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七冊 (12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12)

1. 目赤

杏仁,防風,黃連(去須),赤芍藥,當歸尾(各半兩),銅青(二錢),薄荷葉(三錢)

上銼散,每用二錢,極沸湯泡,乘熱先熏後洗,冷則再暖用,日兩三次。一方,入白鹽少許,閉目沃洗。鹽亦散血。

垂柳枝煎,治風赤眼。

垂柳枝,桃枝,枸杞枝,桑枝(各長二寸,各七莖),馬牙硝(二錢半,細研),竹葉(四十九片),黃連(去須),決明子(各半兩),龍腦(細研,半錢)

上除硝、龍腦外,以漿水二大盞,於銅器中煎至一半,去滓,以綿濾淨,入硝及龍腦攪勻,更煎令稠。每以銅箸頭取如小豆許點眼,日三五次。

又方,治一切風赤眼,眼皮上瘙癢赤爛,久治不效。此藥之功,不可具述。

輕粉(十字),白蜜,白蠟(各三株),臘月豬脂(半兩)

上先溶豬脂成油,漸下蜜,次下蠟,候三味總化成油,入輕粉攪令勻,非時搽眼赤皮上。

銅青湯,治風弦赤眼。

銅青(黑豆大),防風(一寸許),杏仁(二粒,去尖,不去皮)

上各細切,於盞中新汲水浸,湯瓶上頓令極熱洗之。如痛,加當歸數片。

治風赤澀痛,取訶黎勒核,入白蜜,研注目中,神良。一方,以鷹嘴者一枚,滴蜜於石,磨點。

治風熱生膚赤白眼,及去眼中風癢痛。搗枸杞子汁點眼,立驗。亦治暴赤眼,風熱赤膜。一方,用葉搗汁,含一滿口,待稍溫,就咽之。

拜堂散,治風赤眼。

上以五倍子研細末,貼破赤處。

熏洗方,治風眼爛弦,臨洗加輕粉少許。凡時氣赤眼,自外而入,非臟腑病者,不必服藥,熏洗足矣。

黃連(去毛),川芎(去蘆),荊芥穗(各一錢半),蔓荊子(一錢,去膜),五倍子(三錢,剪碎去垢,銚內火炒,待赤色,鋪紙地上,用蓋片時,出火氣)

上銼碎,作三服,每服用生絹一小方洗淨,入藥絹內,以線扎定,水煎,仍以紙糊瓶口,勿令氣出,卻於無風處,就瓶口紙上破小孔,向眼熏之;候氣稍平,揭去紙,就瓶口熏之;氣溫傾藥水出,用淨絹蘸洗,如此三次為驗。仍避風毒。

㗜鼻藥,治目風熱,腫赤難開。

雄黃(水透),辰砂(各二錢半),細辛(半兩),片腦,麝香(各少許),

上為細末,口含水少許,㗜鼻中。

〔瘀血灌睛〕

宣明丸,治眼內血灌瞳神,赤腫澀痛,大熱上壅。

赤芍藥,當歸,黃連,生地黃,大黃,川芎,薄荷,黃芩(各等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米飲下。

分珠散,治眼患血灌瞳神,惡血不散。

槐花,白芷,地黃,梔子,荊芥,甘草,黃芩,龍膽草,赤芍藥,當歸(各一兩)

上水煎服。春加大黃瀉肝,夏加黃連瀉心,秋加桑白皮瀉肺。

麥門冬湯,治血灌瞳神,昏澀疼痛,及轆轤轉關外障。

白話文:

目赤

將杏仁、防風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赤芍藥、當歸尾(各半兩)、銅青(二錢)、薄荷葉(三錢)研磨成散劑。每次取二錢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,趁熱先用蒸氣薰眼,再用藥水清洗,冷卻後可加熱再用,每天使用兩三次。另一種方法,可以加入少許白鹽,閉上眼睛用藥水沖洗。鹽也有散瘀血的功效。

