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肯堂

《証治準繩‧類方》~ 第一冊 (34)

回本書目錄

第一冊 (34)

1. 虛勞

四物與桂枝、麻黃、白虎、柴胡、理中、四逆、茱萸、承氣、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,此易老用藥大略也。四物湯加減治婦人雜病方二十六道,見婦人部。四物湯加減治妊娠傷寒方名六合湯一十五道,見傷寒部。四物湯加減調經方七道見調經。

八物湯(偶方,四物、四君子二方和合也。)

白朮,茯苓,人參,黃耆,當歸,芍藥,川芎,熟地黃

上為散,每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滓,食後溫服。

十全大補散,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,五勞七傷。不進飲食,久病虛損,時發潮熱,氣攻骨脊,拘急疼痛,夜夢遺精,面色痿黃,腳膝無力,喘嗽中滿,脾腎氣弱,五心煩悶,並皆治之。

肉桂,甘草,芍藥,黃耆,當歸,川芎,人參,白朮,茯苓,熟地黃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,每服二大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二枚,煎至七分,不拘時溫服。(肉桂、芍藥、甘草,小建中湯也;黃耆與此三物,即黃耆建中湯也;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,四君子湯也;川芎、芍藥、當歸、地黃,四物湯也。以其氣血俱衰,陰陽並弱,法天地之成數,故名十全散。)

聖愈湯,治一切失血,或血虛煩渴躁熱,睡臥不寧,或瘡證膿水出多,五心煩熱作渴等證。

熟地黃(生者,自制),生地黃,當歸(酒拌,各一錢),人參,黃耆(炒),川芎(各二錢)

上水煎服。

金剛丸,牛膝丸,煨腎丸(並見痿。)

六味丸(一名地黃丸,一名腎氣丸),治腎經不足,發熱作渴,小便淋閉,氣壅痰嗽,頭目眩暈,眼花耳聾,咽燥舌痛,齒牙不固,腰腿痿軟,自汗盜汗,便血諸血,失音,水泛為痰,血虛發熱等證,其功不能盡述。

熟地黃(八兩,杵膏),山茱萸肉,乾山藥(各四兩),牡丹皮,白茯苓,澤瀉(各三兩)

上各另為末,和地黃膏,加煉蜜丸,桐子大。每服七八十丸,空心食前滾湯下。

八味丸,治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以致脾胃虛弱,飲食少思,大便不實,臍腹疼痛,夜多漩溺等證。即六味丸加肉桂、附子(各一兩)。

加減八味丸,治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發熱作渴,口舌生瘡,或牙齦潰爛,咽喉作痛,或形體憔悴,寢汗發熱,五臟齊損。即六味丸加肉桂(一兩),五味子(二兩)。

黑地黃丸(《保命》加五味子為腎氣丸),治陽盛陰衰,脾胃不足,房室虛損,形瘦無力,面多青黃,而無常色,此補氣益胃之劑也。

蒼朮(一斤,油浸),熟地黃(一斤),五味子(半斤),乾薑(秋冬一兩,夏半兩,春七錢)

上為細末,棗肉丸,如梧子大。食前米飲或酒服百丸。治血虛久痔甚妙。

經云: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。此藥開腠理,生津液,通氣,又五味子酸以收之,此雖陽盛而不燥熱,乃是五臟虛損於內,故可益血收氣,此藥類象神品方也。

白話文:

虛勞

四物湯、桂枝湯、麻黃湯、白虎湯、柴胡湯、理中湯、四逆湯、吳茱萸湯、承氣湯、涼膈散等方劑,都可以取各自一半的劑量來使用,這大概是老醫生常用的藥物原則。四物湯加減變化可以治療婦女的各種雜病,共有二十六種不同的用法,詳細記載在婦人科部分。四物湯加減變化也可以治療孕婦傷寒,稱為六合湯,共有十五種不同的用法,記載在傷寒部分。四物湯加減變化還可以調經,共有七種不同的用法,記載在調經部分。

