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七冊 (13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七冊 (13)

1. 目赤

麥門冬(去心,焙),大黃(炒),黃芩(去黑心),桔梗(銼,炒),玄參(各一兩),細辛(去苗),芒硝(研。各半兩)

上銼研,每服五錢匕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,下芒硝少許,食後溫服。

通血丸,治血灌瞳神。

生地黃,赤芍藥,甘草(各五錢),川芎,防風,荊芥,當歸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彈子大。食後荊芥、薄荷湯嚼下。血即散而歸肝,又恐目生花,須再用前還睛散服之。

膽歸糖煎散,治血灌瞳神,及暴赤目疼痛,或生翳膜。

龍膽草,細辛,當歸,防風(各二兩)

上用砂糖一小塊,同煎服。

車前散,治肝經積熱,上攻眼目,逆順生翳,血灌瞳人,羞明多淚。

車前子(炒),密蒙花(去枝),草決明,白蒺藜(炒,去刺),龍膽草(洗淨),黃芩,羌活,菊花(去枝),粉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米湯調服。

真珠散,治眼血灌瞳人,生障膜。

真珠,水晶,琥珀,馬牙硝(各半兩),硃砂(一兩),龍腦(一分)

上同研如粉,以銅箸取如半小豆大點之。

〔血灌瞳神〕

四物湯(地黃用生,芍藥用赤。),益陰腎氣丸(見內障。)

單方,用生地黃汁,溫服一盞,頻服以瘥為度。

〔色似胭脂〕

退血散

當歸,赤芍藥,木賊,防風,細辛,龍膽草(各等分)

㕮咀,白水煎,先乘熱熏眼,後溫服。

〔赤脈貫睛〕

芍藥清肝散(見前。)

〔赤絲亂脈〕

點眼蕤仁膏,治風熱眼,飛血赤脈,癢痛無定。

蕤仁(去皮,細研,半兩),好酥(一栗子大)

上將蕤仁與酥和研勻,攤碗內,用艾一小團燒煙出,將碗覆煙上熏,待艾煙盡即止,重研勻。每以麻子大點兩眥頭,日二度。

魚膽敷眼膏,治飛血赤脈作痛,及暴赤眼澀。

鯉魚膽(五枚),黃連(去須,研末,半兩)

上以膽汁調黃連末內,瓷盒盛,飯上蒸一次取出,如干,入蜜少許,調似膏。塗敷目眥,日五七度。

〔目珠俱青〕

還陰救苦湯(見前。)

白話文:

麥門冬湯

麥門冬(去除內心,炒過),大黃(炒過),黃芩(去除黑色內心),桔梗(切碎,炒過),玄參(各一兩),細辛(去除根莖),芒硝(磨成粉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藥渣,加入少量芒硝,飯後溫服。

通血丸

此方用於治療血灌瞳神(眼睛充血)。

生地黃,赤芍藥,甘草(各五錢),川芎,防風,荊芥,當歸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。飯後用荊芥、薄荷湯吞服。可以使淤血消散歸於肝臟,但又擔心眼睛產生花翳,所以需要再服用之前的還睛散。

膽歸糖煎散

此方用於治療血灌瞳神,以及突然眼睛紅腫疼痛,或是產生翳膜。

龍膽草,細辛,當歸,防風(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與一小塊砂糖一同煎煮服用。

車前散

此方用於治療肝經積熱,上攻眼目,導致翳膜產生(可能正向或反向),血灌瞳人,眼睛畏光且容易流淚。

車前子(炒過),密蒙花(去除枝幹),草決明,白蒺藜(炒過,去除刺),龍膽草(洗淨),黃芩,羌活,菊花(去除枝幹),甘草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米湯調服。

真珠散

此方用於治療眼睛血灌瞳人,產生障膜。

珍珠,水晶,琥珀,馬牙硝(各半兩),硃砂(一兩),龍腦(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末,用銅製的小工具沾取如半顆小豆子大小,點在眼睛上。

〔血灌瞳神〕

可以使用四物湯(生地黃使用新鮮的,芍藥使用赤芍),以及益陰腎氣丸(詳見治療內障的藥方)。

也可以單獨使用生地黃汁,溫熱服用一碗,頻繁服用直到痊癒。

〔眼睛顏色像胭脂紅〕

退血散

當歸,赤芍藥,木賊,防風,細辛,龍膽草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切碎,用水煎煮,先趁熱蒸薰眼睛,然後溫服。

〔赤脈貫睛〕

可使用芍藥清肝散(詳見之前的藥方)。

〔紅色絲狀亂脈〕

點眼蕤仁膏

此方用於治療風熱眼疾,眼睛出現血絲紅脈,時癢時痛。

蕤仁(去除外皮,磨成細粉,半兩),好酥油(如一顆栗子大小)。

將蕤仁粉與酥油混合研磨均勻,攤在碗內,用一小團艾草點燃,碗口朝下蓋在艾草上方煙燻,待艾煙散盡後,再次研磨均勻。每次取麻子大小的藥膏點在眼角兩側,每日兩次。

魚膽敷眼膏

此方用於治療眼睛出現血絲紅脈並疼痛,以及突然眼睛紅腫澀痛。

鯉魚膽(五個),黃連(去除鬚根,磨成粉末,半兩)。

將黃連粉末與魚膽汁調和,放入瓷器中,放在飯上蒸一次,取出,如果乾燥,加入少量蜂蜜,調成膏狀。塗敷在眼角,每日五至七次。

〔眼球呈現青色〕

可使用還陰救苦湯(詳見之前的藥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