用醋淬二次)、五味子、牡丹皮、乾薑、玄參(各一兩),附子(炮製過,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劑,像桐子般大小。飯前用茶水送服十丸。
補肝散,治療肝風內障,症狀是不痛不癢,眼睛看到花紋、發黃、發白、發黑、發紅,或看到一個物體出現兩個影像,難以辨別。
藥材包括:羚羊角、防風(各三兩),人參、茯苓(各二兩),細辛、玄參、車前子、黃芩(炒過)、羌活(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飯後用米湯調服一錢。
另一個版本的補肝散,治療圓翳內障。
藥材包括:熟地黃、白茯苓、白菊花、細辛、白芍藥、柏子仁、甘草、防風、北柴胡。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補腎丸,治療圓翳內障。
藥材包括:巴戟、山藥、破故紙(炒過)、牡丹皮、茴香(各五錢),肉蓯蓉、枸杞子(各一兩),青鹽(二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劑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早晨空腹用鹽水送服。
羚羊角飲子(出自《龍木》),治療圓翳內障,症狀是不痛不癢。
藥材包括:羚羊角(三兩),細辛、知母、車前子、人參、黃芩(各二兩),防風(二兩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