八物湯(這是個偶方,將四物湯和四君子湯這兩個方劑合併使用)

成分包含:白朮、茯苓、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熟地黃。

使用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取五錢,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除藥渣,在飯後溫服。

十全大補散,可以治療男子、婦女各種虛弱不足的病症,像是五勞七傷、食慾不振、久病虛損、時常發熱、氣攻入骨頭脊椎導致拘急疼痛、夜間遺精、面色萎黃、腳膝無力、咳嗽氣喘胸悶、脾腎虛弱、五心煩熱等等,以上這些症狀都可用此方來治療。

成分包含:肉桂、甘草、芍藥、黃耆、當歸、川芎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熟地黃(每種藥材的份量都相同)。

使用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取二大錢,加一碗水、三片生薑、兩顆紅棗,煎煮至剩七分,不拘時間溫服。(其中肉桂、芍藥、甘草這三味藥組成了小建中湯;黃耆再加上這三味藥就成了黃耆建中湯;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組成了四君子湯;川芎、芍藥、當歸、地黃組成了四物湯。這個方劑是因為氣血都衰弱,陰陽都虛弱,因此依照天地生成之數來命名為十全散。)

聖愈湯,可以治療各種失血症狀,或是血虛引起的煩渴躁熱、睡眠不安,或是瘡瘍膿水過多、五心煩熱口渴等症狀。

成分包含:熟地黃(可以用新鮮的自行炮製),生地黃,當歸(用酒拌過,各一錢),人參,黃耆(炒過),川芎(各二錢)。

使用方法:用水煎服。

另外還有金剛丸、牛膝丸、煨腎丸(這三種丸藥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痿證的相關描述)。

六味丸(又名地黃丸或腎氣丸),可以治療腎經不足引起的發熱口渴、小便不暢、氣喘痰多、頭暈眼花、耳鳴耳聾、咽喉乾燥疼痛、牙齒鬆動、腰腿軟弱無力、自汗盜汗、便血等各種出血症狀、失聲、水濕停滯產生痰液、血虛發熱等等,它的功效實在太多,無法一一列舉。

成分包含:熟地黃(八兩,搗成膏狀)、山茱萸肉、乾山藥(各四兩)、牡丹皮、白茯苓、澤瀉(各三兩)。

使用方法:將除了熟地黃以外的藥材分別磨成粉末,與熟地黃膏混合,再加入蜂蜜煉製成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七、八十丸,在空腹、飯前用溫開水送服。

八味丸,可以治療命門火衰,無法生養脾土,導致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大便稀溏、臍腹疼痛、夜間多尿等症狀。其實就是在六味丸的基礎上,加上肉桂和附子(各一兩)。

加減八味丸,可以治療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引起發熱口渴、口舌生瘡、牙齦潰爛、咽喉疼痛,或是身體消瘦、盜汗發熱、五臟功能都受到損傷等症狀。其實就是在六味丸的基礎上,加上肉桂(一兩)、五味子(二兩)。

黑地黃丸(是《保命》這本書裡的配方,再加入五味子就成了腎氣丸),可以治療陽氣過盛,陰液衰弱,脾胃功能不足,房事過度導致虛損,身體消瘦無力,臉色青黃無光澤等症狀,這個方劑有補氣益胃的作用。

成分包含:蒼朮(一斤,用油浸泡過)、熟地黃(一斤)、五味子(半斤)、乾薑(秋冬用一兩,夏天用半兩,春天用七錢)。

使用方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紅棗肉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飯前用米湯或酒送服一百丸。這個方劑對於治療久痔出血有很好的效果。

醫書上說:腎臟喜歡濕潤,所以要用辛味的藥物來滋潤它。這個方劑能打開皮膚毛孔,產生津液,疏通氣機,加上五味子的酸味可以收斂,雖然藥性偏溫補,但並不會產生燥熱,是因為體內五臟都虛損了,所以可以用來補血收氣,這個方劑的藥理作用堪稱是神品。