用垂柳枝煎煮的藥液,可以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。

將垂柳枝、桃枝、枸杞枝、桑枝(各長二寸,各七根)、馬牙硝(二錢半,研磨成細末)、竹葉(四十九片)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決明子(各半兩)、龍腦(研磨成細末,半錢),除了硝和龍腦外,將其他藥材放入銅器中,加入兩大碗漿水,煎煮至剩下一半,濾去藥渣,用棉布過濾乾淨,加入硝和龍腦攪拌均勻,再煎煮至濃稠。每次用銅筷頭取像小豆般大小的藥膏點在眼睛裡,每天使用三到五次。

另有一個藥方,可以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,眼皮發癢紅爛,久治不癒。此藥的功效,無法一一詳述。將輕粉(十字)、白蜜、白蠟(各三株)、臘月豬油(半兩)混合。先將豬油熔化成油,慢慢加入蜂蜜,再加入白蠟,等三種藥材都溶化成油狀,加入輕粉攪拌均勻,隨時塗抹在眼睛紅腫的皮膚上。

用銅青湯,可以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,眼弦紅腫。將銅青(如黑豆大小)、防風(一寸左右)、杏仁(兩粒,去除尖端,保留外皮)切碎,放入杯中,用剛汲取的新鮮水浸泡,在熱水瓶上加熱後用來洗眼睛。如果感到疼痛,可以加入幾片當歸。

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澀疼痛,可以取訶黎勒核,放入白蜜中研磨後塗抹在眼睛裡,效果很好。另一種方法,可以用鷹嘴形的訶黎勒一個,滴上蜂蜜在石頭上磨後點眼。

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腫,以及去除眼睛裡的風邪引起的發癢疼痛。可以將枸杞子搗爛取汁點在眼睛裡,效果立竿見影。也可以治療突然發生的眼睛紅腫和因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膜。另一種方法,可以用枸杞葉搗汁,含在口中,待稍微溫熱後吞下。

拜堂散,可以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。將五倍子研磨成細末,貼在紅腫破裂的地方。

薰洗藥方,可以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弦紅爛,洗的時候可以加入少許輕粉。凡是因時氣引起的眼睛紅腫,是從外而入,並非臟腑疾病引起的,不必服用藥物,薰洗即可。將黃連(去除毛)、川芎(去除蘆)、荊芥穗(各一錢半)、蔓荊子(一錢,去除薄膜)、五倍子(三錢,剪碎去除雜質,在鍋中用火炒,待變成紅色後,鋪在紙上,用蓋子蓋住片刻,散去火氣)切碎,分成三份,每次取一份,用一小塊洗淨的生絲巾包裹藥材,用線紮緊,加水煎煮,用紙糊住瓶口,不要讓蒸氣散出,在無風的地方,在瓶口紙上戳一個小孔,將眼睛對著小孔薰蒸;等蒸氣稍平,揭開紙,對著瓶口薰蒸;等藥水溫熱後,傾倒出藥水,用乾淨的絲巾蘸取藥水清洗眼睛,如此重複三次即可見效。洗後要注意避風。

㗜鼻藥,可以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眼睛腫脹,難以睜開。將雄黃(用水浸透)、辰砂(各二錢半)、細辛(半兩)、片腦、麝香(各少許),研磨成細末,口含少量水,吸入鼻中。

〔瘀血灌睛〕

宣明丸,可以治療眼睛內有瘀血流入瞳孔,引起紅腫澀痛,以及熱氣向上壅塞。將赤芍藥、當歸、黃連、生地黃、大黃、川芎、薄荷、黃芩(各等分)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米湯送服。

分珠散,可以治療眼睛患有瘀血流入瞳孔,惡血難以消散。將槐花、白芷、地黃、梔子、荊芥、甘草、黃芩、龍膽草、赤芍藥、當歸(各一兩)加水煎煮服用。春天可以加入大黃來瀉肝,夏天加入黃連來瀉心,秋天加入桑白皮來瀉肺。

麥門冬湯,可以治療瘀血流入瞳孔,引起昏澀疼痛,以及眼球轉動受阻的外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